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6000000004

第4章 方法篇这样学习最高效(2)

首先是老师的板书。因为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往往是这一堂课知识点的精华所在,通过板书我们可以轻松地明白这堂课有多少知识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常考的知识点及常考的题型,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等。而且老师的板书都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对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以及后来的考前复习都是大有帮助的。所以老师的板书一般应该完整记录。

还有就是这堂课的重点难点。老师们讲到重难点以及常考部分时一般会提醒大家做好记录,通常提高声音放慢语速或者重复一遍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这一部分往往是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这时我们应该提高注意力,及时做好笔记。比如数学课上的基本定理公式,以及经典例题的推导方法等。如果记录跟不上老师讲解的速度,那就要求你有针对性地记下关键词句,然后以后找机会补充。

老师在一堂课快结束时,或者考前专门的指导复习课上,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了。这时老师所讲的都是对课堂重难点知识的归纳总结,是这一学科知识的精华。不要小看这区区的几堂课,它能够使你对这门课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一个层次。如果同学们能够把这一部分清晰而准确地记录下来,可以使我们在学习上少走许多弯路,节约我们的时间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老师在讲课时通常会为大家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或者讲得浅的知识点。大家知道,考试大纲是年年变化的,而我们学习的课本却会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不变,所以各科老师会根据实际需要,补充一些对考试有重要作用的信息。比如英语课上老师讲的一些重点在考试中经常会用到的语法,以及一些大纲新增单词、短语的用法等。把这些内容要全部记录在笔记上,而且要加上重点符号。做这些真的这么重要吗?等上了考场面对试卷时你就会明白了。

另外一项需要在课堂笔记上记录的是自己在听课时的思考和体会,包括听课时自己听不明白听不懂的地方(以便课后解决),以及听课时脑子里突然蹦出来的灵感,比如这道题有没有新的更简单的解题方式,这个知识点和那个知识点有没有横向的联系等等。要把这些思考和体会记录下来,这样你看问题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堂笔记怎样记

对于课堂笔记没有固定格式和方法的硬性要求,关键是要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

同学们都知道,在课本的正文处,以及天头和地脚,存在一些空白之处,我们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在中学时,习惯把课本上重点部分用下划线标出来,难点用波浪线,重点的词还要圈点出来,这样比较清晰明了,重难点突出,一目了然。如果在课堂上有哪一部分听不明白或者有疑问,就在旁边打一个问号,提醒自己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需要抽出时间来补课。对那些常考的知识点、题型用红笔标注出来,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考试中易错常错的部分旁边标上五角星,警示下次不要再犯。

老师上课中补充的知识以及最后的归纳总结可以做成眉批,就是记在书页的天头或地脚处。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就在课本知识附近做个旁批,直接记在正文左右的空白处或者文字行距之间,这样看到问题就可以马上回到课本,回到基础知识,就可以举一反三。为了标明课本知识的层次结构,可以用数字、字母代表不同的层次,这样复习时会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采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课本上的空白是有限的,而且一旦书写之后很难修改或擦除。所以在课本上直接做笔记要慎重,要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去记录,千万不能在没有任何预习或者知识点还没有完全掌握时就贸然下笔,以免以后发现错误还得动笔修改,涂来划去弄得课本一团糟,连写的什么都看不出来了。另外自己在课本上所做的标记和符号要规范统一,并且始终如一,不能五角星今天代表重点,明天表示易错点,后天改成未解决的问题,这样到最后会把自己搞得混乱了,反而会降低学习效率。

直接在课本上做课堂笔记,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把教材和笔记合二为一,完美地结合起来。考前复习时,有些同学天天捧着课本而忽视了笔记,有些同学以笔记为复习重点而冷落了课本,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对的。而如果同学们掌握了这种笔记方法,就能统筹兼顾,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你的课本和笔记是一体的,翻开教科书就能看见笔记,一举两得,对考试成绩的提升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当然,把课堂笔记完全放在课本上是不现实的,因为课本上可供利用的空白处毕竟有限,而课堂上需要记录的东西以及自己的思考会很多,会多到当你发现课本上空白处都写满了时还没有记录完毕。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为每一个学科准备一个专用的笔记本做为补充。这个笔记本应该主要记录老师每堂课的板书,重要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基本思想、层次要点以及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思考等。因为这些内容一般情况下内容比较多,做眉批和旁批课本上写不下。

在笔记本上记录,关键要结构层次清楚,首页要做好目录,知道每一页是哪堂课的笔记,这样复习时可以很快就找到。每一堂课的笔记要和当堂老师所讲的内容、结构、逻辑相对应。需要分层的地方要用数字、字母规范地标明,以免搞得杂乱无章。

