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000000011

第11章 父亲的学艺生涯及爱情故事(3)

简简单单地吃完早饭之后,父亲和爷爷两个人就着手给老李家打戗子,做竹篾席、黄鳝篓子、鱼篓子。爷爷一手青竹篾席编织的功夫令人称绝,这水竹质地清凉,具有很好的散热性能,即使是在“三伏天”也能祛暑消热,用“绿阴如水夏堂凉,翠簟含风午梦长”这样的诗句来形容也是不为过的,且用的时间越长,就越凉爽,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这竹篾席是几代人对沁凉的回忆。而父亲则在一旁帮着爷爷破竹、劈条、刮篾丝,干些杂七杂八的活儿,干活也不含糊。这一上午,父子两个人活干得很快。在东家话家常归话家常,干活归干活,等到老王催了三四遍才肯上桌吃饭,以示谦卑卖力。父亲那时候将至弱冠,年少力壮,虽说这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也必须等到爷爷喊父亲吃饭,父亲才起身去吃饭;到傍晚时分,也得等爷爷说歇工了,父亲这才歇工。父亲去别人家总是笑眯眯的,也不多话,闷声干自己的活。等到老王喊了三四次,父亲这才跟着爷爷上桌吃饭。这坐上桌,父亲才算是清晰地看见了老王的闺女,这是碧玉年华的女孩,模样俊秀,眼睛水灵,很是招人喜欢!淡绿色的春衫,深蓝色的裤子,显得既端庄又得体。这是一种清纯的美,美得像是一首抒情诗,充盈着少女的纯情和青春的朝气。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女孩彬彬有礼地端着红漆盘子,将盘中的两碟小菜放在桌子上。昨天晚上黑灯瞎火的,父亲迷迷糊糊喝了三两酒就不认识东南西北,更甭提瞧见谁了。这时只听见老王喊:“楠楠过来,给你杨伯倒茶水,还有这位小师傅倒茶水。”在倒茶水的时候,父亲感受到一股温馨的气息,像栀子花香一样沁人心脾,这让父亲心跳加速。这是一种难以自控的心跳,渴望如潮水向整个大脑冲去,父亲的脸上开始泛起潮红。当然留给父亲印象最深的不仅仅是弥漫着的栀子花香,还有那位姑娘如湖水般清澈而含情脉脉的双眸,以及脸上浅浅的微笑,可真谓“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午饭过后,爷爷和父亲赶紧给老李家扎黄鳝篓子,一刻也不耽误。父亲手快,一天就能扎上六七十个黄鳝篓子。这五月过后就将是黄梅时节,田里的黄鳝、泥鳅,一装就是一篓子,有时连装都来不及。这农村少不了为这些东西争来抢去,免不了争争吵吵。农村的女人一对骂起来,张口就是男人的家伙,闭口就是女人的家伙,少不了闹腾点事,最后搞得邻里之间还少了和睦。哪家的黄鳝篓子多些,自然装得也多,自家吃管够,多余的还能去集市上卖。父亲扎的黄鳝篓子是又结实又漂亮,老王自然也是满心欢喜。

父亲在老李家住了近半个月,也是吃遍东家老王婆娘的拿手好菜,一来二回,父亲就和楠楠算是朋友相识了,每逢下午,父亲坐在前院竹椅上编织着竹篮等物件,楠楠姑娘则坐在前院天井下,五彩线在楠楠姑娘的手中飞舞,飞舞出一对对鸳鸯戏水,一簇簇牡丹吐艳,一朵朵莲花招展。一开始楠楠和父亲说话,还有些羞涩,双颊飞起阵阵绯红。父亲觉得这羞涩是最自然、最本色、最纯真的感情表现。这种农村姑娘与生俱来的羞涩,更是一种蕴藉的柔情和含蓄的美丽。当看见父亲挥汗如雨的时候,楠楠也会轻摇蒲扇,给父亲送来丝丝凉意,女孩就是女孩,能够懂得体贴别人!父亲的娴熟手艺,温文尔雅,腼腆大方,为自己在姑娘的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两个人每天下午倒是郎情妾意,你侬我侬地说笑谈天。那天下午,爷爷和父亲将东家的忙活完,爷爷跟东家老王结算了工钱,父亲就收拾好做篾匠用的工具,准备随爷爷回到江家嘴去!老王和他婆娘也是笑脸相送,以表示感谢之情。父亲看见楠楠那双水汪汪的眼睛,似有一丝不舍。回去的路上,父亲频频回头相望,望着那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频送秋波。父亲的内心也是若有所失。阳光温淡,岁月静好,年少懵懂的初心,悄悄地含羞绽放着。青春就像是岁月里一首温馨的诗歌一样,可以将春花秋月变成心中的面朝大海,可以将心灵窘迫变成心中的春暖花开!彼此之间的沉默,令人想起这样的诗歌:

