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了取得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总要设法探索前人没有过的思维方式,寻找前无古人的办法去剖析新事物,并且获得新的认识和方法,从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现实生活中,运用创新思维,提出的一些新的观点,逐渐形成种种新的理论,随后作出的一次次新发明,这些实践不断丰富着人类的知识总量,让人类去认识更多的新事物,为实现人类“幸福乐园”的梦想创造条件。
创造性并不满足人类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它努力探索着客观世界中尚未被认知的事物的规律,从而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开辟新领域、打开新局面。一旦没有创新性思维,没有探索精神,人类的实践就只能原地踏步,人类社会也不会再发展和前进,甚至会陷入倒退的局面。
拿破仑·希尔认为,创造性的思维正是人的长处。人若要有所作为,只有通过创造才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体会出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不但能给人类带来无法估量的幸福,并鼓舞着人类用更多的热情去进行创造,实现更多的人生价值。
谈到创新,有人往往望而却步,认为它只是极少数人才能办到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创新有大小之分,并且内容更可以丰富多彩、不受限制,创新活动并不是只有科学家才能从事的,它已经普及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去了。目前有很多人都在进行创新活动,不管是生活中、事业上,随处可见创新思维迸出的火花。人们的理想和目标日新月异,在为这些新事物奋斗的过程中,就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无止境,人类的幸福也没有终点,其实人类的幸福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拿破仑·希尔是这样阐述创新和幸福的关系的:创新是一种力量,是幸福的源泉。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则把创新认为是“快乐的生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创新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幸福是在创新中诞生的。他在《给儿子的信中》曾提到:“生活的乐趣是什么?我认为,它是寓于与艺术相似的创造性劳动之中,寓于高超的技艺之中的。倘若这个人热爱自己的事业,那么他肯定会从他的事业中得到很多美好的事物,而生活伟大也就寓意于此。”种种论点都揭示了创新与幸福的内在联系,说明了创新是生活幸福的原动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幸福是产生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到所追求的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精神的满足。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满足呢?要靠劳动、靠创造。而人们的需要是持续发展和提高的。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还有高层次的需要。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要,实现人们的幸福追求,必须创新。社会的进步也要靠不断的创新来实现。
世界上因创新而成功的人不计其数。
伊夫·洛列———法国一位美容品制造师就是靠经营花卉发家的,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他深有感触地说:“我的今天,多亏了卡内基先生,在他的课上我学会了一个秘诀。在以前我对这个秘诀未能足够的重视,甚至多次与它擦肩而过。而现在我要说这个秘诀:创新的确是一种美丽的奇迹!”
伊夫·洛列从1960年开始生产美容品,到1985年,他已经在全世界拥有960家分号。
伊夫·洛列的生意兴隆,多次摘取了美容品和护肤品的桂冠。他的企业是唯一能够和法国最大的“劳雷阿尔”化妆品公司相对抗的竞争对手。
一切的成就,他都是悄无声息取得的,因此在发展初期从未引起同行业竞争者的警觉。
他一切的成功依赖于他所具备的创新精神。1958年,伊夫·洛列从一位年老体衰的女医师那里偶然得到了一种专门治疗痔疮的特效药膏秘方。这个秘方的内容令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依据这个药方配制,研制出了一种植物香脂,并开始挨家挨户的上门去推销这种新型产品。
有一天,洛列忽然灵机一动,为何不在《这儿是巴黎》杂志上刊登一则介绍自己商品的广告呢?倘若再在广告上另附有商品邮购的优惠单,也许会更有成效的促销产品呢。
洛列的这一大胆尝试果然让他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就当他的朋友还在为他所付出的巨额广告投资惴惴不安时,他的产品已在巴黎开始畅销起来,原本会泥牛入海的广告费用,与其获得的利润相比,显得轻如鸿毛一样。
当时,用植物和花卉制造的美容用品在大家看来是毫无前途可言,几乎没有人愿意在这一领域大量投入资金,而洛列却反其道而行之,并对此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迷恋之情。
1960年,洛列所研制的美容霜开始小批量的生产,他那独具创新的邮购销售方式,又再次让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在极短的时间内,洛列通过采用各种营销方式,毫无困难地推销了多达70多万瓶的美容用品。
倘若说洛列采用植物制造美容品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的话,那么采取邮购的营销方式则是他的一种创举。
现在,邮购商品对我们来说已经很熟悉了,但在那个时代,这一方式却是行不通的。
1969年,洛列创办了他的第一家工厂,并在巴黎奥斯曼大街上开设商店,开始自产自销美容用品。
他还对他的每一位职员说:
“我们的每一位女顾客都是皇后,你必须象对待王后那样对其进行服务。”
为了贯彻这个宗旨,他首创了邮购的营销方式。公司的邮购业务几乎占到所有订单的50%。
邮购的手续也不复杂,顾客只需将地址填妥就可加入“洛列美容俱乐部”,并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收到样品,价目表和说明书。
这种销售方式对那些工作繁忙没时间逛街购物的女士来说肯定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到现在为止,全球通过邮寄方式从俱乐部订购产品的妇女已达6亿人次。
他的公司每年收到8千余封函件。在这其中,有的为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有的甚至寄来照片和亲笔签名。公司的回复函里往往也告诫订购者:美容霜并不是万能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最不错的化妆品。这样一来,顾客和公司便建立了固定的联系。
公司还把一千万名女顾客的信息输入电脑,在她们的生日或重要节日时,公司都要送上些小礼品以示祝贺。
这样做是有效果的。公司的销售额年增长率为30%,一年的收入超过了25个亿,而且国外的业绩超过了国内。
现在,公司的产品已增至400余种,同时拥有着800万名忠实的女顾客。
伊夫·洛列终于在付出了他的艰辛和劳苦之后,找到了成功的契机。化妆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稍有不慎,便会被淘汰出局。
伊夫·洛列通过他异于大众的产品———植物花卉美容品,使化妆品低档化,大众化,从而满足各个不同阶层顾客的需要,因此他可以在商场立于不败之地。
洛列的经历又验证了拿破仑·希尔的话:“加果你想迅速致富,那么请别在人群中拥挤了,去另辟一条捷径吧!”