在笔记本上记录时应注意简洁明了,直观概括。应优先记录老师所讲知识的标题和提纲,以便能够准确地反映老师讲课的主题思想和知识内涵。坚持要点记录,这样既不耽误听课和思考,又为课堂笔记的记录留下了足够的时间,互不耽搁,两全其美。

老师作总结复习时一般会从上课讲到下课,内容很多,因此记录时要注意条理性和层次性。从教材整体到具体一章其中一小节,从知识的整体框架到某一知识点,从大问题到小问题,要做到层次清楚条理清晰。只有这样,将来复习要翻阅笔记时,才能多而不乱,马上回忆起老师当时的讲解。

还有就是某些知识点在教材中可能表现得比较散乱,不容易抓到要点,老师在讲课时也没有进行总结,这时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在笔记本上对这个知识点进行纲目和要点的总结,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明确地表述出来,其中可以添加自己的思考,但必须做到规范和正确。

最后要和大家说的是同学们必须训练自己做课堂笔记的速度,因为做笔记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课堂笔记质量的好坏和最后考前复习效率的高低,而且如果你因为做笔记速度太慢,一堂课都忙于埋头做笔记,也会影响听课的质量。要提高笔记记录的速度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长期刻苦地自觉训练。训练自己大脑的反应速度和概括能力,还有写字的速度。同时在记录时应用一些技巧,比如某些固定词语可以用符号带替(用t代表时间,用v代表速度等,也可以自己规定符号的含义,但要规范使用)。某些比较长的句子可以缩写,比如“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以缩写为“社建坚持马列毛,高举邓论,坚持中共领导”,这样就可以加快课堂笔记记录的速度,节约大量时间,提高听课的效率。

总之,记录课堂笔记需要调动各个感官参与,手脑并用密切配合,在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思考归纳概括,把需要掌握的知识分层次有条理地再现在笔记本上。记录课堂笔记的方法多种多样,同学们在选择时关键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慢慢地进行摸索试验,就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课堂笔记记录方法。

一定要把课本读懂吃透

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仔细想一想:你是不是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都搞得清清楚楚,是不是每一道例题、习题都能达到一看就会做、还能做得全对的程度?是不是认真分析了课本所体现的基本意图和基本思路?很多时候,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也难怪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收效甚微。要知道,你做了很多题却仍然拿不到高分,那是因为没有重视课本;如果你难题做得很好,简单题却容易出错,那还是因为没有重视课本。

高考题源于何处?那就是课本。课本是万木之本。每一道高考题都是课本概念的延伸和课本的综合。吃透了课本,才是抓住了根本。以本为本,就是以课本为本;以纲为纲,就是以考试大纲为纲。

课本是我们学习的根基,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论考试形式、考试题目怎么变化,最后都逃不出课本知识的范围。所以学习提高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把课本读懂吃透。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沙滩上不能建立起高楼大厦。”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真正应用到学习中的时候却常常出问题。好多同学都说自己买了好多参考书,做了好多好多的题目,但是成绩老是提不高,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的书本知识没有吃透,好高骛远。

题目是做不完的,参考书更是买不完。高考年年讲创新,你刻苦努力学习三年做那点题目不可能包罗万象,高考命题组那些专家学者研究高考、研究高中教育都几十年了,你能和他们比谁见的题目多吗?所以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以不变应万变,真正把基础知识弄透彻。而且,磨刀不误砍柴功,你课本都没有看明白,就急急忙忙地找参考资料来做,收效肯定不大。真正把知识理解了,再用做题来联系、巩固,自然事半功倍。

吃透课本知识,打好基础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高考出题是根据什么出,肯定是根据指定的教材来出,不是根据某家出版社的教辅材料来出。高考的题目,几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要经过很多层的综合和深化。为什么我说的这么绝对呢?你要研究出题人的心理,能参加高考命题是一项荣誉,一旦出错了某道题,或者太偏太怪,大家在课本上没学过,立即就有很多学生、老师、考试专家出来批评指责。所以高考命题是非常小心的,绕多少弯子它最后也要落脚到课本上来。离开课本而去做参考书,实在是舍本逐末之举。

最后说一下“以纲为纲”,这主要针对毕业班的学生而言。在高三下学期,考试大纲下来以后,你的复习就必须按照大纲来进行。复习知识点的时候,只复习那些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每年的大纲中都会把一些教科书上的小知识点排除在考试范围之外,这些不考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再去花时间。除非像英语阅读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有百分之多少的超纲词汇,否则高考肯定会在大纲范围内出题。

厚薄读书法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还是著名的科普作家。他从多年自学实践中总结出来了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他提倡读书要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由薄到厚”,第二个过程是“由厚到薄”。我们把这种读书方法称为“厚薄”读书法。

