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2400000018

第18章 西讨东征(4)

“将军,打天下如同建大房。行动之初,就要立好根基。根基既固,房子便可矗然而立。”见朱元璋神色迷茫,冯国用进一步解释道,“将军在短时间内,已经拥有四五万人马。可是,并无可以立足的城池,东游西荡,无异于浮萍飘蓬,蝗群鸟阵。率先占领几座城池,站稳脚跟,乃是当务之急。然后,再拿下个控南北、占地利的形胜之地,作为根基……”

“这形胜之地在哪儿呢?”朱元璋迫不及待地问道。

“金陵!”冯国用右手食指重重地一戳桌子,“看准时机,拿下金陵,将军便有了根基。”

“为什么不是濠州,滁州,偏偏是金陵呢?”

“濠州、滁州,既无可倚的高山大川,又无可据的深隍高城。金陵则不同,自古是帝王之都,拥大江,依钟山,虎踞龙盘,形势险要。占据金陵作根据地,焉愁四方不服,霸业不成?”

一席精确透辟论述,使朱元璋茅塞顿开。他从心里佩服眼前这位白面书生的远见卓识。与那些横拼乱杀,称王称霸的莽汉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朱元璋对读书人从此刮目相看,对眼前这个年轻书生,敬佩有加。听罢冯国用的谈话,他激动地说道:

“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话半点不假!今天兄弟的一席话,使我心明眼亮,浑身清爽。我打算把你们弟兄留在身边。你做我的幕府参谋,国胜有一身武艺,让他担任镇抚,拨三千人马由他统领。只要尽心尽力,我断不会亏待二位。你俩以为如何?”

“谢将军栽培!”弟兄两人急忙离席拜了下去。

当天晚上,朱元璋与冯国用一起,制定了近期的行动方略:兵分两路,攻城略地。第二天,朱元璋拨出两万人马,由徐达和汤和带领,前去攻打定远县。他自己则率花云、郑遇春等向滁州进发,他要亲自拿下这个控扼南北的交通要冲、军事要地。

滁州府,位于皖东江淮之间。乃是冀、兖、青、徐,南下金陵的必经之地,距金陵不过百里之遥,堪称是金陵的北大门。它背倚“林壑优美”的琅琊山,面对肥沃的广畴平原,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这里做太守时,“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写下的那篇千古美文《醉翁亭记》,就是对琅琊山上醉翁亭的讴歌。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近来也学会了饮酒,每天总要有几杯落肚。心中有了不快,还要饮个半醉。不过,他是醉翁之意只在酒,并没有观赏酿泉醉亭,领略山水之乐的雅兴和修养。此次南下滁州,完全是接受了冯国用的建议,准备着“立根基”的。

滁州城深沟高垒,城坚隍深,易守难攻。大军逼近滁州时,为了不引起守军的注意,离城还有四十里,朱元璋就吩咐安营扎寨。他命周德兴、国胜,各领一百精兵,化装成进城卖粮采购的百姓,从四门混进城去,埋伏在城门附近,准备夺门:午夜子时一到,四门一齐行动。

由于近来这里战事平静,夜间每座城门守护的军士不过二三十人。天黑之后,月色朦胧,疏星点点,风平树静,宿鸟不惊。守城的军士,有的躲在城楼里赌博,有的倚着城垛打瞌睡。香梦正酣,刀锋落到了脖子上,来不及发出一声哼,一个个倒地毙命。不到半袋烟的工夫,巧妙的偷袭即宣告结束,四个城门全部落到了红巾军手里。紧接着,城门大开,城上燃起了火把。已经赶到城下的大队人马,潮水一般从四门涌了进来。从酣睡中惊醒的守军,没等摸到兵器,便乖乖做了俘虏。等到晨曦拂窗,战斗全部结束。州官上吊自杀,守敌两千余人,全部做了俘虏。

朱元璋不忘冯国用的教导,刚刚进驻州府大堂,便下达两条命令:第一,不准滥杀俘虏,不得抢掠民女财物,违令者斩,第二,投降的俘虏,老弱者遣散回家,其余的一律收留。

只用十几个士兵死伤的代价,便收复了一座著名的城池。第一次住进碧瓦朱柱、雕梁画栋的大房子,朱元璋心中欣喜不已。一时弄不明白是自己时运好,还是暗中有神明相助?坐在大堂的太师椅上,他翘着二郎腿,随口吟出了一首歪诗:

脱去袈裟换战袍,

捷报如雪兵如潮。

滁州城里万民乐,

遥望金陡放声笑!

