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2700000002

第2章 何谓“懂”音乐?(上)

本文原载《音乐爱好者》1996年第2期。

常听见有人说:“我很喜欢音乐,但不懂音乐”。还听见有人说:“喜欢就行,别管懂不懂”。可见人们普遍认为,“喜欢”和“懂”是两码事。

“喜欢”,就是非常情愿。不用找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无须上级领导的动员和号召,更用不着什么外在功利的驱动,为了某件事或某个东西,着了迷,丢了魂,茶饭不香,夜不能寐,哪怕囊中羞涩,也不惜血本自掏腰包。不用说,谈恋爱能到这份儿上。还有一件事,也能让人如此欲罢不能,就是足球。然而,似乎不会有人问,你懂不懂恋爱?或者,你懂不懂足球?我猜想,之所以无人提出这样的怪问题,其一,恋爱现象过于复杂,而且是非常私密性的领域,所以人们懒得去费神伤脑筋;其二,踢足球很难,可看足球赛却无须培训。业余球迷谁不能侃两下足球?又有谁敢问,你懂不懂球?

可是,“懂不懂音乐”,却是个常被人提起的问题。谦虚的爱好者会连忙推说不懂或不太懂(虽然心里自认很懂),而自负的专业音乐家会认为这是个“小儿科”问题,不仅对之不予理睬,并且可能觉得这简直是对自己的不敬。可不是,足球场上有裁判明辨是非,但在音乐中又有谁来充当黑衣法官?何况,连有法可依的足球裁判都难得公正和有理,对音乐这种玄乎的艺术究竟谁有权来判断定夺呢?我们又凭什么相信这种权威呢?

或许,“懂不懂”这难题应该换个方式问。什么叫“懂”?“懂音乐”是什么意思?“懂音乐”的是哪种人?什么人才有资格称得上“懂音乐”?如果运气好,兴许能问出个所以然来。

追问到底,便不得不承认,“懂”还是“不懂”并非丁是丁,卯是卯,黑白分明,泾渭有别。谁敢宣称,自己真正或者完全懂得音乐?又有谁,会对音乐彻底无动于衷?我们所有人其实都处在这两端的某个地带上。你会点吉他,我爱听摇滚;这位喜欢古典音乐,那位成天哼哼电视剧插曲……原来,“懂”还是“不懂”只是程度上的差别——但这句话却不能再加上“而已”二字。尽管懂不懂音乐的差别无法精确度量,但是差别存在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说的意思是,我们虽不必担心自己会被完全排斥在音乐之外,但却不能就此以为音乐的奥秘随时向每个人敞开着。世上没有人能够彻彻底底懂得音乐,但确实有些人懂得更多,或懂得更深。如果我们诚实,我们会承认,我们懂音乐总嫌懂得不够。因此,我们总是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向更深一步的层面靠近。这有点像数学中的无穷大概念,可以无限增长,但永远不可能达到极限。常言说得好,艺术无止境。其实,懂音乐,或概言之,理解艺术,也永无止境。

说到这里,我们弄明白了一点:懂不懂音乐,确实只能相对而言。对于初涉古典领域的爱乐者来说,熟知“贝五”“贝九”和“柴六”的普通乐迷也能算得方家里手;但对于资深行家,这顶多只算“万里长征第一步”。就是在行家中,也有类型和水平的差别。当然,人们的音乐趣味和癖好千变万化,我们有时很难在其中做出比较和判断。但懂音乐既然可以是个无限进步的过程,我们就可能找到某些原则和准绳。

如果仔细留意,便会察觉上文中已点到了懂音乐的一个要则。其实,“懂不懂音乐”这问话中的第一个含义就是,你懂得、知道或更简单明了——听过多少音乐?虽然很难保证音乐听得越多就越懂音乐,但听得少就很难真正懂音乐,这却是可以肯定的。正如名副其实的美食家一定是一位尝遍各种美味佳肴的专家,懂音乐的行家也准保是个古今名曲烂熟于胸的好手。既然烂熟于胸,可见听音乐光听过并不算数,更重要的是应记得。不仅记得乐曲的作者、名称、编号、创作年代等,而且更能记住音乐的“模样”——如主题、节奏轮廓、音响特质、心理感觉等等。后者的信息专属音乐内的事,能记得多少,记住什么,人和人的差别可就大了。有一些也算是搞音乐这行的,或会唱,或会奏,当然也识谱,可是脑子里音乐没储存多少,别说是冷僻作品,就连普通的“大路货”或稍稍超出自己狭窄专业的曲目也懵然无知。倒是有不少热心乐迷,自叹苦于短缺音乐专业知识,但他们的谈吐中所显露出的对作品及作品演释的熟悉,简直会吓你一跳。到底谁更懂音乐?究竟何谓懂音乐?这问题看来确实值得一问。