他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感到就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当厚厚的一本书,你觉得在你手里变薄了,那就证明你掌握了书中的知识。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对知识的一个巩固和提高,由薄到厚的读书过程也就开始了。由薄到厚的过程是知识的不断丰富、积累的过程,而由厚到薄则是知识质的飞跃。

读书可分为精读泛读两种,需要“攻”的书一般指必须精读的书。所谓精读,就是精细、精确地去读。要看的书很多,但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吸收能力也有限。这三个有限,有时候也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就像一个本领不高的渔夫,划着小船到大海里去捕鱼,不知道该从哪处下网好,也不知道该捕些什么鱼。如果抓得不恰当,就会一无所得。

读书,是为了获得渊博的学识,但渊博的学识必须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打好基础。美国学者爱默生说:“屋基的阔度,决定尖顶的高度。”法国作家乔治桑也说过:“最巍峨的大厦,需要最深的地基。”这就是说,需要精读、攻读的书,不一定是处于尖端的深奥书籍,有些基础书,也需要攻读、熟读。

精读,一定得认真思考。作家秦牧在《漫谈读书经验》一文中说:“光学习,不思考是不行的。一个缺乏胃液的胃袋难以消化食物,一个缺乏思考的脑袋,也难以消化从四面八方涌进来的知识,使它升华为智慧。”思考,才能从读的书中获得新知识。德国学者普朗克说:“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学习新知识,读一本新书,如果勤于思考,必然会在书中发现疑问,提出一个一个的问题。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常开动脑筋,多思多想,才能完成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这个学习过程,使自己不断提高。

三遍读书法

对于需要精读的书,尤其是课本,既不能跟着老师过一遍就了事,也不能没有重点地一遍一遍浏览,必须多读几遍,而每一遍都要分主次、有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把书读透、读活。

茅盾在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时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要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它的炼字炼句。”也就是说,第一遍应该以整体浏览为主,争取明白全书概要,不必强求理解每一个具体知识点;第二遍才细致地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这样三遍理下来,这本书才算基本上“看过”了。

具体来说,“三遍读书法”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遍:粗读。粗读的要点是“快”、“全”、“粗”。“快”即粗粗地、泛泛地快速把书读完;“全”即概要了解全书的内容,留下初步的整体印象;“粗”即不必仔细推敲、研究,但要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及不懂的地方做记号,留后处理。

第二遍:“精读”。“精读”的要点是“慢”、“细”、“深”。即要读准每个字,理解每个词,懂得每句话,并细细咀嚼,反复推敲以深入到文章的内层,把握住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写作特点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时代背景和作者所倡导的思想、观念。

同类推荐
  • 道理越简单越好

    道理越简单越好

    一点改变,人生从此不同,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活,处理难事其实很简单,不要总想着求人,自救就可以。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历和心情,必须有不同的感悟。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时有简短的悟语,它将和你作无声的交流,读过之后,豁然开朗或会心一笑,也是一种乐趣。
  • 舍得大全集

    舍得大全集

    舍得一词,举重若轻,似四两拨千斤般解释了人生旅途上大大小小的事物。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在于天地,存在于人世,存在于我们的心间,存在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达至和谐,达到统一。
  • 一句话点醒你的人生

    一句话点醒你的人生

    《一句话点醒你的人生》绝不是—个传统的名言集。这些睿智之语来源庞杂,除了极少量的是所谓的各人之语外,更多地来自于网络中、生活里。这些言论更像是一群“草根”的人生感悟。“草根”更接近大地,“草根”更接近大众,他们的话更真实、更平常。其次,《一句话点醒你的人生》在列举了睿智之语的同时,多争力地对话语进行了深度解读,而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层次罗列上。
  • 20几岁学点礼仪学

    20几岁学点礼仪学

    《20几岁学点礼仪学》内容简介:礼仪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看似平常却不容忽视,因为它总是不露痕迹地折射着一个人的素质。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有了自己更广阔的社交范围。也会经常参加一些没有去过的社交场合。此时就需要了解社交中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20几岁学点礼仪学》内容全面。收纳了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宗教礼仪、民族礼仪、生活礼仪、饮食礼仪等多方面内容。此外,《20几岁学点礼仪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适合当今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阅读。
  • 幸福人生智慧

    幸福人生智慧

    情商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情商是幸福人生的智慧,不少有识之士已经为提高人类情商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理论成果堪称丰硕。我作为一名情商爱好者,在广泛学习世界知名学者情商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尽量吸纳情商重要观点,紧密结合自身人生感悟,深入浅出地介绍一些情商基本理念,介绍一些成功与快乐的智慧和才能,供大家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参考应用,故名《幸福人生智慧》(由卫建友著)。
热门推荐
  • 参军