朱总管占领滁州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四面八方。人们纷纷传说,这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将,就是放牛娃出身、在皇觉寺出家的思惠和尚。失散许多年的亲人,得到朱元璋“坐滁州”的消息,相继来投。二姐夫带着儿子保儿、大嫂和大哥的儿子驴儿,辗转来到滁州投靠朱元璋。此时,朱元璋才得知,二哥、三哥已经去世,二姐也因饥饿而死。与亲人分手不过十几年,竟然一别成永诀!阴阳两界,此生相见无缘,不由相对痛哭一场。

“一时会聚如再生,牵衣诉昔痛难当。”他做了皇帝之后,在《皇陵碑》中,写下了这样凄惨的诗句。朱元璋见侄儿驴儿和外甥保儿,虽然只有十三四岁,但已经长成了半大小伙子。而且腼腆中露着机灵,十分喜欢,便将两人收为义子。让姐夫在滁州玩了几天,给他二十两银子打发他回了老家。朱元璋给侄儿取官名朱文正,外甥改姓朱,取官名朱文忠,留在身边抚养调教,以备尔后委以大用。

收养义子的习俗,当时不仅在民间,在义军中也颇为流行。带兵的将领,为了培养心腹,都喜欢收养勇武俊秀的青少年做义子。有了多年的抚养之恩,义子不但作战时能为义父拼命,更重要的是,放到哪里都是心腹耳目。除了朱文正和朱文忠,朱元璋先后认了沐英等二十多个干儿子。在他们长大后,派出去做监军,监视将领的一举一动。利用干儿子监军,不是朱元璋的发明,但朱元璋做得特别出色,成了他驾驭众将领的法宝之一。

亲人相继去世的悲哀,尚在朱元璋心头萦绕,徐达送来了捷报:他与汤和率领两万人马攻定远,经过一天一夜的苦战,就一举夺下了北城门。大军由北门涌入城中,用了不到两个时辰,便将全城占领,俘守敌一千余名。

数日之间,连下两城,补充兵员数千,朱元璋大喜过望。命令徐达、汤和,一面出榜安民,加固城墙;一面加紧练兵,四处打粮——做久驻固守的打算。朱元璋在滁州城,也进行了同样的部署。并且不断地派出哨探,探听元军的动静,以防敌人来犯,仓促迎战。

领滁州的第三天,西门外来了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人,向门军打听朱总管的住处。门上担心此人是奸细,对他进行反复盘问。但他除了自称名叫李善长,别的什么也不说。只说前来见朱总管,有要事相商,部下只得前来棋报。朱元璋从冯国用那里听说过此人,还没有来得及结识,心中仰慕的人不请自至。他立刻吩咐出迎。

李善长,原名李元之,祖籍江南歙县,生于延佑元年(1314),今年已经四十出头,比朱元璋大十几岁。幼时在歙县灵金山闭门苦读,一心走科举的道路。但见元朝统治者仇视汉人,鄙薄儒生,愤而放弃举业,钻研起法家著作及兵书战策等杂学。自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旦有了雄才大略、知人善任的英雄豪杰,便去投綠。不幸,许多年过去了,年过而立,仍然没有遇到萦回于心的英雄。受徽州商业风气的影响,只得弃文从商。凭着丰富的知识,灵敏的头脑,数年之间,竟然成了闻名一方的富商。娶了定远巨室王家的小姐后,便在定远安了家,准备此生做个陶朱公。自从民变蜂起,白莲教遍及江淮,他对韩山童、刘福通、彭大、郭子兴等众多起义将领,逐一进行观察分析。无奈,始终没有发现堪称开天济世的英才。只有粗汉出身的朱元璋,近来拔城劫寨,连战皆捷,显示了与众不同的胆略和智慧。他看到了一线希望。听说冯氏兄弟也归顺了,更坚定了进一步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决心。朱元璋攻下了滁州后,李善长便安排好家小,跋涉百余里前来报门相见。耳听是虚,眼见是实。他想当面进行观察,探明朱元璋的人格胆识,合意则留,不合意则去。

