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8300000005

第5章 公务员心理调适的技巧(1)

一节认知改变疗法

心理调适的技巧是一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课题,方法很多。这里我提出一些常用的、效果比较明显的技巧和方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一、什么是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于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调适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疗法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试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

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具体来说,“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识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识和对事的见解等等。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同样的一所医院,小孩可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把它看成是一个“可怕的场所”,不小心就会被打针;一般人会看成是“救死扶伤之地”,可帮其减轻痛苦;而有些老年人则可能把医院看成是“进入坟墓之门”。

可见,关键不在“医院”客观上是什么,而是被不同的人认知或看成是什么,不同的认知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21世纪最重要的是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素质,比素质更重要的是心理承受能力。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王某40岁,因炒股失败而上吊自杀身亡。他平常性格内向,斯文稳重。看到别人炒股成为富翁,于是在自己没有钱的情况下,借钱炒股,用3万元买了三支股票。谁知三支股票行情每况愈下,细细一算,很快就亏了6000多元。王某面对失败,再也没有勇气生活了,于是选择了轻生的道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失败,为什么有的人能坦然面对,有的人则被挫折和失败击倒呢?这里就有个心理承受力强弱的问题,或者说对事物认知判断的问题。

二、常用的认知疗法治疗

1.改变求治者的现实评价

关于认知者的认知与情绪对勤于为的影响,认知疗法的大师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艾利斯认为,经历某一事件的个体对此事件的解释与评价、认知与信念,是其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根源。因此,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只有通过疏导、辩论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梅钦伯姆认为,人的行为和情绪由自我指令性语言控制,而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儿童时代就已经内化,虽在成人期意识不到,但仍在控制人类的行为和情绪。如果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形成过程中有误,则会产生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行为。我们知道,人在药物作用、疲劳、意识清晰度下降或过分警觉的状态下,可以出现感知歪曲,从而影响现实评价,如的错误。如非常固执的病人,把别人的一言一行、一笑一语都认为与自己有关;抑郁病人总觉得事事不如人,犹如行尸走肉;疑病症病人把躯体的任何不适都认为是严重疾病的象征等。

正常人能够区分主观与客观、假设与现实;在接受假设以前,知道先对假设进行检验。如焦虑病人把任何风吹草动都视为危险信号。还有的病人虽然进行了检验,但只接受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证据,拒绝与之相反的证据,以致患者的认知评价不能正确反映现实。要帮助患者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让病人充分认识到自己认知的局限性,施治者可直接或间接地向患者运用认识论的原理,来解释以下问题:

人对现实的感知,不同于现实本身,最多也只能接近现实,因为感觉器官的功能有限,不可能完全反映现实,在病态的情况下尤其如此:我们对感知的解释依赖于认知过程,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及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而这些思维过程是容易出错的,任何生理、心理问题都可影响认知过程。

一般说来,求治者的主要问题若与非功能性的认知有关,则是根据异常认知而形成的,如对人的偏见、对自己的自卑、对事情抱有错误或消极的态度等等,均适合运用认知疗法来进行治疗。在临床上,认知疗法适应于各种神经症,但主要是用来治疗抑郁症,尤其是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也可作为神经性厌食、性功能障碍和酒精中毒等病人的治疗方法,还适用于治疗焦虑障碍、社交恐怖、偏头痛、考试前紧张焦虑、情绪激怒和慢性疼痛病人。

2.改变信条的技术

人们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解释评论外界事物、解释评价自我与他人。如果信条定得太绝对,或使用不当,就会产生适应不良,结果导致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等现象。常见的信条有下列几种:

危险—安全信条:人们常常用自己的信条来估计环境的危险性,自己应付危险,会产生不必要的焦虑,使生活受眼(如恐怖症、强迫症);如果过低估计危度,则容易发生意外。

快乐—痛苦信条:它所引起的适应不良的主要问题,在于病人把快乐与痛苦绝对化,非此即彼,达到目标则快乐,达不到目标则痛苦。对于运动员,“只有金牌是快乐的唯一源泉”;对于政治家,“没有名望,我就不会幸福”。

该与不该信条:在自己内心中,有一套固定的信条,自己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如:

“我应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保持旺盛的精力”;“我应该做个好爱人、好朋友、好父母、好老师”。信奉这些信条的人,会给自己的生活增加无数的困难,毫无乐趣可言。他们同样还会以这些信条要求他人,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3.认知疗法一般分为四个治疗过程

(1)建立求助的动机:在此过程中,要认识适应不良的认知—情感—行为类型。认知者和治疗医师对其问题达成认知解释上意见的统一;对不良表现给予解释并且估计矫正所能达到的预期结果,可让认知者自我监测思维、情感和行为,治疗医师给予指导、说明和认知示范等。

