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1200000002

第2章 史玉柱:马云有伟大的战略眼光(2)

在移动战略里面,马云收购了很多公司,这些公司都是相互独立的,很多人认为这些公司没有形成一个合力,其实最后践行也像财务投资的感觉。

其实阿里巴巴基本上不搞财务投资,这一定是战略布局的需要。马云投资哪个公司,其实那个公司价值贵一点,便宜一点,对马云的全局影响并不大,这就是整个战略布局的需要。

你要看他某一个投资,有可能并不合算,比如说本来是个上市公司,他买的时候,控股了之后股价反而跌了,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投资是不合算的,但是你要看整个阿里巴巴的一个生态圈,其实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马云、支付宝、孙正义

之前网上很多人争论马云,说没有征求孙正义和杨致远的同意就把公司弄到自己的名下。其实任何一个人,他只要是名人,不管是企业界的、娱乐界的,还是哪一界,必然就有忠实粉丝,也有一批是他的死对头,马云也免不了。

在美国这么多上市公司,不都是那个结构吗,都是VIE(可变利益实体)结构。

那些争论的人又没有见过孙正义,怎么知道没经过对方同意呢?这个争论都是很多人自己定的,“假设没有经过对方同意就这么搞了”之类的,其实孙正义说过,他是同意的,杨致远那边也是同意的。

这个争论最初是先有个人说孙正义他们没同意,然后开始进行批判,所以这个基础就不成立。

如果这两个人有一个不同意,是做不成这个事的。董事会就过不了,董事会搞不了后面不都是没有了。我听过很多批判马云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以假设为前提的,这样的话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有个笑话,说邻居家最近买了一辆很好的跑车,然后问日本人怎么看,日本人就说我向他学习,他怎么发的财,怎么赚的钱。如果是美国人呢,就说我研究一下他这个赚钱方式。中国人就会说,那今天晚上我就把车给他砸了去。当然这是个笑话了。

在马云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尤其上市之后,他的个人财富用数字能衡量时,反对马云的人会更多。

其实马云对个人财富反而看得比较淡。我最近一次见他时,他就跟我讨论,因为他不能用公司的钱,所以在上完市之后,他要把个人的钱拿一部分去建个大学,就是“淘宝大学”。他和我说了很多,拿多少钱,这个大学准备怎么做,甚至还希望我能到大学去给他当教授。从这件事上,我觉得马云是“挥金如土”,因为他知道培养人很重要。

我觉得中国一批创业成功的人,其实财富观大部分都差不多。马云也是其中一个吧,也不能说他做的有什么特别,因为很多成功的人都是这样——当钱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看钱的后面不再是钞票、车子、房子,而就是一个衡量指标,就是个数字,反应不是那么太敏感。马云就是相对不那么敏感的,他也不会去算上完市之后到底有多少钱了。

用毛泽东思想指导经营

马云也是一个向毛泽东学习很多的人。其实中国企业家用毛泽东思想的还挺多。毛泽东的思想,他的精髓,包括一些哲学思想、一些方法论,对于我们做企业,尤其是“打天下”的时候,确实很实用。

我们搞企业就是打天下。我要做一个产品,要开拓市场,首先,看毛泽东的轨迹,第一个要强调“马列主义要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个就是他和王明、博古他们的差异,最后历史还是选择了毛泽东,抛弃了王明和博古,说明毛泽东这个是成功的。搞企业也是这样,不能照搬照抄书本知识,课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企业。

毛泽东在1947年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这个原则,其实有很多是很适合今天中国企业的。后来的解放战争,其实基本上都没有跳出他总结的“十大军事原则”,这个在《毛选》里面都有的。

比如说如果攻占一个城市的时候说“不打无把握之仗”,和敌人要打的话一定要有把握再打。毛泽东引用的应该是《孙子兵法》里面的话:“如果攻占一个城市的时候,必须要三到五倍于敌人才能围住;然后攻击的时候,又不能全面攻击,要选一两个突破点,主要的兵力用于这个方向。”

