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3300000014

第14章 西方当代译学研究:文化整合范式的早期探索(2)

福尔摩斯原是美国诗人、翻译家,后执教于阿姆斯特丹大学,掌“译学研究”教席,直至去世。他摒弃了传统的等值概念,着意描写翻译过程,并最终完成了当代译学研究的体制建构。除为译学研究引进了新的术语体系和方法论以外,就其具体的研究而言,福尔摩斯最大的理论贡献主要在对传统“所指”概念本质的转换。他认为,与源文本语言可以指涉客观对应物不同,宿语文本语言却没有相同的指涉,其指涉对象应是语句本身,而不是其它。福尔摩斯从罗兰·巴特那里借来一个术语——元语言,并用以指称翻译语言,同时也以此区别于所谓文学语言。当然,福尔摩斯的理论建树还体现在他对于翻译双重特性的理解之上,而这种理解又奠基于他对韵文翻译的再定义。他说:“任何翻译都是一种批评阐释行为,不过诗歌译本中也有一些文本不同于其它所有的阐释形式,这是因为它们也是诗歌行为,并以此作为追求目标……这种特定的文学形式既是元文学(metaliterature)又是原文学(primary literature),同时以这两种形式为目的,因此,就其而言,假如我们引入元诗(metapoem)这个概念予以指称,恐怕倒不无裨益。”【3】基于这个再定义,有关翻译的理论因此也需要以同样的方式再定义。这样一来,译学研究便很少关注外在客体身分的确认与指涉,却对下述两个问题充满了愈益浓厚的兴趣:一是在某种特定的文学传统中其固有的指涉实践会形成一个框架,因此要分析在这个框架以内译本(作为次文本)与源文本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分析在宿语文化传统的框架以内,译本(作为原文本)与其指涉实践之间的关系。

由于福尔摩斯不太关心外在客体身份的确认与指涉,而更多地关注译本与其它指涉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他对翻译文本的描写便转换成了对各种翻译方法论及其历史用法的描写,其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作为指涉实践的各种翻译抑或“元诗”,而并不追求某种形而上的普遍理论体系。为此,福尔摩斯对下述四种类型的翻译进行了界定,这四种类型的翻译每一种都以不同的方式与原文相联系,同时又分属于不同的理论传统。第一种指保留原文的形式,对此,福尔摩斯认为,形式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但相互之间的表述模式可以尽量近似,至于韵文的基本形式结构也可以相互统一;第二种指尽量揭示译本在宿语文化中所发挥的功能,然后再在源语文化传统中寻找某种对应的功能,以创造出与其对称的结构形式,表达相同的效果;第三种主要以内容为指向,翻译时要求保留原文的内容,然后让其在宿语中自由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貌;第四种指对原文形式的系统变异,但为达到某些目的也可保持某种程度的相似。福尔摩斯对这四种类型的翻译都持保留态度,认为各自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但又相互排斥,读者有意无意都会熟悉某种类型的翻译,掌握相应的理论,进而明白译本进入宿语文化以后所表达的意义。

