登陆注册
2210200000137

第137章 洛阳风云(二)

刘备跟着送了丧,又发现没人管他了。光禄卿既不要他去署中报到办公,朝廷也不下旨让他返回驻地。他也不想现在就打报告说要南返荆州。于是他就这么心安理得的在京师待了下来。

或许是上天有感天子驾崩,这些天一直雨水不断。刘备也就懒得出去。他此时在京中,也吸引了不少目光。于是便也想保持低调。

按惯例,他应该去拜访大将军何进和三公。但刘备视何进为冢中枯鬼,而昔年待他甚厚的长者刘宽、杨赐皆已离世,唯独一个认识的太尉刘虞,也是外镇。实在是不好去见,否则被人脑补成两人勾结就不太好了。见了司徒、司空,唯独不见太尉,也不好。索性便一个也不见了。想必居丧期间,也无人敢说他失礼。

关羽、张飞两人在京师更是没甚熟识的人,刘备不出去,他们也就跟着宅在家里。只有荀彧,这几天,天天在外面。刘备知道他世家出身,交游广阔,还有个侄儿荀攸,为大将军座上客,于是便也不去管他。反正文若出去了,也是自己的耳目,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向自己汇报,何乐而不为?

荀攸府中,叔侄二人分席而坐。窗外丝雨绵绵,天光甚暗。室内烛火通明。荀攸道:“叔父,刘玄德待汝如何?”

荀彧捧茶轻啜一口,道:“刘玄德不愧海内名士,于学术上每有真知灼见,治政统军,亦见不凡。我与他,相处甚欢。”

荀攸沉默良久,道:“叔父,回来罢。”

荀彧眉头轻皱,反问道:“为何?”

荀攸道:“先帝驾崩,而新帝继位。天下权柄皆在大将军之手。如今大将军已然决定清扫阉宦,整齐天下邪乱。我等士人无不仰首期待。叔父之才,十倍于我。天子登基,朝廷自有一番新气象,正是用人之际。若叔父为朝廷所用,不出数载,必与刘玄德并驾齐驱也!叔父何故自甘为其门客僚属耶?”

在荀家,荀彧闭门不出,屡拒朝廷征辟之时,大家还很高兴,以为荀彧是在养望。结果他却选择了入刘备幕府。刘备虽然为海内所重,但毕竟年轻资浅,名位不高。在族中还是有不少意见的。觉得荀彧屈才了。不过限于当时天下纷乱的形势,又欲借刘备之势以避中原之祸。故此才隐忍了下来不说。

如今,荀家人见那个喜欢乱来的皇帝汉灵帝已经驾崩了。而天子继位,大将军何进重用士人。又觉得到了他们士人大施拳脚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大将军何进要清扫宦官,清扫完之后就正好是论功行赏分蛋糕的时候,位置不多,谁手快,谁能力强就归谁。荀家后起之秀,一为荀彧,一为荀攸。荀攸已被大将军何进所征辟。可更出色的荀彧,却还跟着刘备身后混,这就有点不大好了吧?

若是荀彧也为朝廷所用,不出数年,他们荀家必然又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于是,族内老人便在年初就屡发书信与荀彧,只不过荀彧没有理会,也没有让刘备知道罢了。

如今荀彧随刘备入京,荀攸又受命,劝一劝这个小叔父。

荀彧听完,眉头一挑,似笑非笑的问道:“公达,你也觉得大将军能清扫阉宦,朝廷能有一番新气象?我辈士人能一施胸中抱负,共襄太平盛世?”

荀攸沉默不语。

荀彧见荀攸不回答,便又喝了一口茶,道:“看来你还算清醒,未曾让我失望。主公进京之前,与我有言,京师之局面,已成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势。不过世间万物,总是由盛转衰。天下人皆知大将军欲清扫宦官。宦官宁不知焉?而大将军负天下人望,却一拖再拖,犹豫不决。其中变数实在太多,只怕难以竟全功。公达,我亦持此论。你以为如何?”