美国实业家罗宾·维勒的成功秘诀是“永远做一个不向现实妥协的叛逆者。”
罗宾·维勒的言行是不一致的。
罗宾以前经营着一家小规模的皮鞋工场,仅有十几个雇工。
他很清楚自己的工场规模小,要挣到大钱是不容易的。资本少,规模小,人力资源又不够,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能和强大的同行相抗衡。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
罗宾面前摆着两条路:
一是提高鞋料的成本,让自己的产品能在质量上胜人一筹。然而在现在这种状况下,自己的成本原本就不比别人的低,再提高成本,那么只能亏本了。因此,这条路现在根本不可取。
再有就是在款式上下功夫。只要自己能够翻出新花样、新款式,不断变换、不断创新,就能够为自己打开一条新的出路。罗宾认为这个主意很好,并决定走这条道路。
随后,他立即招集工场的十几个工人开了个皮鞋款式改革会议,并要求他们各尽所能地设计新款的鞋样。
罗宾还特设了一个奖励办法:一旦设计出的样式被公司采用者,可得到1000美元的奖励;若是通过改良被采用的,奖励500元;就算没被采用,但别具匠心的仍可获得100美元。
号召很快地被响应,没过多久被采纳的3款鞋样便试行生产了,当然这三名设计者也得到了应得的3000美金的奖励。
第一批生产出的产品,被送往各大城市进行推销。
顾客都很喜爱这些款式新颖的皮鞋,这些皮鞋在不久的时间内便抢购一空。
两个星期后,罗宾的工场便收到了2700多份订单,这使得工人们也加班加点起来。生意越做越大,公司已在原来的规模上,扩充成18间规模庞大的工场了。
不久,危机又出现了,当皮鞋工场一多起来,做皮鞋的技工便显得很缺乏了。其他的工场都出重资挽留住自己的工人,就算罗宾提高工资也不容易把工人从其他工场拉过来。没有工人,工场将难以维持,这是最令罗宾头疼的事了。他接了不少订单,但如若在规定的期限内,他交不上货,那么他将赔偿巨额的违约金。
罗宾为此煞费脑筋。
他召集18家皮鞋工场的工人开了一次会议。他坚信,三个臭皮匠将顶个诸葛亮,众人协力,定可以把问题解决。
罗宾把没有工人的难题告知大家,并宣布了那个动脑筋有奖的办法。
会场陷入了寂静,人们都在埋头苦想。
没过多久,一个不起眼的毛头小子举起了右手,在罗宾应允后,他站起来发言:“罗宾先生,没有工人,我们可以用机器来造皮鞋。”
罗宾还未表态,下面就有人嘲讽说:“小子,用什么机器造鞋呀?你能给我们造台这样的机器吗?”
那小工听了,怯生生地坐回了原位。
这时的罗宾却走到了他的身旁,然后挽着他的手把他拉到了主席台上,朗声向大家宣布:“诸位,这孩子说得不错,尽管他还造不出这种机器,但这个想法很关键,很有用处。只要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问题肯定会很快解决的。”“我们永远不能安于现状,不能把思维局限于一定的框架之中,这样我们才可以持续创新。现在,我宣布这个孩子可获得500美元奖金。”
过了4个多月,通过大量研究和实验,罗宾的皮鞋工厂中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已经被机器取代了。
罗宾·维勒,这个美国商业界的奇才,就象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美国商业界的前途。
创意,是经营者致富的捷径,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总是在这上面体现出来。
商海茫茫,只有那些独具创意有开拓精神的水手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