福尔摩斯的早期著作终结于《译学研究的名义与性质》一文。此文一般被认为是当代译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在文中,福尔摩斯勾勒出了本学科的研究框架及其研究结构,更为重要的是,福尔摩斯赋予这种新的研究范式一种经验性质,因之某些译本在某种既定的文化中的现实样态便成了这种新型范式的观察对象与目的。在将这种新型的范式引入传统的研究领域以后,福尔摩斯又为其设定了以下三种模式:(1)描写模式,旨在描写各种翻译文本在世界中的现实样态;(2)纯理论模式,旨在建立某些原则,借此可以解释这些译本的现实样态;(3)应用模式,旨在将从上述两种模式中得到的信息用于翻译实践,并借以培训译员。可以看出,这种范式的特点是将理论模式从属于描写经验模式,认为在个案研究和经验数据整理完毕以后,理论即可前行。但在他看来,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或发展出一套完整而可包罗万象的翻译理论,这种理论“高高在上”,可以居高临下地审视现在各执一端的现存理论。当然,他也意识到,理论的发展绝不会无章可循,而其章法就在“辨证”二字,比如上述三种模式就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4】。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篇开山纲领中,福尔摩斯还为每一种模式提供了不同的研究层次。比如在描写模式中就分了翻译成品取向、译本功能取向和读者认知程序处理取向这三个描写层面。第一种取向指以译本为中心的经验描写,或指在某一特定的时期、某种语言或语篇类型的框架以内对大量译本数据库的宏观扫描;第二种取向则将影响译本接收的文化成分引入;至于第三种描写层面却关心所谓“黑箱”问题,旨在研究译者的思维活动。第一二两个描写层面为后来的译学研究所认同,也刺激了此后的文化转向和范式变革,可第三个描写层面随着译学研究的发展却渐渐地退出了这个学科领域。

在研究模式上,列夫维尔与福尔摩斯如出一辙(比如他很认同上述第二个描写层面),只是他更重实证,更加客观而已。1975年,列夫维尔出版了专著《诗歌翻译:七种策略一份蓝图》。在书中,他选用一首诗歌作个案研究,同时对七种不同类型的翻译手法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这七种类型的翻译基于一些很有特色的方法论前提,倾向于对翻译过程进行控制。每一种手法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矛盾。比如:(1)音位层面的翻译能够很好地揭示词汇间的词源联系,再现拟声词的自然理据,却可使意义支离破碎;(2)逐字对译虽可传递语义内容,却常有“暗渡陈仓”之嫌,同时也会牺牲“文学”价值;(3)译本重视格律也许可以保留谐和的美感,却可能扭曲语义和句法;(4)散文译本可以避免意义的扭曲,但形式本身又会剥夺文本因声律产生的近似于诗歌的和谐;(5)译本可以重视韵脚,却也有许多限制,由于“词近旨远”,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之韵脚的安排也可能非常乏味,有掉书袋之嫌;(6)素体诗的翻译可以保证译文精确无误,直逼原文,但是,文中一些牵强的格律铺排又可能导致句法的错位、扩张或减缩,往往使译本显得冗长呆滞;(7)包括译本或仿作在内的阐释可以使原文主题晓畅易懂,但其代价却可能是会牺牲掉原文的结构与文脉。

综观早期的译学研究,可以看出其所存在的一个悖论,即他们始终无法调和客观描写与主观规定之间的矛盾。假如我们将福尔摩斯和勃洛克两人的翻译等值观做一个比较,即可看出这个问题。本来,传统翻译理论的基础是以恪守原文意义为前提,译者接受这种训练以后即可正确地阐释这种意义,并以恰当的方式予以再创作,而后再形成与这种翻译程序有关的规则与法则,借此便可客观地比较或评价各种译本。因此,像奈达与理查兹等人便很热心于教育译者去创作一些结构和谐、意脉贯一的译品。而福尔摩斯等人却认为,以这种前提出发去从事翻译活动会失去翻译的一些真正本质的东西。福尔摩斯辩称,比如诗歌翻译便没有任何一首可以与原文“相同”或“等值”。他坚持说,译学研究的中心应是翻译过程,是要分析译者是如何谴词造句的。因为只要译者作出第一种选择,翻译过程就会生成与自己相应的规则并决定以后的选择程序。为此,福尔摩斯还引入迄今为翻译理论所忽视的两个因素进行讨论。这两个因素一是“主观抉择”,一是“偶然生成”,可以说饶有新意。勃洛克的观点与福尔摩斯相同,但更为激进。他甚至宣称:“我们无论如何要摒弃将等值关系用于翻译的观点。”【5】以后他又将等值概念予以重新定义,只不过他具有多学科的理论视野,分别从皮尔斯的符号学、斯蒂文森的哲学和卡特福德的语言学等相关理论中汲取了许多营养,因而具有更坚实的学理基础。简略地讲,勃洛克在重新估价等值概念的时候,曾经从皮尔斯那里借用了“类型”和“指号”这两个概念及其理论界定,并借以廓清原文(相当于“类型”)和该文本的不同译本(相当于“指号”)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就将译学研究的理论焦点从“一对一”的比勘转移到“多对一”的比较,为译学的范式变革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模式。在拓展自己关于“类型”的研究之时,勃洛克还从斯蒂文森的哲学体系中借用了一个概念——“基型”(megatype),认为这个概念可以涵摄同一文本其不同的译本之间所存在的“语义契合”现象。照他的说法就是,只要不同的译本之间具有“大致相似的语义内容”,即可说它们具有相同的“基型”。至于从卡特福德那里,勃洛克所借鉴的主要是关于等值概念的基本理解,他后来为这个概念重新定义,其基本思想和内容就是在卡特福德的启发之下完成的。

