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5100000002

第2章 药食同源的悠久历史

(一)第一阶段—药食同源

在我国,药食同源说源远流长,药物与食物可以说是同期同步起源的,最早的药物都是食物,祖国医学从初起时,便与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最早的医疗方法,正是饮食疗法。特别是火的发现与应用,使人类迈入了文明时期,扩大了食物来源,加强了卫生条件,并有效汲取了营养、增强了体质。

远古的神农氏时期,我国步入了农业社会,“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反映了我们的祖先鉴别食物与药物的试验活动,《淮南子·修务训》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传说神农氏见大家靠吃兽肉饮生水难以长久维持生命,便到处寻找可以果腹的植物,有时一日便中很多次毒,中了毒又解毒,反反复复,从而发现草本植物的药性。尽知其平毒寒温等性味,逐步教给人们认识了植物药,可见那个时候药与食是不分的,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就这样古人有病时,最初只好这样尝一点,那样尝一点,吃了有毒的就死了,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吃到了对症的就好起来,于是知道了这是可解这种病痛的药。人们就这样长此以往地积累下去,渐渐有了经验。

夏商周三代是我国饮食文化发展的时期,食品医学形成并且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政治文化,那时帝王将相以烹饪为时尚,甚至将其作为选贤举才的标准,伊尹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商汤时期王宫里有位善烹调的厨司奴隶,他有个儿子名叫伊尹,伊尹从小耳濡目染,从父亲那儿学到了一手高超的烹调技艺。有一天父亲生病了,伊尹很是担心。奴隶哪里有钱治病呢?再说,医生也不会为一个奴隶治病的。看到儿子为自己的病情着急,父亲宽慰他说:“孩子,别担心,我很快就会好的,以前你爷爷生病了也是自己治好的。”“自己治好的?”伊尹瞪大了眼睛。原来,以前爷爷生病时,实在没钱治病,只得硬撑着。后来他却发现有些食物能把病“吃”好。次数多了就有了经验。“所有的病都可以‘吃’好吗?”伊尹大感兴趣。“不一定,有时吃的食物反而会使病情加重呢!”父亲说。从这以后,伊尹熟悉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能、功用,掌握了许多能用食物治疗疾病的方法。有一次,汤王病了,医生用药物治疗了半个月仍不见好转。汤王龙颜大怒,命令医生在三天之内治好自己的病,否则就将他处死。医生听说了这件事,便壮着胆子来找伊尹,伊尹建议医生试用几种食物进行治疗。医生满腹狐疑地看着充满信心的伊尹,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冒险一试。没想到,汤王病情大为好转,他高兴地要嘉奖医生。医生不敢欺骗汤王,如实作了汇报。“有这样聪明的奴隶?立刻叫他来见我!”当年轻精干颇有见地的伊尹出现在汤王面前时,一下博得了他的好感。从此,伊尹受到了汤王的器重,他从烹调中领悟出许多治国安邦的道理,最后竟被破格任用为宰相。后来,伊尹成为汤王夺取天下的得力助手。《吕氏春秋》记载着伊尹和商汤王谈论烹调方法,伊尹引用了“阳朴之姜,招摇之桂”的语句,姜、桂可以调味,同时也是药品,至今仍是药膳食疗中的基本原料。一次,当汤王问伊尹得天下之道时,伊尹用当时通俗的食疗道理做比喻回答:“吸取新的,除却旧的,肌肤血脉得以通畅。新的精神气力日渐增加,不好的邪气要驱除净尽,才能达到应享的寿命。”这就是著名的“商汤问伊尹”。

伊尹巧妙地运用独特的烹调技术,对药物进行加工制作,制成了中药汤剂,这是食疗法的进一步发展,是中国医药史上的一大创举。后来伊尹写成《汤液经法》一书,他的食疗法对后世的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第二阶段—食为医用

经过药食同源阶段后,到了西周时期,宫廷内出现了专做食疗保健工作的“食医”,居当时各类医师之首,对药膳的总结及食疗保健的发展卓有功勋,也一直享有较高的地位。据《周礼·天官》记载,周代的医生分四类,除专管饮食营养的食医以外,还有“疾医”“疡医”和“兽医”。疡医有“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的理论,是中医“三分治七分养”治疗原则的源流。还提出“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是谓我国养生学之滥觞,体现了“食为医用”。

至春秋时期,《黄帝内经》的药食理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肋,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后世所推崇,并记载了如何运用食疗药膳来治疗疾病。如治目不瞑之“秫米半夏汤”,其秫米就是食物高粱米;治血枯用“四乌鲗骨一藘茹丸”,其中雀卵及鲍鱼汁皆为食物。又在《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载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也体现了寓治于食。

汉代,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吸收了大量入方的食物,并创制猪肤汤、百合鸡子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食疗代表方,体现了“食养为主,食治为先”的思想,将辨证论治和辨证食疗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中医食疗学奠定了理论基石。

