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6700000003

第3章 简伦的童年 掌心包围着记忆的锁孔(1)

简伦生长在一个在当时看来是非常优越的家庭,她是闻着书香味慢慢长大的,时常会遇上羡慕或嫉妒的目光,或评价她养尊处优,或形容她脱俗飘逸。

父母到了不惑之年,她才从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姗姗来迟。

父亲是一名非常正派爽直的政府官员,在她还没出生的时候起,父亲被莫名其妙打成了右派,足足批斗了二十年。母亲也为此受到牵连,被分派到某农场改造,两个人的工资统统扣除,只能领到一点可怜的生活费。那是个善于“整人”的年代。多年的冤屈和歪曲,父亲都承受了下来。在以后的岁月里,她才学会用两个极贴切的词形容父亲:睿智和坚强。属性情中人,如果他能变得弯曲一点,凭他的才干和人品,曾经的那次任命州长必他无疑,可是,上头找了种种理由,使他落选了。他只好再次担任起某机关的领导,将那个重要部门调理得有声有色,且口碑载道,直到他老人家离休后,还被人念念不忘。父亲爱书爱得有点偏激,记得她小时候喜欢往书上胡涂乱抹,一经父亲发现,必招来一顿声色俱厉的斥责。她对此颇为不满,心想:别人的文字可以印成铅字,四处张扬,为什么我就不能在书页的空白处写几个自己愿意写的字?

母亲是位单纯而贤良的传统女人,把所有的温情都献给了简伦和她的父亲,她在他们的生命里占据的比重是:他们谁也离不开她。作为女人,母亲这一生是成功的,无可挑剔的,当然,她也应该是幸福的。她时常会在安静柔软的被窝里回忆起小时候母亲教她唱歌、识字和讲故事的情景。母亲的耐心令人折服也令人汗颜。

家庭环境的优越并没有养成简伦的不良心理,父母不怎么干涉她的交往自由,他们说,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是真诚。她算是个听话的孩子,有些时候,真诚得有点过了,变得真实,一不小心便会伤及自己。

快要学会记事的时候,也就是快两岁那年,简伦突然得了病,是一种少见的怪病,浑身瘫软,四肢无力,甚至直起脖子看人的力气都没了,这怪病如洪水猛兽,把她身上所有的力气和一辈子的健康全部吞噬了,也把父母的精力和家中那些不多的积蓄很残忍地一点一点撕扯着、吞咽着……

那时的家简陋而单调,除了床和桌子以及一些必备的炊具之外,就是父亲的那些厚重的书籍。家里只有她一个孩子,没有玩伴,没有可以争吵和抢食的对手,受到格外的疼爱和宠溺。当时,苹果很贵,父母舍不得吃,每天用小勺给她挖一个软绵绵的红苹果吃,她还太小,不太懂得为什么大人们不吃却看着她吃,她嘴里吧哒着苹果,眼睛却望着喂苹果的母亲。她就是在快要变老的父母怀里安全而幸福地度过童年的。她亲眼看着父母一起慢慢变老,头发一起灰白,皱纹一起横生,眼睛一同变花。

我伫立在临近某个岁月边界的一个中午,躺在明媚的床头午休,突然悟到:太真实了,可以毁人。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开悟。人开悟的时候会浑身发软,有点虚脱,为从前或者未来虚脱。幸好,我只是手脚有点发凉。

那个年代,到处是一派斑驳不堪的矮平房。我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书店的后门正好开在我们院子里,母亲在书店里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又调到电影院工作,书店里的人都认识我也都喜欢我,小孩子几乎都喜欢撕书毁书丢书,而这些毛病我身上都没有,所以我从小就有幸能天天找个不起眼的角落,身边放好几本小人图书,一看就是半天,直到妈妈来接我回家,我还用不舍的眼神再看一看那不大的盛书不多的书店,同院子的小孩很多,属我的藏书最多,有两大纸箱,我一直像宝贝似的收藏和翻阅那些黑白小人书或者是色彩温和的童话图书,直到我该读初一要搬家的时候,才在父母的要求下,将它们送给了另一个小我许多但也同样渴望书的孩子。还有一件特别得意的事就是,母亲几乎每天晚上都带着我免费看电影。那是整个小县仅有的一个露天影院兼会场,可坐千来人。不论刮风下雨,只要来新电影,母亲总是抱着我去看,看完回来的路上,我伏在母亲的背上一遍遍复述电影的情节和镜头,我的记忆力惊人的好,每一个细节和表情都逃不过我的眼睛和记忆。母亲喜欢我这样,她有点欣慰。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天气不太好,看样子随时会有暴风雨出现,可母亲还是拿着雨衣背着我去了,那天演什么电影,记不清了,总之是部新电影,而且据传只演一个晚上,第二天就要转到另一个县城去。电影是否精彩,我现在也记不清了,我只清楚地记得回家的途中先是狂风大作,即是倾盆大雨,母亲背着我往家赶的途中滑倒了,我和我的母亲一起摔进了泥潭,浑身地泥浆,鞋子袜子里灌满了污水。母亲那时的身体状况很糟,肾炎之类的病,每天得吃药,我常常会小鸟依人般守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喝水吃药,我有点发愁,我不知道那小小的稚嫩的愁绪会不会侵入我的眼睛,大人们会不会懂?小的时候,我就是妈妈的那个懂得发愁的女儿,温顺而听话。长大后,却是浑身的皮肤内部长满了细细尖尖的刺,像一株怪异的植物。

