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2400000008

第8章 民胞物与,天人合一(3)

受中国经籍影响的,以法、德两国的哲学家为主,英国稍逊。举其荦荦大者,则有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尔等。法国百科全书派也深受中国思想之影响。在德国方面,启蒙时期的大哲学家斯宾诺莎、莱布尼兹等,都直接受到了笛卡尔的影响,间接受到中国影响。康德认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完全受的是老子的影响。莱布尼茨21岁就受到中国影响。后与闵明我、白晋订交,直接接受中国思想。1697年,莱氏的拉丁文著作《中国近事》出版。他在书中说:“在实践哲学方面,欧洲人实不如中国人。”有人认为,康德的哲学也受了中国哲学的影响,特别是宋儒理学。

中国经籍西传,不但影响了欧洲哲学,而且也影响了欧洲政治。在德国,莱布尼兹与华尔佛利用中国哲学推动了德国的精神革命。在法国,思想家们则认为中国哲学为无神论、唯物论与自然主义。这三者实为法国大革命之哲学基础。百科全书派全力推动革命的发展。法国大革命实质上是反宗教之哲学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也是以反宗教为开端。形成这种反宗教的气氛者,归根结底是中国思想传播的结果。法国大革命前夕,中国趣味在法国以及整个欧洲广泛流行,宫廷与贵族社会为中国趣味所垄断。而宫廷与贵族又是左右法国政治的集团。则中国趣味对法国政治之影响,概可想见了。

百科全书派把反宗教和鼓吹革命的思想注入所撰写的百科全书中。他们与中国文化有深刻的接触。但因认识中国之渠道不同,对中国的意见也有分歧。孟德斯鸠与卢梭谈的多是欧洲旅客的游记等,对中国遂多有鄙薄之论。荷尔巴旭、伏尔泰、波勿尔、魁斯奈等等,所读多是耶稣会士之报告或书札,对中国文化多有钦慕之意。孟德斯鸠著《法意》第一卷第一章,给法律下定义,提出“万物自然之理”,主张“有理斯有法”,完全是宋儒思想。伏尔泰七岁即在耶稣会士主办的学校中受教育,对中国文化无条件地赞赏,在自己的小礼拜堂中,供孔子画像,朝夕礼拜。他认为,孔子所说:“仅为极纯粹之道德,不谈奇迹,不涉玄虚。”他说:“人类智慧不能获得较中国政治更优良之政治组织。”又说:“中国为世界最公正最仁爱之民族。”他还根据《赵氏孤儿》写了一部《中国孤儿》。狄德罗对中国有批评意见,但认为中国文化在各民族之上。卢梭承认中国为文明最高古国,但他认为文明并非幸福之表记,中国虽文明,而不免为异族所侵凌,他是“文明否定论者”。中国思想除了影响了上述的哲学家之外,还影响了所谓政治经济学上的“重农学派”。这一学派以自然法代替上帝的功能。他们倡导“中国化”,不遗余力,甚至影响了国王路易十五。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受了法国思想家的影响,在《原富》一书中应用中国材料颇多。

在德国,中国影响同样显著。大文豪歌德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哲学家也深受中国思想影响。莱布尼兹、斯宾诺莎,上面已经谈到。其他哲学家,康德、菲希特、谢林、黑格尔等,都受了莱布尼兹的影响,也可以说,间接受了中国影响。叔本华哲学中除了有印度成分外,也受了朱子的影响。

中国美术之西传

随着中国哲学思想之西传,中国美术也传入欧洲。欧洲美术史上的罗柯柯时代约始于1760年,即乾隆二十五年,至18世纪末而未衰。此时中国美术传入,产生了显著影响。在绘画上重清淡之色彩。在建筑上力避锐角方隅,多用圆角。在文学上则盛行精致的小品。在哲学上采用模棱两可的名词。这与流行于当时的“中国趣味”或“中国风”是分不开的。

