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1900000002

第2章 刺贪刺虐话聊斋

《聊斋志异》近五百篇,能不能用两句话概括最重要的内容?能。

郭沫若先生给蒲松龄故居写过一副著名的对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写的鬼妖远远高于其他作家,因为聊斋鬼狐有深邃的思想意蕴和理想的寄托。所谓“刺贪刺虐”,是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讽刺鞭挞贪官污吏、贪赃枉法等一切虐害人民的罪行,“人骨三分”是说反映现实的深度。

一、我们拿几个著名聊斋故事看看《聊斋志异》描写黑暗吏治,刺贪刺虐的情景。

1.“官虎吏狼”是《聊斋志异》脍炙人口的名句。这话出自《梦狼》。白甲在外边做官,他的父亲白翁(白老头)挂念他,有个素走无常的丁某,也就是能在阳间阴间来回走的人,带了白翁到白甲官衙。白翁先看到官衙门口有一头巨大的狼看门,吓得不敢进,丁某硬把他拉进去,白翁又看到官衙里堂上堂下,坐着卧着,都是狼,这些狼不知吃了多少人,官衙的白骨已经堆成山。白甲看到父亲来了,很高兴,下令备饭,马上有一头巨狼叼了一个人来。白翁吓得浑身发抖,问:这是做什么呀?白甲平淡地回答:“聊充厄厨”,就是“用来当饭吃。”白翁很害怕,辞别了儿子就走,一群狼挡住他不让走。白翁正在进退两难,突然,群狼吓得嗽嗽叫着藏起来,有的爬到床底,有的藏到茶几底,马上来了两个怒目圆睁的金甲猛士。金甲猛士捉住白甲,白甲扑地化成了巨齿撩牙的猛虎。一个金甲猛士要砍掉白甲的脑袋,另一个说,不着急,这是明年的事,先把他的牙敲了。白翁醒了,对这个怪梦很害怕,写了封信,劝导白甲要廉政爱民,派小儿子到白甲那儿看看。小儿子到了白甲的官衙,发现哥哥的门牙全掉了,问怎么回事?白甲说骑马摔的。再问,什么时间摔的?恰好是白翁做怪梦的那天。小儿子把父亲的信拿出来给白甲看,苦口婆心劝告他。白甲不听。弟弟在官衙住了几天,发现不分昼夜,行贿送礼说情的人络绎不绝。整个官衙的人都在千方百计、无孔不人地搜刮民脂民膏。弟弟流着眼泪劝告哥哥不要这样,要爱护老百姓,白甲不以为然地说:“你是个乡下人,不知道做官有做官的妙诀,一个人能不能提拔,不决定于老百姓,而决定于上司。上司喜欢,你就是好官.你爱老百姓,有什么办法让上司喜欢?”没过多久,白甲升了官,可是在他赴任的路上,一群饱受白甲迫害的老百姓把他杀了,还杀掉了白甲身边助封为虐的衙役。过了一会,有人把白甲救起,说这个人是白老头的儿子,老头还不坏,不应该让他看到这惨状,把这人的脑袋给接上吧。另一个说,这家伙坏透了,把脑袋反着安上。白甲复活后,脑袋朝后,眼睛能看到自己的背,大家都不把他当人看待。让人自顾其后,是个意味深长的细节。《梦狼》是带象征意味的小说,县令化成吃人猛虎,衙役是一群恶狼,官衙以人为食,吃得白骨如山,比喻官场对百姓敲骨吸髓。蒲松龄似乎还担心读者对他的良苦用心不理解,在篇末“异史氏曰”,又把这个怪梦的真实内涵交代得明明白白:“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天下的官员是吃人猛虎,小吏是害人群狼,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比比也,就是到处都是。即使官员本人不是猛虎,他手下的人也都要做吃人的恶狼,何况还有比猛虎还厉害的。