早期的译学研究开始时其理论主张相对比较平和,只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译本本身以及更好地描写翻译过程这两个问题之上,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也醉心于研究文学翻译,并且引入“陌生化”概念,将译学研究作为文学史看待,因此基于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语言学理论以及文学批评模式也相继进入他们的方法论领域,但是,由于前者的渗透,译学也像形式主义诗学一样也要求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译本应有的“文学性”,这便影响了他们的方法论体系甚至评价标准。对于福尔摩斯、列夫维尔和勃洛克这些早期译学研究者而言,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他们已经将文本的内部结构及其内在框架推向前台,因之造成了所指的完全消失,而且,当时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围绕着“功能”一词不尽相同的用法展开。比如,米柯常用“功能”一词来指赋予文本以“文学性”的某些语言学特征,其描写可以说是巨细无遗。他将语言中特点鲜明的结构元素各自孤立开来,然后再予以描写,希望能够借此为一些元素成分确定一种范式,期以对所有的语言都具有普遍意义。在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些特定的形式,这些形式的确具有普遍性,但却与历史事实相悖,并且也孤立于任何特定的文化体系。而译学研究在使用“功能”一词时却兼具奈达和米柯二人的定义(奈达在文化传统理论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术语,旨在减少信息荷载量,以便该信息在宿语文化之中也能发挥相同的“功能”),因而具有一定的包容性。

正当福尔摩斯费尽心机执着于译学文本的实证研究之时,列夫维尔、巴斯奈特和勃洛克等人却正面临着如何对现存的评价标准进行描写的问题,虽说理论主张有所差异,但他们还是聚集在译学这面旗帜之下,就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比如,他们曾经一致认为应该同时分析由译者所建构的译本“应和”(correspondences)与“变异”(deviations)体系。类似的问题在他们那里都成了共同关心的焦点,因而,直接导致了译学知识的层累叠加,也为译学范式的历史变革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学理基础。但是,上文已经说过,早期译学研究的关注重点分别是译学文本的实证研究、翻译过程的描写以及文学翻译,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逐渐发现译学研究所面临的任务非常复杂,远远超出原来的设想。这样一来,跨学科的合作与跨文化的视野以及文化转向便成了80年代译学研究所具有的学理基础、学术胸襟和学术品格,相应的范式变革也因之模铸而成,为这门学科在下一个世纪的更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原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81-84页)

【1】Lefevere,Andere.Translation:the focus of the growth of literary knowledge [A].Holmes,James S.Jose Lambert &Raymond van den Broeck.ed.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C].Leuven,Belgum:Acco,1978:22.

【2】Ejxenbaum,Boris M.The theory of the formal method [A].Matejka,Ladislav &Krystyna Pomorska.ed.I.R.Titunik.trans.Readings in Russian Poetics:Formalist and Structuralist Views [C].Ann Arbor:Michigan Slavic Publications.1978:35.