沉默就是我们的语言

汪国真

我们总是用心灵交谈

沉默就是我们的语言

那双眸子

表述着一切

在水为舟,在山为船

最美丽的谈话是无声

每一个会意的眼神

都令人感慨万千

两颗心仿佛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是容颜

生命的乐趣在于富有时间,而时间会把种种妙趣反馈给人生:回忆、幻象、希望、快乐、爱情、幸福、遗忘等等,而人生这些深刻的记忆如克尔凯郭尔所谈的“存在的瞬间”,又如周国平先生说的“幸福在于爱,在于自我遗忘”,又或者如席慕蓉女士所讲“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懵懂的初心,散发着芬芳;遗忘了的时光,缓缓地荡漾。云淡风轻,月明星稀,初动的芳心,触动着少女内心深处最隐秘的地方,犹如一头在森林之中迷失的小鹿一般,充满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无奈!而此时的楠楠姑娘又会怎样面对这未知的好奇与无奈?是倚靠闺房纱窗,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是在闺房之中漫踱,窗外缓缓地流出“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记忆中那欢乐的情景,慢慢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那缓慢飘落的小雨,不停地打在我窗,只有沉默不语的我,不时地回想过去”这样的韵律?还是波澜不惊,心如止水,感叹一句“各人有各命,彼此无言之中已是天涯各珍重”?这种情分与宿命无关,与理智无关。或许只是年少的悸动,无关风月!不到是缘分不够,不是执念不够。彼此之间太熟悉,太了解,也就没有了水中月、镜中花的神秘感,也就不易产生喜欢的情愫。当然,彼此过于陌生和隔阂,那就更不会产生这种喜欢。这种喜欢的发生,在有所接触又不太稔熟之间,既有神秘感,又有亲切感,既能给想象留出充分余地,又能使彼此的吸引力,发挥得恰到好处,这种道不明、说不清的感觉,或许就是爱吧!阁楼纱窗旁,依然是佳人倚靠,迎面扑来阵阵紫丁香的香气!

那天下午父亲和爷爷一前一后,回到家也是快近傍晚。这天晚上一大家子在一起吃饭,爷爷正襟危坐,郑重其事地对父亲说:“扁儿啊,跟我后面学徒也已经满三年了,这次上工,老李家太爷说你人小鬼大,篾匠这行当的手艺你学得也已经差不多了!以后自己就应该像大人一样,做事独当一面了!给别人好好谋活做!从今天开始,你就可以自立门户,出师自己揽活做了!”父亲看着爷爷,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嘴上连忙答应着。得到别人的肯定,心里的喜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奶奶也十分高兴,往父亲的碗里夹了一些菜说:“多吃点,等再过几年,你自己攒上几个钱,我和你老子给你凑几个,给你找个媳妇。”心想着自己的儿子也算是掌握了一技之长,今后在社会上也能立足谋生。父亲听着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脑中那位楠楠姑娘的倩影一闪而过!那是1984年,父亲16岁,已经掌握在苍茫天地之间生存下去的资本,开始作为一个成年人去思考生存的问题,去思考怎样赚钱可以让自己让父母过得更好的问题!父亲凭借着爷爷篾匠杨的声誉和自己精巧的手艺,获得了人们的信任,上门找父亲做活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那个年代农村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供娱乐的,每逢县城派车下来在露天广场放电影的时候,十里八乡的邻里乡亲们便吆喝着一起去看电影。十几岁的父亲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下午两点多就兴冲冲地扛着板凳去占位子,这去晚了可就抢不到好的位置,只能在荧幕的一侧观看了;人群的周边,则是平时串街走巷的小商小贩,卖瓜子、梨膏糖、扎头发的红绳的,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小孩子则在四周跑来跑去。那阵势,绝对比现在的重大节日热闹十分。当然,这样的场面也会成全那些心心相印又不能独处的恋人,趁着这个机会在没人的地方相互倾诉。这种甜蜜的约会,在那样的年代里默默地叙述着爱情的甜蜜和动人!