“官虎吏狼”成为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经典性概括。

父母官变成了“官虎吏狼”,老百姓跟他们打交道,会出现什么情景?我们再看一个小百姓在一级一级衙门打官司的故事。

2.《席方平》。席方平的父亲是老实人,他跟豪绅羊某有矛盾,羊某死后,向阴司行贿,用酷刑折磨席方平的父亲,害得他浑身赤肿而死。席方平深知父亲为人老实,会在阴世受害,就到阴司帮父亲对付羊某,他到阴司后发现,监狱小吏受贿,日夜拷打父亲,打得两腿鲜血淋淋;席方平大骂狱吏:我父亲如果有罪,自然有王法管他,哪能随便让你们这些死鬼拷打?他写了状子向城煌告状,城陛受贿,置之不理;席方平跑了一百里路,到郡司告状,郡司又受贿,对席方平用刑,席方平再告到阎王那儿,阎王升堂,不问三七二十一,先打席方平二十大板。席方平厉声问:“小人何罪?”阎王装聋作哑,席方平直言不讳:我活该挨打,谁让我没钱呢?阎王恼羞成怒,命令把席方平架上火床,烤得皮肉焦黑,然后再问席方平:“敢再讼乎?”席方平的回答铁骨铮铮,掷地有声:“大冤未伸,寸心不死,若言不讼,是欺王也,必讼!”这么大的冤情得不到昭雪,不会死心,如果说不告是欺骗你,一告到底!气急败坏的阎王下令把席方平锯成两半儿!两个小鬼把席方平夹到夹板上,锯声隆隆锯开了脑袋。席方平觉得脑袋裂成两半儿,但他忍住痛,一声不吭。一个小鬼感叹:“壮哉此汉!”大锯锯到胸前,另一个小鬼说:此人大孝无辜,口自们锯偏一点儿,给他保留一颗完整的心。席方平被锯成两半后,阎王让小鬼把席方平的两半身子推到一起再来审,席方平觉得那条锯缝其痛无比,走了半步就跌倒了。这时,一个小鬼从腰里拿出条丝带给他说:“赠此以报汝孝”,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席方平竟然感动得小鬼把丝带送他疗伤。席方平丝带系身上,病痛消失,身体特别健康。阎王用尽酷刑对付席方平,席方平始终不屈服。阎王又软化他,利诱他,答应让他重新托生为人,在生死簿上注明,你下一辈子有千金之产,百岁之寿。席方平变成了呱呱而啼的婴儿,喷不吃乳又返回阴间,继续告状,终于告到二郎神跟前。二郎神判决冤狱,把阴司的贪官一网打尽,还写了个很长的判词,就像法院判决书,痛骂各级官吏飞扬跋启,贪赃枉法,人面兽心,不嫌鬼瘦。臭骂金钱导致吏治腐败,“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霆;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金光盖地和铜臭薰天是一个意思,就是金钱决定一切,金钱操纵封建社会大大小小的官吏。阎摩殿实际是金蛮殿,枉死城实际是天子脚下的皇城。“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霆。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是对金钱导致封建官场腐败的本质性概括。

席方平在阴司的遭遇,实际上是人间官吏鱼肉人民的真实写照,这个说法,不是我也不是其他古典文学研究者的发明创造,是六十二年前毛泽东主席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夕,毛主席约文艺界人士谈话时说,《聊斋志异》可以作清朝史料看,其中《席方平》就可以作清代史料看,《席方平》含义很深,实际是对封建社会人间酷吏官官相卫、残害人民的控诉书。毛主席又说:小鬼同情席方平故意锯偏,这个细节写得好。他还说,《席方平》应该选进中学课本。

《席方平》没有选进中学课本,另一篇描写“刺贪刺虐”的名作《促织》一直在中学课本里。《促织》一事早就见于《明朝小史》:“宣宗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都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溢死。夫归,伤其妻,亦自经焉。”因为一只小促织,一对夫妇丧命,是小说的绝好材料。《明朝小史》却只是简略记录。蒲松龄做了脱胎换骨再创造,故事更丰富曲折也更震撼人心。在聊斋故事里,华阴县并不盛产灿蛾,却必须经常向皇帝进贡,地方官吏借此搜刮,害得百姓倾家荡产。成名因为促织,家产赔尽,自己被打得脓血淋漓。老百姓还不如小灿蜕。最好的促织的获得,《明朝小史》写骏马所易,骏马所易虽然金贵,但毕竟有骏马可易,蒲松龄让几十岁的读书人成名像儿童一样捉蜘蜘,捉灿灿的过程,从巫婆算命,到成名亲自到大佛殿捉,写得细致生动。蛾蜕死则是因为成名的儿子揭盆观看,比《明朝小史》里写妻子看更可信,好奇是儿童天性。小孩玩蜘灿,一天捉几个,死几个有什么了不起?现在却成了性命交关的大事,何等荒唐。孩子不小心把蜕蜕弄死了,孩子害怕得跳井。故事结局,蛤蜘死的结果,《明朝小史》里是夫妇都死了,当然可悲,聊斋写得更加深刻,更有讽刺意味,平时最疼儿子的母亲因为儿子弄死了脑灿,说儿子死期到了;天真的儿童为了一只小蜕蜕投井自杀。《明朝小史》里促织被公鸡啄食造成悲剧。蒲松龄笔下的促织却能斗败大公鸡,还能伴随着音乐跳舞。皇帝一高兴,一人得志,鸡犬升天。抚臣得到皇帝奖励,让县宰录取成名做秀才,成名成了一个擅长养促织的人,没几年时间,成名田也有了,楼也有了,“裘马过世家”。蒲松龄这样改写促织故事,目的就是为了说明,天子偶用一物,就能造成百姓卖妇贴儿的惨剧,直接把批判矛头指向只知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的皇帝和媚上邀宠、残民以逞的官吏。