【3】Holmes,James S,Frans de Hann &Anton Popovic.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C].The Hague:Mouton,1970:93.

【4】Holmes,James S.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msterdam:Translation Studies Section,Department of General Studies,1972:20.

【5】Broeck,Raymond van den.The concept of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theory [A].Holmes,James S.,Jose Lambert &Raymond van den Broeck.ed.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C].Leuven,Belgium:Acco,1978:33.

同类推荐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长白山不仅拥有天池、瀑布、温泉、大峡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其中蕴含着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质朴耐劳、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奋斗、开拓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等。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纯洁如水月夜白,朦胧中芳香飘来,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菊与刀

    菊与刀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其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世界大战,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的经济奇迹。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令人发指的侵略者? 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国家,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鲁思·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热门推荐
  • 舌上风暴:辩论技法与辩论口才(大全集)

    舌上风暴:辩论技法与辩论口才(大全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缺乏的不是知识、智慧和韬略,而是辩论的方法和技巧。辩论需要辩论者妙语如珠。逻辑严谨,同时,辩论也需要辩论者具有奇谋妙计。在辩论中,当我们面对强大的对手时,怎样能够神机妙算,以弱胜强?当我们面对骄横的对手时,又怎样诱敌上钩,给对手一个下马威?当己方陷入困境时,又怎样能够巧施妙计,化险为夷?这一切,都需要辩论者有制胜之道。
  •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世界上名人千千万万 出“名”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新发明、新理论造福于人类而英名远播、流芳百世;有的因地位显耀、政绩卓著、战功赫赫而威震四海、世人敬仰;有的则因暴殄、反动而臭名昭著、遗臭万年 等等 不一而足。
  • 争婚

    争婚

    闽家兄弟反目,关她什么事?为什么她要被骂是祸水?如果早知道那天会遇到闽家熠,周沫死也不会替人去军区演出。一见误终身,已经谈婚论嫁的男友提出分手。早就放弃她的周家又接她回去,没问她一句婚事就已经安排好了。“我答应。”她反抗得了吗?闽家和周家紧紧攥住了她的软肋。【片段一】周沫穿着洁白的婚纱安静的等着即将成为她丈夫的闽家大少闽家曋,然而遍体鳞伤的闵二少闽家熠捷足先登,冲上台先一步将戒指套进她手指:“沫沫,我们结婚了。”“你…”周沫惊讶的望着面前这个本该是她小叔的人,完全不明状况。【片段二】“我知道你委屈,本来这婚就是我抢来的,周沫,你心里一直记恨着我吧。”“我没有…”“你走吧,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这个家,不要也罢,我马上就回队里。”拉着行李箱站在门口的周沫进退两难,最终妥协,给剧组导演打电话说家里临时有事,不能参加去沈阳的话剧演出。而此时另一边的男人眼底得逞的笑意一闪而过。【片段三】夜里,粗粝的大掌直往周沫衣服里钻,周沫猛地弹起来怒喝:“闽家熠,你说过不会强迫我的!”男人面色为难:“我没强迫你,我是在强迫我自己…”“你,无耻!”“对,我就是强迫自己无耻…沫沫,我来了…”很快,安静的房内上演着一场激烈的饿狼扑羊的精彩大戏。
  • 夺舍万岁

    夺舍万岁

    新书已肥:《我的病毒大军》,你来了吗?——————神话世界入侵都市世界,从此世界大乱。花果山、蓬莱仙岛从天而降,神农氏、太上老君、女娲等神仙的法宝漫天洒落。野兽返祖,凶兽肆虐,与全球人类争资源,夺生存空间。杨奇身怀夺舍神通,抢劫一切敌人:宝物,献出来!秘密,说出来!发现自己吃错药、练错功、下错令、杀错人?懵逼了吧?这就对了!
  • Andromache

