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1800000004

第4章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2)

随着造船、航海水平的提高,中外商人使节扬帆于南海、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也逐步由汉代南海——印度洋航线向前延伸。据阿拉伯史学家记载:“中国的商船,从3世纪中叶开始向西,从广州到达槟榔屿,4世纪到锡兰,5世纪到亚丁,终于在波斯及美索不达米亚独占商权。”另一阿拉伯学者马斯欧迪在《黄金原和宝石矿》一书中也称:“中国船只5世纪航行至幼发拉底河的希拉城,与阿拉伯人进行贸易。”《宋书》记载:中国与罗马、天竺之间“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六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向西的终点已从印度半岛东南部向西,跨越阿拉伯海,抵达波斯湾了,不过这一航线尚未固定化。

在这一时期,由中国通往朝鲜、日本的航线也有了新的发展。秦汉时代,中国往朝鲜、日本的出海口,主要集中于山东半岛渤海一带。到六朝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交往频繁,东晋南朝时,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与日本处于敌对状态,因而传统的由中国辽东沿海经朝鲜半岛由北向南,再到日本的航道受阻。日使来华被迫由朝鲜半岛南部横渡黄海,由于建康成了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因而使这条东方航线大大地南移。《文献通考》卷三二四载:“倭人初通中国也,实自辽东而来。……至六朝及宋,则多从南道,浮海入贡及通互市之类,而不自北方……”由建康出发,顺江而下,出长江口后,沿岸北航,至山东半岛的成山角附近,继续沿岸而行,到达朝鲜半岛北部。或由成山角东进,横渡黄海,抵达朝鲜半岛东南部。然后再沿岸南下,渡朝鲜海峡,航抵日本。这条新航线的开辟,大大缩短了中日之间的航程,方便了双方的往来。

(四)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转折

唐代以前海上丝绸之路虽有所发展,但对外贸易及文化交流主要还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行的。但是经过魏晋以来的发展和开发,我国东南地区到了隋朝统一全国以后,经济飞速发展。唐朝以来,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国力的强盛,又采取了广泛而又全面的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后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

中国远洋船队不但能越过印度半岛,直航阿拉伯海及波斯湾,而且还首次航抵红海和非洲东海岸。当时的北印度洋上,经常来回穿梭着中国的大型远洋海船。

当时与东方强大的唐帝国遥相呼应的,是在西方正在崛起的一个古阿拉伯帝国——大秦。大秦国面临印度洋,东滨波斯湾,西面是红海,北部紧靠地中海。他们习惯海上生活,历来擅长航海运输,地处亚非两大洲之间,是东方与西方的交通枢纽,与中国保持着长期友好交往。

当时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主要通道有两条:一条是自登州,海行入高丽的渤海道;一条是自广州通海夷道。唐朝与新罗的关系最为密切,当时通新罗的有三条航线:北路由辽宁通新罗,中路由山东通新罗,南路由江苏、浙江通新罗。其中尤以中路最为重要,且便利迅速,双方的海上交往多取中路。

另一条是自广州通海夷道,是从广州出航,经越南、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等地,以至印度、锡兰,再西至阿拉伯。这条通道来往船只也很频繁,风帆往返,相望于道。唐代,东南亚、南亚、阿拉伯的使臣和商人,“或时候风潮朝贡,蛮胡贾人舶交海中”。真腊(今柬埔寨)、爪哇、室利佛逝均多次派使节到中国。

唐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尤其是通过广州这个贸易最为繁盛的通商口岸,促进了与各国的交往。当时来中国的外国人明显增多,而且有很多在中国定居下来了。扬州、广州有大食、波斯商人不下数千人,泉州则出现“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在中国长江以北沿海的许多州县,有许多新罗商人、船主和水手的聚居地“新罗坊”。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发达,促进了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形成广州、泉州、扬州、交州、登州等著名港口。可以说在唐代,中国与海外诸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不但没有因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塞而削弱,反而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而不断延伸和扩展。

(五)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

宋王朝建立之初,十分关注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是我国古代的重商主义时期,国内外贸易都发展到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唐创立的市舶制度不仅得到了系统发展,而且日益完善。宋代是我国历史上通过市舶制度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对外贸易制度早期典范化、条理化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海关成形的重要时期。

宋代的市舶制度,基本职能比唐代明确,市舶的海关管理职能也进一步强化。宋代制定的管理进出口贸易的市舶条例,是世界上最早的进出口贸易法规,且内容详尽,堪称封建社会经济立法的典范。因其行之有效,后来成为元代市舶管理条例的蓝本。