荀攸良久,叹息一声,道:“大将军以袁本初四世三公,能得豪杰用,屡听其言,已着人征外镇入京。董卓兵屯上林苑,丁原兵屯孟津。桥瑁兵屯城皋……大将军掌洛阳禁兵,袁本初为司隶校尉,司隶与京城兵权皆在二人之手,欲诛一阉宦,反而依赖外镇,我大汉这是怎么了?”言语见不胜唏嘘。

荀彧闻言,也不禁黯然。

良久,荀彧长叹道:“公达,我观京师是非之地,居大不易,你,还是见机行事罢。若有事,可往卢尚书府,我与主公皆在此处。”

荀彧叔侄二人在密谈的时候,卢植府中,刘恪也在和兄长刘备说话。“十一郎,你在军中,能掌握多少人马?”

刘恪道:“五哥,我听你之言,在军中善待士卒,从不扣人军饷,故麾下卒士皆愿效死……”如今他身为一营司马,手底下也有着一班铁杆兄弟。

刘备闻言,看着这个成熟了不少的小十一,不禁笑道:“好!好!老十一,你且听我言,如此如此……”

刘恪把胸脯一拍,道:“五哥,你就放心吧。包在我身上了!”

却说大将军何进和妹妹何太后摊牌了,可惜何太后仍不听何进之言,只是道:“中官统领禁省,自古及今,汉家故事,不可废也。且先帝新弃天下,我奈何楚楚与士人对共事乎?”

何进这人,实在是个没主见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他却又瞻前顾后,何太后一说,他又觉得自己应该听太后的。把个袁绍气得半死,袁绍只得又苦口婆心的劝,说中官亲近至尊,出入号令,今不悉废,必为后患。

这个时候,也无所谓密谋不密谋的了,一件机密的事件,让何进搞得满城皆知,人人都知道大将军要诛宦官了。袁绍等人也是无语了。

舞阳君与车骑将军何苗多次收受宦官贿赂,这次宦官知道不好,又着乡党郭胜送了亿万钱,前来关说,求大将军放过。

于是皆在太后面前说何进的坏话:“……大将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

好吧,一个是同父异母的哥哥,一个是自己娘亲和异父同母的弟弟,自然是娘亲和弟弟要更可信一点。再加上关系到擅权的事情,何太后就不能忍了。兄长再亲,能亲过自己儿子?于是太后只是不许,屡下诏书让何进不得擅动,又让中常侍等人至大将军府陪罪。

何苗更是苦劝:“始共从南阳来,俱以贫贱,依省内以致贵富。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与省内和也。”

中常侍郭胜、张让、赵忠等在何进面前痛哭流涕,说愿意奉上家财,告老归田,只求大将军看在往日情份之上让他等残缺之人安度晚年。而弟弟何苗和太后也都替宦官说尽好话。结果何进恻隐之心大动。打算就让他们退位回家算了。

袁绍闻讯,一拍额头,我的个天!便匆匆往大将军府奔去。大将军府,主簿陈琳也在劝谏:“《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夫违经合道,无人所顺,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将军可速决断!否则迟则生变!吾闻东中郎将刘玄德亦在京师,其人声名素隆,又久有战功。将军何不召之以问策?”

袁绍刚进府,便见陈琳在向何进举荐刘备,袁绍心中大急,刘备一来,以他的本事,三下五除二,还有自己什么事?于是急喝道:“不可!”

何进与陈琳一脸疑惑,拿眼来看袁绍,袁绍口不择言,道:“刘玄德虽然才高,然则孤傲自标,进京月余,却不来拜见大将军,足见其人必不肯为大将军所用。且我等万事皆备,只待大将军一声号令,缘何又欲召刘玄德,徒生变故乎?”

又对何进道:“大将军,事已至此,交构已成,形势已露,事留变生,将军复欲何待,而不早决之乎?”

