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7700000003

第3章

西北通道深入北极的探险家

威廉·帕里是英国海军军官,是探险队的船长。

1818年他曾参加海军部组织的探险队,曾驶入兰开斯特海峡的峡口,因没有穿越而过,因此无功而返。那时他只是一个队员。

第二次,他又跟罗斯探险队进入兰开斯特海峡东部入口1100千米远的地方,这次他是船长,考察了梅尔维尔岛南部帕里山崖,直到碰到坚冰无法航行时才返航,由此获得5000英镑的奖金。实际上只要他再前进400千米,就是白令海峡,就可以通向太平洋了。

1821年帕里成了探险队长。这次他认真总结前两次的经验教训,不从巴芬岛北面进入兰开斯特海峡,而是从巴芬岛南面的哈得孙海峡进入。他在福克斯海湾转了很长时间,又遇到冰封,只好在海岛上越冬。

他们在岛上跟爱斯基摩人和睦相处,有次在部族长家中遇到了一位妇女。虽然她穿着兽皮,但脸蛋格外俊秀,两只眼睛又黑又亮,见了帕里还老是微笑。

这个女人走后,帕里就问族长:“这位妇女是哪个部族的?”族长在介绍时,无意中说到这女人天性聪明,懂些地理,能制地图,对这一带海、岛、山都有研究,她叫伊格卢利克,是相邻部族长家的女儿。

帕里一听高兴极了,第二天就到相邻部族长家中拜访,要找美人伊格卢利克讨教这一带的地理知识。伊格卢利克见帕里没有恶意,就为帕里连夜画出一张地图。

帕里根据这张地图,发现福克斯湾北部与巴芬岛南部间有条狭窄的海峡通往西方,这正是帕里要找的通道。第二年夏天,帕里果然找到了这条海峡。

为了感谢这位漂亮聪明的女人伊格卢利克对他的帮助,帕里把这个海峡入口的一个海岛,命名为伊格卢利克岛。不幸的是,帕里进入海峡不久,船员们得了可怕的坏血病,船队又不得不返航。

帕里虽然没有完整地发现西北通道,但他指出了可靠的途径,因此获得很大声誉。1827年,他还带两个同伴进行了北极探险的尝试,到达离极点800千米的地方才返回。这是人类乘雪橇向北极中心区冲刺的第一次探险。1855年帕里在德国病故。

首次穿越北极飞行的探险家

20世纪初有了飞艇和飞机之后,探险家们很快就应用到极地探险。1896年,瑞典组成“飞鹰”号气球北极探险队,准备穿越北极,在美洲降落,结果没有成功,“飞鹰”号坠毁了,全体队员都牺牲了。1926年意大利航空工程师诺毕尔跟挪威的探险家阿蒙森相识成了朋友,他俩立志要乘飞艇穿越北冰洋。在许多单位和个人的赞助下(包括美国探险家埃尔斯沃斯的资助和两次参加),诺毕尔很快自己设计制造出一艘飞艇,命名为“诺尔格”号,飞艇的艇长就由诺毕尔担任。

1926年4月,飞艇从罗马出发,飞过几个国家领空,航行7600千米,来到北极圈内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5月11日,飞艇经过检修,一切准备好,会集16位探险家,其中有诺毕尔、阿蒙森和美国领航员拉尔森。他们3人在驾驶舱,其他人在座舱里。

当飞艇来到临近极点时,出现了一个迷雾茫茫的世界,越往前飞,玻璃窗被越结越厚的冰碴挡住,很难看清灰白色的地平线。不久,飞艇变得笨重起来,四周结满冰块,螺旋桨不断地击碎着冰块,拳头大的冰块打得飞艇乒乓直响,好像被弹片击中一样,那响声使艇内的人们心惊肉跳。飞艇一降低高度就剧烈颠簸,浓密的云团把它压向高低不平的冰丘。往下看,冰原上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笼罩在雾气之中。阿蒙森熟练地驾驶飞艇,诺毕尔测量着距离。

5月12日深夜,阳光突然穿过云雾,照到结满冰晶的飞艇上,银光耀眼。阿蒙森突然向大家宣布:“准备好国旗,极点到了,我们脚下就是北极!”