宋朝与东南亚沿海国家绝大多数时间保持着友好关系,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第一大港。由大食国经故临国(今印度半岛西南端的奎隆),又经三佛齐国,达上下竺与交洋(今奥尔岛与暹罗湾、越南东海岸一带海域),“乃至中国之境。其欲至广(广州)者,入自屯门(今香港屯门);欲至泉州者,入自甲子门(今陆丰甲子港)”。这就是当时著名的中西航线。这条航线除了向更远伸展之外,还有许多支线。当时流通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商品中,允许出口的主要有丝织品、陶瓷器、漆器、酒、糖、茶、米等;允许进口的主要有香料、象犀、珊瑚、琉璃、鳖皮、玳瑁、车渠、水晶、苏木等。其中香药种类繁多,数量甚大,价值也高。有时许可有时禁止的有:金银、铜器、铜钱。不允许的有:兵器及可造兵器之物、一部分书籍。还严禁外国货币进口,以防“紊中国之法”。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大大增加了朝廷和港市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到了元代,与中国交往的海外国家和地区,见于文献的就有220个左右,数量上是南宋《诸蕃志》的四倍多。元人还对中国以南海域作了“西洋”和“东洋”的划分。这是海外地理知识的进步。元政府制定了“至元法则”和“延祐法则”,相对于宋朝的“元丰市舶条”来说,前者是全国一律的系统规定,侧重于商船管理、商品管理和征税、中外商人使节管理与限制等方方面面,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较强的外贸管理法则。元代的主要进口商品包括象牙、犀角等宝物,各种布匹,沉香、檀香等香货,不同种类的珍贵药物,木材、皮货、牛蹄角、杂物等共八大类。

(六)明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盛衰

明初一方面很重视海外贸易,大力发展与海外各国的官方间的朝贡贸易,但是又迫于当时沿海不利的形势,对民间贸易严格实行海禁政策。

我国历来官方间交往都是以朝贡的形式进行的,只是宋元以来,大有民间贸易比官方贸易更为重视的趋势。明代却是除朝贡贸易外,不许有其他私人贸易存在。这样海外诸国欲与中国通商,必须在政治上先与明王朝建立藩属关系,接受明王朝的册封,然后才能来华朝贡交易,所以称这种贸易形式为“朝贡贸易”。明代市舶司的职责只限于接待外国前来“朝贡”的海船,不能批准中国商船出海。明朝政府虽也知道军需国库多半取决于市舶,但有明一代,基本上都对市舶进行种种限制。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东南沿海的倭寇时常骚扰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危害。

明代海禁时紧时松,大体说来,在洪武年间是海禁严格实施时期,但是到了永乐宣德年间,就较为松弛,这一时期派遣了声势浩大的郑和船队七下西洋,但是后来,由于无力阻止大型船队出洋,海外各国来华朝贡贸易也逐渐衰落。到了明朝中后期,虽然仍然严禁私人出海进行民间贸易,但是仍不断有人违禁出海贸易,海禁政策也不得不调整,明代政府不得不予以宽容。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以后才废除海禁,整个明代不足三百年,实行海禁时间长达近二百年,造成海上丝绸之路由盛转衰。

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欧洲等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开始寻求地中海以外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地理大发现。从此,欧洲一些国家开始来到东方,来到我国东南沿海占据通商据点。尤其是西班牙占据菲律宾群岛后,开辟了从菲律宾返回墨西哥的太平洋航线,从此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便源源不断地沿着这条航线,行销拉美各地,这条航路就此成为太平洋上的丝绸之路。中国丝绸除了由陆路运往中亚,由海路运往波斯湾,越过印度洋运到非洲东岸,间接地传往欧洲之外,又越过太平洋运往墨西哥,传往拉丁美洲各地,开始进入了西半球,这在我国丝绸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太平洋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和发展,加强了中国与拉丁美洲的经济文化交流。美洲印第安人的一些农作物,诸如玉米、番薯、马铃薯、西红柿等陆续传入中国;同时中国的一些农作物,如柑橘、樱桃、芒果和茶叶等也先后移植到美洲,大大促进了两地的农业发展和农作物的多样化,推动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条太平洋上的丝绸之路发展了两个半世纪,终因墨西哥独立战争的爆发而退出历史舞台。

