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6100000008

第8章 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1)

“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浪漫主义的——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真正浪漫主义的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物。音乐向人类揭示了未知的王国,在这个世界中,人类抛弃所有明确的感情,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渴望之中。”

——E.T.A.霍夫曼

(Hoffman,1776-1822)

1.浪漫主义运动

“浪漫主义是一种不受拘束和无穷无尽的美。”

——里希特(1763—1825)里希特(J.P.Richter,1763—1825),德国浪漫主义作家,笔名是让·保尔,主要着作有《赫斯玻鲁斯》,《蒂坦》和论著《美学入门》。

历史学家注意到艺术风格是在古典派和浪漫派这两个极端之间变换的。这两派的艺术家都力求表达特定的感情,并寻求在完美形式中表现这种感情。但他们观点不同。古典主义追求条理,平衡和宁静,浪漫主义则要标新立异、渴求如醉如痴的狂喜。古典派的艺术家在对待艺术和生活时有较客观的倾向,他们力图理智地观察生活,并要“完整地看到它”。而浪漫派的艺术家则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从个人情感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德国哲学家尼采在他的论艺术的文章中,戏剧性地将这大不相同的两派比作阿波罗和狄俄尼索斯,阿波罗是光明和诗歌韵律之神,与之相对的狄俄尼索斯是酒神和热情之神。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交替出现,甚至在开始就同时并存,是因为它们符合了人的自然本性的两种基本动力:一方面,人需要节制,要求那种经过净化和受控制的感情;另一方面,人又要求无拘束地表现感情,渴求未知的和不可得的事物。

欧洲艺术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时期是特别加上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称号的。前一个时期包括十八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和十九世纪的前几十年;另一个时期在法国大革命引起的社会和政治变动的影响下,于十九世纪的第二个二十五年中明确形成。

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

法国大革命是各种重要的社会力量较量的产物,它突出地表明了世袭的、封建的、依靠农业的贵族向依靠商业和工业维持其地位的中产阶级的权力转换。像美国革命一样,这次动乱预示了由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而形成的社会制度即将来临。这个新型的社会,建立在自由的冒险的基础之上,比以往更加强调个人。自由——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个人的——就是它的口号。在艺术方面,个性的强烈要求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得以表现。

“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激起了希望和想象,没有几个艺术家对此没有反应。对被压迫者的同情,对简朴的民俗和儿童的兴趣,对人及其命运的信念——所有这些都与这个时代联系得非常紧密,表明了浪漫主义运动的民主特点。十八世纪的艺术在古希腊的艺术中获得了灵感,而浪漫主义艺术则发掘了所谓的“黑暗时代”的艺术。亚瑟王亚瑟王是传说中的六世纪英国国王。、齐格菲齐格菲是十三世纪的德国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的英雄。、神话故事和中世纪传说取代了以前由古代的神和英雄所占据的位置。浪漫主义时期的建筑复兴了哥特式的风格。因此,十八世纪带有对称性的、刻板的大花园由公众所喜爱的别致的洞穴和神秘的村舍所代替。浪漫主义者强烈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并把大自然作为人的内心冲突的背景。每当浪漫主义小说中的女主角感到悲痛时,天就下雨了。

浪漫主义诗人反对他们的古典主义前辈所用的传统形式和内容,他们倾向于奇异的、栩栩如生的和带有激情的东西。在德国,一些年轻的作家追随歌德和席勒,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抒情诗,这种形式在海涅的艺术作品中达到了顶峰。海涅成了浪漫主义作曲家所喜爱的作家之一。在法国的类似运动,是由法国最伟大的作家雨果和最伟大的诗人拉马丁领导的。英国反对古典主义时代形式主义的抒情诗人中有格雷、考珀和彭斯,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拜伦、雪莱和济慈。个人主义的新精神在浪漫主义艺术家独特的感受中表现出来,他突出他的自我感受,作为一种个性和其它人分离开。卢梭宣称:“我和所有我所见过的人都不同,如果不是更好一些的话,至少也是不同的。”

浪漫主义艺术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强调强烈地表达感情的方式。一般认为,“我”这个代词就是随着浪漫主义在诗歌里出现的。十八世纪古典主义的那种精致而抽象的双行诗已经过时,带有激情的抒情诗表现了新的时代。如雪莱的诗句:

哦,把我像波浪、落叶、浮云那样飚起!

