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3300000006

第6章 涟漪(2)

长子诞生,朱见深大喜过望,一面派人祭祀山川,一切以皇太子的礼遇隆重对待。一面晋万贞儿为皇贵妃,只可惜,这个被朱见深和万贞儿寄予厚望的皇儿未满月便夭折。

此后万贵妃便不再有娠,她的心态亦有了剧烈变化。若说从前,她只是独霸后宫,拒绝和其他人分享爱人,此后的她,更立意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在后宫掀起无尽的腥风血雨。

是嫉妒也好,是不甘也罢,这一切细说起来亦都情有可原。若在今时今日,以他们的感情,当可名正言顺地履行一夫一妻的制度,而无须顾及其他。

遗憾是在当年,她不能做他唯一合法的妻,又身在后宫这样群芳争妍的地方。即便他对她的感情无可再深,亦会因众多的妃嫔不断介入而分薄。身为一国之君,即便他再专宠她,亦须分出雨露散播到其他女子身上,肩负起传宗接代的任务。

或许,感情让人失望的地方亦在此。没有绝对的忠贞,自始至终一心一意的太少。所谓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人不怨天也要妒。就算朱见深内心深处认定万贞儿是自己此生唯一深爱的女人,无可取代,但在行为上,他或主动或被动的背叛过她不止一回,纵览明宪宗的后妃表,会发现朱见深一生见缝插针临幸的女子实在不在少数。

从悼恭太子朱祐极的母妃贤妃柏氏,到明孝宗朱祐樘的母妃纪氏,这些或美貌或聪慧的年轻女子的出现,无不给万贞儿带来极大的忧患。岁月是不饶人的。她出身寒微,自幼入宫,外朝并无得力的亲眷贵属可依靠,唯一的儿子又早早夭折。

这么多年,若不是她生性机巧,善于应对,能够牢牢把握住皇帝的心,借以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又巧合地死在皇帝之前。一旦改朝换代,她的下场不会太妙。

她在后宫大开杀戒,逼得夫君差点绝嗣。试想当年宫闱间此起彼伏的流血事件,真叫人不寒而栗。人与人之间的恶斗,居高临下置人死地的姿态——权力所赋予人的恶毒和阴冷,与它所赋予这座宫阙的金碧辉煌形成鲜明对比。

她对他,不是没有患难真情,只不过,最后都化作了心机诡计。曾经的缠绵只剩孤寂。但我理解万贞儿,与汉朝那位与她行为相似的赵合德相比,两者都是控制欲极强的阿修罗式的人物,宁枉勿纵。

不同在于,万贞儿对朱见深,有那么多年相依为命的感情作底,她有资格捍卫自己来之不易的地位。而赵合德对刘骜,更多的是以美色固宠,以填欲壑,倾城之美换一世荣华,说到底,并没有几分真情实意。

成化年间的宫闱之争,接二连三皇嗣夭折,都说是意外,可哪有那么多的意外?想必朱见深心中也是有数的。只是,他对万贞儿的爱已经远远超越了人情,违背了常理,令他漠视那些为他生儿育女的妃嫔。

那些如花美眷,在他心中不过是生育工具,抑或是即兴遣怀的玩物而已。至于那些皇嗣,对于朱见深而言,不比这个陪伴了他半世的女人重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不再是他世界的一部分。乾坤颠倒,世界只是她的一部分而已。

从幼年起,他最眷恋的女人就是她,哪怕她芳华不再,哪怕她在众人眼中是个悍妇、妒妇,哪怕他心知肚明她做下的恶事,他总能找到理由去原谅她。也许连原谅都谈不上,他不觉得她所做的事情能减少他对她的感情。情深情执如此,夫复何言?