搞企业也是这样,你上一个项目,没有充分的把握,就是没有准备得很充足,没有把人才、资金、技术准备很充足,其实上项目是挺危险的。

毛泽东还有一句话是“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关键是要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这一点他就比蒋介石高明。蒋介石丢了一个城市,他就会很生气。我们这个共产党和国民党打的时候,丢了一个城池,毛泽东不在乎,根本不把它当一回事,但是要歼灭对方一个旅,毛泽东就很开心。所以开始的时候,敌强我弱,解放战争,我们共产党就是靠这种“不计较城池,你要占城市我让给你,但是我就是抓住机会把你一个旅一个旅吃了”,后来一下双方力量就平衡了,最后解放军就超过了国民党的军队。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有生力量其实就是说我这个企业最关键的点。最关键的点是什么,就去抓那个。对于有些不太重要的,比如说像别人对你的评价问题,再比如你的企业的总资产,这些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你的利润情况怎么样。

很多现在成功的企业、企业家,尤其是打天下的创业者,去跟他聊毛泽东思想,但凡是人数规模比较多的企业,他们肯定都研究过,而且基本上都认可,大家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马云的用人之道

现在的企业分成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靠创业的老板自己亲自干活的;第二个阶段就是靠团队干活的,老板相对来说不冲到第一线了,只是指挥;到第三个阶段,其实就是靠文化了。这个是要企业规模和企业人数大到一定程度,大到老板已经指挥不动的时候,就是老板搞文化、制定规则,这个时候就只能看文化了。

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建立的文化非常好,能干的人能出得来,能到合适的位置,还能有很足的干劲。马云不断在培养他的团队,把团队下面人都快逼疯了,逼下面的人学习、研究、上进,还从外面再请人来,再逼。

他那个公司内部人才济济,不过我对他下面的人的了解,相对少一些,只是认识吧,认识几个,不是很多。他这个团队确实很棒,我认识一些人是因为曾经去给他的核心团队讲课,是马云让我去的,大概有个三四十人。

这个为什么不叫座谈叫讲课?他让我讲一下我这个脑白金从开始到后面怎么做起来的。其实可能想给他的团队增加一些营销方面的知识,马云很在乎他这个团队的成长。

其实马云的大多数决策,最初创立这个想法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下面的团队,他是最后拍板的人。他给下面的压力很大,你干得不好马上就撤你,他这一点做得很好,很不讲情面。

马云的员工都很亢奋,亢奋就意味着,他们在不断地思考,在干活,在交学费,这些人才会成长。那些80、85后,90后,再过几年也能出很多高管。

我刚刚做脑白金的时候,我学的其实主要来自于联想。联想其实是制造业,还不是互联网。制造业的经验,对其他传统行业也都是适合的,在当时联想应该算是最好的一个,我觉得是最实用的。但如果套在互联网的文化里,其实是有问题的:互联网是个轻资产,它是要靠一帮年轻人,靠一帮“疯子”去敢想、敢干,所以阿里巴巴的文化和传统文化,比如说和我的公司,和联想的企业文化,其实差异还是挺大的。

这些马云是怎么想到的呢?马云战略那么能干,文化也这么能干,两个都做得很好,他怎么想出来的呢?

马云自己琢磨过,如果一个干部在管一个部门,管满了24个月以后,他的激情就会下降,所以马云一般不超过两年,就会把整个部门打乱一次。该换岗的换岗,该拆散的拆散,该合并的合并。

其实这个他琢磨得比较透,要是传统企业就不敢那么干,因为一打乱了就全乱了,而互联网企业不怕。所以互联网企业更加需要创新,更需要那些第一次听不切合实际的想法,然后不断完善,很多时候最后就实现了。

阿里上市中的马云

马云最忙的时候应该是在上市之前以及刚上完市这段时间,一旦上完市之后,马云应该没有以前那么忙了。对马云来说,我觉得他重点管的还是战略、方向性的东西;第二就是管人,他会管核心干部,再加上合理的考核机制,所以他现在很多细节其实是不管的。对日常事务,其实马云管的还是越来越少,但是马云也很苦恼,因为政策和法规上有一些阻碍。

这个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中国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很重视,要管住“政府的手”。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过去的制度太多了,就是这个不准,那个不准的东西太多了,从改革开放前就有,改革开放后又不断地增加。不过现在政府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在调整。

第二个,是“惯性”,就是政府对老百姓,对一些弱势群体想多保护一些,然后想干预一些企业行为。这个已经形成惯性了,所以像新生事物出来的时候,他们因为惯性的存在,可能就想多去干预一些。这个本意是好的,就是企业做事挺难的,做一件事十几个部门都过来说不许。