我们所处的那个小县城气候极其恶劣,地势较高,空气稀薄,紫外线轻而易举地就能全盘辐射,不定期地会有狂风、暴雨和冰雹骚扰。在那里,我曾见到了平生所见到过的最大的冰雹,有鸽子蛋那般大小,我像所有见到冰雹的孩子们那样,躲在门里,手却拼命往外伸,想要接住一两个看看到底是从天而降的什么神物或怪物。我终于接到过一个,那是我平生所接到的惟一一枚冰雹,它躺在我温润的小手掌里,冰凉湿润,一点不如我看到的那样疯狂和尖锐,不一会儿,它就缓缓化解成了水,那水里什么也没有。透明,但又有些浑浊,我不知道它是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气息之后凝结成的晶体,我忽略了循环往复的特质,我那时压根什么都不懂,我的内心只有我的童话。这生命中惟一的一枚冰雹没有如我想象的那样:有一个晶莹剔透的小人儿从里面走出来,然后陪着我说话和睡觉。看着冰雹化成了一小团污水从我的指缝间渗出,我有点失望。

父亲曾经告诉过我:“这是神话故事,你不要太相信。”

母亲也提醒我:“伤心什么?这不过是童话。”

我还是不甘心地要去幻想另一个世界发生的事情。我相信有另一个世界,那里绝对生活着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美人鱼和拇指姑娘、小草人和金苹果,还有时好时坏变化多端的女巫们,俯首贴耳地、雷打不动地相信着。

父母抱着我四处求医问药,甚至任凭江湖骗子在我身上乱切乱割,折腾到十六岁,才被一个名医专家确诊。惟一让我惊惧的一句话就是:这病也许不会让我在这世上住太久。那个“也许”多少让我感到了某种本能的希望,我的年轻让我很快忘记了死亡的距离。我从不认为自己会死,除非我愿意死的时候。事实上,我也在正常地生长和发育着,就像地上的一种草,尽管被谁有意或无意地踏了一脚,却仍然汲取着阳光和水分,丰满和变绿。

我走得有点吃力,有点难受,我都不想再走下去,索性就找个有篱笆的断壁颓垣就地而眠,不再醒来。但我又必须走,踉踉跄跄地走,磕磕绊绊地走,甚至得连滚带爬地走。我穿着花衣服梳着羊角辫摇摇摆摆地走着摔着,摔着走着,危险时时尾随着我,为此,我浑身布满了伤痕,结了痂,留了疤,有无数次,我的头磕肿了,痛得我“哇哇”乱哭,家里总少不了药棉、狗油和清油,还有满抽屉的止血消肿消炎的药水或者药粉。我身上充满了药味,象是医生的孩子,尽管我的家族从未出现过一个正规的医生。母亲经常抱着我去注射一些维生素和钙之类的增强身体机能的药剂,还有一些莫名其妙感觉很痛的针剂。我撅出小小的有点发青的屁股交给护士,像一名不怕受伤的勇士,痛得只许嘴巴一咧,但从来不哭,然后就看着妈妈的嘴,盼着从里面吐出一些表扬之类的话,我才会心满意足地挥挥手,告别护士和医院。所有的药品和针剂一直维系到我二十岁。从那以后,我只要一听到打针二字,那部分肌肉就会隐隐作痛,以至波及全身。实在是病得不行,得注射针剂时,我还会掉泪,我再也没能找回小时候扎羊角辫时的那段潇洒和勇敢,不经意中,我倒成了一名“懦女子”。