电影一般是天黑以后才开始放映,大大的皱皱的雪白的荧幕前方是黑压压的一片人群,等到电影放完了,父亲才发现大腿上全是被蚊虫叮咬的包。也就在这一年,二伯从县城买回村上、或许连镇上都没有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父亲回忆起那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白天在家做篾匠,中午吃过饭后就背着竹篮到乡下到处转悠兜售,有时候一天要走上几十里;而到了傍晚也顾不上白天的奔波劳累,就搬着小板凳去二伯家看港台剧《霍元甲》《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父亲说那个时候,一到傍晚,大家就扛着自家的长凳,自觉地集中在二伯的电视机前。看电视的村民是里三层外三层,将二伯家围得水泄不通;没挤进来的村民,就扒着院外的墙头,露出一排脑袋,朝里瞟着。或许也是为了感受这样一份热闹与时代的进步吧!当年万人空巷的电视剧如今已然成为经典,一定会再度勾起那一代人美好的回忆。如今父亲听到罗文那铿锵有力的《万里长城永不倒》《铁血丹心》,以及叶丽仪的《上海滩》等经典歌曲,那熟悉的旋律,依然让他有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十六岁的父亲,感受着电视给生活带来的娱乐,也好奇着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或许,更多的是,自从二伯买了镇上第一台黑白电视之后,父亲觉得有钱真的很好,有了金钱之后,能买你想要的东西,能给你带来一些莫名的虚荣感,也能给家人带来富裕的生活。日子依然过得简简单单,平静如水,但自从看了电视之后,父亲觉得外面的世界可能会比这里的农村有意思得多。有一次,父亲拖着板车去拉毛竹,经过县城,看到县城一个橱窗里摆放着一排永久牌自行车,父亲觉得要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自行车该多么自豪和骄傲啊!他默默地将那辆心仪的永久牌自行车隐藏在心底。那半年,父亲去别人家上工的时候,更加卖力地做活、谋生计;空闲的时候,就带着竹篮、筲箕什么的下乡去卖,每天早出晚归,只是为了满足心中一点小小的愿望。印象中,父亲从来不是一个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人,更像是那种为了自己的梦想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男人。

父亲攒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攒了将近两百六十块钱,那一年,父亲十七岁!父亲觉得钱攒得差不多了,可以买下那辆心仪的自行车!他攥着这两百六十多块钱,内心却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这钱是净赚的利润,已经除去了买竹子的成本!那时候三伯已经在小学里当教师,一个月的工资顶多也就二十多块钱,一年下来就算是毛的那也顶多只有两百多块钱,别说还有家庭开支等各种花销。所以,这两百六十多块钱的分量,一比较,可见一斑。十七岁的父亲,这一年以来是多么用心地去赚钱!谁又知道这两百多块钱是多么来之不易!他每天起早贪黑,走上几十里的山路,只为了多卖掉几个竹篮。真可谓是夙兴夜寐,靡矣。八十年代,农村一个竹篮的标准价也就一两块钱左右。这容易么?这真是不容易的事啊!就这样攒了一年,父亲终于攒够了能买永久自行车的钱。他兴冲冲地坐车子去县城,一口气跑到那橱窗里,抹了抹大汗淋漓的额头,递上汗涔涔的人民币,买下那辆属于自己的永久牌二八自行车。等到父亲把车子骑回家,全村尽是羡慕的眼神,小孩子喽啰们跟在自行车后面绕了一大圈。时不时能够听到和父亲一起干活的几个小弟兄吆喝着:“哟,扁儿上县城买了自行车啦!”“很洋气嘛!”父亲乐呵呵地傻笑着!

那时候村上还没有自行车这玩意儿,就算是看见,那也是在电视上看见,或者在县城见过。而父亲推回来的可是真真切切的自行车!隔壁家的婶子姨娘们直夸奶奶有福气啊,大儿子,红红火火地带了四五个徒弟;二儿子,刚造了新房子,就买了连镇上都没有的电视机;三儿子,在小学里当老师;这小儿子嘛,平时看着不怎么说话,这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啊,不作声不作气地就去县城买了永久牌自行车;大女儿嘛,也已经出嫁了,小女儿帮着在家拾掇。人多,好福气哟!老了享清福的命哦!奶奶笑眯眯地回应着:“享清福好哟,等家里的这小女儿,还有那个浑球小子,该嫁人的都嫁人了,该娶媳妇的都娶了媳妇,就可以好好享享清福咯。”父亲绘声绘色地向我描述当年他买的那一辆自行车,车头和车尾上面有金黄色的“永久”标志,火红的反光灯、黑漆漆的车身,给人一种拉风的感觉……如今的我们可能觉得轿车已经稀松平常了,更何况一辆自行车!然而这辆自行车不管是对于父亲还是对于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我相信都有不可磨灭的记忆!况且,这自行车上还承载着父亲美好的回忆!