有一天马云跟我说,平均两三天就有一个工作组进驻他公司,是各个部门的,中央一级的、省一级的、市一级的,纵向的、横向的,涉及到三四十个部门,就是查他有没有违规,或者他下一步的工作是不是可能会违规之类的。

不过马云还是很抗压的,最多压力大的时候,发两句牢骚也就过去了,他还是很坚强的。

我也相信马云是不会违规的,因为他刚开始的时候,就要求下面的人,严格按照规矩来。比如我举一个例子。那时候淘宝还不大的时候,很多人通过淘宝充值,这样马云就有了很多流动资金,在银行存了很多钱。存钱就有了利息,但马云讲:“这个利息一定不能动,因为这个利息不是我们的。”

一般的企业存钱,这个利息当然是企业的了,或者说,这个利息动用不了,那我借给别人,让它生钱还是可以的吧。这是常规理解,但马云研究过法规,应该说这个利息不知道谁的,所以按照法规上是不能领取的,马云不明确这个利息是他的,所以告诉员工这个利息不能动。

他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也会这么要求下面的人不能够违规,而且要违规还会追究员工的责任。他管得还是挺严的,这跟他的指导思想有关,就是一切东西要安全第一,不能违规。

阿里上市给创业者的启示

马云强调过:“你刚创业的时候,很小的时候,别去空谈那些战略。首先要想你的产品、你的服务是什么,你把这个东西做好,就是不要空想。”

不仅创业者应该学马云,大企业家更应该学,因为马云是一个大的标杆,像马云这种标杆很少。

中国的电子商务,在世界上本来是没我们一席之地的,人家都说美国怎么怎么,阿里巴巴一上市之后,全世界都知道,这个做得最大的、最先进的、走到世界最前面的是中国的电子商务,而不是美国。在这方面,马云对中国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马云很谦虚

马云做大了之后,自我膨胀的感觉肯定是有的,毕竟马云是人不是神。但是他有时候话说一半自己就刹住了,因为他有两面性。作为一个正常人的一面,比如说光棍节“双十一”的活动,量很大,他就很开心地在那儿说,但是说一半就刹住了,因为另外理智的一面告诉他,这个事不能骄傲。

不过他炫耀的不多,所以我也没多少机会泼他冷水。他那个光棍节的数据,我们看了都目瞪口呆,也没有理由去泼冷水。

总结

刚认识马云的时候,当时我问他2004年的数据的时候,阿里巴巴年收入是3.59个亿,现在也可以查出来的,因为有报表,招股说明书里能看出来;2006年,在香港上市前的财报是13亿多,其实那个并不大,为什么阿里巴巴的发展这么快,像坐了火箭似的?

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也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会有这种情形。而且中国就只有一个马云,要是换个人,那当时有公司三个亿可能到现在也就只能做到三十亿,足见马云的功底非常深厚。另外他这个思想,我觉得也是有高度的。

看着马云,我们应该反思,但是想让中国每个企业家都成为马云,是不可能的,第二个马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现呢。

同类推荐
  • 财务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财务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本丛书分为五个分册,分别为《人力资源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行政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财务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生产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为读者提供了在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制度范例和工作流程通过最新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将每一个工作流程以清晰、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最实用的工具制度规范从现实工作中的细节入手,对每一项工作细节都作了全面、科学的论述,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科学的考评依据和培训蓝本。
  • 一对一经理人

    一对一经理人

    这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留言簿,里面都是那些在“新大陆”的探索中卓有成就的开拓者们,从一对一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这些未知领域的前沿发回来的信息。他们正在向我们讲述那里究竟是怎样一番天地。有些人毫无疑问会注定名垂青史——至少在商业圈内是如此,因为他们为这个时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有些人早已成了传奇人物,比如罗伯特·麦克德谟特将军。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麦克德谟特就使用了当时最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把一家原本体态笨重、文案工作没完没了的官僚化保险公司UsAA,改造成了利用关系营销最具说服力的成功典范之一。
  • 品周易,学管理

    品周易,学管理

    《周易》用最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深奥的领导学知识。读《周易》,领略这份独到的美,带给人的是巨大的享受和收获。如果你具备了过硬的素质和修养,一流的将帅才能,较强的治人、管理能力,又能时时保持警惕谨慎,以静制动,随时积累,持之以恒,就可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了。
  • 领导的条件