我跌倒在人生的荆棘上!我血流遍体!这是雪莱《西风颂》中的两行诗句。

又如济慈的诗:

每当我害怕,我的生命快要终止,

来不及让我的笔写完我那横溢的文思。这是济慈的十四行诗《每当我害怕……》中的两行诗句。

艺术家新获得的自由,证明并不完全是一件幸事。他面对的是庸俗的世界,他越来越感到与世隔绝。一些放荡不羁的新型艺术家出现了。他们是被抛弃在阁楼里挨饿的梦想家,他们用特殊的服装和举止来“震动资产阶级”。这种敏感的人对周围的金钱世界来说又好又不好。浪漫主义艺术家日益感到自己站到了反对现存制度的一边。受宫廷生活影响的社会约束对他们来说不起约束作用,但他们知道他们离开了自己的追随者,在孤独中为自由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世事中退隐,可以集中全副精力于内心问题。无休止的渴望、对逝去的童年幸福的哀悼、折磨灵魂的难以表达的不满——这些都是浪漫主义情绪的组成部分。这种艺术家的悲观主义并不是没有外部现实生活的基础的。很明显,法国大革命唤起的美好愿望是不能在一夜之间实现的。尽管提出了勇敢的口号,但人类还是既无平等又无自由。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让位给“这个世纪的通病”——怀疑和厌世。

在这个时代的艺术中,反映了社会弊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描绘了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带有偏见的关系,雨果将《悲惨世界》奉献给“世上不幸的人们”。十九世纪的小说在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中获得了重大的主题。冉阿让和希斯克里夫希斯克里夫为小说《呼啸山庄》中的主人公。,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奥利佛·推斯特、德伯家的苔丝和卡拉玛佐夫兄弟等各种各样的人物从充满激情的篇章中涌现出来,揭露了十九世纪社会的失败和罪恶。

逃避现实的艺术家的作品几乎也有同样的说服力。有些人美化过去的时代,如司各特和大仲马。另一些人表现了对遥远国土的向往,在透纳透纳(Turner,1775—1851),英国风景画家。和德拉克洛瓦戴拉克鲁瓦(Delacroix,1798—1863),法国浪漫主义画家。的油画中产生出异国情调。浪漫主义的诗人和画家显露出对生动的、幻想性的和恐怖的主题的特殊爱好,他们展现的是“陌生而奇妙”的世界,例如在柯勒律治、霍桑霍桑(Hawthorne,1804—1864),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思想惯向先验唯心主义,作品带有阴郁的色调,主要代表作是《红字》。或坡坡(E.A.Poe,1809—1849),美国诗人,批评家和小说家,作品色彩阴暗,充满恐怖气氛。主要作品有小说《乌雪尔一家的衰落》、诗《给海伦》等。一类作家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怪异的景象。总而言之,浪漫主义支配了十九世纪的艺术产物,它命名了一个运动和一个时代,创造出了大量丰富多采的作品,至今仍使千百万人为之倾倒。

2.音乐中的浪漫主义

“音乐就是以万物为主题的旋律。”

——叔本华

一个时代在道德、政治和社会风气上的巨大变化,也会在这个时代的艺术中表现出来。但除非新时代的艺术家掌握了表现新思想的手段,否则就不能使这些巨大变化表现出来。这恰恰是浪漫主义运动在音乐方面的成果,它使作曲家获得了符合时代要求的表现手段。