(2)适应不良认知的矫正:在此过程中,要使认知者发展新的认知和行为来替代适应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治疗医师指导认知者广泛应用新的认知和行为。

(3)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在此过程中,要让认知者练习将新的认知模式用到社会情境之中,取代原有的认知模式,可使认知者先用想象方式来练习处理问题或模拟一定的情境或在一定条件下让认知者以实际经历进行训练。

(4)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在此过程中,作为新认知和训练的结果,要求认知者重新评价自我效能以及自我在处理认识和情境中的作用,在练习过程中,让认知者自我监察行为和认知。认知疗法不同于传统的行为疗法,因为它不仅重视适应不良行为的矫正,而且更重视改变认知者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情感一—行为三者的和谐。同时,认知疗法也不同于传统的内省疗法或精神分析,因为它重视日前认知者的认知对其心理的影响,即重视意识中的事件而不是无意识。内省疗法则重视既往经历特别是童年经历对目前问题的影响,重视无意识而忽略意识中的事件。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医生的任务就是与认知者共同找出这些适应不良认知,并提供随着不良认知的矫正,认知者的心理障碍亦会逐步好转。

二节自我暗示疗法

自我暗示疗法,就是运用催眠的技术和方法来达到预期的目的的一种自助疗法。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只是少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他认为人的言行举止,只有少部分是意识在控制的,其他大部分是由潜意识所主宰,而且是由潜意识在主动地运作,人却没有觉察到。美国的一位潜能专家伯恩·崔西说“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的力量大3万倍”。

一、催眠的心理效应

催眠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觉醒与睡眠之间的过渡状态。催眠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熟知,并作为一种方法来治疗疾病和减轻疼痛。然而,由于人们难以回答关于催眠的本质,对于催眠状态中观察到的种种奇特的事实往往会感到十分惊讶和莫名其妙。

催眠对人的行为有着神奇的影响力。在催眠的状态下,施术者具有绝对的权威。借助于言语晴示的作用,他的话就是金科玉律,被催眠者被动而且绝对顺从地遵守施术者的指令并采取行动,通过催眠暗示,既可以使被催眠者将一杯清水当做烈酒喝下去且喝得酩酊大醉,也可以使慢性酒精中毒的酒徒戒除酒瘾。在催眠暗示的作用下,还可以使成年人的举止变成小孩一样,表现神像个孩子一样幼稚可笑。对于催眠术的神奇,在媒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关消息。日本就有报道:日本东京一名57岁男子通过重复结婚和离婚的方法,先后娶了10个年龄在20岁到30岁左右的老婆。然而,那些离了婚的女子仍然和他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过着事实上的“一夫多妻”生活。案发后,日本警方在该男子家中搜出了一些催眠方面的书籍,并怀疑这些“心甘情愿”嫁他为妻的女性,可能受到过他的催眠。

催眠对行为的影响不仅在催眠状态下表现出来,甚至在从催眠状态醒来以后也会表现出来。例如,在催眠状态中,施术者给予暗示,说:“你醒来以后,看我把手放进口袋里,放到第九次时,你就开窗户。”当把被催眠者唤醒之后,施术者不在意地和他闲聊,并不时把手放到口袋里,恰好到第九次时,被催眠者便会把窗户打开,问其为什么要开窗户,他会说屋内的空气太热,事实上室内是凉快的。

在催眠状态中,借助暗示也能使被催眠者产生各种各样的幻觉,把并不存在的东西看成是存在的。例如,法国有一位学者就曾做过实验,他向被催眠者暗示说“你醒来以后,一定要走到床前向一位拿着杨梅给你的女士道谢,随后就把她手中的杨梅接过来吃了。”当被催眠者醒来以后,果然走到床前向本不存在的女士道谢,接着做握手状,然后就津津有味地吃着幻想中的杨梅。

催眠的治疗作用。在催眠状态下,不仅在清醒时所有的记忆能够全部重现出来,而且在催眠状态下,能够回忆起在清醒状态下早已遗忘的经验,乃至早年的经验。许多精神科医生特别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学者,常常会利用催眠的这种作用来治疗某些精神疾患。通过把那些被遗忘了的、处于无意识中的心理创伤或矛盾冲突召回到意识中来,加以领悟和认识,病症自然就消失了。

有一位65岁的男患者,经常不自主地摇头,达20多年之久。在见到上司和照相时尤为严重,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经过多次治疗无效,他求助于催眠疗法。由于病人治病心切,合作较好,很容易就进入催眠状态。经过催眠,他回忆起早年时期的一件早已遗忘的往事:他家境贫寒,叔叔是个小商贩,因膝下无子而收他做了养子。婶子要照个“全家福”。当年他8岁,在照相时摄影师总嫌他头部姿势不好,婶子生气了,打了他一记耳光。经过催眠分析,使病人领悟到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害怕照相、害怕顶头上司的心理是造成摇头症状的所在。通过催眠治疗,他的症状也就消失了。