美国的领航员拉尔森,半屈一条腿,透过打开的舷窗,对准太阳用六分仪测量距离。他惊喜地喊着:“不错!我们是到北极了!”

飞艇下降距冰面100米的高度,关闭发动机,打开窗口,所有人都探头观望。阿蒙森投出了挪威国旗,诺毕尔和拉尔森各投出意大利和美国国旗。倾刻问,白皑皑的冰原上,出现了一排五颜六色的国旗,他们在北极上空的阳光中飘扬。

飞艇缓慢地在北极上空兜着圈子,16位探险家目睹着北极特有的风光:到处是碎冰块,到处是蜘蛛网似的冰裂缝,蓝净的海水在这些裂缝里泛着涟漪。

湿雾渐渐大了,飞艇又开动机器,不断上升,冲出云层,在1100米高度上迎来灿烂的阳光。5月13日,经过70个小时的飞行,探险家们终于看到了北美洲的陆地,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小城特勒着陆。

这是有史以来人类首次穿越北极冰海的飞行,对后来开通欧洲经北极到美洲的航线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这条航线20世纪70年代就正式开通了。

首次架机飞越太平洋的人

1927年5月世界又传来特大新闻,美国人查尔斯·林德伯格用2天的时间戏剧性地独自飞越大西洋获得成功。辉煌的胜利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英雄。

大西洋被征服了,谁首先飞越太平洋呢?众多国家卷入了这场竞争,其中以日本人准备得最充分,他们想要拿这个金牌。这期间美国人几次飞越都失败了。太平洋的汹涌波涛似乎在嘲笑人们征服它所作的一切努力。

但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却使形势发生了富有戏剧性的变化。

1931年8月6日,一对美国人克莱德和赫恩顿试图打破环球飞行记录,在未经日方同意下,降落在日本东京。他俩在飞越轻津海峡时拍了日本海军基地的照片,他们以间谍罪被投入监狱。但审判的结果相当出人意料,不但不罚款,还判他俩要飞越太平洋。如飞行失败,就只能乘船回国。

这两个囚犯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服从判决。1931年10月3日,这两个美国人驾机起飞了。在场的人纷纷议论,这两个蓝眼睛高鼻子的人死定了,准要喂鲨鱼。

这两个美国人只好冒险一搏了。飞机升空不久,就抛掉了起落架,减轻了重量,沿大环形航线几个小时之后就消失了。

日本人以为这一判决实际上就等于判了死刑,他们肯定回不到美国,也回不到日本。可是10月5日,华盛顿州韦纳奇小镇上空,这架美国人驾驶的飞机竟神奇地出现了。经过41小时30分钟的飞行,跨越4551千米的海面,飞机盘旋降低后,缓慢地腹部落了地,一阵抖动震颤之后停了下来。幸运之神再次惠顾美国,同飞越大西洋一样,太平洋又被美国人首飞成功了。

这个消息传到日本,上下都感到震惊,首次飞越太平洋的金牌日本又落空了。有些人对法庭这种判决很恼火。日本新闻界还是按既定方针,一个劲的鼓吹日本人飞越太平洋。1932年9月29日,第一架日本探险飞机升空,开始飞越太平洋,但一去不复返,永远消失了。接着又几次飞行,都令人沮丧地失败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人也没有获得成功。

荡桨横渡大西洋的夫妇

1981年6月10日,柯蒂斯和妻子萨维尔,乘坐一条区区数米的小船,全靠人力划动船只,横渡数千千米狂涛巨浪的大西洋,创造了令世人惊讶的奇迹。

柯蒂斯是美国纽约市探险家俱乐部成员,当时34岁。他的妻子萨维尔当时只有24岁,曾担任过罗德岛州大学的划船教练。他俩都是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人。

3月的一天,纽约市探险俱乐部有人提出一个探险方案:用人力划桨横渡大西洋。柯蒂斯回到家里,在餐桌上跟妻子萨维尔说起了这件事,没有想到妻子笑着说:“最好人选,恐怕是我俩了!”

柯蒂斯惊骇,没有作声,他妻子马上说:“你有航海经验,我有划船经验,我俩加在一起不是最好的搭档吗!夫唱妻和忠实可靠,我看值得一试!”

柯蒂斯经妻子这么一说,动心了,夫妻划船横渡大西洋探险历史上还没有呢!他马上对妻子说:“一言为定,明天我就去报名!”