在此后医家们以食为药,以食代药,以药为食,以食疗病,广开法门。以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所论最为精要,“为医者当须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还主张“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并在其《千金翼方·养性·养老大例》中强调“君父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故孝子须深知食药二性”。食物和药物,用于治疗疾病时两者同时发挥疗效,互用互补不可分割,食治具有药疗难以替代的作用,故曰“食当入药”。这是孙思邈对药与食的辩证关系的论述,他把食疗放在第一的位置,认为食疗者才是良医,并提出“以脏补脏”的脏器疗法,如以动物甲状腺(鹿靥、羊靥)治疗缺碘性甲状腺肿,以动物肝(羊肝、牛肝)治疗夜盲症等,将食疗理论和实践完整结合。

(三)第三阶段—药膳、食疗、养生阶段

宋以后,食疗已经习惯化、系统化,甚至专业化,并走向膳食领域,日趋完善。由以元朝忽思慧撰写的《饮膳正要》对后世影响最大,它把食饮养生与医疗紧密联系在一起,大篇幅叙论诸饮食菜点,主副食及点心的配膳和烹制方法,并据此而说明其食疗作用。从营养学角度提出了有关健康的保养之道,如“补脾胃,益气力”的乞马粥,“治阳气衰败,五劳七伤”的枸杞羊肾粥,“治虚劳,骨蒸久冷”的山药粥以及麻子粥、马齿苋粥等,均有滋补强壮、延年益寿和防治疾病的作用。可见其以“膳”为主,以药(疗)为辅,重在饮食美味,寓治疗价值于饮膳之中,开创了药膳新时代。

明清时期,食疗养生的影响更为广泛,大药学家李时珍极重视临床实践,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大量收集了前人及民间的食疗方法、食疗经验等,阐明食治对治病养生的重要性。民间有李时珍采药会寿星的传说。当李时珍问他有何延年之道时,老隐士指着竹背篓里的木耳和胡萝卜说:“山野之人能吃什么?我是常吃这胡萝卜烩木耳。”此后,李时珍反复试验、应用,证实了食用胡萝卜烩木耳特别有益于人的肝脏、心脏的健康,常食延年益寿。在当时食疗并非是独医家尊崇,各业俱重视,如朱棣等编撰的《普济方》是明初以前记载药粥最多的书籍,刘伯温《多能鄙事》、朱权《臞仙神隐》以及万历进士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等书中均有记载,可见食疗养生影响广泛。

清代曹庭栋对药粥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在其编撰的《老老恒言》中列举养生治病的药粥100种,根据“调养治疾功能深浅”分为上、中、下三品,十分适于老年体虚者啜用,“亦能体强健享大寿”。在这一时期百姓的饮膳水平普遍提高,宫廷的饮膳自然更上一层楼,特别是食疗药膳盛行,这在《清宫秘方》《清宫食谱》及《清宫医案和医方》中都有不少记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食疗、药膳与中医药事业一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我们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可见生意兴隆的食疗药膳饭庄;在商场购物时,花样翻新、美味适口的中医食疗保健品琳琅满目。它与饮食文化完全融为一体,自动自觉地回到了“药食同源”的议题上来,同时摆脱了服食的神秘感,走上了以科学为基础的食疗之路。以上概述了中医食疗在饮食文化大背景下的历史发展过程,从食养到食治,再发展为药膳,最后到现代的食疗,是一套完整的、有理论、有方法的以饮食为主的医疗保健体系,现代的科学的食疗原理,先进的制作流程将推动食疗文化的健康发展。

同类推荐
  • 我与癌症这九年

    我与癌症这九年

    本书记录了作者患癌9年来的治疗经验与人生感悟。作者通过对自己治疗过程的分析总结,提出八字抗癌真经(信念由心,智慧用脑)和三大抗癌兵法(有理有利有节、和平共处、打持久战),并对新病友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具体治疗经验,告诉读者癌症并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对,生活处处皆治疗。本书提出的抗癌理念,不仅适用于癌症患者,对普通人来说也是一剂良药。
  • 高血压防治百问百答

    高血压防治百问百答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流行病学高血压普查和专家推算,我国大约1亿以上人患有高血压。最近在部分地区普查,高血压患病率约占14%;但患者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的不足40%;而能使用药物治疗者不足20%;已经达到控制高血压目标者不足5%。换而言之,不少高血压病人仍不知道自己已经有高血压、仍未接受有效的治疗。本书通过一系列的高血压防治问答,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的认识高血压。
  •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在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孔子、老子等人,很少有人想到黄帝。事实上,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就是从黄帝算起的,而且黄帝给我们留下了《黄帝内经》,它与《山海经》、《易经》并称为上古时期的三大奇书。《黄帝内经》这个书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方伎略》中,有“黄帝内经十八卷”的记载。《黄帝内经》从结构上分为《素问》和《灵柩》两部分,各九卷。《素问》主要是对生命的体质、生命的本质追问,是黄帝与岐伯等臣之间在进行的发问、探讨。灵柩,就是说神灵的关键,生命的枢纽。
  • 空腹健康革命

    空腹健康革命

    断食养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宗教,几乎在每一种宗教里,都有断食的说法。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说过:“若五体之内有任何变患之时,先应断食物矣!”基督教的鼻祖耶稣也说过:“为了健康的关系,神会劝你挨饿,饿可以涤清肠胃,可以使人健康却病。”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断食是进入宗教的门户。”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一直提倡通过“服气辟谷”修炼成仙。
  • 温度决定健康

