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则故事:在很久以前,一个年长的医生驾着马车来到一个小镇。他悄悄地走进一家药店,和一个年轻的店员秘密谈着一桩生意。
过了很久,店员跟着医生走进马车,带回一个老式大铜壶,经过一番检查,他掏出500美金给了这位老大夫,这是他所有的积蓄。
老医生给店员一张写了配方的小纸条。至于它的价值到底有多大,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配方到底能创造多大奇迹,年轻的店员也没有底。
后来,店员遇到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她品尝了铜壶中的饮料后,居然赞不绝口,再后来,这位姑娘便嫁给了年轻的店员。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用那个老医生留下的配方生产了大量饮料,居然创造了巨大财富。
这种饮料就是当今众所皆知的可口可乐。这个店员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商业直觉。
皮尔·卡丹第一次展出各式衣服时,人们似乎在参加一次真正的葬礼,纷纷指责他的行为倒行逆施。结果,顾主联合会把他除名了。不过多年之后,当他再返这个组织时,他的地位大大提高了。从大学里直接聘请时装模特,让人们直接了解他的服装,从而确保了他的成功。
1959年,皮尔·卡丹异想天开,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借贷产销,这一举动让他遭到失败。时装行会也就是服装业的保护性组织对他的举动瞠目结舌,再次将他抛弃。可他在三、四年之后,又一次东山再起,还被这个组织聘去任主席。
就这样,皮尔·卡丹的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不仅有童装、男装、挎包、鞋和帽子,而且还有一些配饰。并且向国外扩张,开始在欧洲、美洲和日本获得许可。1968年,他又转向家具设计,后来又沉溺于烹饪,并且成了世界上拥有自己银行的时装家。
“卡丹帝国”从服装起家,30年来他一直位居法国时装界的先锋。1983年,他在巴黎举行了“活的雕塑”的表演,展示了30年来他设计的妇女时装,尽管岁月已过去了20~30年,可这些时装仍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没有使人有落后的感觉。
卡丹在经营时装业的同时还向别的行业发展。1981年,皮尔·卡丹以150万美元的价钱从一个英国人手里买下了马克西姆餐厅,这一举动引起了全巴黎的很大震动。这家坐落在巴黎协和广场的餐厅已有90年的历史,当时已濒临破产,毫无前景可言,很多人对他这一举动不理解,人们都不相信这位奇才是否真有魔力让这家餐馆东山再起。然而,3年过去后,马克西姆餐厅竟真的重放异彩。不但恢复了过去的繁荣,而且其影响扩到了整个世界。马克西姆的分店不仅在纽约、东京安了家,同时在新加坡、里约热内卢和北京落了户,以马克西姆为商标的各种食品也成为世界各地家庭餐桌上的美味。卡丹终于实现了他的诺言:“执法兰西两大文明的牛耳(烹饪、时装)走向世界。”
皮尔·卡丹的事业在40多年来持续地扩充发展,现在他的企业遍布全球,法国就有17家,全世界110多个国家的540个厂家持有他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在全球他共有840个代理商,有18万职工在为他生产“卡丹牌”或“马克西姆牌”产品,全年的营业额为100亿法郎,皮尔·卡丹现已跻身法国十大富翁之一。
皮尔·卡丹的时装敢于突破传统,以富于时代感,青春气息而著称。在1955年,皮尔·卡丹由于创新而被同行逐出巴黎时装协会———辛迪加,但他并未因此而停滞追求创新的脚步,与此相反,他加速了他事业的发展。他的设计别具匠心,独树一帜,从面料的选用到款式的设计都统领着世界的潮流。60年代末,他设计出一套女式秋季服装,以样子新、料子柔、做工精而被巴黎的时髦女郎和年轻太太抢购一空,在巴黎造成了一时的轰动。因为他的设计刻意追求标新立异,所以,在法国时装界不时刮起了一阵“卡丹革命”的旋风。
销售上,皮尔·卡丹实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战略。从高楼大厦到小小的领带夹都使用他的名字做商标。如时装、打火机、手表、地毯、框子、汽车、飞机……几乎所有有形的美化生活的东西都在他以皮尔·卡丹为商标的经营范围之内。这种营销方式.使卡丹的各项经营走向了一条全方位。流动式的发展道路。其效果可谓十分卓著。
有关皮尔·卡丹的发展历程,拿破仑·希尔概括为:
经营需要创新。
经营需要创新,管理更需要创新。
美国的麦考密克公司就曾经历过几乎要倒闭的危机。
公司的创始人W·麦考密克是个个性豪爽的经营者,由于他的管理方式慢慢地不适应于时代了,于是公司逐渐地不景气,最后陷入了困境。
但就在这时,他突然暴病而亡,公司由他的一个外甥C·麦考密克继位。新的经理一上任,立即果断采取措施,加薪、缩短工时等等措施。而职工们皆对他的种种举措表示感谢。所以,公司的士气大振,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在一年内就实现了公司的扭亏为盈。
公司的两位经理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减薪,令员工产生不满和抵制情绪;而后者加薪,则振奋了职工的士气,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知,创意的好坏,关系着一个公司的命运和前途。要想让自己的创意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就要从出乎意料的角度出发,才有可能走出局限,畅游无限的广阔空间。
过去有间纺织厂生产呢子面料,但质量出现问题,成品上竟有许多白色小斑点,导致产品积压,销售不出去。这时厂里的设计人员突发奇想,既然如此,倒不如把这些瑕疵变成装饰。于是他们刻意将小斑点变大,结果一种新产品“雪花飘”呢子便上市了,而且一时还成为了抢手货。这种经营策略被该厂职工笑称为“歪打正着”式。
还有日本一家体育用品公司,也曾采取过这种不符合常规的营销方式。他们聘请一些非专业人员设计鞋子,由于这些人头脑中没有条框的限制,能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果一位足球教练——一个十足的设计外行,竞设计出当时风扉一时的一种叫“散步鞋”的产品,并且为该公司带来了巨额的利润。
以上的两个例子,皆是运用逆向思维而取得成功的。
它的益处在于,不受常识或常规的束缚,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地展示了出来,从而成为新的创意。逆向思维的妙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