所谓拱手江山讨你欢,朱见深放纵万贞儿的一切作为,是非对错标准已不重要。朱见深对万贞儿的信任已然让他放心放手让她去为所欲为。

或许,在朱见深想来,这个女人一生都是忠于自己的,她又没有了儿子,将来也难有所企图,就算她现在做得有些过分,又能过分到什么程度呢?就当是宠她吧,就当是补偿吧。万贞儿始终是向着他的,不会为了别人去害他。而万贞儿之外的其他人,他就不是那么放心了。

由是出现了明代历史上除“东厂”之外,另一臭名昭著的特务机关“西厂”。出现了继英宗朝大太监王振之后,另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太监——宪宗朝的汪直。

汪直“初给事万贵妃于昭德宫”,本是侍奉万贵妃的一名太监,因为人精明狡黠,颇得万贵妃的欢心,由此也被宪宗信任喜欢。汪直成为西厂提督,专职刺探各种信息,向皇帝密报。以至于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而他自己威行朝野,权倾一时。直到汪直因贪图军功,搅扰边境,惹翻了鞑靼、辽东各部。眼见边境不宁,一心要过安生日子的朱见深烦了,听了东厂太监尚铭和侍郎李孜省的奏报,将汪直贬往南京。汪直失去宠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万贞儿对朝局动荡毫不在意。这自私自利的女人也从无远见,不能深刻意识到这些攀附于她谋求私利的人,对江山社稷、子孙后代会造成多大的创伤和隐患。她在皇子夭折,自己不再有娠之后,大半的精力都用在清除朱见深的子嗣方面。

那些未出世的孩子遭了毒手,已出生被封为太子的亦不能幸免。成化五年(1469年)四月出生,成化七年(1471年)十一月被封为皇太子、成化八年(1472年)被封为“悼恭太子”的皇次子朱祐极,因一场并不凶险的小病而突然暴亡。事后虽无人敢质疑,但多数人有理由相信是万贵妃下的毒手。

这样算来,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能够幸存,完全是劫后余生的产物,连他的母亲纪氏入宫,也可算是劫后余生。

成化元年(1465年)的春天,广西发生过一次瑶民动乱,明军出兵征伐。大藤峡之战之后,一些瑶民的妻女被俘入京,充作奴婢。贺县土官之女纪氏被俘入宫,后因知书达理,充作内廷女史,掌管书室藏书。

成化六年(1470年),宪宗某次入内廷书库,见纪氏面容姣好,谈吐娴雅,别有一番温柔姿态,忍不住与她有了一夕之欢。而这不经意的一次鱼水之欢,却让纪氏有了身孕。

本来,在万贵妃严密的掌控之下,后宫之中任何风吹草动都逃脱不了她的指掌。这次偏偏出了意外。许是万贵妃为人骄横,驭下极严,暗地里已不得人心;又或是大明国祚不该绝于此代,冥冥中要有后来的“弘治中兴”。天佑吉人,一向冷酷的宫廷,这次神使鬼差地出现许多出力帮忙的好人。

先是奉命拿来堕胎药的宫婢,一念之仁,不忍已成型的胎儿打落、纪氏丧命,遂将药剂减去一半,回报万贵妃说纪氏其实是“病痞”,意即说她肚里长了瘤子,以至于腹部胀大,不是怀孕。

万贵妃此时正为了皇次子朱祐极出生的事情上心,听了宫婢回报,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女史懒得再详加追究,只是下令纪氏立即移居安乐堂而已。安乐堂是明朝收容老病宫女的地方,即是俗话说的“冷宫”。

所谓“冷宫”,在紫禁城中没有固定的地方,一般是内廷某一处僻静荒芜的宫苑,只为让皇帝眼不见心不烦,获罪的妃嫔被关押在阴暗不见天日的小屋子里,待遇可想而知。天启年间的张裕妃、李成妃因触怒客魏(明熹宗朱由校之乳母客氏与典膳太监魏忠贤)被幽囚于宫中,一个被活活渴死,一个被关押在乾西五所整整四年,直到崇祯年间才恢复妃位。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因触怒慈禧太后,初被囚禁在咸福宫北人称“老苑”的空室里,后被转禁在乾东五所寿药房的配殿里,被贬至外东路景祺阁北面的空房里。珍妃布衣钗裙,不施粉黛,穿着连宫女都不如。每天一日三餐由太监从门外递入,还要恭听太监的训斥、折辱。一代宠妃尚且如此,就可想见历史上其他湮没无闻的女子处境之凄凉。一朝入了冷宫,何止是红颜冷落,君恩义绝,基本上一只脚已经踏入了鬼门关,想逃出升天,是难上加难。