客人被热情地迎进客厅。通报姓名,坐定之后,侍从献上茶,朱元璋文绉绉地说道:

“久仰李先生大名,今日不远百里而来,不知对末将有何见教?”

李善长含而不露地一笑:“小人不过一介山民,在将军面前岂敢言教?”

“那……先生为何来此?”

“听说将军所向无敌,用兵如神,小民万分敬仰。一则,前来祝贺大捷,二则呢,想亲眼瞻仰常胜将军的风采。”

“哈哈哈!先生真会奉承人。末将虽然取得了小小的胜利,也不敢劳动大驾亲自来祝贺呀。”朱元璋得意地调侃起来,“至于在下的‘风采’吗,不看还好,一看呀——丑八怪一个。先生看得久了,只怕连晚饭也不想吃。

李善长仿佛没听懂主人的调侃,眯着眼睛,久久打量坐在对面的‘丑八怪’。忽然,他猛拍桌案,惊呼道:啊!十载寻觅,天上地下!终于阴云消退,庖明星露面啦!”

“先生,那启明星,不是天天露面吗?”客人出语突兀,朱元璋一时不解,见客人笑而不答,傦懵懂懂地又问,“有什么值得先生寻找的?”“小民找到了明君、希望!”

“先生,你的话俺不懂。”

“哈哈哈——将军怎么会不懂呢?你就是咱们汉人所盼望的‘明王’呀。久旱逢甘霖——国人所要寻找的天之日、民之主,原来在这里!”

客人出语惊人,朱元璋不由一震。如今群雄蜂起,哪家不是打着“明王出世”的旗号?郭子兴等所敬奉为首领的韩林儿,不就是他们的“明王”吗?继而一想,他当托钵僧流浪途中,教书先生说他有大富贵的话,与这位先生的话不谋而合!莫非中华“明王”,真的应在自己身上?心中欣喜的朱元璋却故意惊讶地摇头:

“先生此言差矣。难道你不知,当今明王乃是韩林儿,他不但是朱某的皇帝,也是我家郭大帅尊奉的皇帝。明王之说与朱某何干?先生,不远百里而来,莫非是来与咱家玩耍?”

“非也,非也!此等与国运、民生攸关的大事,岂是开得玩笑的!”李善长神色肃然。一边说着,一边离坐起身,长揖至地,“朱将军,小民有一事相求,不知能恩允否?”

“先生不必多礼!”朱元璋等客人坐定,诚恳地说道,“先生有什么话尽管说,只要朱某能做到的,断无不应之理。”

“朱将军,小人此番弃商离家,前来滁州,专为投靠名主而来。愿在将军麾下效犬马之劳。望将军不弃,收留小人。”

“哎呀呀!先生休得言求,这正是咱家求之不得的呀!”

李善长再次深深一揖:“多谢将军。”

“来呀,快快摆酒,我要与李先生一醉方休。”朱元璋兴奋地吩咐。交杯递盏,语言投机。酒宴一直进行到日落星起,方才结束。撤席后,二人秉烛夜谈,朱元璋再次把话引人正题。他诚挚地向李善长询问尔后发展大计。李善长则是有问必答,坦诚地陈述了一通平天下、创大业的道理。他字斟句酌地说道:

“将军的祖上,曾居沛县,与汉高祖刘邦堪称是同乡。如今山川王气,正应在将军身上。抚国安民的重任,非将军莫属。汉高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目光远大,不贪图眼前富贵,故而成功奇速,将军何妨以贵同乡为楷模?”

