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7500000008

第8章 从未倒下:美联储的金融危机史(7)

联邦储备第四次提高利率在社会上引起极大争论,美国商会责怪华尔街的金融人士不应当为自己的利益而牺牲整个工商界。劳工联合会与产业工会联合会(AFL-CIO)也对此发表声明,认为在美国仍然有840万人失业和660万人打零工的时候,联储却在提高利率给经济泼冷水,其结果只能使失业者更难找到工作。

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在5月27日就利率问题举行了听证会,要求格林斯潘对提高利率的理由作出解释。争论的焦点就在于美国经济刚刚好转而又没有任何通货膨胀的迹象,美联储为什么要对经济刹车。议员们在听证会上则要求格林斯潘对今后不再提高利率作出保证。

这次提高利率一个月以后,由于对日贸易逆差扩大,外汇市场美元对日元的比价在6月21日跌破了1∶100的大关。这就把美联储置于提高利率以挽救美元颓势和维持利率以防经济滑坡的两难选择之间。在经过两个月的观察和思考之后美联储消除了对后者的顾虑,在8月16日作出把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了4.75%、贴现率提高到4%的决定。美联储官员声称这个利率水平是与美国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相适应的。

克林顿政府对美联储连续提高短期利率致使长期利率猛增的情况开始是不满的,但在经过研究之后认为美联储的做法可以把美国经济保持在2.5%-3.0%的持续温和增长的水平上,有利于克林顿在1996年的竞选,因而对联储的决策给予了支持。

但是这种暂时的一致并不能完全消除双方在金融政策上的分歧。这种分歧的第一个迹象是在1993年的总统经济报告中经济顾问们否认自然失业率自70年代初期以来有什么大的变化,强调目前的失业率远远超过了自然失业率,同时宣称用通货膨胀的加速来说明刺激经济的措施超过了自然失业率是不科学的,因为影响通货膨胀的加速还有许多其他因素。

另一个迹象是具有凯恩斯观点的新任美联储副主席布林德同格林斯潘在美联储召开的年会上,对美联储政策目标的不同提法。布林德主张西方中央银行在确定利率水平时既要考虑到通货膨胀,又要考虑就业问题,而格林斯潘则主张修改《联邦储备法》,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利率政策的唯一目标。

1993年7月22日,格林斯潘在参议院宣布,美联储决定不在继续强调运用货币量M1或者M2a作为指导货币政策的目标,同时相应地加大对实际利率的重视。1994年开始改为以调节实际利率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

aM2指广义货币供应量,其计算公式是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它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90年代,美联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制定,充分吸取了战后美国政府货币政策实践中,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失业率升高、利率攀升之间顾此失彼的经验教训,努力追求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之间的均衡关系。

因此,在90年代初美国经济衰退和复苏阶段,美联储采取利率下调手段以刺激经济恢复,但又不实行对经济的过分刺激而诱发日后的通货膨胀。在90年代上半期以来经济进入扩张阶段,美联储密切监测美国经济运行中的各项经济和金融指标,尤其以实际经济年增长率为尺度来作为调整实际利率的依据,适时地收缩银根来打压任何通胀苗头,剔除可能的通胀隐患;但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以防止经济过度紧缩为度,努力运用温和的货币政策将宏观经济增长调控到一个较为适度水平之上,这为美国长达20年的大缓和营造了一个非常稳定的金融货币环境,简而言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美国新经济时代的增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贪婪的惩罚:次贷危机的真相

根据借款人信用条件的评级情况,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优质抵押贷款(PrimeLoan);近优级抵押贷款(Near-prime);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Loan)。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简称“次级贷款”或“次贷”,如今人们所普遍谈论的“次贷危机”,实际上就是由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危机。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一般是在贷款机构或商业银行进行,这些机构通过经纪人的营销,特色贷款对象,并把信用评级作为发放贷款的重要依据。

优质贷款一般是面向信用等级高、信用评级分在680分以上的收入稳定的贷款人。而次级抵押贷款一般是向信用分数低于620分,还款能力差、负债较重的贷款购房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