等到纪氏生子,万贞儿得知消息,命令太监张敏前往查探,若是发现纪氏生子就溺死。小小的门监张敏亦是位卑而忠贞,不忍皇上无子,社稷无后,悄悄抱走婴儿,藏于密室以米浆蜜糖喂养,避免了万贵妃耳目的进一步搜查。

再来是,废后吴氏不计前嫌,以江山社稷为重,将孩子养于西内。她痛恨万氏,怜惜纪氏,两个苦命的女人和众多宫人一起,冒着生命危险,藏匿起孩子,竭尽所能地照料。

这可怜的孩子,到了五六岁还不曾见过生人,长长胎发披到地上。冷宫的岁月,漫长寂寞,没有边际。时间失去了真实的意义。宫墙边的野花开了一季又一季,白雪覆上黄瓦又消融,无声无息。宫门冷寂,人事仿佛没有变迁,只是锁锈又厚了几层。谁也不知道转机何时出现,抑或是,转机未至,杀机已至。对于这个孩子的存在,宫中所有得知真相的人都默契地守口如瓶。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宪宗晨起梳头,见镜中自己面容倦怠,华发暗生,不由感慨:“老将至矣,无子。”给宪宗梳头的太监张敏突然跪下说:“死罪,万岁已有子也。”朱见深将信将疑,张敏抱定一死之心,慷慨呈言:“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

此时,站在一旁的司礼太监怀恩也跪下呈奏道:“皇子现在潜养于西内,已经六岁,一直以来藏匿不敢外传。”

宪宗这才知道自己有子,惊讶之余,立即传旨要去见孩子。身在冷宫的纪氏得到消息,给孩子换好一件红色小袍,告诉他:一会看见有人来,当中那个穿黄袍有胡须的,就是你的父亲。她抱住孩子痛哭,如生死诀别。这灵慧的女子,仿佛已经探知命运的底牌。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一旦这孩子重见天日,亦是自己命绝之时。

悲喜交集的宪宗看到孩子的第一眼,就抱起孩子说:“是吾子,类我!”(是我的孩子,长得像我!)几个月之后,这个在冷宫里侥幸生存下来的孩子朱祐樘被立为太子。而他的母亲却被封为淑妃。她移居永寿宫后不久,自缢于宫中。时隔不久,张敏也吞金自杀。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如过往那些死去的妃嫔和宫人一样,他们是梦境一般的存在,如烟尘一般消失在这座宫城里,很快就无人问津。人人都心知肚明此事是谁所为,却都心惊胆战的缄口不提,只当是个意外吧!这些年来的意外还少么?皇帝无心追究,谁人还敢深究。

纪妃的逝去或许在宪宗心中激起了些许涟漪,但很快就归于平静。他只在乎自己后继有人。除此之外,他只在乎万贞儿。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年已不惑的万贵妃因责打宫婢而痰涌在喉,气绝暴亡。

宪宗哀伤欲绝,叹道:“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如是,辍朝七天,谥万氏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陪葬于茂陵。

按照明朝的制度,只有皇帝和皇后死后才能葬于天寿山陵区。万贵妃幸运在她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死在皇帝之前,得以与朱见深同葬于茂陵。

万贞儿死后不久,悲伤过度的宪宗也盛年而亡。数百年后,清朝的词人纳兰容若路过天寿山的茂陵,勒马驻足,感而生情写下了一阕《菩萨蛮》:“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寂寥行殿锁,梵呗琉璃火。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

这一段孽缘如何数算?美梦只剩涟漪,重来亦失余意。不过前朝旧事,浮光掠影,前世荣华,如今只余深山日暮,寒鸦夜啼。

同类推荐
  • 弃的故事

    弃的故事

    本书是台湾小说家骆以军1995年自费出版的同名诗集修订版。在前半部分中,作者以“弃”这个意象为核心,将大量富含想象力的故事凝缩为幽微曲折的抒情诗,虚幻意象与真实情节重叠跳跃,描绘末世时空、荒凉情境、宿命悲愁及人我疏离之感,提出其惊世骇俗的“遗弃美学”,反向试探存在的意义和爱的可能。而在本书的后半部分,“爱”仍旧是贯穿其中的主题;然而,跨过二十余年,作者已是“疲惫但或更宽容些,朝暮年余生蹒跚前行,无有奇想”的中年大叔,笔下文字更显温情洞彻。年轻时的虚无惶惶一一沉淀,重返遗弃之前,世界那该有的尊严和美丽形貌。
  • 闲云词