音乐是门对手工技艺要求很高的艺术。不论哪个音乐行当,都有一大堆或一整套纯粹的技能训练来帮助学习音乐的人们掌握所需的技能。典型的例子如供练习乐器演奏用的练习曲,有各种类型,不同的程度水平,想方设法让演奏者的手指有力起来、独立起来、灵活起来。所以学音乐讲究“童子功”,这可苦了学音乐的孩子们。要命的是,只要从事音乐,谁也别想逃过技能这一关。除了小时候练手指头以外,长大了还必须完成识别和运用音乐语汇的技能性训练:和声、对位练习,弄清移调乐器在总谱中的读法,为了对乐曲进行外科手术般的解剖而不厌其烦地数小节……等熬过这一切,对音乐的自然兴趣在许多人身上反而减少甚至消失了。多么不幸!懂音乐了吗?可不是,懂了点。能奏几曲贝多芬甚至肖邦,知道什么叫属七和弦,知道奏鸣曲式分呈示、发展、再现三个部分,等等。可听音乐会兴奋、激动吗?感到音乐是某种世上最奇妙、最珍贵的东西吗?真正对音乐迷恋吗?难说。于是看来,学了这么长时间音乐,还是只能算个似懂非懂!因为,仅仅用手指机械地复制音乐,或用理智去僵死地识辨音乐,而没有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领会音乐,算不得懂音乐。说到底,音乐是门艺术。而艺术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特别需要心灵的体验与感悟。

由此我们得到一个看上去有点奇怪的结论:专业音乐人在是否懂音乐方面并不享有特权。有时,站在音乐门外的有识之士由于干脆不懂音乐的纯技术性机关,反而越过了这一障碍,用赤子之心,或用姊妹艺术的心得直接面对音乐的精神实质。音乐使他们战栗,让他们狂喜,虽然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之所以可能,是因为音乐虽说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但它又是最感官化的一门艺术。一旦音乐响起,它就绕开了我们的理智,拨动我们的神经,并直逼我们的内心。所以,文盲不可能成为文学爱好者,但不谙乐谱、不会弹唱的“音盲”却可以是个乐迷。

然而,如果像一般乐迷那样,只是绕开而不是克服了音乐的技术障碍,音乐的诸多奥秘就会永远封闭。一个人可以听过很多音乐,知道很多作品,但如果不掌握音乐的技术语言,他就不可能走进音乐的内部,摸清音乐的肌理。懂音乐懂得很多并不能保证懂得很深。在这方面,专业音乐人可以自诩享有某种便利。当然,如果乐迷朋友不为音乐的技术磨难所吓倒,最后终于闯过了这道墙,那么就懂音乐而言,他(她)和专业音乐家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且不见得就会输给音乐家。因为假定其他条件相等,懂音乐能否懂得更多、懂得更深,全仗一个人对音乐的挚爱和痴迷程度。

于是,本文开头所谈到的懂音乐与喜欢音乐的区分,分析到最后便站不住脚了。所谓“懂”,在很大程度上就包含了“喜欢”;而“喜欢”则是“懂”的前提。懂不懂音乐?其实,就看你喜欢音乐到什么程度。

同类推荐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美术历史与现状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术历史与现状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本书选收他近三十年间美术历史与评论文章,其中有关20世纪中国画发展、西方绘画的引进、油画的本土化、画家的历史命运与历史评价等文章,具有突出的个性色彩,曾引起美术界广泛关注。将画家的艺术活动置于政治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观察,是作者思考的特点。对绘画作品不作纯理论分析,而是与艺术家社会生活和思想境界相联系;对当前艺术潮流与风格观念的评说,总是与中西文化艺术的整体历史相映照。这种个人情感和历史余晖的相互渗透,使他有关现代中国美术的思考有别于一般专业理论著述。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音乐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音乐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音乐精粹》讲述了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以培养色彩思维为目的,从色彩理论基础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提高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兴趣。通过理论的融入,使学生认识到色彩造型规律的来源和过程;通过技法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用色能力。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热门推荐
  • 剑不在江湖