催眠暗示除了可以治疗精神疾病外,对于某些躯体病患,特别是心身疾患也有奇特的功效。国外不少学者认为,心理疾病的治疗,将会成为使用催眠术最广泛和最有前途的领域。

同时也要注意,催眠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并不是万能药方,本身也是有禁忌的。首先是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这类病人在催眠的影响下,易发生催眠性幻觉、妄想,使病情加重。其次是脑器质性损伤伴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和严重心血管病患者,催眠有可能引起此类患者情绪明显波动,导致病状加重。此外,催眠治好也不适用于对催眠有严重恐惧心理,经解释仍不能接受治好的病人。

二、什么是自我暗示疗法

暗示是一种用含蓄或间接的方式,使某种信息让人接受,从而影响其心理、生理和行为的方法。自我暗示就是个体通过自己的认知、言语、思维等心理活动,对自我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这种自我暗示,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对自我的意志、情绪、生理状态以至于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暗示疗法,就是通过暗示改善病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机体的生理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暗示疗法可在催眠状态下进行,也可在觉醒状态下进行。由于催眠状态下的暗示疗法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医生进行,过程复杂,比较少用。而觉醒状态下的暗示治疗无须催眠,方法简便,较常采用。暗示作为一种心理治好方法,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但暗示具有双向性,它既能使病情好转,也可使病情恶化。因此,从医学心理学角度来看,医生应善用积极的暗示作用,多鼓励病人,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病情痊愈,病体康复。暗示也有自我暗示。如有一个患胃痛症多年的病人,一次在一所大医院里作胃镜检查,诊断是“萎缩性胃炎”。病人不明白这种病是什么性质的,焦急地询问医生这种病会不会变成胃癌,医生不加考虑漫不经心地回答说:“有可能。”从此,这个病人的心里就老想“胃癌”两个字,精神紧张.,胃痛越来越严重,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形体消瘦,这会儿他更坚信自己真的得了胃癌。后来经过复查,并在医生耐心解释安慰下,他振作精神,配合治疗,病情才趋向好转。这就是病人的自我暗示造成了病情加重。

同类推荐
  • 打开疾病密码(现代健康丛书)

    打开疾病密码(现代健康丛书)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增大。我们更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密切注意身体所发出的疾病信号。据科学家们研究,只要你具备了所有长寿条件,洞悉生老病死的“密码”,虽然不能长生不老,却完全可以能够活到120岁!《打开疾病密码》一书从我们最常见的事物入手,洞悉鲜为人知的健康“秘诀”,希望本书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健康、长寿。
  • 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全集

    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全集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心理测试,一方面使读者通过测试题来检查自己的心理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及隐患,另一方面对心理异常、人格障碍、病态心理、不良情绪和不良心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以及大众心理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和破译,并对这些心理疾病的治疗与调整作了详尽的剖析与说明。可以说,本书是现代大众进行自我测试和保持心理健康的一本常备的工具书。
  • 肥胖症自然疗法

    肥胖症自然疗法

    本书通过不吃药的自然养生妙方,帮助读者改善肥胖烦恼。书中所介绍的各种自然疗法,有继承前贤的经验,也有编著者长期的实践经验,内容翔实,简单易行,疗效确切,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文字通俗易懂,适合城乡广大群众阅读和选用。
  • 饮食亲家和冤家

    饮食亲家和冤家

    如何让食物的营养被人体充分吸收?如何避免食物相克给人体带来的健康隐患?如何根据我们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搭配适宜的食物?《饮食亲家和冤家》都可以给你详细解答。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得好、喝得好,身体才能好。阅读《饮食亲家和冤家》,可以让你学习饮食法则,让你科学、合理安排日常饮食,为拥有健康的身体提供保障。
  • 生活知识百科3

    生活知识百科3

    琐碎的生活中充满了神奇与魅力,平凡的生活却教会了我们很多不凡的伟大。《生活知识百科(学生版)》告诉你酒为何不会结冰,看完电视、用完电脑为何要洗脸,吸尘器如何吸尘等诸多生活知识,让你收获无限精彩。
热门推荐
  • 猎岩

    猎岩

    蓝镜蛰居故里洋坪村,早晚必看山。早晨在朝霞中看。傍晚在夕照中看,当然,免不了要泡一壶乌龙茶,边啜,边看,边品。那山叫飞仙岩,海拔八百多米,虽不是全县第一高山,但蓝镜觉得它是全县众山之王。说它是众山之王,因为整座山蕴藏着的花岗岩石材近一亿立方,占全县储量的二十分之一。那花岗岩是黄色的,黄色石材乃是当前和未来市场消费主流。那山是裸露的,岩石平展展、齐刷刷地耸守着,像一块块年糕可以掰下来吃似的。山顶上的石崖是天造地设的飞仙形象,像李铁拐,像吕洞宾,像何仙姑,虽没有八仙,但个个形神毕肖,栩栩如生,常常显灵。
  • 真相藏在黑暗里:惊险刺激的50个侦探故事