何进见袁绍言语逼之甚切,便一横心,诏命袁绍假节,专命击断。然后自己掩耳盗铃打算不管不顾了。

陈琳见何进始终不纳自己之言,心灰意冷,便辞官而去。临行前本来想见见刘备的,却又想起袁绍说起刘备孤傲自标,怕刘备不好见。于是素性便不去了。

刘备要是知道袁绍往自己身上泼污水,让建安七子中的陈琳陈孔璋避而不见,只怕要跳脚大骂孤傲自标你大爷了。

袁绍胆大包天,得何进之命,便连下数令,先是使洛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案情,开始调查了。然后又诏书促董卓速速进兵,进驻平津观。

天地良心,何进真的只想让董卓在上林苑,根本就没想到让这家伙来洛阳。自己一放权,袁绍就乱来了。也不知道这两人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协议。

何太后一听袁绍召董卓,这下就真怕了。怕何进一怒之下不管不顾大开杀戒。于是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只留了何进平时亲近的人,留守宫中。

诸常侍打算又去何进那里请罪,赵忠、张让道:“前次请罪,我等已无后路,然大将军一意孤行,我等再往,自取其辱尔。不若另想他法。”

段珪怒道:“何遂高欺人太盛,不若拼死一搏,我等若死,也必不让他好过。况且,鹿死谁手,谁可知耶?”

同类推荐
  • 帝国的铸就(1861—1871):改革三巨人与他们塑造的世界

    帝国的铸就(1861—1871):改革三巨人与他们塑造的世界

    1861年至1871年,林肯、俾斯麦和亚历山大二世在各自国家开展的改革构成了人类自由编年史上最引人瞩目的篇章,也见证了恐怖和强权新哲学的出现。迈克尔·贝兰敏锐地从历史中提取到这个重要的时间切面。他以扎实的历史知识贯通了三场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娴熟的文笔展现了三位领袖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力排众议的艰辛改革历程。美利坚、德意志和俄国的革命都以自由之名进行,方式却迥然不同:林肯要给予美国“自由的新生”,俾斯麦以“铁与血”推行强权,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实施变革。
  • 三国两晋南北朝:群雄并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群雄并立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国两晋南北朝:群雄并立》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天下三分,如三足鼎立,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泰始元年,司马炎取代曹魏,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建武元年,司马睿在建业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王朝灭亡后,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与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合称南北朝。
  • 史上最强崇祯

    史上最强崇祯

    穿越成崇祯,南有李闯逼着上吊,北有鞑清虎视眈眈,且看朕如何以毒攻毒,让东林党统统去死,做一个乱世昏君!东林诸臣:最怕皇帝不要脸!新书《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已发。(普群:1057092116,进V群找管理拉人)
  • 崛起在锦绣红楼

    崛起在锦绣红楼

    苏醒之后,身已经在红楼。红楼,叹不了的悲欢与离别,说不尽的旧恨与新愁。红楼,我来了!这是现代人穿越到红楼世界,一个落魄公子逆袭的故事。
  • 明末之巨宼逆袭

    明末之巨宼逆袭

    新书《我本炼炁士》已经上传,求支持!清顺治八年,东虏已占中原大半壁江山,孙可望在云贵欲图收复湖广,郑成功也在闽浙高举明旗。然而,在夔东的深山老林里,还有一支少为人知的部队在坚持抗清,他们就是以李来亨等人为主的夔东十三家义军!清廷所称的“巨寇小李贼”,百姓口中的“小闯王”李来亨,在夔东抗清长达二十年之久!当南明军和义军都先后降清或被剿灭后,只有他仍在用生命守护中原最后一方汉土!他穿越到了李来亨身上,面对的却是内忧外患:忠贞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鞑子攻城掠地,处处紧逼!南明朝廷覆亡在即,却仍然对忠贞营将士时时猜忌、处处排挤!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在康熙三年的鞑子大围剿中,弹尽粮绝投火而亡!面对如此困境,他该如何力挽狂澜,重整我汉人衣冠?
热门推荐
  • The City of Domes