报名果真被批准。3月18日,这对夫妻乘坐一艘长只有762米的“埃克卡利伯”号船,开始了荡桨。他们从非洲的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出发向西荡桨划渡。纽约市探险俱乐部负责他们途中的保险。4月初,由于通信电台出了故障,他俩不得不在加那利群岛停留了一个星期。船和电台都修理好了,他们继续奋力前划。6月10日,他们顺利地到达安提瓜岛纳尔逊码头。岛上居民以及迎接他们的快艇上的人们欢呼雀跃,热烈鼓掌,各种船只汽笛齐鸣,向这对勇敢的夫妇表示祝贺。

欢迎的人群,都想看看横渡大西洋之后的这对夫妻是什么模样。只见夫妻俩都晒得黑黝黝的,但很健壮,很有精神。记者问柯蒂斯:“你们有何感想?”

“我们一路上欣赏着那蓝色的海洋的美丽景色,真是别有风味,太有意思了!”

记者又问他妻子萨维尔:“你有何感受?”她笑着说:“我做了一次最好的健美减肥锻炼,身子苗条了,胆子练大了。”

从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到安提瓜岛,行程45052千米。

看完以上这个故事,也许有人会问:除这对夫妻之外,还有没有人横渡过大西洋呢?有,而且不少。

1960年春季,两名英国士兵里奇韦和布莱恩乘英国“玫瑰”3号小船从纽约出发,奋力摇桨91天,到达爱尔兰。几乎在这同时,另外两名英国记者戴维和霍尔,乘“海鸭”号小艇横渡大西洋,动身前宣称:“我们的海鸭子将永不沉没。”可是,几周后,加拿大的一艘驱逐舰却在海上发现底朝天的“海鸭”号,两名记者已无影无踪了。

1965年,对航海一窍不通的美国记者曼里,非要冒险横渡大西洋。他乘的船只有412米长,他要从美国出发前往欧洲。途中五次被风浪打翻落水,可每一次“鬼打墙”的巨浪都手下留情,使他死里逃生。在吃尽千辛万苦后,他还是平安地到达了目的地。

历史性的水下航行

1954年,美国海军制造了“鱼工鱼”号潜艇,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核潜艇的出现是潜艇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它不像普通潜艇那样要经常浮出水面,几乎可以永远处于水下状态;由于动力充沛,它的水下航速可达30节(1节=1海里/时)以上,能在水下连续航行二三个月,它的续航力达到12~20万海里,包括在北极的冰层下潜航。

自从潜艇发明以后,它一直是为军事目的服务的,因此对海底探险似无特别的意义。尽管如此,“鱼工鱼”号核潜艇冰下穿越北冰洋的壮举,无论如何都带有浓重的探险色彩。在那充满险恶的水下环境中,人类无所畏惧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957年8月,“鱼工鱼”号核潜艇艇长安德森中校接受了潜航北冰洋的任务,试图开辟北极的冰下航路。安德森艇长乘飞机拍摄了北极的电影,官兵们看后留下的印象是:冰,冰,到处是白茫茫的冰。对北极冰层下的面貌,人们仍是一无所知。官兵们都渴望早日揭开这个冰下秘境。

为了打开北极的冰下通道,“鱼工鱼”号进行了改装,这回它加装了13个回声测冰仪,其中3个用来测水深和海底地形,10个用来探测冰层、冰柱,还在指挥台安装了水下电视,等于长上了更加灵敏的水下“耳目”。1958年4月25日,“鱼工鱼”号踏上了“阳光行动”计划的征途。

6月8日,“鱼工鱼”号驶出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港,潜航方向是北冰洋的门户——白令海峡。经过1700海里的长途潜航,到达了白令海峡的南端。海峡海况险恶,海面浮冰滚动,水下冰柱林立,海底崎岖不平。此时,潜艇陷人了险恶的水下环境:上面离浮冰底部只有8米,下面离海底只有14米。“鱼工鱼”号探索了3个昼夜,未能在水下通过白令海峡。安德森艇长只得下达返航的命令,回到夏威夷待命。

7月23日,“鱼工鱼”号上116名艇员又踏上了去北极探险的第三次征程。在飞机侦察冰情的配合下,“鱼工鱼”