    真相藏在黑暗里:惊险刺激的50个侦探故事

    1870年,英国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发表了侦探小说《艾德鲁·特鲁德案件》,在杂志上连载了六期。遗憾的是,作者尚未完成这部作品就搁笔长逝了,书中的疑案也成了千古悬案。而在大洋的彼岸,美国作家爱伦·坡发表了著名的《毛格街血案》,出色地讲述了一个充满悬念的密室杀人案件,也第—次出现了杜宾这—侦探形象。侦探小说,逐渐成为—个专门的领域,这里有最聪明的侦探,也有最隐晦的罪犯,这里只欢迎最出色的作家,也只给最聪明的读者带来乐趣。本书《真相藏在黑暗里》收录惊险刺激的侦探故事50个。
  • 诡夜凶铃

    诡夜凶铃

    这世界到底有没有鬼,我仍然无法确定,但那些年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每每想起,依然心神不宁。
  • 炮灰王妃又想搞事情

    炮灰王妃又想搞事情

    身为炮灰王妃桃花泛滥。太子见她一次扑一次,吓得她边跑边喊:“太子爷,我是有夫之妇,求放过!”某皇子更是简单粗暴,逼婚无果,竟一亲二摸三推倒,将她办实。事后她风中凌乱了:“你特么不是阉人吗?!”【小剧场】“皇上不好了,韩姑娘嫌后宫沉闷无趣,拟定了一套圈养男宠计划!”宫女匆匆来报。升官的皇帝扶额长叹,索性将自己妆扮成小白脸,打包送至某女的寝宫……【1V1,男女主身心干净】
  • 亲吻的刺猬

    亲吻的刺猬

    繁华觉得,吉小小一定是个狐狸精,不然大哥那么老实的人,怎么会认识她七天就瞒着所有人跟她结婚呢?好吧,虽然吉小小的眼睛那么明亮,清澈得就像雪地里的阳光……吉小小心想,繁华果然就像善言说的那样,霸道又自恋,对她的敌意在五百米以外都能感觉到。可是善言,你的弟弟也跟你一样心软,我一定会代替你,照顾你的家人……一场婚礼和一场葬礼,将天各一方的两人牵到一起。命运如此残忍,又是如此慈悲。只要向着同一个目的地无限接近,我们终能行至幸福的起点。
  •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本书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结集的文章是北方民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求知求学经历的生动再现,集中反映了该校新老教师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精神面貌,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及温馨的师生情谊等。
  • 灭道之祖

    灭道之祖

    首先感谢各位看官书友愿意点开本书(鞠躬拜谢)。仙途飘渺,千军万马独木桥。红尘苦海,孤帆勇进领风骚。唐毅魂穿异世,在这个可以问道寻仙的世界中,重新谱写自己的人生。
  • 天涯拍卖行

    天涯拍卖行

    大千世界,位面交汇,万族林立,文明碰撞。少年以无上天资,踩万族天骄,斗妖孽鬼才,一步步登临绝颠之位,直到遇到了那个老人……欢迎加入卑微小群,群聊号码:414805960
  • 重生之萌猫翻身记

    重生之萌猫翻身记

    别人结婚都是由女孩变女人,她夏安好结个婚竟然从人变成了猫!苍天啊,这是什么情况啊?她昨天还是个俏新娘,怎么一睁眼就变成了猫?夏安好郁闷非常,但让她更郁闷的是,照顾她的人,竟然是和她有深仇大恨的面瘫君,赵一世!苍天呐,这是在玩她吗?好吧,为了打发无聊的猫生,夏安好决定好好的报复赵一世一番。有事没事在他床上拉个小粑粑啊,刨出他家的盆栽啊,推倒他家的花瓶啊,打翻他家红酒啊,弄坏他的鼠标啊,抓伤他的脸啊……反正只要能惹到赵一世的,让赵一世抓狂的,她都非常乐意去做哇。什么?赵一世给她找了一只公猫,要她和公猫配种?!尼玛,赵一世,我和你没完!于是乎,腹黑男主和恶作剧妖女的战争,便悄悄地上演了……
  • 上仙留步,有只狐妖爱上你

    上仙留步,有只狐妖爱上你

    当顽皮小狐妖爱上不知情为何物的酷帅男神仙……“即使上天入地,我也要捕获男神。”小狐妖双眼冒着星星、握拳宣誓。真的会那么简单么?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