儿时的梦想真多也真纯。我喜欢听歌,一学就会,而且唱得声情并茂;我还喜欢画画,画一些莫名其妙连自己也不明白的画,也画一些一目了然的画,我甚至会很老到地勾勒出女性丰满漂亮翘翘的乳房,母亲厉声质问我这是什么时,我害羞不语,因为,我常悄悄盼望自己的身上有一天也会出现一双如此完美的标志。而当我切实触及到母亲严厉的双目时,我胆怯得要命,我以为自己做了错事,从那种目光里,我发现折射出来的耻辱,我敏感地觉察到自己在做一种大人无法接受的事实。我放弃了绘画,彻底放弃了这点一息尚存的天资。一种艺术的触角还没冒出尖来,就被某种世俗的东西扼杀了。我小的时候,或者在所有人小的时候,裸体画像被称为“黄色”。

一种每个人都存在的身体,一件每个人都得去做去看的事情,然后相互拼命隐瞒、欺骗、撒谎,拼命藏着、掖着,但又拼命去渴望去想。我的幼稚不允许我有太多的思想太多的理由反驳谁。我只能顺从。

我还会在人前学猫叫或者在起夜时听到驴叫,便在母亲的怀里学驴叫,学得像极了。二十多年过去了,记忆一茬一茬地转换、跌落,以至消失,而父母至今也难忘却那个起夜时我学驴叫的夜晚,时常唠叨起,每次都带着种崭新的表情;我会装笑或装哭,居然可以做到说笑就笑说哭就哭,逗得大人们直乐,说这小孩是水做的,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带着满脸的泪笑了,有表演的天分。这让父亲感到惊奇和骄傲,他会逢人就讲自己有一个聪颖绝顶的会唱歌爱画画的小女儿。他出门的时候也喜欢背上我,让我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由于自己不能独立行走,总是需要大人陪着,所以,我小时候接触最多的是大人,我属于“人来疯”,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叔叔或阿姨来家里,我就会没完没了地跟人疯闹,我特怕被人胳肢,又喜欢那样,我甚至会赖在自己喜欢的叔叔身上不愿下来。我也有安静地坐在一边听大人聊天的时候,听着那些似懂非懂的对话,有些面孔有些对话甚至有些瞬间现出的眼神,二十多年之后,我还记忆犹新。

简伦喜欢男性,一直都喜欢。喜欢他们的气味和骨骼,喜欢他们浑厚的声音和有力的手。在她七岁之前,一直是睡在父亲怀里的,她不愿离开那种宽厚坚实的胸怀,如果父亲出差没有回来,她会感到格外的恐慌和不安,四周的漆黑令她不知所措,母亲的哄睡也越发使她想念父亲的呼吸和温厚,疲倦得实在支持不住的时刻,她才会不得不闭紧眼睛进入梦乡,而那时刻的梦总令人有点心悸。

同类推荐
  • 上海滩的贾斯汀·比伯

    上海滩的贾斯汀·比伯

    小说描摹了一群身处上海这座典型大城市中相对自由体面的男女,透过他们之间的情爱、离合悲欢,显现人性的矛盾,以及时代赋予每个人的无法逃离的悲伤。故事的主人公赵林突然离了婚,从北京回到上海,在广告公司任高管。他联系上了昔日友人毕可文——因崇尚并实践着开放式恋爱,而被授予外号“上海滩的贾斯汀·比伯”。这位曾经天天述说痛苦的“贾老师”,已然过上了成功人士的生活,他用当自由摄影师挣来的钱,认真更新着自己衣食住行的一切。而重回单身生活的赵林,也与新公司的动画设计师陈微微发展出了一场快速而热烈的关系。短暂的狂欢之后,他离婚的真相、他的痛苦、想爱却爱不到的人,渐渐明晰……
  • 穿越汉朝的一件布衣(微阅读1+1工程·第八辑)

    穿越汉朝的一件布衣(微阅读1+1工程·第八辑)

    吕啸天创作的《穿越汉朝的一件布衣》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苏秦纳妾》、《寻找柳蕊》、《司马相如谋爱》、《打捞猫儿眼》、《周朝的一本族谱》、《吕尚秘密制造两个兵符》、《穿超汉朝的一件布衣》、《三十三张狼皮制作的战鼓》、《飞过大明天空的一只苍鹰》、《武林还原无影脚的真相》、《晚清俊才陈启源》、《百孝寺的尚德宴》、《度缘寺的菩提树》、《光福寺的木鱼石》等故事。
  • 不要电话拜年

    不要电话拜年

    大年初一,我把电话打到了老主任家。这已经是近十年来形成的惯例。逢年过节,去一个电话,以示礼仪,以表问候。十年前不是这样。每到春节,尽管那时候还是物质短缺时期,但是,老主任总要把平日里少见的花生、柿饼、兰花豆等年货一盘一碟地准备好,等我们像回娘家一般地到老主任家团聚。老主任说:“我们是忘年之交,患难之交。不是一家,胜似一家。”那时候的春节,真是盛大的节日。拜年中弥漫着让人动情的亲情、友情。中午在一起吃年饭,尽管大家酒量都不大,可都毫不掩饰地超量地喝,非喝个一醉方休。我一生中惟一一次醉酒,就是在老主任家。
  • 不过如此