需要说明的是,《聊斋志异》现存半部手稿,《促织》恰好有蒲松龄亲笔手稿在,多年来教育部高中语文课本却没有用蒲松龄手稿本,而采用青柯亭本。青柯亭本是蒲松龄逝世后乾隆年间的印刷本,对蒲松龄手稿有个重要改动,就是让成名的儿子灵魂化成促织,中学课本的导读还把灵魂化促织当成蒲松龄艺术特点来分析,版本的采用和分析都是错的。

聊斋有不少鬼魂故事都是揭露现实黑暗的。《公孙夏》写一个市侩,到京城买官得重病死了,有人来帮他买阴世的官。市侩担心按有关规定不能桑梓为官,也就是不能在家乡做官。替他买官的人说:掌权的都是我的朋友,只要有孔方兄在,管他什么吴越桑梓。结果市侩用巨资买了个城陛肥缺,带着大群随从和美妾,车服炫耀地上任,路上撞见关帝。关帝怀疑,这么大阵势该是多重要的大臣?一问之后,知道是小小的城陛,关帝下令让市侩写个简历,市侩写完,关帝大怒,说:这人连字都写不成个儿!怎么能做父母官?立即查清市侩的官是买来的,下令把卖官的人和市侩各打五十大板,打得屁股上的肉都掉下来。《公孙夏》写的阴司买官实际是现实倒影。蒲松龄曾在《成仙》中借小说人物的嘴说:在不分青红皂白的强权社会,官场的人多半是不拿戈矛的强盗。这些官吏如何鱼肉百姓?不少鬼故事写到这样的内容。《小谢》写黑判官强迫秋容做妾,实际写的是现实中强抢民女的官吏嘴脸;《伍秋月》写阴司的衙役调戏关押在监狱里的女囚。被王鼎一刀一个痛快地杀掉,蒲松龄在“异史氏曰”建议立法,凡杀公役者罪减三等,因为蠢役实在该杀。蒲松龄还利用生死轮回观念为贪官污吏寻根:六朝小说《幽明录》出现佛教化地狱,按照人生前品德决定来生。生不作善事的人进变形地狱,杀生者变成朝生暮死的蟀蟒;恶舌者变猫头鹰,《聊斋志异》别出心裁做反面文章:人世间某些威势赫赫的大人先生,前生都是畜牲。前辈作家让作恶的人轮回做畜牲,蒲松龄让畜牲变成王公大人,多精彩的翻案文章!

二、刺贪刺虐又一重要表现是巧写民族灾难。

清初突出的社会矛盾是民族矛盾,在“康熙盛世”,从皇帝到满族大臣,都极力回避这些事,和蒲松龄同时的“南洪北孔”洪升、孔尚任,分别是《长生殿》和《桃花扇》的作者,两个剧轰动一时,它们以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最后作者都栽到兴亡之感上。洪升是国子监生,康熙二十八年,因为咚皇后国丧期间演《长生殿》,洪升被捕,革掉国子监生,听戏的官员赵执信等都罢官,“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孔尚任是孔夫子六十四世嫡孙,康熙皇帝到曲阜祭孔,孔尚任曾御前讲《大学》并做皇帝向导,康熙皇帝曾经赏银五两并下令破格录用孔尚任做国子监博士。后来《桃花扇》洛阳纸贵,引起了康熙皇帝注意,调阅剧本,不久,孔尚任被罢官。学术界大多都认为《桃花扇》歌颂史可法等大明将领,讽刺降清将领,犯忌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家还能不能写民族灾难?蒲松龄居然写了。当历史学家“太史公”不能秉笔直抒时,小说家“异史氏”用“鬼”抒写历史;当戏剧家不能在现实舞台上演出时代兴亡时,聊斋鬼魂成为时代风云的优孟衣冠,用人鬼恋巧妙抒写改朝换代之际人民的深重灾难,《公孙九娘》是代表。