中国情趣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是在园林布置方面。欧洲人认为,中国园艺兼有英、法二国之长。他们说,中国园艺匠心独运,崇尚自然,不像欧洲那样整齐呆板。于是中国式的庭园一时流行于欧洲各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地都出现了中国庭园的模仿物,遗迹至今尚能见到。

中国绘画也传入欧洲,主要是中国的山水画和人物画,在瓷器上表现最为突出。有一些画家也作有中国情趣的绘画,比如孤岛帆影、绿野长桥之类。据说梵高也学过中国泼墨画。

除了绘画之外,中国用具也流行欧洲。轿顶围的质料与颜色,受到中国影响。中国扇子、镜子传入欧洲。17世纪后半叶,法国能制绸。中国瓷器西传,更不在话下。同时中国瓷器也受到西洋影响。

明末至清朝乾隆年间中国经籍和美术西传的情况大体上就是这个样子。

我现在举一个说明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具体例子。我想举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歌德,他的一生跨越18、19两个世纪,是非常关键的时期。他在1827年1月31日同爱克曼谈话时说道:

(中国传奇)并不像人们所猜想的那样奇怪。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感情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没有强烈的情欲和飞腾动荡的诗兴……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你经常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停,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总是月白风清。月亮是经常谈到的,只是月亮不改变自然风景,它和太阳一样明亮……还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12页)

这是歌德晚年说的话,他死于1832年。他死后没有过多少年,欧洲对中国的调子就逐渐改变了。据我个人多年的观察与思考,这与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有关。在这以前,中国这个天朝大国,虽然已经有点破绽百出,但仍然摆出一副纸老虎的架势,吓唬别人,欺骗自己。鸦片战争一下子把这只纸老虎戳破,真相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西方对中国的政治、经济,进而对中国文化逐渐贬低起来。他们没有历史观点,以为从来就是这个样子,中国从来就没有好过。他们自己的老祖宗所说的一些话和所做的一些事,他们也忘了个一干二净。随着他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经济的发展,环顾海内,唯我独尊,气焰万丈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他们敲了一下警钟。他们之中的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于是出了像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这样发人深思的书,可惜好景不长。到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思潮抬头,把西方文化,特别是所谓“北方”文化捧上了天,把其他文化贬得一文不值。中国人在***分子眼中成了劣等民族,更谈不到什么欣赏中国文化了。不久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大战还要残酷,还要野蛮。这又一次给西方敲了警钟。西方有识之士又一次反思,汤因比可以作为代表。预言已久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始终没有爆发。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大大小小的战争从未停止过,大家总算是能够和平共处了。到了今天,人类共同的公害,比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污染问题、土地问题等等,一个个被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两个超级大国似乎也认识到,靠武力征服世界的美梦是不现实的,他们似乎也愿意和平共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要怎样来认识西方文明,怎样来认识东方文明——中国文明,怎样来认识文化交流,就非常值得我们注意了。

我在上面提到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未来的作用有自己的看法。在同日本宗教活动家池田大作的谈话中,(见《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苟春生、朱继征、陈国梁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1985年),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为了把他的观点介绍得明确而翔实起见,我想在这里多引用他的一些话。汤因比说:

因此按我的设想,全人类发展到形成单一社会之时,可能就是实现世界统一之日。在原子能时代的今天,这种统一靠武力征服——过去把地球上的广大部分统一起来的传统方法——已经难以做到。同时,我所预见的和平统一,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轴为中心,不断结晶扩大起来的。我预感到这个主轴不在美国、欧洲和苏联,而是在东亚。

由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组成的东亚,拥有众多的人口。这些民族的活力、勤奋、勇气、聪明,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毫不逊色。无论从地理上看,从具有中国文化和佛教这一共同遗产来看,或者从对外来近代西欧文明不得不妥协这一共同课题来看,他们都是联结在一条纽带上的。并且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中国人和东亚各民族合作,在被人们认为是不可缺少和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的过程中,可能要发挥主导作用,其理由就在这里。

