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8500000001

第1章 序

【董宏猷】

【王亮】的散文结集已经很久了。我常常带着厚厚的打印本,在旅途中,在飞机上,在隆隆的列车上,一点一点的读,一点一点的看。有的时候,看久了,我会闭上眼睛,眼前会浮现出月色下的汉口江滩,雨夜中的湘西凤凰,春风沉醉的杭州西湖,以及浪漫迷人的法国巴黎……王亮游记中到过的地方,我几乎都到过,他的文字与我的回忆交织在一起,许多逝去的生命片段,又鲜活地重现,感觉既温馨,又惆怅。

当然,除了许许多多生命中的场景,我的眼前还经常会浮现一个年轻的作家跋涉的身影。在人生之路上的跋涉。在求学之路上的跋涉。在文学之路上的跋涉。

在这本散文集之前,王亮曾经出版过一部诗集:《江南草青》。那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这个喜爱文学、历史的武汉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白皙,修长,斯文,腼腆,但是,如果打开了话匣子,聊起中国的古典文学,或者文史方面的话题,便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那时的王亮,初出茅庐,网名“黄鹤少侠”,在网络上开博客,写武侠,随心所欲地用旧体诗词、随笔散文、读书笔记等记录自己的见闻与感悟,那时的王亮,其创作处于一种自发的、自然的、自娱的状态。与其说是创作,还不如说是思维之花的自然绽放。

随后,便是诗集《江南草青》的出版。

在王亮的创作生涯中,甚至在王亮的生命历程中,《江南草青》的出版,都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诗集的出版过程,实际上是他整理、清点自己的创作成果,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创作姿态的过程,更是他从自然的写作状态走向自为状态的新的起点。他暂时放下了长篇武侠小说的创作,转而潜心去探索自己喜爱的散文随笔。这样的调整,对于一个青年作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许多青年作家,长期处于自然状态的“兴趣写作”,信马由缰,缺乏必要的聚焦,任由性情地随手播撒自己的青春与才华。这样的信马由缰,也许会写出很好的作品,但是,也会造成生命资源的极大浪费。

然而王亮不是。于是,我们在报刊上,在网络上,越来越多地看到了他的新作。年轻的王亮是异常勤奋的。他一旦找准目标,便会将生命的钻头朝着蕴藏着丰厚的文化油田的深处钻去。在他的业余生活中,我不知道他除了读书与写作,还有什么。于是,我们看到了展翅飞翔的《雨夜中的凤凰》,这本散文集,便是他散文创作的第一个结晶。

王亮是酷爱读书的。或者说,他是酷爱文史类的书籍的。当今的“80后”,专心致志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不是太多。大多数的人,只是沉浸在流行的时尚的快餐文化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茫然得很。年轻的王亮全身心地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与创作,这本身就是一个可喜的事情。

在这本散文集里,王亮选取了原来博客中的许多随笔。但是,我仍然看得出,更多的,是在诗集出版后的作品。王亮仍然保留了他一贯的风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的散文随笔便是他读书和行走的心路历程的记录。

之所以说“行走”,而不说“游记”,是因为王亮追求的,不是单纯的“到此一游”,而是“行走”的人文意蕴,以及在行走中所看到的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他的兴奋点,不在“景”,而在于“情”,在于“思”,在于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以及议论中的人文感悟,睿智与情趣;虽然这些感悟,有时是清浅的,但是,那也是青春的清浅,是青春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毛茸茸的认知。是的,在这本散文集中,读者能明显的感觉到,王亮行走的偶像,无疑是余秋雨,就像他读史的偶像是易中天一样。余秋雨和易中天,都是当下走红的文化人,一个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喜欢他们的著作与演讲,是毫不奇怪的。而我也愿意坦率地说,我也很喜欢他们的文章,虽然现在的网上对他们的评价,尤其是对余秋雨的评价,大部分是负面的,但是,我仍然要说,余易二位,都是中华当代文化史,尤其是文化传播史上,值得惦记的人物。余秋雨对中国散文的贡献,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文化散文。而王亮散文所追求的,便是这样的文化散文。他所钟情的,不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人文山水。他对真假赤壁的人文思考,他在东湖赏梅时的审美情趣,他对郁达夫当年江南之旅的羡慕,他对西湖之梦的寻觅,无不真实地表达了他的人文情怀,以及对文化散文的追求。在他的心目中,对山水的寻访,既不是会议之余的消遣,也不是旅游团似的赶场,没有预期的目的,甚至没有一张地图,而是人在山水之中,情思与山水同在。那样一种魏晋名士风度,如同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样的一种追求,实际上是对生命、青春的呼唤,对自然和谐与自由精神的渴望,对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憧憬,在当下,无疑也是对社会转型期所衍生的种种社会弊端的厌倦与批判。