(七)海上丝绸之路的衰落

从海禁到广东一口通商,是我国清代对外贸易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在明代诸多航线的基础上,清代又开辟了北美洲航线、俄罗斯航线和大洋洲航线等。同时,外贸的港口有所增加,地域有所扩展,来往商船频繁,商品量值上扬。出口商品中茶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丝绸退居次席,土布和瓷器(特别是广彩)也受到青睐。进口商品中,就吨位而言,棉花居首,其次是棉布和棉纱,毛纺织品退居第三;就价值而言,鸦片逐渐占据了首位,并从原来的走私演化到合法化。特别要提到的是,发端于鸦片战争之前的“苦力贸易”至战后则颇为猖獗。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粤、闽、浙、江四省设立海关,这是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开始。清代广州的外贸制度是具有代表性的。它是在从十三行到公行,从总商制度到保商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管理体系。行商主要负有以下四方面的责任:第一,承揽进出口贸易;第二,代理外商报关缴税;第三,行商互保的同时,还要为外商担保;第四,充当外商与官府的中介。而且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许多国家逐渐在中国设立商馆;清代海外移民形成高潮。“华侨”还纷纷在居住地建设会馆,并相当程度地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对国内外市场网络的扩大、农业商品化的推进、民族工业的兴起、城镇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繁荣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都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

到了民国时期,香港逐渐演变成为远东国际贸易的重要转口口岸,除了洋行之外,在抗战前英国一直是第二大贸易伙伴,抗战后为美国所取代。民国前期,出口商品以生丝和丝织品为最多,茶叶有所下降,水草类编织品也较大宗,瓷器一般供应给海外华侨,其他还有烟叶和蔗糖等;进口商品以蔗糖和大米为大宗,五金类的数量继续增长,水泥也是重要的进口商品,海产品多由香港进口。民国后期略有变动。

民国时期列强夺取了关税收支及保管权,关余(关税开支后的余额)也被外国银行控制,中国的海关监督无权过问;省港大罢工后有所改观。这一时期,走私问题极为严重,民族工商业惨遭打击。虽然民国前期蚕丝业鼎盛,但自1930年后便开始走向衰落。

可以说,自从鸦片战争爆发,我国沿海主要港口被西方列强控制,逐渐半殖民地化了,成为他们掠夺原材料和倾销商品的基地,我国失去了外贸及关税自主权,从而这条名扬四海、光芒四射、发展了两三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绝迹了。

同类推荐
  • 毓老师说庄子

    毓老师说庄子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近代传奇人物毓老师,口授心传的私家国学。《毓老师说庄子》名为《庄子》,实则以《内篇》七章及《天下篇》为主,系毓老师于1978年-1979年讲述,以录音整理而成,最能保持毓老师讲学之原汁原味。择重点解说,意在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之智慧,强调其致用之道术,即内在身心灵的修养和外在管理人事物的学问。《毓老师说庄子》,融通儒道,依内圣外王之旨解读庄子言外之意,以《庄子》为治世之书,一洗其为衰世之书及庄子逃世之名。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塾师教导幼童的重要教材,是昔日知识分子重要的知识资源,深刻影响着他们成长。合共约二千七百多字,是古人用来识字的书目;同时,涵盖道德、文化及历史基础知识的教育。古人在识字及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写作及研读经典。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热门推荐
  • 女高怪谈

    女高怪谈

    那一天,她死了。那一夜,她又活过来了。但是她的灵魂却是寄居在别人的身体里,这难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借尸还魂?对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她会如何疯狂地报复?这一切诡异人生的开始,源自于她所遇到的那个神秘少女。
  • 超凡宇宙之超兽武装系统

    超凡宇宙之超兽武装系统

    在获得了超兽武装系统的主角将怎么在这由无数黑科技以及超能者如修真者,基因战士,法师等的宇宙中如何变强。
  • 心中的大佛

    心中的大佛

    《心中的大佛》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钱币收藏家傅惟慈的随笔集。傅惟慈在书中追忆过往,回顾他年轻时代在抗战时期的求学生涯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翻译工作和故人;记叙了他在翻译中的体会,和对翻译作品和原作者的理解;并对自己游历世界遇到的景色和各色人等进行了怀念。他用温润精致的笔触回望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可谓是傅惟慈的人生思考录:拿放自如,进退得体,强弱有秩,行止成禅。
  • 放开我的爱豆!

    放开我的爱豆!