如果我的推测没有错误,估计世界的统一将在和平中实现。这正是原子能时代唯一可行的道路。但是,虽说是中华民族,也并不是在任何时代都是和平的。战国时代和古代希腊以及近代欧洲一样,也有过分裂和抗争。然而到汉朝以后,就放弃了战国时代的好战精神。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重新完成中国的统一是远在纪元前202年。在这以前,秦始皇的政治统一是靠武力完成的。因此在他死后出现了地方的国家主义复辟这样的反动。汉朝刘邦把中国人的民族感情的平衡,从地方分权主义持久地引向了世界主义。和秦始皇带有蛊惑和专制性的言行相反,他巧妙地运用处世才能完成了这项事业。

将来统一世界的人,就要像中国这位第二个取得更大成功的统一者一样,要具有世界主义思想。同时也要有达到最终目的所需的干练才能。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一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不是在半个旧大陆,而是在人们能够居住或交往的整个地球,必定要实现统一的未来政治家的原始楷模是汉朝的刘邦。这样的政治家是中国人?日本人?还是越南人?或者朝鲜人?

池田说:

从两千年来保持统一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有资格成为实现统一世界的新主轴。您这一说法,在考虑今后世界问题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第294~295页)

这两位著名的国际活动家,主要是从历史上和政治上谈论了中国的和世界的未来,其中也涉及文化。他们的意见,我觉得非常值得注意。至于我自己是否完全同意他们的意见,那是一个次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在目前我们国内有那么一小撮人,声嘶力竭地想贬低中国,贬低中国文化,贬低中国的一切。在这样的时候,有像汤因比这样的通晓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大学者,说出了这样的意见,至少可以使这些人头脑清醒一下。你不是说月亮是外国的圆吗?你们中间不是有人竟认为中国连月亮都没有吗?现在有外国人来说,中国有月亮,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而且圆得更美妙了。这一小撮人不是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吗?这一些人也许根本不知道汤因比是何许人。但那没有关系。他们最怕外国人,反正汤因比是外国人,这一点是错不了的。对这些人来说,这一点也就够了。我绝非听了外国人说中国月亮圆而飘飘然忘乎所以,把久已垂下的尾巴又翘了起来。中国的月亮也有阴晴圆缺,并不总是亮而圆的。但这是另一个问题。我们目前当务之急是全面地、实事求是地从最大的宏观上来考虑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已经起过的作用和将来能够起的作用。在这样的时刻,兼听则明,汤因比和池田大作的意见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对于人类文明前途的问题,我也曾胡思乱想过一些。我现在想从哲学上或者思想方法上来谈一谈我的想法。西方哲学或者思想方法是分析的,而东方的则是综合的。这两种方法异曲同工,各臻其妙。这已几乎是老生常谈,没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分析的前途则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首先一个问题是:能不能永恒地分析下去?庄子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从理论上和逻辑上来讲,这是毫无问题的。但是,对具体的东西的分析,比如说对原子的分析,能不能越分越细,以至万世不竭呢?西方的自然科学走的就是分析的道路。一直到今天,这一条路是走得通的。现在世界上的物质文明就来源于此。这是事实,不容否认。但是,这一条路是否能永远走下去呢?在这里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可以永远走下去,越分析越小,永不能穷尽。一种认为不行,分析是有尽头的。我赞同后一种意见。至于我为什么赞同后者,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我自己解释不了,我也不相信别人的解释。只有等将来的实践来解答了。

我觉得,目前西方的分析已经走得够远了。虽然还不能说已经到了尽头,但是已经露出了强弩之末的端倪。照目前这样子不断地再分析下去,总有一天会走到分析的尽头。那么,怎么办呢?我在上面已经说过,东西两大文化体系的关系从几千年的历史上来看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球已经快踢到东方文化的场地上来了。东方的综合可以济西方分析之穷,这就是我的信念。至于济之之方究竟如何,有待于事物(其中包含自然科学)的发展来提供了。