近优级贷款(Near-prime)则是一个介于优质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8贷款二者之间的贷款,也被称之为“Alt-A”贷款。这种贷款通常是发放给信用分在620-680之间的贷款人,这一类人信用记录不错,可是缺少或完全没有固定收入、存款、资产等合法证明文件。金融机构认为这类抵押贷款要比次级贷款更为安全些,而事实是“Alt-A”贷款的潜在风险有时要大于次级贷款。次级市场和“Alt-A”贷款市场都是高风险市场,按揭利率比优质贷款高,而问题就出在这部分市场上。

2001年,随着网络泡沫的破裂,美国经济面临衰退的危险。此后,联储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连续14次降低再贴现利率,13次降低联储基金利率,直至将利率降到1%的超历史最低水平,并维持了整整一年。

这一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低利率让美国人更喜欢买房和负债消费,为了让他们借到更多的钱,有关机构不断放宽放贷标准,造成许多人盲目借贷。由于优质抵押贷款市场门槛太高,大量信用程度较差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贷款的购房人,往往转向次级贷款,该类贷款对信用要求程度不高,但利率通常要比优质贷款高2%-3%,次级抵押贷款对放贷机构而言可以说是最激动人心的业务。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使得信贷市场也日渐火爆,而作为信贷市场一个组成部分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在此次房地产繁荣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房地产市场大量的投资刺激了房价的上涨,2001-2005年,美国的房价平均上涨了一倍,特别是在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洛杉矶地区和东部经济中心纽约、费城等地区的房屋价格节节攀升,这导致美国房地产投资泡沫产生。

在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对于房地产金融机构而言,发放次级贷款可以获得更高的贷款利率,即使发生违约,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而回笼贷款本息。但自2005年以后,美联储在资产泡沫逐渐明显,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开始提升利率,并且在两年之内连续17次将联储基金利率从1.0%提高至5.25%。

随着利率的不断提高,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逐步降温,一些地方的房价甚至开始下跌。然而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购房者的热情仍未冷却,以至于次级抵押贷款占美国全部房贷的比例从2001年的不到5%跃升至2006年的20%。但是,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趋势时,一方面那些通过浮动利率贷款购房的次级按揭贷款人,心理预期与偿付能力下降出现大量违约,而其违约风险通过次级按揭贷款衍生产品迅速放大,动摇了市场信心,最后引发了大面积的次级贷款信用危机。

房利美(FannieMae),即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成立于1938年,是最大的“美国政府赞助企业”,从事金融业务,可以增加抵押贷款资金的流动性,降低购房成本。2008年9月发生次贷危机以来由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接管,从纽约证交所退市。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即使拍卖抵押的房产也难以得到本金的金额偿付,一些放贷机构因此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倒闭,进而引发以其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次级债风波。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终于在2007年8月爆发,并席卷了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次贷危机爆发后,冲击波传导到了“次级债券”,引爆了“次级债危机”。

实际上,次贷危机就是包括次级贷款和次级债两个层面,“次级贷”和“次级债”都属于金融产品和工具范畴,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彼此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从次贷危机到次级债危机的演变过程,集中体现了金融产品的资金链、信用及风险传导的内在本质。

住房抵押贷款可以说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它具有借短还长的特点,进而影响着其资产负债结构和久期的匹配。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流动性,并分散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银行,通常愿意出售部分或全部住房抵押贷款,而发达的资本市场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应运而生了。

而次级债是基于次级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债券,最典型的就是债务抵押债券CDO。这种债券一般是由投资银行打包次级抵押贷款,然后由信用评级机构对债券进行评级后在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的购买者可能是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保险机构,也可能是国外机构或投资者。

通过发放次级抵押贷款——贷款证券化——获得新的资金——再发放次级抵押贷款,银行业通过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可以很快获得新的资金来进行下一笔抵押贷款的发放。

如此循环的结果就是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发放的金额和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发行的数量相伴激增。因为次级债券的投资收益一般要高于优先级债券和国债等较低风险的债券,高回报率吸引了欧洲、亚洲(特别是日本)、澳洲以及其他国家的许多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教育基金、政府托管的各种基金和对冲基金等保守型机构和激进型机构都参与进来。市场规模在短期内迅速扩大膨胀,这些次级债券投资者成为利益的获得者,也必然成为损失的承担者,以美国著名的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为代表的贷款机构、以美林公司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以及以花旗集团为代表的金融超市和以全球财富管理著称的瑞银集团成为这场“金融飓风”的直接风眼,而一些大大小小的对冲基金、海外投资者等都受到波及,一场原本只涉及单一地区、单一金融产品的危机已经通过蝴蝶效应演变成了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飓风。