“依先生之见,何时可以平定四方战乱?”

“刘邦仅用五年便成就帝业。眼下时局,与秦末类似,只要效法刘邦,网罗英才,励精图治,平定天下,南面为君,绝不是遥远的事。”

“在下明白了——多谢先生教诲。”朱元璋离坐,深深拜了下去,“如蒙先生不弃,我想委屈先生,做我的掌书记——掌管文书,参赞军机。帮助咱家成就大事,如何?”

李善长愉快地答应道:“在下遵命。”

从此以后,朱元璋把李善长视为臂膀与心腹,虚心听取他的谋略和建议。不但像刘邦使用张良那样,让他参赞军机,而且像利用萧何那样,发挥他经商的特长,让他鞏管后勤供应,以及调解将领之间的矛盾冲突。李善长尽职尽责,不负重托,对朱元璋得天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当朱元琢志得意满,准备乘胜再攻取几座城池时。濠州来了急报:永义王赵君用,为报上次失败之仇,将粗心大意的郭子兴挟持到他新攻占的泗州,准备在那里动手,将郭子兴除掉!

恩人、上司有难,焉有不救之理?朱元璋立刻与李善长、冯国用计议,如何尽快设法搭救干岳丈。

同类推荐
  • 杜威:教育即生活

    杜威:教育即生活

    1919年,应胡适等人的邀请,杜威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中国行,这不但在当时中国的知识界和教育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杜威思潮”,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1922年的学制改革的先锋。杜威的讲演对胡适、陶行知、张伯苓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次访华,也对杜威自己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古老中国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交锋也给他带来了丰富而深刻的启示。从1919年6月8日开始,杜威先后在教育部礼堂、清华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地作了16次社会与政治哲学讲演,16次教育哲学讲演。此书精选收录了杜威在华期间的16次教育哲学演讲和16次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演讲,体现了大师的视野和风范。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 我所缄默的事:一位叛逆女儿的回忆

    我所缄默的事:一位叛逆女儿的回忆

    在《在德黑兰读》中,伊朗作家阿扎尔·纳菲西讲述了一个秘密阅读的故事;在本书中,她讲述一个动荡时代的伊朗家庭的秘密故事,从祖母到女儿。尽管出身显赫,但纳菲西无意于记录往来名人,或者评论政治生活,综述各个历史时刻,而希望描述那些脆弱的历史的十字路口——在那里,人们的生活和个性反映出了一个更大更广阔的故事,并与之产生共鸣。如同一幅素描,本书将一个女人、一个家庭和一片受难国土刻画得令人难以忘怀。那些成长中的人与事,照片、文字、故事、事实交织而成的人生,以及诸种生命片段之间的空白,正是纳菲西所要探寻并希望讲述的——那些缄默的事。对她而言,这种叙述最终带来的并非终结,而是理解、守护,以及自由。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20几岁,初涉世事,没背景,没经验,没银子,没平台……如何成功?本书是一部求生、求胜的公关必备心法,是为你迎接辉煌30岁而准备的人际战略。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纵览季老的人生,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再次将心灵打动。他的每一句话都那样严肃、真情而又生动。没有华丽辉煌的殿宇,却留给人们一座硕果累累的庄园。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热门推荐
  • 追忆似水年华:盖尔芒特家那边(第三卷)

    追忆似水年华:盖尔芒特家那边(第三卷)

    《追忆似水年华》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种主题构成的交响乐,爱情、嫉妒、死亡、回忆、时光,时而交叉重叠在一起,时而又游离开来,然而在宏观上,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追忆似水年华》被公认为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开意识流小说之先河。
  • 堂吉诃德(上)

    堂吉诃德(上)