    剑不在江湖

    茅七,十五岁出任点苍派掌门,十六岁下苍山。遇一众武林群像。
  • 凰君

    凰君

    穿越来的君悦运气不太好,被当作人质困在别人屋檐下。一天,追求她的人问她:“你想要这天下吗?我打来给你?”君悦嗤之以鼻:“不能吃不能喝的,还得担心别人来抢地盘,要来干嘛?”她老爹问她:“孩子,你想要这天下吗,想要自己去打。”君悦赶紧摇头:“太累,而且容易死死翘翘。”后来,再没有人问她要不要天下了,君悦仰天长啸:“老子要这天下。”
  • 重生之影后当道

    重生之影后当道

    (已完结)【1V1双处】她是三流的武打女演员,却重生在了霸道总裁的隐婚妻子身上;他是权势滔天的商界帝王。人人都说他讨厌女人,殊不知,他将老婆宠到极致。“沈少,夫人在剧组被人欺负了。”“带王律师过去。”“沈少,夫人下午打戏伤了手。”“知道该怎么做吗?”助理默默地咽了下口水,他知道…该叫救护车,跟夫人对戏的那个,要封杀……“对了,夫人接了一场吻戏。”助理说完默默遁走。晚上。“听说你接了一场吻戏?”“是啊,有什么问题?”
  • 三天内解经

    三天内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混世王妃

    混世王妃

    乞丐变公主,麻雀变凤凰,这个世界上哪里还有比这更好得事情!想我肖喜喜一辈子最大得梦想就是混吃等死,居然真得美梦成真!但是,等等,怎么一转眼就变俘虏了?还变宫女,变王妃!!不要不要,还是让我做乞丐吧!
  • 仙侠怪异志:女配修仙传

    仙侠怪异志:女配修仙传

    这年头,穿越啥的都不稀奇了,黎轻风也跟了把潮流,穿进了书中世界。身为女配的黎轻风表示,没得啥子好怕滴。毕竟她姐姐是女主,她姐夫是男主,咳,废话了。只要不作死,她觉得日子还是可以过下去的。【1v1】
  • 仙子凡尘之恋

    仙子凡尘之恋

    银河深处莲花乍开,仙女突现,惊得众仙前来探望,才华出众、美貌倾国,本以为仙界可以成为其永远的归属,无奈万魔复苏,群妖并出……肩负使命,辗转人间,拯救苍生……一切皆是定数,女娲传人定当全力以赴……
  • 胡不喜

    胡不喜

    大门不迈二门不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平时多带两本书都哼哼唧唧的极品宅女胡某人竟然被自己妹妹一脚踹出了家门,理由是她需要锻炼锻炼……迷失在森林里却被犯了错的某天道拉去救场子……某天道:“功法神器任你挑,天材地宝任你选,突破晋升不扛雷,你修仙好不好?”某喜:“累,不干,送我回家”……某道:“咳咳,那个那个,回不去了……”某喜:……某道:“所以,修仙吧。修仙可以延年益寿,可以青春永驻,可以返老还童,带挂修仙,踏上强者之路,登上人生巅峰,让芳名永存于事!”某人不为所动:“我活这么些年已经很累了,你还想让我多活几年?”某道:……默默打包,趁某人不备,颤巍巍地一脚踢出……
  • 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美食天下(第1辑):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介绍了合理喂养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根据婴幼儿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营养需要特点和咀嚼与消化能力,介绍了不同的辅食制作方法和营养特点,以及辅食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还给予缺乏育儿经验的新手妈妈一些必备的喂养技巧,让妈妈们能轻轻松松掌握。宝宝在0~3岁这个时期,身体抵抗力差、免疫力低,往往难以抵御疾病的“袭击”,宝宝一生病,妈妈就着急上火,担心吊针、吃药副作用大。
  • 桃花树下桃花妖:冷王的圈养小刁妃

    桃花树下桃花妖:冷王的圈养小刁妃

    初见时,他美似谪仙,更似桃花妖般的妖冶。他带她逃离火坑,相随相伴五年,他的温柔一次次的让她沦陷,五年里,他将她宠上了天,她误以为他们是相爱的。做梦也没想到,他竟然会以死从她身边逃离。再次的重逢,她才知道一直以来她不过是他儿时玩伴的影子,为博取那人一笑,他竟对他们的孩子狠下毒手。“除了她,没人有资格替我生孩子,只要能让她开心,杀了你又何妨。”最恶毒的语言取代了曾经的甜言蜜语。?“既然你已经找到了你真正所爱之人,那么请你放过我吧,就算是死,也求你给我一个解脱。”她不止一次的祈求。?而他一次次的将她伤的体无完肤后,却不愿放她离开,只因在迎娶那人之前,她是与他最合拍的床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