    路蒹葭做梦都想睡了白天宇,她万万没想到,18岁生日那天,她逛街逛出了一条星光大道。伪女神的她被HL公司星探发现,临时加入新女团ACT凑数,天性聪颖的她经过一年的艰苦训练后成功出道,在首秀舞台上机智化解团队危机,一炮而红。终于和爱豆成为一个公司的艺人,不仅天天见面,还能戏里戏外地和爱豆亲密互动,天赐良缘,机不可失,路蒹葭就此踏上了脑残粉的追星之路!然而市场浮躁,人心复杂,在这个身不由己的现代江湖中,路蒹葭被迫成长……原来长大,就是不得不用自己讨厌的模样,去捍卫那美好的梦想;原来长大,是和自己和解,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默守那颗炽热的心脏。
  • 致命豪门,首席总裁结婚吧

    致命豪门,首席总裁结婚吧

    后来,当人们再谈起慕寒川时,除了不得不说他的财富,总要聊一聊他是怎样的宠妻无度。他们都说,慕寒川宠江韵,简直到了毫无原则毫无底线的地步,却不知道两人的情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江韵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人生还能遇见救赎,拥有一个用尽心力将她拉出泥沼的男人。*他高高在上,清贵如同这人间的王,浅笑着把手递给她,说出的话却像淬毒的剑,字字诛心。“你我都知道,除了嫁给我你别无选择。挣扎毫无意义,只会更快地让你沦为笑柄。”她冷眼看他,第一次敢真正与他对视,“人人都说慕总是江州最大的慈善家,在我看来,天人外表,渣男行径。”慕寒川笑,自动忽略她最后四字,“我一直都知道自己长得还不错。”何止不错,这世间风情有千万种,慕寒川的美貌,却是令世人都黯然自秽的男色无双。然而江韵却没有心思欣赏他那张脸。*她生来养尊处优多少世人艳羡,后来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穷困潦倒身无分文。父母分居多年,视彼此为仇敌,江韵江家二小姐的身份不过一个凄凉的笑话,淹没于声色犬马的盛世豪门之间,被人拿来茶余饭后。她心中深藏冷漠和恨意,无望的活着,命运给过她一缕蚀髓玫瑰香,也同样赠予她一场锥心背叛。亲眼目睹相爱多年的男友与别的女人言笑晏晏、卿卿我我,她不敢质问,怕背后的答案会现实残酷到,让她连哭泣都成为奢侈。她也曾搜筋刮骨地痛过,一颗心颠沛流离无处可依。而慕寒川就是在此时,以江州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商业巨擘身份,强势侵入她的生命。*所有人都以为他爱着江家大小姐,那个与江韵明明有着血缘关系,彼此之间却随时都能剑拔弩张的姐姐。只有他无比清楚地知道,他到底想要把谁纳入怀中,许她一生宠爱。32岁的慕寒川,成功、成熟,光芒四射却沉稳内敛。他与江韵之间,隔着的不仅他早出生的那九年,还有一段爱情的距离。今夕何夕,遇此良人。32岁之后的慕寒川,一如既往的在商界呼风唤雨、游刃无虞,玩转阴谋和人心,却在一个叫江韵的女人身上栽了跟头。还栽的彻彻底底。*婚后某一日,他满身萦绕着醇酒浓香,醉眼迷离,把江韵困在墙壁和他胸膛之间,性感到危险。修长大手挑起她瘦削的下巴,指腹带着灼人的温度摩挲她的嘴唇,嗓音低哑,“看,你这么坏,我却舍不得对你不好。”
  • 金权博弈

    金权博弈

    本书坚持“曝光事实真相,揭示财富黑手”的原则,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股市的崩盘、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内容,资料翔实,论述精彩,情节跌宕起伏。
  • 闪婚蜜爱:天降总裁宠溺爱

    闪婚蜜爱:天降总裁宠溺爱

    奇妙的缘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但家庭的仇恨,隐藏着的真相,让本幸福的两人有了裂痕,不知这一切到底是孽还是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每个孩子都应该知道的世界古老神话

    每个孩子都应该知道的世界古老神话

    《每个孩子都应该知道的(世界古老神话)》由美国散文家汉密尔顿·莱特·梅彼从流传已久的中外名著中摘选、改编得来,拥有健康的基调、良好地阅读氛围、扎实的文学底蕴,迎合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口味,更重要的是,它非常的有趣。原著作者集结19世纪欧美文学领域多位大师,文学色彩浓厚,极大的拓展了青少年读者的知识面,是一本能真正接触经典文学的好书。译者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对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重新润色。特别是近十年,对经典文学的温故越来越受到欧美青少年家长的重视,因此本书得以多次在美、英、法、德等等欧美国家重新改编出版,深得读者欢迎和喜爱。
  • 难耐美人恩