第一,随着工业革命,不仅生产出了更廉价、更灵敏的乐器,还使管乐器作了重要的改进,这大大影响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音响。例如,给铜管乐器加上活塞,使它们用起来灵活多了。这样,作曲家——如瓦格纳和柴科夫斯基——就能让圆号演奏在海顿和莫扎特的时代无法演奏的旋律。同样,由于制造技术的改进,钢琴采用了铸铁结构和更粗的弦,这使它获得了更浓厚和更辉煌的音色。如果李斯特充满激情的奏鸣曲发出和莫扎特奏鸣曲不同的音响,那不仅是因为李斯特的时代要求他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且还因为这个时代为他提供了能产生不同效果的钢琴,这种钢琴在较早的时期既找不到也无必要。

第二,社会的逐步民主化带来了更广泛的就学机会。在欧洲的主要城市里都成立了艺术院校,它们比以前的学校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音乐家。这样做的结果,使十九世纪的作曲家可以依靠比以前时代在技巧上要高得多的演奏家。由于音乐从宫廷和教堂里转移到公共的音乐厅,管弦乐队扩大了规模,提高了能力,这使作曲家获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于变化和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这样自然会直接影响到音响。例如,十八世纪大部分音乐作品的力度范围在弱(p)和强(f)之间,而十九世纪管弦乐队的力度范围要大得多。这时开始风行暴风雨般的渐强和响亮与柔弱之间的强烈对比,这使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音乐带有强烈的戏剧性。由于管弦乐变得越来越重要,管弦乐的写作技术——也就是配器法——几乎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终于,音乐家像画家一样有了一套“颜色”,并且像画家一样地使用它们。他们想象出具有吸引力和魅力的美的东西,创造各种情绪和气氛,使人联想到自然景色和平静的或狂暴的海洋。

为了能够直接地交流感情,作曲家开始使用大量的表情术语,用来提示音乐中的情绪,这样使出现了很有特色的词汇。在十九世纪的乐谱中,经常能够碰到的指示用语有dolce(温柔地)、can-tabile(如歌的)、dolente(伤心地)、mesto(悲哀的)、maestoso(庄严的)、gioioso(高兴的)、conamor(温柔可爱地)、confuoso(火热地)、conpassione、espressivo、pastoral、agitato、mis-terioso、lamentoso、trionfale。这几个词的意思是:热烈地、富有表情的、田园风的、激动的、神秘的、悲伤的、凯旋的。这些词汇不仅提示了音乐的特点,而且暗示了音乐内部的思想结构。

对民间传说的兴趣和民族主义潮流的高涨,促使浪漫主义音乐家采用自己祖国的民歌和民间舞曲。结果,一些民族的风格——匈牙利的、波兰的、俄罗斯的、波希米亚的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出现了,在欧洲音乐中开拓了新的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欧洲音乐的旋律,和声和节奏。

浪漫主义时期的旋律,甚至是为乐器写的旋律,都是易于哼唱的。十九世纪首先就是这样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音乐家尽力要让他们的乐器“歌唱”。浪漫主义的交响乐,协奏曲和其它器乐作品中的主题一直被改编成通俗歌曲。这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这是因为浪漫主义的旋律具有一种抒情性,使它直接诉诸情感。舒伯特、肖邦、威尔第及其同代人的曲调持久不衰便是证明。通过无数的歌曲,歌剧,还有器乐曲,浪漫主义旋律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泛的听众的欢迎。

十九世纪的音乐努力追求有丰富情感和高度表现力的和声。在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下,作曲家寻找一些音的组合,这些组合比他们的前辈所习惯的要更加不谐和。瓦格纳就是我们将要了解到的“半音和声”的潮流的领袖。(半音和声由于使用了调外音,而使以调内音为基础的和弦更加有色彩)。瓦格纳在《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用强烈的不谐和音来表现一对爱人的思念,表达了时代的需求。使用半音和声的倾向,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