我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结果就是这样。希望有识之士共同来讨论。

“天人合一”新解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中外治中国哲学史的学者,哪一个也回避不开。但是,对这个命题的理解、解释和阐述,却相当有分歧。学者间理解的深度和广度、理解的角度,也不尽相同。这是很自然的,几乎没有哪一个哲学史上的命题的解释是完全一致的。

我在下面先简略地谈一谈这个命题的来源,然后介绍一下几个有影响的学者对这个命题的解释,最后提出我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说是“新解”吧。对于哲学,其中也包括中国哲学,我即使不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最多也只能说是一个站在哲学门外向里面望了几眼的好奇者。但是,天底下的事情往往是非常奇怪的,真正的内行“司空见惯浑无事”,对一些最常谈的问题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而外行人则怀着一种难免幼稚但却淳朴无所蔽的新鲜的感觉,看出一些门道来。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很容易解释,在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并不稀见。我希望,我就是这样的外行人。

我先介绍一下这个命题的来源和含义。

同类推荐
  •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孟子(全集)

    孟子(全集)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著作,共七篇十四卷,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和一些生平事迹。《孟子》思想十分丰富,涉及到政治、哲学、教育和文艺思想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不少的思想闪耀着时代的光辉,蕴含着历史的真知灼见,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吸取了其他《孟子》版本的精粹所在,按照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评析、史例解读的体例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力求以全新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孟子》,感受《孟子》,使孟子的思想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让每个读者都能领悟到两千多年前圣贤先哲的深邃智慧。
  • 古罗马神话(下)

    古罗马神话(下)

    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化遗产,通过罗马文学输入欧洲,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对欧洲文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罗马神话丰富了文学艺术,卓越的文学艺术又反过来给古代神话以新的生命。西方文化正是在神话和文学艺术互相推动促进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 乡村拾遗

    乡村拾遗

    本故事集共有185篇故事,分为花草动物篇、风土人物篇、奇珍异物篇、乡俗玩物篇、民间传说篇等五篇,主要叙写了乡村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花草树木野生家养动物,乡土风情人物,以及许多奇闻异事珍物,乡村人吃穿住行趣闻异事,民间传说亲历等,是一幅幅乡村民俗画,是一部乡村民俗民风史,是典型的非遗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 中原地区中华古代文明发展史

    中原地区中华古代文明发展史

    本书从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梳理了史前时代晚期中原地区大量的考古发现资料,以此为基础并结合文献记载、民族学资料等,从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中原地区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进而探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鲜明,既是史前时代晚期考古发现和研究的“史学化”成果,也是中原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考古学论著,对理解和认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重回校园