    温度决定健康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渴求明显增强,衡量健康的指标也变得多起来。可是,大部分人却常常忽视了体温。事实上,这个不被我们关注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够影响人体的免疫力,它还与新陈代谢、自律神经息息相关。
热门推荐
  • 法伴人生

    法伴人生

    本书结合相应的法律条令,用案例分析作具体的讲解分析,并展示相应的法律知识要点。
  •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本书是一部以历史上88位关键人物的真心话及其背后的故事而串起来的中国史。每一句“真心话”,就是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反映的是历史中权力游戏的规则、名利生活中的利害算计,以及人性中固有的弱点乃至阴暗面。这些“真心话”,读来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思。故事轻松简单,文字活泼,是一本别开新意的历史知识普及读物。
  • 杀手废材变痞妃

    杀手废材变痞妃

    她,人人惧怕的黑道帝君,不料一朝穿越再睁开眼,却穿越了?!姨娘阴毒?略施巧设计送她下地狱,死无全尸!庶妹伪善?巧计揭穿她的美人皮,断她十指!庶兄阴险?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断他双腿!父亲狠辣?为了一个私生女出身的小妾能上位逼死自己的结发妻子、为了成全那个贱妾女儿的私定终身,让发妻的女儿代姐出嫁!他,千年狼王,为了度劫,附身于王爷之身,却没想,她却窥探了他的秘密,对于她,是杀还是留?他,犹豫了。不过是看不上四皇子不受宠,不愿意嫁过去受苦罢了。你以为皇子是你家后院的大白菜?拔出一颗看看,不够大,再拔出另一颗比比?好吧,这些跟她没有关系,当成一出脑残的大戏看看也没有事!
  • 恶魔首席在身边

    恶魔首席在身边

    他是A市传说般的存在,动动手,跺跺脚,都能够让商场和娱乐圈闻之色变。她是娱乐公司小小记者,伪萌耍宝只想安心过日子。哪知?一日进错房,恶魔首席便食髓知味再也不肯放开。于是,一场恶魔放养伪萌小野猫的大戏正式上演。“这次她又跑到什么地方去了?”男人点燃雪茄,幽深的双眸扬起一丝兴味。“回BOSS,夫人说她这次准备带着娃跑到你的生命里。”
  • 濯濯红狐

    濯濯红狐

    她是九尾一族唯一一只红狐,被定为不详之狐。不祥,什么是不祥?
  • A Woman-Hater

    A Woman-Ha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Boy with 17 Senses

    The Boy with 17 Senses

    Every resident of the planet Yipsmix has synesthesia —they don't just hear sounds; they see and taste them, too. On this unusual planet, poor Jaq Rollop must save his family's farm. To do so, Jaq is forced to sell his beloved pet and only friend. Trusting and wkkk.net, Jaq gets swindled into trading his pet for a seemingly worthless key. But then something very strange happens. The key leads Jaq through a wormhole to a terrifying and magical land full of riches, overwhelming sensations, and giants. The name of this frightening land? Earth. This clever middle-grade fantasy will appeal to fans of the Sisters Grimm, A Tale Dark & Grimm, and the Land of Stories series.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 见与不见,旧时光(全本)

    见与不见,旧时光(全本)

    此文已经完稿,大家不要怕坑。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情。是谁说,青春的疼每一个人都在,却在成人的时候被丢在了身后的香樟树下。可是,我是不是忘记了将它丢掉,所以这么多年压在我的身上,越来越沉。曾经不停的想象,想象你是我生命里的珍贵,最后眼前的粉末碎片是你还是我干涸的眼泪。斑斑记忆,你是忘了,我却生死轮回。——沈清欢沈清欢,倘若遇见他,你还会不会爱上那份凉薄的爱情,还会不会爱上那个男子,眉眼如画,温凉如水。顾向北,你的记忆失去了,你的清欢已经成了书页上的一枝玫瑰,娇艳如许,只是远了些年,不再许你人生繁华一线天。青春的疼痛是绵里藏针,爱情的疼痛是细碎料峭,相爱不相忆的疼痛是生人离散。顾向北,你看,你眼里的疼痛,你眼里的忧伤醉了谁?为什么偏偏不认得清欢,亦或是你不想再许清欢旧年。你的清欢,你怎么就舍得忘了,丢了。你的身边,我的位置站成了她的模样。而我,只能回到那最远的地方,看这一世逐渐凋零垂落,独自想念你我的陈年时光,白发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做心平气和的女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女性情商课

    做心平气和的女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女性情商课

    女人最宝贵的财富不在别处,在于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世界著名心灵导师写给女人幸福一生的忠告:不要盲目和别人攀比,幸福是感觉的,不是炫耀的;不刻薄,尖锐的话题要用平和的语气来说;不抱怨,从控制情绪开始;优雅的谈吐让你魅力四射;工作让女人更有魅力;爱人是沙,握得越紧失得越快;告诉他,他是你这一生最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