    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 学圣人 悟做人

    学圣人 悟做人

    《学圣人·悟做人》将古代圣人的仁爱忠信、叱咤风云、睿智聪明、忧国忧民、执著追求、身体力行、乐观坚毅、慈祥宽容等等优秀品质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在做人方面的教益和启迪。
  • 一世倾心:放倒妖孽邪王

    一世倾心:放倒妖孽邪王

    大婚之日未进门便被休弃,穿越而来的千敬表示淡定,不吵不闹退了婚,事后还混了个郡主的名头拿来装逼。可是,总有人换着花样逼她,害她,还想着要弄死她,且个个都是金马奖影帝影后。某女冷冷一笑,放马过来吧!姐浑身都是戏。“千娇郡主这个身份是你赐的,现在还给你,我们绝交!”倾城女子把玩着手中的青丝,眼中精光流转。“不就是想要本王给你王妃之位嘛!直说便好。”“……”卧槽,这都被看出来了?!
  • 古文小品咀华

    古文小品咀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君子长诀

    君子长诀

    良玉以媒,画扇为缘。一遇君子,情意长诀。 传闻,执掌诸神姻缘的神君良玉,画姻缘扇证亲,圆满情事见诸扇面。可是替别人画姻缘扇的她,自己的情缘却是惨淡。她看上了三十五天的长诀天尊,可五万年的痴缠不过换回一尺折扇,上书两字“无缘”。 于是,带着无法劝阻的决绝,知道同长诀做不得神界眷侣的她,以存着她对长诀情意的半颗心做祭,执意换了一场同长诀天尊的凡界情缘。 神世的良玉和长诀,凡间的薛轻和萧漫。他们纠缠了五万年之久的爱恨,在这场不足三十载的凡尘情缘中,究竟是会昏昏湮灭,还是会熠熠重生? 凡辰总有终了时,只待梦醒后。从凡尘归来的良玉,究竟是会潇洒放手,还是会执念难丢?
  • 带着空间养包子

    带着空间养包子

    萧筱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在2012世界末日的时候存活了下来,还活蹦乱跳的,没死!这是个好现象,但是能不能告诉她,为神马会从21世纪蹦回几千年前?而且……就算是穿越,但也用不着“买一赠二”吧!!!这两个小包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一个女儿身带着两个小包子,身无分文,这……这日子还怎么过啊!!!站在野地里手里抱着两只粉嫩嫩咬着手指、流着口水的小包子,萧筱仰天长叹……初来乍到没关系,咱融入社会,人生地不熟,咱努力的让它熟,女儿身,也没关系,最近不是流行‘女扮男装’嘛!身无分文?咱——空间在手,吃穿不愁……但是,只有一条……觊觎我儿子者——杀!!!→_→————————————谢各位亲赠送礼物:泪雨蝶云送了5颗钻石s2s2s22009送了1朵鲜花ccf1984送了1朵鲜花waitrevert送了1颗钻石waitrevert送了1颗钻石————————————一对小包子由╭(╯3╰)╮叶鱼小盆友领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卖萌宝宝:带着妈咪找爹地》
  • 盗墓之王(全集)

    盗墓之王(全集)

    杨风接到身为盗墓之王的哥哥的小册子,自从哥哥失踪后,他一在追寻线索,仔细研读册子后,得到一个结论就是明年就是2007年世界会毁灭。联系手术刀后,接受了泰国和日本的盗墓高手,而手术刀竟然说他的哥哥还活着,拿出一堆照片给他看,而照片中的都是古代的英雄和魔兽搏斗的场景,而其中一个如果加上纹身的话就是他的哥哥。这个时候,美国的卫星也开始盯上了杨风的目的地……
  • 夏末锦时

    夏末锦时

    这是一场关于爱情的悲喜,友情的背叛与长存的故事,有温润如水也有辛辣似烈酒,总之,在每一场夏末遇见你们,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还好在这场漫长素白的青春里,我不是一个人。
  • 国宝档案(走进科学)

    国宝档案(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北京人化石、和氏璧的秘密、汉墓国宝、皇后之玺、乐山大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