    重生之重回校园

    女教师明雪本想一心一意的教书育人,和丈夫白头偕老,可惜天不从人愿。一次争吵后,丈夫摔门而去,再见面却已经物是人非。明雪站在人行道上,看着名车里和另一个时髦的女郎,卿卿我我的丈夫,正愣神的时候,“砰”的一声,她被一辆路虎车撞回了13岁。前世已逝,今生重来。从此,学校多了一个女学霸,高考多了一个女状元,商场多了一个女老总,民间多了一个女神医。为了亲人她下海经商,为了朋友她以身犯险,为了师门她悬壶济世。蓦然回首,她都是在为了别人,那么谁会为了她?萧唯说:雪儿,只要你回头,我一直在你的身后。明雪说:因为有你,我这一世没有白来。********【精彩抢先看】*萧唯在医院里越想越害怕,只有得了绝症医生才不让别人听的,难道明雪得了不治之症。最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破门而入。也不管医生说了什么,张口就说:“雪儿,别听她胡说,我带你去京城看病,没事的。”医生一听乐了,这男孩子对这女孩感情可不一般啊。而明雪却闹了个大红脸。“胡说什么,让你去外面等,你进来干什么?”萧唯根本没理她,目光直直的看向医生。“行了,你也一块听吧,现在的学校真是的,给学生都教傻了,就知道加减乘除。”之后又对明雪说:“你这是月经初潮,但这样痛也不行,回去得调理,多吃些温补的东西,不能着凉,等过了这几天,你再来我给你开些药。*两个人遇险,萧唯看着明雪轻轻的说:“好好活着!”明雪看懂了他的话,更加大力的挣扎,可是无济于事,绳子太粗,她挣不开,明雪恨死了自己的势单力薄,眼看着领头的人像是刽子手一样走向了萧唯,举起了手里的屠刀。这一系列动作在明雪的眼里犹如慢镜头般播放着。“啊!”一声长啸,像即将要失去伴侣的母狼的悲鸣,一瞬间明雪双眼赤红,眼神空洞,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你们该死!你们该死!久挣不开的绳子应声而断,明雪像来自地狱的恶灵,手上脚上淌着血,一步一步的走向领头的那个人,嘴上的胶布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一边,另一边在嘴上耷拉着更显诡异,明雪的嘴角微微翘起,像是堕落的黑天使来索人性命。此时的领头人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吓傻了,手还保持着举刀的姿势。萧唯见明雪挣开了绳子,心底一松晕了过去。他这一倒,更加刺激了明雪,明雪夺过了领头人手里的刀,一下一下戳在他身上,嘴里一直在碎碎念着:“你该死,你该死!”********
  • 以妃为尊

    以妃为尊

    前世,她为爱痴狂,可到头来却被她最爱的男人以凌迟之刑活剐而死。当她化为厉鬼,重生归来,机缘巧合之下重生为应尊王朝帝氏家族胸大无脑,嚣张跋扈,恶名昭著到人憎狗厌,且又文不成武不就,废得成渣被视为家族耻辱的嫡出大小姐——帝葬心。她一朝重生,以为捡到了宝,得以回到人间复仇。可没想到这贼老天依然不开眼,原主这货早已声名狼藉,人憎狗厌也就罢了!可就连她这身体也早已身中上古奇毒,想活就必须推倒个男人借种移毒。可是谁能来告诉她,她随意推倒的一个男人,这身份来历怎么就这么不凡,竟是堂堂玉尊王!从此后,她就悲摧的惹上了个要命又甩不掉的腹黑,阴险,冷煞星。尼玛!这坑爹的老天,不带这么玩她的啊啊啊……——————————————推荐眼泪最新完结文:《异世逆凤之邪女傲天》地址:《妖孽问情火速搞定俏娘子》地址:《别动我妈咪》地址:《三戏酷郎君》地址:《前夫,滚!》地址:《哑巴皇后要训夫》地址:**眼泪新文《以妃为尊》亲们多多收藏啊!眼泪谢谢过*
  • 站在世界角落边说8023

    站在世界角落边说8023

    我是一名浪子,站在世界角落边说爱你……我是一个莫明奇妙且固执的人,却对你一见钟情……我们到底是苦,还是甜……
  • 人人都要有逻辑思维

    人人都要有逻辑思维

    有些人智商不低,学历不低,情商也不低,但就是办事效率不高,说话啰嗦拖沓,被人莫名其妙地说服了,甚至有理时也莫名其妙输了。这是为什么呢?口才不好?不完全是。能力差也不完全是。其根源是逻辑思维能力差。因为办事没逻辑,效率自然低下;因为说话没逻辑,自然无法简洁明了表达;因为思辨没有逻辑,遇事就不可避免地随着别人的思路走——无论愿意不愿意都那样。在现实社会中,社会竞争激烈,要想赢得一席之地,除了拼智力、拼学历、拼背景、拼努力之外,如果你拼了逻辑思维能力,你将会迅速投影而出。
  • 诗话总龟前集