王亮的读书与写作,是非常勤奋的。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几乎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据说,只要有时间,他每天早上都要在家里高声诵读古典诗文。而且,他是那样的渴望表达,渴望交流。这个看起来安静而腼腆的男孩子,其实内心的情感需求是那样的炽热,如同岩浆在地底运行,一有缝隙,就迫不及待地喷发。而网络与博客,则为他的渴望提供了喷发的平台。仔细看看他的博客,便会发现,他几乎每天都在思考,都在写作。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感,都质朴地予以表达。而且,他乐于与朋友们交流、分享。因此,他在博客上发表的随笔,内容便非常的丰富,涉及面也很广泛。收入本书中的随笔,其实只是他博客随笔的一部分。这些随笔,已经超越了网络日记似的随心所欲,而以文学性和思想性作为形式与内容的内核。就是说,他已经不再简单地“记录”,而是在严肃地“写作”;不再单纯的“日记”,而是认真的“文章”。不再“随意”、“片段”、“思絮”,而是“构思”、“布局”、“完整”。不再“少年强说愁”,而是日益增加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含金量。一句话,王亮的随笔已经成为他磨砺思想与文学探索的重要平台,成为他表达中国80后的青年一代对社会对世界对人生的观察与看法,同时,也表达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支点。

从《江南草青》,到《雨夜中的凤凰》,我欣喜地看到了王亮健康而迅速的成长。从古典诗词到散文随笔,王亮展示给我们的,不再是一个沉浸在中国古代的虚幻的侠义社会的穿越者,而是一个充满朝气充满阳光的现实主义的青年作家,一个用踏踏实实的行动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张扬人文精神的文化继承者,一个对未来充满自信的跋涉者。现在,王亮已经成为长航系统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了,但王亮仍然是青涩的,仍然是一个有待成熟的苹果。青涩其实很好。因为青涩是面临着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代名词。青涩是最有冲击力、最有创造性、最能汪洋恣肆、行云流水地奔向大海的时期。我们寄希望于王亮。我们期待着他的下一部新作。我想,那一定是更加美丽的苹果,更加有力量的浪花。

2010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一

同类推荐
  •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再探讨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再探讨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历来备受重视,但是毋庸讳言,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就是致力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的一本著作。书中通过系统清理、检讨、评估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深入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苏联的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经验教训,力争回归、尊奉教育的原旨、本真,寻找更有效的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总论)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总论)

    本书是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的总论卷,是对该课题研究成果的综述。把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从质疑到蔑视(1840—1895)、从蔑视到无视(1895—1945)、从敌视到正视((1945—1972)、从正视到“竞合”(1972—)。从国际大背景以及中国、日本的具体历史情境,论述这种转变的深层历史根源以及逻辑根源,对正确认识近代中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传媒殖民政治

    传媒殖民政治

    我们正在成为政治上发生的哥白尼式转折的证人政党民主为媒体民主所取代。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政治。本书提出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长远来看,媒体民主是否会沦为事件管理和表现效果之表层逻辑的独裁者?或者,是否有可能发展出对于政治交流的更可靠的认识?
  •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风雨变迁,描绘了那个激情年代的人生百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细细品读这些珍贵的独家资料,在流金岁月中慢慢感悟人生,接受时代洗礼!
  • 慢话教育

    慢话教育

    随着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俨然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但因为“急”,因为想“快”,造成失误、酿成重大损失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杨士军认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须直面人才培养独特的规律:世间既有早慧的孩子,也有“开窍晚”的孩子,培养孩子要多一些等待、理智和宽容,不拔苗助长,不越俎代庖。“良好的教育是在细腻与沉静之中。”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孩子慢慢走,慢慢等待和欣赏孩子成长之乐,何尝不是一种睿智、气度?事实上,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是着眼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而绝非眼前一时进度之快慢,或许这才是更大气的教育。让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来”,把沿途美丽的“风景”看个够!
热门推荐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上帝之城(20世纪经典)

    上帝之城(20世纪经典)

    这是我们时代的真实记录,也是关于20世纪的躁动而悲伤的多声部叙事。我们可以从中读到各种各样的描写:宇宙理论、宗教生活、恋爱事件、哲学观点、流行歌曲、故事梗概、电影场景;可以见到形形色色的人物:科学家、哲学家、大屠杀幸存者、纳粹军官、内阁成员、神学家、电影制片人……这一切就像作者笔下的大都会纽约一样,光怪陆离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但作者绝不仅仅是在玩着后现代的“拼盘”游戏:在动荡而苦难的20世纪行将结束之时,多克特罗通过展示一位改宗的基督教神父和一位进化派犹太教女拉比的心灵世界,对人类精神生活和历史命运做出了真正的探索。
  •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锦绣庶女