    难耐美人恩

    耐得了寂寞,受得了严寒,守得了家门,却,难耐美人狂野恩宠!美人如画,恩宠不断;她逃逃逃,他追追追!【十分有爱】一:“琅歌,馒头和包子,你选什么?”某男撑住门框,苍白的脸微醺。“不都一样。”她无聊地翻了个身,黄脸垂眉却是炯炯有神。“不一样,一个有肉,一个没肉。”“…….喂!”二:“娘,爹爹对寰儿说,对晚春楼里画上的,甚是兴趣浓厚。”“别听那病秧子瞎扯,要学会娘的淡定稳重矜持有加。”“可是,爹爹说,只有按照画上,才能有妹妹。”寰儿美丽精致的小脸蛋一脸凝重。“……”“娘,寰儿想要妹妹。”最后痛下决心,小小短腿跑的飞快,将那一直在门外的面色苍白,身材修长的美丽男人拉进来………【嫁娶】女人,赫连家六女,传言胆儿不肥,相貌不佳,常年在家,十七年来三次出门,最后一次,皇后玉手一指,她喉咙里花生一噎,嫁….男人,沧兰七殿下,第一美男,病容残体,咳血增加情趣,苍白脸蛋微微一变,半壁江山震一震,纤纤玉手拈起酒盏,皇后一哼,他咳出一口血,娶…….【正】她的心,很小,只想寻得曼仑之谜,宫阙朝阁里的诡秘,今生,她不想碰触。他的心,不大,只想守得余生温暖,七重宫闱里的温软,今生,他一定抓牢。只是,身世的迷离深渊,权势的滔天诱惑,他们之间的争斗压迫,永无止休。美人如画,恩宠不断。但,美人恩,难耐,美人宠,要逃!只是,是谁在乱世繁华里,温暖了一颗冰魄心?于是,“琅歌,你别逃,再难耐,你也给我,稳住!你若逃,赫连家族一百三十八条人,都要给你陪葬!”“难耐美人恩,稳不住,宁卿,赫连家族一百三十八人,你若动手,那么,赫连家族一百三十七人,准备三十七口薄棺,葬!”【精彩的他们…】海清风,海蓝鲛丝衣,张扬地快飞扬起来,“琅歌,鱼儿和海草,都是我给你的最诚挚的聘礼。”封栖,暗红色披风,绣着苍龙在天,狂傲霸气,“在茫茫天朝,一曲草原之歌,一根纯白哈达,你为我戴上了,我就不会再取下。”凤昭桦,白衣潇洒,飘逸如尘,,“你既然不要你的美人,赫连琅歌,天下江河,都换不了他一笑,那么,从今之后,他的苦痛,我来承担。”月千央,一身妖华红衣,却是最为冷清的性格,“琅歌,有一种东西,缠上了,就是无止休的一生….”【→_→看这里】
  • 穿越之武林绝色盟主

    穿越之武林绝色盟主

    侯府深深桃花妍,慕家有女初长成仗剑红颜回眸笑,策马红尘啸江湖迷糊女生魂穿倾月王朝,变成慕王侯府小千金,一时激起千层浪自小才华横溢京城扬,第一才女美名赚,惹得太子澈王刮目看计筹白银百万救灾民,巧解国危封公主,王侯公子提亲乱谁知诡计暗中起,姐妹相煎何太急只怨恋上“双哥哥”,一腔深情随水流无奈人生多坎坷,落入江湖起风波。前路艰险难预测,红颜依旧笑春风。恩怨情仇一笑泯,绝色盟主震天下叹只叹自古多情空余恨,最难消受美男恩慕无双叹:盼只盼,下辈子不要为兄妹,朝朝暮暮永相随太子锐问:如果,此生只娶你一人,你可愿为我后?澈王爷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此生,必娶你为妃!楚君少默默凝望她,说:不求占你一颗心,不论你心中有无我一席之地,这辈子,生生死死陪着你司空幻回眸浅笑:只要你喜欢,我愿意陪你到白头花弄影邪邪一笑:小野猫,你别想逃,这辈子我跟定你了洛星辰怒视她:小样儿,敢忽悠我!说,你还有几个情人?我排第几个?不说大刑伺候某日,众老公又为谁是大爷争论不休大打出手,绝色盟主立于一旁仰天长叹:我这造的哪辈子的孽呀,老公太多搞不定啊!一个老公刚刚好,二个三个烦人了,四个五个不得了,六个七个翻天了!哀叹间,众美男齐聚过来,个个脸上张灯挂彩惨不忍睹,齐把矛头指向她:你说,到底谁是大爷谁是二三四五六七爷?某女干笑,后退:大爷做饭二爷扫地三爷四爷洗衣裳五爷六爷带孩子七爷给我捏肩捶背洗脚丫!说完赶紧夺路逃,身后传来吼声一片:丫的别跑!竟敢把我们当丫鬟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