    领导的条件

    每个人都具备做领导潜能,不同的是,有的人将其发扬光大,于是如愿以偿成为领导,有的人毫不在意,或自暴自弃,只能做一个普通人。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领导需要那些条件,你离这些条件还差多远,进而针对实际情况将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领导。
  • 如何做好精益生产:JIT生产实务手册

    如何做好精益生产:JIT生产实务手册

    Just In Time(简称JIT)是丰田汽车公司首创的,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地进行生产的一套高效、灵活的生产模式。此模式被美国理论界誉为“精益生产”。如今,以最低成本生产最高品质产品的JIT生产方式,已成全球企业公认的竞争撒手锏。JIT生产方式,通过对生产的精确计划与综合控制,通过看板管理、品质管理、设备管理和采购管理等措施,实现生产的同步化、柔性化、均衡化,从而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农家奶爸

    重生之农家奶爸

    重生了,没有主角光环,没有特殊能力,反倒成了一个三岁孩子爹。穷困潦倒的生活,巨额的债务,还有那冷眼旁观的乡亲……罗峰应该怎么活下去呢?
  • 乱世奇女子

    乱世奇女子

    本书就从女人的角度,在历史的空间里,在民国的背景下,在高官豪族的背后,慢慢拓展出女性的生活空间,还原那个社会女性的生活原貌,描摹政治风云下的爱情激流。听,历史从风中吹过来,乐音袅袅:在那样的年代,这些风华绝代的女人,疯着,闹着,笑着,哭着。历史如长烟而逝,那些高官也早就退出了喧闹的舞台,然而,关于高官背后这些女人的故事,却越讲越长……
  • 乙未日记摘录

    乙未日记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家新婚:误嫁黑钻男神大人

    独家新婚:误嫁黑钻男神大人

    一纸婚约,她居然跟陌生男人领证了!“少爷,少奶奶把您前天拍卖回来的古董花瓶砸碎了。”“砸了就砸了,随她去。”“少爷,少奶奶偷偷又跑了。”“派人跟着。”“少爷,有人邀请少奶奶跳舞……”该死,男人危险地眯起了冷眸,俊美的脸上布满阴霾,大步跨出房门——
  • 肩门

    肩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凶悍农妻来发家

    凶悍农妻来发家

    不就胃疼睡了个觉吗?怎么睡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了?而且一穿过来就死了爹,跑了娘,还有两个需要人照顾的弟弟和妹妹,外带一个老实巴交的跛脚哥哥。弟弟妹妹还小又怎样?总会长大的!哥哥哥跛脚又怎样?嫂子照娶!她名声不好又怎样?银子照赚!有钱才是大爷!且看她怎样将随身空间合理利用.....本文已完结,推荐新文《我家娘子超旺夫》
  • 穿越渔猎天下

    穿越渔猎天下

    杨凡穿越了,成为一个船长18岁高中毕业的儿子威廉,长得帅,但前身就是小痞子,主角的父亲在风暴中被海水卷走了,他父亲是一条渔船“底比斯”号的船长,杨威廉异能出现,继承父业,依靠自己的异能和机遇,渔猎天下,成就传奇
  • 第一神算

    第一神算

    卜算的虽多,神算极少。哪怕神算也多,第一只有一个。别人卜算用外物,而我卜算用“炁”。2007年的一个女孩失踪,让我卷入了一场诡异的通灵风波,接二连三的怪事层出不穷,落在身上的“死劫”也逐步应验,开始我以为自己是个倒霉蛋,后来才知道,原来怪异的是我自己……
  • 番薯升官记

    番薯升官记

    番薯不是地瓜,番薯是一个人的小名,这个人的大名叫方曙。方曙最近接受一项庄严的任务:当省纪委5104专案组办公室联络员。听说这是一个大案,事关龙州市前市委某副书记,这位副书记姓牛,就是股市上常说的牛市那个牛。牛副书记几年前是本省一颗政治明星,呼声很高,传闻要升市委书记的,龙州是本省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前几任市委书记都升了省委常委,有一位如今还当着省委副书记,分管组织。但是不知怎么的,就调到省里去了,职务是林业厅长,按理也算升官的,但就有议论,说他出了一点问题,这种调整实际上是明升暗降,权力大大地缩水了。
  • 凤语裳蓉

    凤语裳蓉

    那些在流云中演奏的传奇,那些在芬芳中漫游的遇见,那些在记忆中颤抖的誓言。我们是落日残留的余晖,我们是海风吹过的白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