    锦绣庶女

    亲娘惨死,亲爹偏心,嫡母面和心毒……为求生存,苦苦巴结嫡姐为得真心,样样依了公子洞房花烛,公子未到,却被一粗鄙下人进了房。本想呼救,却发现嫡姐整和公子相依成双,看着这出好戏。不甘受辱,砰——与那下人玉石俱焚……重生,魂归十三岁那年嫡母嫡姐狠毒,要毁她这个庶出的名声,栽赃嫁祸,抢夺美玉,步步为营,庶女见招拆招,让其自食恶果父亲偏心,一心只为嫡女好,从不管舒婉这个庶女的死活。那好,她就让他看看,他偏袒的嫡女到底是什么心肠渣男心花,那就为他与美人嫡女牵线搭桥,成就一段姻缘。只是不知,和七皇子抢女人的渣男,下场如何。……冷看尔虞我诈,淡视男色权财复仇是她的目标,狠戾是她的武器欠她的,她一点点要回来!她欠的,她一点点弥补。皇子殷勤,渣男回心,太子苦求,然而浴火重生,岂会耽恋男色?众人口中的低贱庶女,看她如何玩转秀色门庭,朱色宫墙,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

    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何管理与控制你的团队?

    如何管理与控制你的团队?

    管理者、老板们总是“忙”字当头,这是不争的事情,究其原因,固然比较复杂,但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管理者、老总不狠,甚至是不放心,将重要的事情交给下属,这也是不懂带人的表现。带人就是带团队,带团队就是带野心、带欲望、带状态。会带人的领导,带出一群“狼”,不会带人的领导,只会带出一群“羊”。企业说到底是人,管理说到底是借力。只有集众人之力、之智慧,企业才会成功。
  • 一夜弃后

    一夜弃后

    她在大婚日被抛弃,成为整个皇宫的笑话,在新帝的刻意忽略下艰难生存。经年之后,抛弃她的人回来,竟是为了另一个女人。她答允与新帝合作,报复旧人。单纯的合作染上感情后,此时她却得知他才是害得自己如此的真凶……楔子大宣国,皇帝陛下病逝,传位于独子高励,太后做主为他选了重臣之女为后,婚礼定于登基大典次日。婚礼当日,皇帝与太后起了争执,后宫震动。次日,高励留下退位诏书,只身离京。
  • 蠢萌忠犬已邮递

    蠢萌忠犬已邮递

    [已完结!]【忠犬VS呆萌】他是霸道的大灰狼,却唯独对她像只忠犬一般。当她放学时,某只大灰狼便早早的在校门口等着了,用他的话来讲:“我要做韶笙的黑马骑士。”当她被人动手动脚,他二话不说就是暴打一顿:“请不要对韶笙动手动脚,否则我打的你手脚都不能动!”当大灰狼打完之后,某女很不客气的给他脑门来了一掌:“不可以欺负同学!”某男听令,立刻乖乖的臣服在她的脚边,温柔的像只小狗狗:“是!”【简介无力,请戳内容!】[读者群:137512821人太少!求热闹!]
  • 伏羲密码(小说系列)·套装共2册

    伏羲密码(小说系列)·套装共2册

    本书为《伏羲密码》套装,共2册。史前天坑,远古阵法,神秘胚胎,补天神石,考古勘查专家踏入不可思议之禁地,一个隐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惊天之谜。天涯社区“莲蓬鬼话”千万点击神贴。一场莫名其妙的坠机,将考古勘查专家齐天拖进了未知的旅程,与几个不靠谱的伙伴流落到一片神秘莫测的湖泊中,后又阴差阳错地被卷进水底一个神秘的空间。在那里,人类所有科学的认知全都被颠覆,齐天赫然发现,这个空间居然是一个远古时期就留存至今的生物实验室,他本人更是零距离接触到传说中的人皇伏羲。上古的华夏,究竟隐藏了什么,齐天的命运又将如何呢?一行人进入大山复地,发现一个神秘村落,但怪事再次接踵而来:被神秘组织替换的村民;被岩浆包裹的神像;上古时期的神秘阵法,来自地下万米深处的离奇生物胚胎……所有的线索,将齐天一行人逼近了一个古老谜团的真相——人类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