雨水过后,草木萌动。春风轻轻地抚弄着河畔抽出新芽的柳条。隔着稀松疏落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的翠竹望去,庭院里的几枝桃花在春风下摇曳着身姿,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缤纷落下的桃花雨,若仙女散花,又若一只只轻盈的粉蝴蝶,舞动着美丽的翅膀,翩翩起舞,相互追逐嬉戏。舞动的粉蝴蝶连成一片,好似天边的朝霞,真叫人赏心悦目。忽然想起唐寅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前后六个“桃花”,循环复沓,相互勾连,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了仙境一般的桃花坞。唐寅在桃花林的桃花坞里过着怎样的神仙生活?我想,只有状若疯癫的高傲、看破红尘的轻狂、深埋心底的怀才不遇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洒脱方能写出这样豪情万丈的诗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墓,无花无酒锄”;才能成就这样才华横溢,锋芒毕露的唐寅!这桃花坞的桃花,美得让人生怜,美得让人意外!桃竹相衬,红绿掩映,阳光如一条金色的小溪,穿过一片片的桃花,夹着淡淡的幽香,缓缓地流淌下来,让粉嫩的桃花显得更加鲜美动人,也为美丽的春天增添了更多的温暖。一株株桃花灿烂地开着,每一片花瓣都那么柔软,好像轻轻一碰就会散落下来。闻啊,庭院里的桃花香气多么令人陶醉啊,让人不可自拔,不由得张开双臂,闭上双眼,深呼吸,亲近、感受、拥抱这春意盎然的大自然。春光荡漾的河塘里,一群摇摇摆摆的鸭子,欢快地凫水嬉戏。岸边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一片欣欣向荣。

同类推荐
  • 命犯桃花

    命犯桃花

    小梁经常靠在厂棚大门边,等着雾气慢慢散去,等着看清一些真实面目,现在是夏末,门敞开着。莫金从后面看到小梁的影子半浸在雾气里一下子就瘦了很多。厂棚里噪声很大。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这么一大群活着的鸭子收拾地上一堆堆死去的鸭子,很无聊的活儿,只能在一起说笑或用口水仗打发时间。整个屠宰场的人习以为常。
  • 三剑客(经典译林)

    三剑客(经典译林)

    故事发生在法王路易十三时代,红衣主教黎舍留权倾一时,宫廷内外的权力倾轧时时在上演。年轻的外省贵族子弟达德尼昂来到巴黎,投入火枪营统领特雷维尔先生的麾下,途中遇见火枪手阿托斯、波尔多斯和阿拉密斯,在一场冲突中结为生死之交。错综复杂的政治旋涡中,这四位伙伴遇到黎舍留的心腹密探——艳若桃李、毒如蛇蝎的女子米莱迪,双方反复较量,达德尼昂和伙伴们一次次绝处逢生,挫败了黎舍留的阴谋。
  • 迷镜之旅或女色芳菲

    迷镜之旅或女色芳菲

    “我”患有无痛感,也对爱没感觉;过着既封闭又开放的生活,与许多男性关系暧昧,却无法爱上任何人。偶入他人信箱,看到不同女性的爱欲悲欢,开始羡慕能感知“疼痛”的生活,希望拥有一场真正出于“爱”的生命体验。
  • 上海男人

    上海男人

    于凯终于明白:儿子竟然比自己还成熟,自己年轻时做事从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的作风,为了自己的目的从不受任何道德规范束缚的心态,儿子已经全盘潜移默化地继承过去了,甚至还发扬光大了一番,那就甭指望能说服他回心转意了。既然如此,那就决定离开这里吧。只是想到自己折腾一生,到头来竟是一无所有,不免很是沮丧。但转念又想到:其实谁不是这样呢?最后把自己逐出这个世界的,还不正是自己的儿子吗?至于夫妻,过去不是有句话说得明明白白吗?“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到来各东西”。
  • 村庄传

    村庄传

    天地21世纪初的中国有一位诗人叫陈二,他身份证上名字是陈多宝。那个时候大多数中国诗人都有一个笔名,有些还有好几个笔名。诗人陈二,也就是陈多宝,1971年出生于浙东台州一个叫山根陈村的小山村。据《海东陈氏族谱》记载,陈氏祖先从南宋淳熙年间开始在此生息繁衍,经过了七八百年,陈多宝出生时依然只有六七十户人家。中国人选择聚居的地方都要看风水,好风水最简单的模式是:村后有靠山,村前有流水。
热门推荐
  • 神算天下之小姐太嚣张