美国次贷危机由最初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问题开始,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的高杠杆率作用,迅速扩展到整个金融市场,引发了华尔街股市的大幅震荡,最终导致了自“大萧条”以来全球经济最大的衰退。多家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破产,大量的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困难并演化成银行信贷危机,随着金融机构相续倒闭和流动性短缺,证券价格开始大幅下降,次贷危机向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蔓延。与传统的金融危机相比较,本次次贷危机传导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次贷危机从全球最核心的金融市场——美国爆发。

本次危机,最先溃败的是最具创新能力的华尔街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并引发全球金融动荡,并非局限于个别国家或地区。

“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以及“9·11”恐怖袭击事件对美国消费者信心的打击使美国经济跌入低谷。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的增加、超低的利率以及宽松的住房抵押贷款审核条件刺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但也累积了风险。

次级贷款业务不断膨胀,同时在金融自由化、监管放松的情况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不断推出复杂的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衍生次数和交易链条不断延长。风险从包含次贷的房贷基础资产向房贷证券化产品链条传递并累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从2004年起两年内连续17次加息,美国房价开始下降,次贷风险开始显现并向衍生品链条传递,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

以往发生在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传递能力都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对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威胁不大,影响也只是局限于局部地区。例如,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对东亚新兴工业国家以及巴西造成冲击,对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影响有限。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是全球最发达、最重要的金融市场,美国金融市场向全球提供大量的金融产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金融机构经营也变得国际化。

美元是国际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使得起源于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迅速通过金融市场、贸易和投资、汇率以及市场信心等渠道向全世界传递,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金融自由化和放松监管背景下,金融创新和各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也放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资产和负债期限错配和高杠杆化经营使得投资银行具有内在的脆弱性,一旦不能继续获得短期负债,投行不得不抛售长期资产,从而遭受资本金亏损,而且财务杠杆过高导致即使账面资产很小的损失也会带来资本金巨大损失。

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使得投资银行持有的证券化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引发投行去杠杆化,资产抛售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同时,市场信心危机使得投资银行无法筹集到新的短期债务,不得不大规模缩小资产规模,损失进一步扩大,经营出现困难甚至倒闭。

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各金融机构的损失逐渐扩大。2008年3月16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2008年9月,房利美和房地美、雷曼兄弟、美林、AIG、华盛顿互惠银行等十多家著名的金融机构纷纷破产。

2.从次贷危机向经济衰退传导的主要渠道是金融业和贸易。

本次危机主要是通过金融业和贸易渠道从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传导,从而导致经济衰退。

金融业衰退是导致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次贷危机导致多家金融机构相续倒闭,大量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困难。而美国是一个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金融业不仅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而且本身也是经济体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金融业利用其在全球的核心地位赚取巨额的利润,金融业的增加值在GDP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金融业经营困难,金融机构发生巨额亏损,即使在危机没有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条件下,整个经济也会受到重大冲击。

同类推荐
  • 稻盛和夫谈成功方程智慧

    稻盛和夫谈成功方程智慧

    本书包含稻盛和夫的主要思想、以及其成功的智慧和经验,涵盖成功之道、人生哲学、经营智慧等多方面的内容,对成功所需要的梦想、追求、心态、行动、实践、做人等各个要素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独特的视角,全方面展现了稻盛和夫的智慧精髓和成功精华。无论是对渴望汲取经验助己之力以取得更大成就的企业经营者,还是胸怀抱负、立志有所作为的有志青年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都能从本书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 团队第一

    团队第一

    《团队第一:团结、服从、协作、沟通》写了: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的时代了,我们不需要特立独行的英雄,而是需要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集体。成功靠朋友,跋涉的险选中离不开支持与鼓励;成长靠对手,困难与挫折能给予你亨炭的经验;成就靠团队,完美无缺的台作才能让你登上理想高峰!
  • 世界500强总经理的管理笔记