十九世纪的作曲家逐渐地将他们从十八世纪作曲家那里继承而来的器乐形式加以扩大,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说他们所要说的东西。海顿或莫扎特的交响乐一般演奏大约二十分钟,而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或德沃夏克的交响乐持续时间至少两倍于此。由于公众音乐生活的发展,交响乐成为管弦乐中最重要的形式,它可以与浪漫主义文学中最庞大的形式——长篇小说相比。结果,十九世纪的作曲家对待交响乐的写作比前辈要谨慎得多,有些人甚至可以说是到了谨小慎微的地步。海顿写了一百多部交响乐,莫扎特写了四十多部,而舒伯特、布鲁克纳和德沃夏克(仿效贝多芬的榜样)写了九部,柴科夫斯基,六部,舒曼和勃拉姆斯,四部;弗朗克,一部。正如浪漫主义音乐家们所清楚地认识到的那样,在贝多芬之后写一部交响乐不是一件容易事。

浪漫主义者期望能最大程度地强烈体验到各种感受,他们被文学、音乐和绘画所陶醉。他们推想,一种结合了以上三种艺术的“综合艺术”该会多么迷人呀!这样,十九世纪的音乐稳步向文学和绘画靠近,也就是汲取音响领域之外的要素。就音乐和语言的结合来说,当然是以和浪漫主义诗歌与戏剧的结合最为明显。但浪漫主义作曲家甚至在他们的纯管弦乐作品中也响应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并以异常的活力抓住了同样充溢于十九世纪诗歌和绘画中的感情基调。

所有这些倾向的结果,使浪漫主义音乐产生出和其它艺术一样的强大力量。十九世纪的音乐是和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的深刻思想、人类的命运、神与大自然、对自己祖国的骄傲、对自由的期望、当时的政治斗争以及善对恶的最后胜利联系在一起的。由浪漫主义运动引起的这些理智上和感情上的联系,使音乐作为一种道德力量,作为人类的伟大远见和人的内心生活与周围世界之间的直接联系而取得了十九世纪的支配地位。

3.浪漫主义的一种表现手法

——短小的抒情形式

“我的短歌出自巨大的悲痛。”

——海涅

浪漫主义运动通过短小的抒情形式来满足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需要。歌曲和钢琴小曲就是新抒情风格中特具吸引力的形式,这种形式盛行于十九世纪的头几十年。

歌曲

歌曲的曲目——包括民歌、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比所有其它类型的音乐都要丰富得多。这是因为歌曲结合了旋律和人声这两个具有普遍感染力的音乐因素。歌曲是以诗歌为基础、为独唱而写的短小的抒情作品。一般说来,人声的旋律是在器乐伴奏下演唱的,器乐伴奏提供和声背景和支持。

同类推荐
  •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

    舞蹈,是种活的造型艺术,是感情的最真率、最完美、最有力的表现。灵魂的舞者们,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用原始的肢体律动传递出生命的活力和美的思想。
  • 著名歌剧欣赏

    著名歌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歌剧欣赏》定位为歌剧欣赏入门普及型书籍,收集了世界著名的歌剧,包括《白毛女》、《江姐》、《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其中包含了歌剧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及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
  • 南方音乐

    南方音乐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生于南京,1979年进入南京梅园中学,1985年保送武汉大学,1989年分配到北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
  •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大足石刻是重庆大足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余韵延至明清,历经沧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石窟艺术宝库。
  •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精神的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成为中国美术创作的精神源泉。本书以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为题,旨在从审美情感与内在精神的层面全面阐述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全书内容包括了中国画的审美精神、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以及有关意境、写意、形神的辩证关系等论文,对中国绘画目前的写意大家及其写意精神进行论述,指出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涵盖了意境、传神、趣味、境界、意趣、写意等精神内涵。可以说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是在“观物取象”的基础上,经过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与内在精神的艺术加工,立意为象,以“渐悟”和“顿悟”的哲学之思,实现物与象,情、景与境的“天人合一”。
热门推荐
  • 桃源奇谈0a