    神算天下之小姐太嚣张

    现代玄流末裔,玄机门大师姐倪代裳因一次红颜知己错乱事件,悲了个催的正好应了二十四岁死劫,来到魔古灵大陆。战魂归,圣人出,干戈起,逐鹿忙,万载大事浑如梦醒,精灵一族再现辉煌!道神预言流传,倪代裳应运而来,成为了没落家族倪家三小姐——倪代裳。从此傻子变疯子;木讷变嚣张;一代特立独行的魔法天才逆袭而起。天机重掌,动乱始现,各方群雄,逐鹿中原。道神魔法、圣域魔法、光明魔法、黑暗魔法.........隐匿的各方血脉神裔纷纷涌现,拉开了万载之前,上古魔神大战的后续篇章。而倪代裳正是那诸天星辰中最不起眼的小星,却成为了那划破了这万籁俱寂的漆黑夜空,打乱了那星罗棋布、漫天星斗排列的初始之乱。星象,预言,混沌。是祸乱、祸水?亦或者是归来的天命之人?倪代裳:姐的地盘姐做主,管你什么乱七八糟的乱!她背靠红包系统。手掌玄学五术。神裔血脉觉醒,精灵、道神两族来护,管你什么人来,统统给姐洗干净脖子等着。本文1V1,欢迎跳坑!Ps:不喜勿喷,可点叉绕道。
  • 四库全书精编1

    四库全书精编1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鱼龙劫:靖康英雄传

    鱼龙劫:靖康英雄传

    小说围绕着靖康之变,浓墨重彩地描述了朝代更迭、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大军对垒、金戈铁马的战阵厮杀,勾心斗角、忠奸较量的庙堂交锋,诡譎奇异、尔虞吾诈的江湖风云,还有众多江湖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忠肝义胆、前赴后继地同武林败类和异族凶顽英勇搏杀的壮举,此外,还有矢志不渝、凄美婉约的爱情描写。小说中的历史元素较浓,主要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基本上遵循历史真实,北宋的徽宗、钦宗、南宋高宗赵构、李纲、宗泽、蔡京、李邦彦以及金国东路军元帅完颜宗望等重要人物,在书中都有栩栩如生的本色表现。
  • 华严发菩提心章

    华严发菩提心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关于异世界如何寻找百分之百恋爱

    关于异世界如何寻找百分之百恋爱

    恋爱就要我百分百付出吗?恋爱就要百分百真心吗?如果两者都要,请你在成为百分之百的美少女同时在和我来提这种过分的要求!有着这样想法的安忆诚穿越异界,遇到百分百美少女的故事。
  • 佛说赖吒和罗经

    佛说赖吒和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特种兵之战狼

    最强特种兵之战狼

    最强军中王牌-战狼大队,为民而战,为国而生,少言的英雄,在用拳头,砸碎敌人头骨的同时,向世界宣告:华夏民族的尊严,不容践踏!(这是一本男人的书,一本热血燃烧的军事小说!)
  • 此生之锦瑟

    此生之锦瑟

    主角萧锦瑟,配角一堆我也不记得,不喜也别喷,毕竟我一个人也喷不过。欢迎入坑~
  • 享受简单和谐的人生

    享受简单和谐的人生

    不看电视、不上网、不住大房子、不大规模购物、不驾车等等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压力,甚至跑到没人的山野,除了吃饭、睡觉、享受自然风光外,什么也不做……这种复杂之后的简约、华贵之后的淡雅,却比华贵更华贵,它已变成了一种时尚而幸福的游戏。为什么还在为工作的千头万绪和复杂的办公室关系而不堪其累?记住,只要你愿意,就能开始享受“简单工作”:为自己设计一个工作区域图,在这个区域里,确定最优先应该完成的工作,以第一速度将它做好,而其他工作就先放一放吧,你需要歇口气了。学会拒绝同事的无理要求,坦然地回绝自己不愿意参加的应酬。不要把精力放在如何处理办公室友谊上,专心做你自己要做的事就行了。
  • 霸道王子爱不爱

    霸道王子爱不爱

    就为了躲个相亲,结果居然遇上个冰山傲娇男,还弄坏了他那条价值千万的项链!神啊,这日还让不让人过了!算了,不就是教两个月中文吗,看本小姐怎么收拾你这个高富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