    世界500强总经理的管理笔记

    管理者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员工凭什么跟你混?这样的魅力,你有吗?企业管理,为什么会乱象丛生?好的公司,靠的是法治还是人治?如何打造高效的管理模式?如何让企业快速、倍增式发展?世界500强企业的崛起,无不依靠一个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团队。不会管理,管理者纵有三头六臂,只能培养出一群老油条,小绵羊;不会管理,管理者纵有三头六臂,也是自己累到死。本书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案例,作者利用自己在一些成功企业里的多年实践经验,将这些企业的管理模式、人才运营、对外并购等成功经验总结出来,以作为众多企业管理者参考之用。
  • 柳传志的领导智慧

    柳传志的领导智慧

    每个著名企业家都有其独步天下的“秘技”,这也是其耀眼的闪光点。柳传志从创办联想开始,即以其卓越的领导力,为联想人乃至整个企业界所称道。
  • 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希望集团三十年

    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希望集团三十年

    20世纪80年代初,刘永好四兄弟在四川老家开始创业旅程,他们用拼凑起的1000元钱,从养鸡、养鹌鹑做起,在三十年间打造出中国最知名的民营企业——希望集团。其中刘永行刘永好两度被评为福布斯榜的中国首富,二人也先后成为CCTV2001和2006的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四兄弟的成功是中国式“白手起家”的典型,他们的创业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也因此见证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各个时期的起伏跌宕,而他们一路走来,三十年屹立不倒、蓬勃长青,的确称得上一个难得的奇迹。
热门推荐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本书分为泰勒斯、老子、孔子等部分。
  • 修二代的美好生活

    修二代的美好生活

    听说修二代的日子快活无比,不缺灵石不缺丹,不愁法宝不愁吃。 可是……这是真的么?
  • 续梦思缘

    续梦思缘

    梦也可能是一个个故事,而故事也可依托于梦中,只是生活随笔,想到了就写,谢谢。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本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历史与神怪题材相结合的完美典范。作者许仲琳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广博的宗教知识,将民间流传的封神故事整理成一部伟大的神魔巨著。小说中所包罗的各路神仙及魔怪数不胜数,许多人物形象如姜子牙、哪吒三太子、二朗神杨戬、雷震子、土行孙等等,早已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 雨夹雪

    雨夹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郭沫若翻译研究

    郭沫若翻译研究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为综述,对郭沫若作为翻译家的成功之道、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以及翻译影响进行了整理与提炼;下编为郭沫若译作评介,对郭沫若的主要译作按德语、英语、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进行了分类评介;第三部分为附录,分为“郭沫若译论选”、“郭沫若译事年表”、“郭沫若译著详考”和“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四个部分,旨在为今后的郭沫若翻译研究者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 来生再相爱

    来生再相爱

    本书是王运秋的个人文集。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亲情的缺失,面对敬老爱幼,面对感情的偏离等等问题,作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寻。文集由“心语”“情感”“百态”“小说”四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又包含了数篇短文。本书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可读性强。
  • 零售心理战

    零售心理战

    全球最大便利店连锁公司7-Eleven的创始人——铃木敏文,结合40多年的零售经验,为您讲述洞察顾客心理的成功秘诀:不要为顾客着想,而是要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比起优点,顾客往往更容易记住卖家的缺点;消费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时,只有当消费者亲眼看到具象的产品,才能察觉自身的潜在需求;顾客并非不愿购买,他们只是期待产品能够带来“合理化购买的理由”。通过引述日本各行业一线成功人士——包括AKB48制作人秋元康、优衣库品牌设计师佐藤可士和、JR东日本Ecute创始人镰田由美子等人的经营理念及案例,铃木敏文将为您献上一系列最经典、最全面、最实用、最通俗易懂的零售实践课。
  • 械异世界流浪记

    械异世界流浪记

    陆平本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失恋后的一场醉酒让他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异能和机械的争斗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作为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受着无形的命运推动,他能否挣脱枷锁?
  • 老公这个时空的你好穷

    老公这个时空的你好穷

    青春是一场不容错过的烟花美景,而你是这场烟花后留给我的所有美好回忆。但奈何缘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