    闲云词

    本书收作者的词作近三百首,有:“关中吟(二十六首)”、“韶山行(十四首)”、“新疆吟草(四十八首)”等。
  •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当一个人从扮繁复杂的异乡回到故乡,故乡是不需要辨别的。故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切记忆,一个人回到故乡,他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就可以宠辱皆忘,直至消失在与故乡无边的融人中。与物欲横流,人情淡漠的他乡相比。只有故乡才是我们皓首单衣仍不忘返回的最后归宿,只有故乡,才能让一个游予在他的怀中快乐地哭泣。
  • 杜甫文集3

    杜甫文集3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热门推荐
  • 龙渊惊虹

    龙渊惊虹

    一个来历不明的失忆少年,本是杀伐果断,冷酷非常,可却因为一个花痴少女,乱了这个江湖,亦是乱了整个世界。
  • 陌生的中国人

    陌生的中国人

    改革开放,让一个强大的中国、陌生的中国突然呈现在世界面前:从浙江清冷的青田到喧嚣的西班牙马德里,从广西中南部贫困的上林到黑非洲加纳的金矿,从鸭绿江畔繁华的丹东到朝鲜平壤的寂夜;从故乡到他乡,从早先的超稳定到如今的四处漂泊谋生,陌生的中国人不断带给世界惊奇的同时,自身承受了多少情感的磨难、经历了多少苦痛、留下多少灵魂的背影?本期我们从杨猛的长篇纪实《陌生的中国人》中精选部分章节,让您从中感受中国人在海外含泪带血的奋斗经历——偷渡西班牙1995年10月初,一个清冷之夜,19岁的郑建茂离开家乡青田,踏上偷渡之路。
  • 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和魔衣柜(中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和魔衣柜(中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系列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都曾表示自己深受C·S·刘易斯作品的影响。随着《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改编成电影,全世界更多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纳尼亚冒险故事中,这绝对是你一生难忘的神奇旅程……
  • 被风吹走的爱情(中国好小说)

    被风吹走的爱情(中国好小说)

    人只有在生死攸关的当口,才能看清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疾病让马丁重新认识了自己,让他对从前颓废的生活后悔不已。他开始理解他人,愿意记住他们的美好。正是青春的我们,没有理由怨天尤人,埋怨生活,因为我们还有爱的能力,还能够去爱一切可以爱的。
  • 虚损启微

    虚损启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苏曼殊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苏曼殊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先生,我们不熟

    先生,我们不熟

    栗小沫情场失意,职场得意,每天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第一次见面,她误会他喜好男人。第二次见面,她将水杯扔在了他身上。第三次,栗小沫问他:陆卓尔我上辈子欠你的么?其实,这就是一个腹黑深情男千方百计将媳妇儿拐进家门的故事!
  • 秋风杀

    秋风杀

    只是一把水果刀,刀柄刀把加在一起,不过一拃长,但揣在身上,就不再是普通家什了。他胆小,用女人黄桂花的话,连老鼠都不如。他不敢杀猪不敢杀鸡,就是一只麻雀,他也没胆掐。老鼠不至于怕麻雀吧?黄桂花的话是有根据的。娶黄桂花的第二年,从田里回村的路上,唐喜看见黄桂花肩膀上趴一条毛毛虫,没替她捉,反而受了惊,大叫不止。不像男人,太不像男人了。可是,谁能想到,他把那么锋利的东西揣在身上。对他而言,已经不再是水果刀,而是……凶器。这两个字从牙缝溜出来,唐喜不可遏制地战栗了一下。太阳还在西天上晃荡,现在还不能去。
  • 稼軒先生年譜

    稼軒先生年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言行 大影响

    小言行 大影响

    一个个充满智慧的言行被融入本书的一个个故事中,更加生动深刻。针对不同读者,《小言行大影响》都有富于哲理的经典故事,每个小故事后均画龙点睛地提炼出其深邃的智慧,使读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故事的真谛,获得心灵的顿悟,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