    桃源奇谈0a

    晋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朔回寻址,探桃源福地何在。恋恋不忘相思意,为卿折翼坠红尘!不料两年多的相处,不及两个月的陪伴。被人陷害,她这才发现原来他已不再信她。伊默对着镜语显现的故事嘲讽一笑,缘来从头至尾,竟是她错了!悲剧结尾,没有什么轰烈的过程,比较慢热。但是书很短,我会尽快给各位卿填完的。么么哒!
  • 独尊天龙

    独尊天龙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一个青年穿越到天龙的世界,剑破九霄,败尽天下高手,为报血海深仇他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为了心爱之人他可以与天下为敌。神偷传人誓要搅动天龙世界的风云!
  • 顾少套路有点多

    顾少套路有点多

    银色的巨浪掀起数米高的白墙,奔腾着咆哮着,一浪高过一浪。女孩的动作轻盈而又敏捷,踏着浪……
  • 楚门骄探

    楚门骄探

    直到那个小皇帝说要娶她为后,龙小凤才发现身处的世界有点不对劲。原来……自己一直都在一个故事里。可醒悟过来的龙小凤并没有回到现实里。因为所谓的“现实”,好像也是个梦。她该怎么办?她也很无奈啊!那么……只能破梦了!破开楚门的世界,瞧一瞧真实的人间世!(友情提示:本文架得很空,一切全是胡扯。谢绝各种考据,反正作者君绝对不听!)
  • 三生缘:绝色将军

    三生缘:绝色将军

    朋友妻,不可欺!那么,妹妹呢?!他是龙族逃婚少主,前有老娘逼娶侍女,后有真爱投怀送温暖!可国仇家恨在身,他岂能深陷温柔乡?忍辱负重,爱情和仇恨是他活着的理由,穷途末路,可大仇未报,偶遇仙缘,看他如何逆转乾坤......
  • 凤舞隋末

    凤舞隋末

    被亲外甥女买一送一带着穿越了,没想到啥都没有!金手指没有,狗也没有……就连装备都没得捡,不过问题不大,要枪要炮自己给她造呗!可是,外甥女要当女王是什么鬼操作?!不管了,这可是要星星都得给她摘的亲外甥女,做舅舅的一定得满足她的愿望呀!
  • 一键神级升级系统

    一键神级升级系统

    天生绝症少年白昊,死后获得系统虚的帮助,来到异界,为完成虚下达的百个任务而努力着,本以为来到修炼世界需要与其他有系统的男主一样打怪升级结果……升级其实只需要说一声就可以随便升级,从此白昊开启了他的修炼之路(作者吐槽:其实有在修练吗?)
  • 天龙邪尊

    天龙邪尊

    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龙魂激活,化身地狱邪龙,拥有吞噬天地异火的绝世天赋。炼丹火,天劫火,三昧真火,地狱火等,都是他口中的食物……
  • 英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英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据情报显示,卡西欧博士越狱后准备和英国的大毒枭进行一场交易。于是莱恩和卡奇、米娜一起来到了英国,开始了他们的英国冒险之旅。在旅途中他们还结识了很多的朋友,发生了很多新奇有趣的故事。通过他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可以了解英国的地理、历史、名人、古迹、人文、科学和风俗习惯……
  • 凰权:腹黑王爷替嫁妃

    凰权:腹黑王爷替嫁妃

    “在本王的王府里,你只有听从的份儿!”某爷站在她三步开外负手讲着他的规矩。她不觉心里有些嘀咕,这人知不知道自己是王妃而不是丫鬟呢?“你最好安分一点儿,如果敢做出对本王不利的事情来…”“那不如这样吧王爷,”她盈盈一笑,眼波流转,“你休了我咱们两不相干,我自然不会…”“想走?”某爷扳指微转,“除非你是具死尸,或者,直接化做一堆灰…”晚上,她身穿薄衾爬到了他的榻上,“王爷,臣妾来侍寝了呢!”王爷黑眸一闪压她于身下,他的王妃怕是又别有用心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