    诗话总龟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梅恋竹马

    青梅恋竹马

    一夜之间,夏天从天堂坠入地狱,有人欢喜,有人忧!离婚!势在必行!离婚前,必须将这起惊悚事件查个水落石出,不然,夏天的妈妈杨三姐要告状到京城!家丑不可外扬!何况夫家在京城声势显赫,位高权重!秦老爷子一通电话,远在国外执行秘密任务的国际刑警秦邵璿接到一张任命书,成了T市最年轻的局长,亲自调查此案!*“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藏青色制服,银色肩章,衬得他如雕如刻的轮廓英气凛然!“…”夏天的心几乎处于故障状态,不仅仅是她有点制服控,而是空降来的秦局长就是秦晋阳的亲叔叔!“姓名,年龄,籍贯,职业?”秦邵璿抬起眸子,貌似根本不认识她,声音一如既往清冷僵硬。秦邵璿会不认识她?除非这男人得了失忆症!要知道,他曾经是她年少时的欺负对象!“回答问题!姓名?”全方位公事公办。“臭丫头!”小时候,眼前的男人叫她臭丫头,叫秦晋阳臭小子。秦局脸一沉,低头,龙飞凤舞写了两个字。“年龄?”“你的减去…”右手伸出,摆出一个数字。秦局看着那细腻莹白的拇指和小指,额头黑线N条。*她想离开,却被秦晋阳拦住,猩红的眸凝视着她,竭斯底里。“秦晋阳,过不了多久,你应该叫我婶婶!”她扬起脸,美丽如花蕊般绽放开来,灿烂夺目,折煞人的眼睛。这里面,偏偏就有让秦晋阳无法释怀的东西,面色铁青,咬牙切齿,“就你这种残花败柳的女人,还想嫁入秦家,做梦!”“晋阳,怎么和你婶婶说话呢?”不等夏天开口,自然有人给她撑腰,一袭墨色西装,身影挺拔的秦邵璿大步流星走过来,长臂一伸,搭在她肩上。秦晋阳霎时被震得皮焦肉痛…
  • 小学生枕边书6:科学家们小时候的100个学习故事

    小学生枕边书6:科学家们小时候的100个学习故事

    本书搜集整理了47位著名科学家小时候的学习故事,摒弃了教条理论,直接从学习实例入手,教给小学生们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知道学习原来也可以这样简单有趣!这些科学家都有着各自的特点:爱因斯坦小时候被认为是个“笨蛋”,老师甚至认为他小学毕业都成问题;霍金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活动,只能躺在轮椅上思考世界;没有任何资历的列文虎克,居然成为了英国皇家学会的成员……。
  •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系萨公的诗文集,由《古稀吟集》二卷、《仁寿堂吟草》、《客中吟草》、《里门吟草》、《耄年吟草》等结集而成,计文若干篇,诗340余首,基本涵盖萨公大半生的诗吟。其中游诗居多,赠诗和诗亦多,共占全诗百分之八十以上。游旅之诗每骋怀古今,情景交融;和赠之诗辄抒情寄意,感时抚事。既言志,复寄情,盖均关乎国家大事、世界潮流之篇章也。萨公之诗篇中爱国爱民之忱贯串始终。
  • 艰难抉择

    艰难抉择

    1950年9月上旬的一天,桑杰土司刚刚喝过早茶,便独自一人待在客厅里抚摩着一把刀柄上镶着两颗绿宝石的腰刀,陷入沉思。40多年前土司的阿爷曾去拉萨朝圣,当时正值英帝国主义入侵西藏,西藏军民拼死抵抗,江孜保卫战打得十分惨烈。为了支援前线,他阿爷便将准备布施给三大寺的100两黄金的一半捐献出去。不久,英帝国主义入侵到拉萨,知道他阿爷是一个曾经支援过西藏军民抗英的康巴很有名望的大土司,便设局暗杀他。他阿爷凭着康巴人特有的勇猛,同几个英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而惨遭杀害,连遗体都被他们弄走,现场只留下了那柄用敌人鲜血染红了的腰刀。
  • 夏雷惊雪

    夏雷惊雪

    一个倔强的,痴情的,嘴硬的女子。其实最脆弱,最容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