    参军

    莫言军队服役21年,这是他从成长到成熟,文学创作从起步到走向高潮的最重要的时期。过去的莫言研究,实际上是他的创作研究,关于他小说世界之外的人生故事基本没有涉及。对一个经典作家来说,不把他的人生故事与其文学创作相互参照,加以对读,这种研究其实很难真正展开也无法深入下去。或者说过去的莫言研究就其思想和文学创作而言,除创作技巧和方法外,基本属于宏观史观范围,并没有重视到微观史观的问题,而我所说的微观史观,就经典作家研究而言,就是他的家世研究。直白地说,就是弄清楚他是怎么一个人的问题。
  • 逆天女王穿越废柴太女

    逆天女王穿越废柴太女

    最逆天的大佬一朝穿越,穿到了以女为尊朝代的废柴太女身上。身为太女,却性格懦弱,连下人都敢惹。让我出丑?开玩笑,啪啪打脸。坑我钱?开玩笑,不知道我扣。本想低调做人,结果外朝和亲,点名要嫁给我?不娶,谁知一哭二闹三上吊,进门后。洛末终于受不了咆哮“到底谁娶谁啊”某男邪魅一笑“夫君,来,我来服侍你睡觉”第二天早上,洛末揉着腰,欲哭无泪,我要休了你
  • 虎踪

    虎踪

    他们就跟在我身后,我知道,他们就在那里,寸步不离。我不停地跑,一刻都不敢停下来,就算是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也不敢停下来。但是我压根就不知道该往哪里跑,因为被他们带来的时候,那辆快要散架的小五菱,所有窗户都遮得严严实实。我不敢走公路,连小路都不敢走,依靠两条腿,哪里跑得过汽车轮子和摩托轮子?所以我净拣树木多、石头多、山坡多的方向跑,这样就算他们追上来,也要多费点事。让那些狗娘养的东西也累成狗样,我心里充满恶意地想着。我明白得很,现在他们肯定已经发现了,肯定已经出发在追我的路上了。
  • 残雪文学回忆录

    残雪文学回忆录

    《残雪文学回忆录》收录了中国著名作家残雪的文学回忆代表作。《残雪文学回忆录》叙事风格,有点点滴滴的回忆,有灵动的随笔,有随心所欲的创作谈,有坦诚的对话访谈。残雪说,写作就是一种表演和突围。《残雪文学回忆录》放言无忌,指点文学江山。
  • 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由欧阳茉莉著,前半部分,作者以循序渐进的构思,对潜意识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什么是潜意识,如何识别潜意识陷阱,如何训练自己的潜意识,如何运用和掌控潜意识,这些知识能有效引导人们有意识地开启潜意识的能量,从而成就不一样的人生理想。《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后半部分,作者以一种轻松的语言,对神奇的第六感进行了层层解密,并阐释了第六感产生的日常行为、心理常识,试图为人们解开那些看似合理却又令人迷惑的现象和行为,从而让人们将第六感的能量为己所用,掌控自己的生活。
  • 大师的管理课

    大师的管理课

    本书主要汇集了一些畅销书作者、思想领袖和管理专家等人的领导思想和智慧,揭示了他们在自我修炼、管理组织和影响他人的一些经验以及他们在关键时刻如何突破困境,成功实现事业转折的秘诀。本书能够给当今管理者更多关于逆境时如何提升领导力的启示。本书主要分为领导者的自我成长之旅、领导者如何轻松影响他人和领导者如何突破困境三个部分,涉及领导力、自我认识、与人相处、学习和指导、转折与选择、应对挫折等管理要素,对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较为详细的经验指导,是管理者和企业领导者必读的“管理圣经”。
  • 尊上娘娘又失忆了

    尊上娘娘又失忆了

    一朝穿越,二十二世纪的毒医兼杀手的念无忧穿越了?成了一个婴儿,特么的还是死人堆的婴儿!婴儿照样能混的风生水起,丹药当糖豆吃,上古神器随便挑,一堆神兽跟在后面求契约 最关键的是还有一个宠妻无下限的男人。 某尊也表示媳妇儿就是要充的
  • 病榻遗言

    病榻遗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疯狂BOSS:逼嫁顽皮恋人

    疯狂BOSS:逼嫁顽皮恋人

    “女人,谁给你的胆子设计我!”他霸道残忍,扬言要杀人灭口。她千方百计的跑路,却根本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你到底想怎么样?”“和我结婚,或者去死,自己选!”她鼓起嘴巴:“我能不能选第三样?”“哦,”他拖长语音,意味深长,“原来你喜欢先……死再婚,你放心吧,我一定不负重任……”……她是他黑夜中唯一能安心睡眠的抱枕,更是梦中难忘的初恋,如今自投罗网……他怎能不抱得美人归?
  • 大云经祈雨坛法

    大云经祈雨坛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