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0300000002

第2章 《周易》概述

《周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给人以智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周易》,学《周易》,用《周易》。然而,由于《周易》图文深奥难懂,又没有一本合适的注释,许多人读得一知半解,在《周易》这座“神秘殿堂”的外围徘徊而始终难以真正入门。

本书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周易》的起源

《周易》又称《易经》,在我国和世界的影响都极为深远,是秦汉后直至今日仍无人能真正通晓的上古典籍。

据传,《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世界遗产城市安阳市,它的起源为“河图”“洛书”。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

《周易》为什么叫“周易”?我们所说的《周易》,是指今天所见到的传本。而在周代,《易经》有三种本子,一名为《连山》,二名为《归藏》,三名为《周易》。前两种在汉代已经失传,只有《周易》在民间流传。简单地说,“周”代表着两种意思:一种是代表着朝代,夏朝的《易〉叫《连山》,殷商时期的《易》叫《归藏》,所以,周朝的《易》就叫《周易》;另一种是周普、完备的意思,前人所说的“……《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就是普遍、包容一切的意思,指《易》这部书所讲的道理无所不包。

什么是“易”?“易”的含义有三种。一是“蜥蜴”。《说文解字》上说“易”是蜥蜴,象形字,古称“易”,俗称四角蛇,其外表可以随每天的十二时辰而变化成十二种颜色。蜥蜴的变化说明《周易》的精神在于守恒而知变。二是“日月”。“易”是会意字,“易”和“明”这两个字都是日和月组成的,一年的十二个月是“易”的运行规律变化,是阴阳永远交替变化、日月互为照应,相辅相成。“易”和“明”二字,说明人对天文的认识:日月行天,一来一往,一升一落,永远交替运行。三是“龙”。《周易》是一部龙经,通过龙的运动,阐述事物的运动,乾卦就是龙卦。因为“易”即蜴,而蜥蜴是龙的一个稍远分支。《周易》里的第一卦乾卦,就是通过龙的运动规律——潜、见、惕、跃、飞、亢六种运动形式反映事物的盛衰规律。

《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它最早的用途即是占卜。但是,它的内容又十分丰富,无所不包,涉及到哲学、占筮、术数(阴阳五行)、天文、地理、兵法等等。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它被蒙上了一层卜筮的外衣。《周易》在占筮中融入了忧患意识,甚至包括最早的心理疏导,启发了人们观象及推测、判断的能力,是古代预测学的鼻祖。

(二)《周易》的作者

《周易》究竟是谁写的?这是数千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谜题。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集体性著作,《周易》的内容本身不成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周易》历经几个朝代得以不断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长期以来,《周易》的作者究竟是谁一直没有定论。一说《周易》中《易经》与《经传》两部是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三人合著。《孔子世家》坚持孔子说,他们认为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这是定论。继承和拓展这一说法的是马融和陆续,他们认为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只是他们把传说中的伏羲剔除了。与其稍有不同的是朱熹,他认为《易经》里面有伏羲的《易》,有文王的《易》,有孔子的《易》,在读《易》的时候,必须把这三个人的《易》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

孔说还是非孔说这一问题,争论时间很长且十分激烈。一派认定《周易》中的一部的作者非孔子莫属;另一派则断言《周易》与孔子毫不相干。 这种争论起源于汉代。在当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背景下,孔门传人认定《易经》为孔圣人所著是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的。所以,这一派的人都喜在此书中冠以“子曰”字样。这一派即后人所称的“今文学家”。

但是,以先秦时代留下的篆书书写的经本为正宗经典的“古文学家”则认为,以《易经》为首的“五经”都是周代的旧典,是先王留传下来的典章制度的汇编,孔子未出,何以作经?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的《易意子问》中说,《易经》中的《文言》《系辞》《杂卦》等篇与孔子根本毫无关系。清代学者龚自珍则进一步论说:仲尼(孔子)未出生,就先有“六经”了,怎么能说是他(孔子)作的呢?