号顺利通过了白令海峡,于8月1日8时37分潜入北冰洋的深水区,沿着预定的航线顺利前进。北极冰山之下的海底,就像月亮表面一样,充满了丛山峻岭、深渊绝壁和熄灭了的火山口,或是宽广的丘陵和平地,只不过海床变深了,深得使他们足以躲过任何巨大的冰山而游刃有余。一位叫贾维斯的一等兵乐不可支地说:“好家伙,这样的北极探险可真有意思,在冰山底下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一小时跑20海里,船里空气新鲜,不冷不热,天天有大鱼大肉吃。”他又指指头顶得意地说:“我可不愿意像皮尔里那样从冰块上面走到北极去。”

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8月3日23时15分,“鱼工鱼”号胜利通过地球的顶端——北极,一个人类的梦想实现了!艇上全体官兵颀喜若狂,许当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为了庆祝横渡北极,炊事兵端上一块大蛋糕,上面写着“1958,潜水过北极”,在鼓掌欢呼声中,众人分而食之。

征服深渊的皮卡尔父子

雅克·皮尔生于1922年7月28日,从他懂事那天起,老皮卡尔就有意识地培养他对海洋及深海探险的兴趣,逐步把儿子引导到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潜水事业上来。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雅克·皮卡尔很快成长起来了,不久就成为父亲最得力的助手,20多岁时就成了世界上第一流的深海探险家和深潜器设计家。

1952年,老皮卡尔在雅克·皮卡尔的协助下,设计建造了一艘新型的深潜器,它长151米,宽35米,可载两三名科学家。皮卡尔父子为了感谢的里雅斯特市民的盛情,特地将它命名为“的里雅斯特”号。

1953年8月1日,“的里雅斯特”号首次下水,载着皮卡尔父子潜入1080米深的海底。随后在第勒尼安海,深潜器到达了3048米深的海底。同年9月,“的里雅斯特”号载着皮卡尔父子在地中海下潜到3150米的深处,再次刷新了人类深海潜水的新纪录。

1954年,年逾古稀的老皮卡尔退休了,他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雅克·皮卡尔身上。于是,小皮卡尔的时代来临了。

“的里雅斯特”号于1958年转卖给了美国海军。在皮卡尔父子的精心组织下,美国海军从德国购置了耐压强度更高的克虏伯球,使深潜器具备下潜到11000米深度的能力。1958年新的“的里雅斯特”号改建完成后,首次试潜就下游到5600米的深度,次年又深潜到7315米。随后,美国海军便着手制定向世界最深渊——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进军的计划,定名为“浮游生物计划”。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海洋的最深点,水深达11022米,人类从未到达过这里,谁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向马里亚纳海沟冲击,摘取人类潜水史上的这一王冠,极大地吸引了皮卡尔父子。

同类推荐
  • 神奇怪物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怪物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你一定想知道:动物植物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动物植物知识

    阐释了动植物王国成员们的精彩生活景象和发展变化过程,科学而系统地讲述了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存奥秘。
  • 大自然的奇闻趣事(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大自然的奇闻趣事(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大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早于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诞生了,千万年来,人类就在大自然的“拥抱下”一路走来。大自然包含了太多太多的神秘和奇闻,虽然从诞生伊始,人类就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并且在很早就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试图了解大自然的种种奥妙之处,但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说已经了解了大自然,大自然依旧以它的神秘傲立于世。
  • 天文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天文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本书介绍天文学常识的理念,将古今中外的天文知识融会贯通。书中收录了天文学史上的大量的重大发现,帮助我们了解天文知识;解说了从古至今所出现的天文现象,为我们驱除了心里的疑惑;搜罗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天文工具,让我们了解如何观测天体;囊括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著名天文学家,用他们的成就帮助我们拓展天文知识。
  • 音乐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音乐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音乐是大自然最原始的声音,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陶冶性情的熔炉,是带走寂寞的使者。音乐有着很多的形式,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方式带来的音乐感受会有所不同,让我们一同走入音乐的这个充满魔力的世界,去了解和感受它吧!
热门推荐
  • 宙斯神像的诅咒