    Andromach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破梦笔记

    破梦笔记

    为了找到师门的一本笔记,踏上了一条不归道路,封神的内幕,真祖的苏醒,历尽沧桑欲何求,他只为一生不低头。
  • 嫡女风华之一品鬼医

    嫡女风华之一品鬼医

    本文1V1,男女主角身心干净,欢迎跳坑~*医药世家的傅之晓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会穿越。未嫁先休,渣爹不疼,一来就倒霉的被继母追杀。好吧,连跑路途中也能遇见一同被追杀的难友,算是躲藏路中给自己做个伴解解闷了。受伤了?看在她上辈子是名医师的份上,勉强帮帮忙吧!诶?治好了伤总要给一笔银子吧?有了银子,她一个穿越而来的女青年还活不下去不成?谁知那穷山恶水之地,恶邻在侧,小心眼的村民刁难,继母不死心的追踪……真当她傅之晓好欺负不成?从今天起,做一个持家的女人,荒地开出田,沼泽种出花,每棵树上结满果子,摇着钱袋银子来……偏偏这时候——那位和她一起逃命的朋友!你怎么又来了?!**【一】刘大婶站在门口插着腰大声道:“乡亲们都来评评理!我们好心收留她!她却恩将仇报!”傅之晓笑道:“不知道刘大婶认为我哪里恩将仇报了?”“王狗子家的肉和李二婶家的果子,还有我家地里的菜,肯定是你偷了!”屋里的丫鬟端着一桌子精致的菜色出来,看着黑压压一群人,顿时目瞪口呆:“小姐,发生什么事了?”众人:(⊙o⊙)!这哪里像是偷来的东西做的?!说是城里大户人家的排场也不为过!傅之晓冷笑一声道:“不知道刘大婶认为我偷的东西在哪里?”*【二】“咳咳……”某男躺在床上脸色苍白,虚弱地说,“我受伤太重……没办法吃饭……劳烦姑娘喂我……”傅之晓看着床上这个娇弱病态的美人儿,脸黑了黑:“……吃饭就吃饭,你能别把头往我膝盖上放吗?!”“咳咳……这样不就不用姑娘伸手了吗……”某男边咳嗽边道。傅之晓手抖了抖,压下自己想把饭一股脑扣在这个死妖孽脸上的冲动,额头青筋跳了跳,咬牙切齿道:“那你能别动手动脚吗?!”真是倒了大霉了!捡个伤员回来陪吃陪喝还得赔上自己吗?!*【三】“那就快宣她进来给母后治病!”皇帝急得胡子都翘起来了。“是,陛下!”内监急匆匆奔出去。那传闻中的鬼医——医术出神入化,敢破开垂死之人的胸膛而后将重病之人拉回阳间。众大臣看过去,那长身玉立,眉眼隽秀无双的少年郎就是闻名大齐的鬼医?!吏部侍郎傅广鸣差点头晕目眩栽到地上——这不是他那因被退婚而丢尽他老脸,随后莫名其妙失踪的女儿吗?!(简介无能手啊简直!/(ㄒoㄒ)/~~)
  • 天刀金手指在修仙

    天刀金手指在修仙

    仙侠版简介:仙凡有别,为求长生不朽,一人一山从古至今,无数人丶妖丶魔其余万灵,渴望登上山顶,然天眼封,仙道断,无数天骄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天刀版简介: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八荒武学升级成为仙道功法,看看特效,能不能写出来。来自天涯明月刀ol的灵感,如有雷同,那绝对是巧合。ps:本书已签约,可放心收藏,人品保证。关键词:天涯明月刀ol,天涯明月刀
  • 医路繁花

    医路繁花

    这是一个中医大夫穿越异界,想要救死扶伤,证明自我的故事。
  • 最强世子妃

    最强世子妃

    莫名穿越,拥有了奇异的系统,完成奇怪的任务,就可以获得系统奖励,面对各种奇异的任务,事情脱离了掌控……与各种帅哥美女斗。最后走上了最强世子妃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