近代以来,这种争论愈演愈烈。坚持孔说“今文学家”观点的学者皮锡瑞认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康有为则一锤定音:“凡‘六经’皆孔子所作,昔人言孔子删述者,误也。”他认为孔子就是《周易》的作者,连是合著者的说法都概不承认。

持非孔说的“古文学家”以钱玄同为代表,他的结论是:孔子无删改或制作“六经”之事。在这场争论中,郭沫若更是旗帜鲜明,他认为:孔子不但不是《周易》的作者,而且连读也没有读过《周易》。他说,《论语》中关于孔子“五十以学易”的话,鲁语“易”字也作“亦”,不足为信;而《周易》中多次出现的“子曰”非孔子而为荀子。由此,郭先生推断《周易》大多出于荀子门人之手,并认为《周易》可能是战国前楚人馯臂弓汇编成册的。

而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汉帛书周易》,书中记载了孔子对《易经》的研究。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孔子研究了《周易》,并作了《易传》。

总之,《周易》作者和成书年代问题,是易学史上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今学习和研究《周易》的人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周易》不是成于一个年代,亦非一人所著,是从伏羲到尧舜禹经夏商周历春秋战国,跨越千年,集众多先贤哲人的智慧之大成的作品。

(三)《周易》的流传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一种文化。它画卦于伏羲时代,演卦于文王时期,作爻辞于周公时代,撰写《易传》于春秋战国时代。更重要的是,随着易著三千年的形成及易学的发展,又吸收了中国商周至今三千年的智慧,所以,《周易》是中国五六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

《周易》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很广,它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从帝王将相如何治国到老百姓如何处世做人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真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根源一脉相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是我国预测学和信息科学的起源与基础。《周易》中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不仅系统地记载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和医学方面反映出来的、潜藏的,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同时还有预测信息的宝贵方法。《周易》是以八卦为主体,以六十四卦为经书,以信息预测而闻名,以其宝贵的科学价值而流传至今,以其深奥的科学理论而为世人所重视,以其对人类的重大贡献而为世人所钦佩和崇拜。

几乎在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周易》都是文化的主流。先秦时期,孔子把《周易》列为“六经”之一,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开始进入主体地位。在汉代,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意见后,易学被列为儒学经典,随着儒学地位的提高,《周易》也从“六经”之一奉为“六经”之首。魏晋时期,《周易》被列为“三玄之冠”。隋唐时期,《周易》被定为十三经之首,从此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尤其在唐朝,当外来宗教文化潮水般涌入中国时,《周易》捍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不愧为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宋元时期,朱熹创立了理学,把《周易》奉为理学的经典,《周易》一时间更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干。明清时期,乾隆时期修纂的《四库全书》将易著(三百部)列为诸经之首、开卷之文,更确立了易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可见,《周易》在中国每一个历史时期,在传统文化思想中,都起着主干作用。

中华易学文化不仅在中国源远流长,在世界也影响极广。易学与儒学早在2世纪(我国西汉时代)即已超越国界、跨越时空,传到朝鲜、日本,之后又传到新加坡、越南等地。《周易》及“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在亚洲国家曾一度盛行。15世纪,《周易》及“四书”经意大利传教士传到欧洲,之后又被译为拉丁文及法文版传入西欧,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17世纪,《周易》及“四书”被译为俄文传到俄国,在中俄的文化交流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I(第27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I(第27卷)

    本卷主要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人的有关书信,其中包括他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写给他们的书信,也包括这些同时代人相互之间的通信。本卷还收录了部分译者和编者围绕这些书信写作的译者说明、译后记和编者说明,记录了当时发现这些书信的时间、情形以及翻译过程等情况。
  • 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

    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

    《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主要是考察魏晋哲学自然观的转变。全书从中国艺术何以在魏晋时期达到自觉这个问题入手,采用一种超越具体历史的内在把握——哲学的把握,对代表性哲学家进行个案考察,探讨中国哲学自然观在魏晋时期的转变及其本质特征,揭示其对于中国艺术自觉的意义。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技术与时间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技术与时间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本书是法国当今著名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的重要论著《技术与时间》的第一卷。作者在书中,综合以西蒙栋、吉尔和勒鲁瓦-古兰等学者的技术进化理论和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生存现象学理论,从人类固有的“缺陷存在”和“代具性”这两个品质出发,通过阐释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和爱比米修斯兄弟的故事,对技术与时间在人类本性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重新讨论,从而建立技术与时间二者和人的本性之间新的关系。
  • 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论纲