    不过如此

    刘燕燕:1968年生于邯郸,新闻专业毕业后在某杂志社工作,作品有《阴柔之花》等,河北省作协会员。如果在疼痛和无痛之间选择,我将选择疼痛。——威廉·弗尔科.我是个怎样的人从前。我爱说从前这个词。
  • 扬花时节

    扬花时节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汉末英雄记

    汉末英雄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替身王妃不承欢

    替身王妃不承欢

    “初夏,你要帮姐姐,帮姐姐生一个孩子!”原来,她只是一个替身,一个代孕工具而已!“娘子,娘子,要不要陪寒儿捉虫虫?”“娘子,娘子,你看这花美不美?”“娘子娘子,我要睡觉了,你帮我更衣!”“娘子娘子…”“我说过多少次,你的娘子是我阿姐,我不是!”楼初夏板了脸。“可是每晚陪寒儿玩亲亲的是娘子你啊!寒儿只要娘子你!”流着口水发呆的十四王爷异常认真的开口,那眸光,漆黑深邃,闪着复杂的光。第一次,楼初夏感觉自己被重视,虽然说出这话的安陵王爷是一个傻子!“我只是想要利用这个女人而已,你要杀她,随便!”暗夜摊摊手,表情毫不在乎。当傻子戴上银色飞鹰面具,当他怀抱初恋情人俯首拥吻,她才知道,原来,真正傻的人是她!扮猪吃老虎的安陵王——初夏是寒儿的最爱,寒儿最爱初夏了!冷魅残酷的暗夜——我只是利用你!温柔懦弱的叶阳太子——只要你活着,我可以做任何事情,甚至为爱长眠。
  • 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清代卷)

    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清代卷)

    本书为清政府赈济台湾相关原始文献的史料选编,包含了起居注档案、兵部档案、户部档案、奏折等各种文献形式。本书让读者看到当时灾难频仍的台湾人民面对灾难时是如何在中央政府的赈济与帮助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使当时的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行为变得具体而有血有肉、有声有色。这同时也说明了当时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和治理,说明了当时台湾与大陆统一于一个中央政府的历史事实。
  • 清庭欢

    清庭欢

    圣祖妃嫔戴佳氏,初为庶妃,累进至成妃,寥寥几笔间,她是纷乱璀璨的大清后宫里最为沉寂的存在,如空谷幽兰,沉沉无声,却不知,数十年的痴缠囚怨间,有着如何的悲离与恨意?
  • 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

    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

    《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是借助人学的理论视野对人文体育观进行的思想研究和理论建构。全文包括引论和正文共5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对西方人文体育思想演进的历史脉络的考察。开篇对人文体育的思想史进行考察,从古希腊文明的整体性及其人文精神的独特旨趣入手,考察西方人文体育的思想源头,经过古罗马人文体育思想的日渐式微和中世纪人文体育的湮没,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体育思想的复苏,直到西方现代人本主义体育思想。从中分析出西方人文体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因素。
  • 金方镇年表

    金方镇年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誓不为妃

    誓不为妃

    时间飞快的流逝。四季递嬗看似无情,却又公平。人老了,发白了,世界却日新月异。寒氏皇朝建国第二十年。歌舞升平,太平盛世。举国上下,一片祥和安康的气氛。依依嫩绿水云乡,柳线牵风日渐长。江南江北无限意,声声好鸟弄晴光。春天,万物复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一座苍葱郁郁的高山。据说,这山有多高,谷有多深,还没人能探到。山上尽是飞禽野兽,凶猛异常。奇花异草……
  • 是什么让我变成这样的你

    是什么让我变成这样的你

    科学家说:7年的时间人体的细胞就会替换一次也就意味着说:现在的我不再是7年之前的我,7年,是一个终结,也是新生。
  •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经济学以一副通俗亲切的面孔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更多的人开始用经济学理论指导自己的经济生活,本书从出行经济学到职场经济学,从人脉经济学到投资经济学,从婚姻到房价,从新闻到国家政策……现代人行走于社会中可能涉及的经济生活皆被囊括其中,以简明的道理、易懂的语言细细阐释。
  • 竹马非君子

    竹马非君子

    就算拥有再多的钥匙,也无法打开所有的房间。相亲失败,公司倒闭,无依无靠的袁青只能投奔自己的竹马——腹黑而神秘的悬疑作家吕白。在同一屋檐下的日子,她渐渐发现了他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