    宙斯神像的诅咒

    被囚禁的学者,被遗忘的部族,宙斯的诅咒逐一应验……还等什么,翻开“奇迹之旅”你就能得到,一次前往神秘遗址的机会!一场惊心魂魄的冒险旅途!!数轮挑战智力的头脑风暴。
  • 情商决定人生

    情商决定人生

    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情商智力》一书中指出:情商与人的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是影响人一生快乐、成功与否的关键,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研究证实,一个人的成功,20%来自于智商,而80%则是取决于他的情商。本书共分六篇,在介绍了什么是情商、智商、情商的作用与内容、情商决定智商后,从情商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出发,分别介绍了情商的五个方面的内容,翔实地讲解了情商到底怎样影响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的,以及我们该如何提高我们的情商,很好地阐述了“情商比智商更能决定人生”这个主题。在本书中,不仅仅是以简单的理论知识来作阐述,而且还使用了许多具体的事例与精彩的小故事,使读者能在事例与故事中更形象地领悟情商。
  • 邪王绝宠:极品王妃很倾城

    邪王绝宠:极品王妃很倾城

    山谷中,她伫立谷底,风清傲骨。大殿上,她身披霞衣,绝代风华。昔日惨绝,她铁腕报与仇敌。今朝璀璨,她脚下铺满血色。揽钱财,收民心,她是北明第一摄政王妃。纳商部,兴军防,她得四国尊敬爱戴。助前世恩侣,惩前世仇敌,她使太子匍匐于地,跪拜裙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以此生为报,抑前生情断。
  • 原始拾缘

    原始拾缘

    一个误闯原始社会的现代人,遇到过猪一样大的兔子,骑着驼羊,在恐龙的世界挣扎驰骋。见识过刚刚是白天,眨眼便是夜,黑暗中只有他能看得见的夜晚,不安静。我一路种下蘑菇,只为让你找到回家的路,石源异世界之旅,带您领略超自然的原始社会。
  • 身体健康枕边书

    身体健康枕边书

    本书让您了解真正的健康是怎样的状态,你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心态、运动以及饮食与健康有怎样的关系。本书重点讲述了家中的少儿、男人、女人和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提供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和一些常见癌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此外,本书还讲述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诊断和儿童及成人的急救知识以及身体发出的一些健康警读。拿起这本书,您会发现,它涵盖广、信息量大,而且条目详细又切实可行。那么现在您还犹豫什么呢?请拿起这本《身体健康枕边书》吧,试着翻翻它,觉着可以读一读的话,再试着把它置于床头案牍,时常翻阅。你或许会发现,原来,健康是与它结伴而来!
  • 怪盗

    怪盗

    作为《法制日报》的名记,欧阳雪梅工作勤勉,勇于开拓,活力四射,不惧挑战。她曾经为阳光的企业摇旗呐喊,助其扶摇直上。在阳光失踪后,出于新闻记者的敏感,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剥茧抽丝一般,将阳光的行踪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其间,她遭到跟踪,甚至于被劫持,被灌醉,被丢在肮脏的色情场所。但最终,她和她所代表的正义,战胜了邪恶,获得了人生的超越。欧阳雪梅最终的命运,钱副省长、王超群等人最后之"运交华盖",显然,既是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也表现出了作者的社会良知。
  • The Jungle Tales of Tarzan

    The Jungle Tales of Tarz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杀手王妃不靠谱

    杀手王妃不靠谱

    一夜之间天翻地转,带着一颗复仇之心与他相遇;一生戎马带来无尽的悲欢离合,相隔天涯。生,与你君临天下;死,与你命赴黄泉。
  • 嗨,我的胆小鬼

    嗨,我的胆小鬼

    许悠悠:他们都说青青和子衿是一对儿!顾子衿:哦。许悠悠气顾子衿:可是悠悠才是在我心里的人!
  • 秋思集

    秋思集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集,精选了作者近几年的优秀之作。全书分序、正文、后记三部分,共有文章35篇,其中正文33篇,分四部分:第一章,留住美好,共有文章8篇,主要介绍童年趣事;第二章,珍惜当下,共有文章9篇,主要追忆作者的长辈、恩师、亲人、挚友等之风范教导和音容笑貌;第三章,从心开始,共有文章10篇,主要记录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以及生活中难忘的经历;第四章,尘影粒粒,共有文章8篇,介绍现实生活中的众生百态,以及作者印象特别深刻的几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