    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论纲

    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文本)为依据,以社会技术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技术”为“先天综合判断”,对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进行了“发掘”、梳理和分析,分别考证了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之根本、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之源泉、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灵魂、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观、剩余价值学说、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论等做了社会技术解读。
热门推荐
  • 从神奇宝贝世界超脱诸天

    从神奇宝贝世界超脱诸天

    新书《斗罗大陆之大祭祀》求支持!!(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股经

    股经

    如果你初入股市,还没赚到任何利润——那么,不要急,于用真正的货币进行交易,先采用一种想象的方法。只有通过实践和研究,你才能学会如何交易。不要持续交易低价股票,高价股票快速获利的几率更大。补仓之前,先清理你手头的股票。如果你在股市上一直很“倒霉”,那么你最好先离开一阵,考虑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你的损失。不要用别人的钱进行交易。不要轻信任何看上去似乎“胜券在握”的交易。更深入的细节,尽在《股经》之中。
  • 双面狂女

    双面狂女

    他是骄躁蛮横,说一不二的尹氏总裁,因一次可疑的意外双目失明,她只不过是公立医院一名小小的护士,却在贴身护理他的时候,比他更恶魔更专制。他对她几近羞辱,费尽心机的想要把她赶走,她大度能容,微微一笑,却在笑过之后冷面相向让他乖乖听话。原本是他最讨厌的人,却是他在眼睛治好之后第一个最想见的人,然而满屋的惊喜与祝贺却独独不见她的身影。他的那次意外,真的是意外吗?为什么一直有人在暗中想要他的命?为什么总有人无形的阻止他和她再次遇见?而当他心急如焚,想挖开整个地球,只为找到她的时候,当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偿所愿的时候,再次寻回的她,真的是她吗?“如果你敢再离开我,我便亲手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让你再也不忍心丢下我,让你一辈子做我的眼…”
  • 天津往事:藏在旧时光里的秘密地图

    天津往事:藏在旧时光里的秘密地图

    《天津往事 : 藏在旧时光里的秘密地图》 以一个个地标建筑为入口,娓娓讲述了天津不同寻常的近现代历史。政治上的刀光剑影,经济上的兴衰进退,才子名伶的风流婉转,市井巷弄的繁华喧闹依稀如梦的往事中,建筑留给人们跨时代的记忆,散发着令人迷醉的气息。
  • 懒散皇后

    懒散皇后

    伊人是风朝首富之家的二小姐,自幼有些痴傻,被神秘高人治好后,又传给她一手绝妙的画技,但养在深闺人为识。她的姐姐伊琳则是个名满京城的美女,因此引来风朝的三王爷贺兰雪前来提亲。伊老爷为了让伊琳嫁入皇宫成为皇妃,让伊人代姐出嫁。
  • 枕上欢:仙君,我们和离吧

    枕上欢:仙君,我们和离吧

    一眼看错,惨遭渣男挖心,情敌迫害。再回首,了悟前情,锦惜心如铁!别说什么深情不悔,后悔难当,你毁我,为天下,我就以天下为祭,颠覆苍生。
  • 降临忍界之最终主宰

    降临忍界之最终主宰

    穿越忍界,既没金手指,又不是大简木家的,更难受的还被其他穿越者盯上,人家有挂……导演!这剧本不对!!
  • 十字架上的正义

    十字架上的正义

    本书作为独角札丛系列的又一本重磅之作,能够继续增加这一套丛书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作者经常在《法制日报》《法国研究》《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等报刊上发表法学随笔和学术论文,具有较为广泛的读者群,特别是在学生之间有较大的影响力。这本书对于法律爱好者、法学界、法科学子及普通读者来说,都是值得期待和阅读的一本书。
  •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规范内部审计的28个技巧

    规范内部审计的28个技巧

    ·审计无小事,本书将告诉你怎样在一个审计较为混乱无章的中小企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审计系统,探寻适合中小企业的一套审计方法和制度·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没有监督就不成体系。如何建立审计规范、确立审计标准,本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更关键的是,它的故事性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简单的描述,平实的语言,日记式的导读,让你一看就明白,一用就上手。“新手”学习,“老手”回炉的内部审计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