    The City of Do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诛江湖

    剑诛江湖

    (新书狮行江湖已发表,还望多多捧场)江湖是什么?它是水,亦能载舟,也能覆舟。要么你就在水上飘飘荡荡,要么你就沉入水底不死不休,船虽然可以靠岸,但是绝不可能离开江湖。江湖就是如此,身在其中,由不得自已,下水容易,上岸难。手持三尺寒剑,诛尽天下群雄!(催更热群545295642)
  • 穿越生死线

    穿越生死线

    “日本人杀人啦!”“日本人杀人啦!”喊声从屋外破门而入的时候,我还睡在床上做美梦。近几天,老天一直闹脾气,阴雨哭哭啼啼,连绵不断,所以跑进来的喊声也是湿漉漉的。我没能听清他们喊的什么,但声音里的紧迫却一下子把我的睡意全部赶跑了。翻身起床,就见父母和妹妹站在门口,朝村子呆呆地望着。我大声问:“他们喊什么呀?”妹妹转过身望了我一眼:“说日本人杀人啦。”妹妹叫段功惠,九岁。她的脸上全是平平坦坦的坦荡,似乎是在说一个遥远的故事。轰隆一声,我心里就炸了。抬眼朝村子望去,发现各条路上,挤满了疯狂向山上逃窜的人们。
  • 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当代社会交往的变革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类型、特征和方式;第四章: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第五章: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原则和方法。
  • 赠白道者

    赠白道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初元禅师语录

    一初元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陆医生,高冷是种病

    陆医生,高冷是种病

    我一直觉得陆医生说什么都令人讨厌,唯独一句他说的令人心旷神怡,那就是:温菲菲,就算我看遍了你全身,对你也毫无兴趣。说的我像对他有兴趣似的。这个高冷的男人,坐在轮椅上,不仅是个教授,还是这家医院的大公子。他身有残疾,灵魂却完美无缺。陆医生有一天突然说,他这一生坎坷,直到遇到我,才算圆满。
  • 妈咪你被通缉了

    妈咪你被通缉了

    要问如果女人带球跑了的后果是什么?阎亦辰:抓住揍一顿就行了!夜几宁:?阎亦辰:乖~是你揍我,这么大人还看不住老婆,该打!一场蓄意陷害,她意外毁了总裁大人的清白,被某人天天逼着负责,本以为要以他之姓,冠她之名,可是一场被设计的误会,让她的心碎了满地,带球落跑。五年后,她以为与他已是遥不可及,却不想天天都是负距离。“阎亦辰,我看你不止心理有病!”“对,其实我生理上也有病,除了你,谁都不行!”栗子和椰子悄悄关上房门,真好,爸爸妈妈又要给他们添小宝宝了。
  • 典型事件

    典型事件

    约是中央电视台播出夜间零点新闻的时候,县宣传部金部长才从办公室出来,回到自家的宿舍。金部长是县委常委,住的当然是常委楼。这时,整座常委楼死静,连金部长掏钥匙开房门的声音,听上去都有些刺耳。远处,一些歌舞厅、卡拉OK厅的乐曲声,还隐隐送进金部长的双耳里。好一片歌舞升平。金部长忙碌了一天,到这时才能透口气。县宣传部长乍一看,管的都是些虚事,诸如“五讲四美”、“三个主义教育”、清扫卫生、制止滥建庙宇坟墓、灭狗灭鼠等杂事。
  • 荒凉的白纸

    荒凉的白纸

    《荒凉的白纸》收到高维生发来的10卷《独立文丛》电子版,我躲在峨眉山七里坪连续阅读了三天。三天的白天都是阴雨,三天的夜晚却是星光熠熠。我在山林散步,回想起散文和散文家们的缤纷意象,不是雾,而是山径一般的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