公孙九娘出现时是个美丽而富于青春气息的大家闺秀。莱阳生第一眼看到她,“笑弯秋月,羞晕朝霞”,一双因为有礼貌的微笑变得秋水盈盈的明亮眼睛和因为羞涩变得朝霞一样娇艳的面颊。公孙九娘谈吐高雅,才貌无双,莱阳生一见钟情,两人结为夫妻。但是爱情没有给公孙九娘带来欢乐,她在新婚之夜就向莱阳生叙述自己是怎么样成了冤鬼。在朝廷镇压于七之乱中,公孙九娘和母亲被抓起来要押解京城,走到济南,母亲被折磨死了,九娘自杀。公孙九娘用诗描述不堪回首的经历.“十年露冷枫林月,此夜初逢画阁春。”“忽启镂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九娘做了十年冤鬼,虽然享受到爱情幸福,但总忘不了自己的冤情,新婚之夜都忍不住打开箱子看当年血染的罗裙。公孙九娘恳求丈夫把自己的尸骨移葬家乡,还说;人鬼有别,主动跟丈夫分手。跟很多聊斋爱情故事不同,公孙九娘不仅没有起死复生,连她送给莱阳生的爱情信物罗袜,都着风寸断,腐如灰烬。为什么总是喜欢给有人鬼之别的青年男女做“撮合山”的蒲松龄,让伍秋月、聂小倩等女鬼一个一个重返人间的蒲松龄,偏偏到公孙九娘强调人鬼有别?最重要的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民族大灾难中,个人怎么可能枯木再生?公孙九娘的悲剧命运不可逆转,正如改朝换代中千万受害者冤沉海底。所以我们看到,《公孙九娘》这个小说开头跟许多爱情故事不一样。那些故事开头总是说:某某,某地方的人,性情如何,《公孙九娘》开头就写阴森恐怖、惨不忍睹的大屠杀:“于七之案,连坐被株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一日俘数百人,尽戮于演武场中。碧血满地,白骨撑天。”在于七之案中,许多没有参加起义的良民被连坐被杀,一天俘虏几百人,不问青红皂白,全杀了,血流成河,白骨撑天。小说接着写:“上官慈悲,捐给棺木,济城工肆,为之一空。”多么慈悲呀,杀了人给棺木,杀人之多,全济南的棺材都脱销了!公孙九娘,一个花朵一样美丽的生命,正是千万冤鬼中的一员。蒲松龄描绘公孙九娘的青春美,这可爱的“红颜”偏偏是万千枯骨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公孙九娘》里,聊斋故事屡见不鲜的爱情起死回生的力量荡然无存。男女主角在“碧血满地,白骨撑天”背景下相遇,在“坟兆万接,迷目棒荒,鬼火狐鸣,骇人心目”的场景下分手。《公孙九娘》表面上是爱情故事,实际上是刺贪刺虐名篇。

蒲松龄用阴世题材,巧妙而深刻地抒写改朝换代之际人民的深重灾难,他用《公孙九娘》、《林四娘》等怪异故事,对满清贵族杀人如麻的罪行,对人民灾难,做了机智的反映。对那些用同胞鲜血染红顶戴花翎的败类,蒲松龄也用“鬼话”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三朝元老》写两个简短而意味深长的小故事。一个是,一位做过明朝宰相,清朝中堂,投降过农民军的贵人,晚年退休在家里盖了个“享堂”,夜里有几个人在里边守卫,第二天早上,堂上高悬一匾:“三朝元老”,还有副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涕忠信礼义廉”,隐含“忘八”“无耻”。另一个故事是:洪承畴带清兵征讨南方归来,有他过去的门人求见,要求念篇文章,原来就是明祟祯皇帝御制祭洪承畴辽阳死难文。洪承畴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崇祯皇帝非常倚重的重臣,所谓北国屏嶂。清兵南下时,崇祯皇帝误听传闻,以为洪承畴为大明江山捐躯,写了祭文,没想到洪承畴却在松山之战中投降了满人。《三朝元老》这段小轶事,对二三其德的洪承畴做了辛辣讽刺。

《聊斋志异》还有一篇《库将军》,按清代当局的观点,投降满清的库将军是弃暗投明,蒲松龄却写因为他背叛恩主,在阴司被沸油浇足处罚他立足不稳。和对洪承畴、库将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明代忠臣的歌颂。百余字的《阎罗》写夜作阎罗的马生送左萝石升天成佛,天上坠下巨大的莲花。左萝石是南明派往满洲议和的官员,南明灭亡后,左萝石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聊斋志异》歌颂他升天为佛,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情绪。

三、刺贪刺虐第三个重要表现是写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哉害。

开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制度,读书人看作惟一出路,不遗余力追求。唐传奇写过鬼魂应试的故事;《牡丹亭》写了腐儒陈最良的形象,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既不知伤春也不知悲秋,只知道死读经典。冯惟敏的杂剧《不伏老》写八十岁中状元,明代话本和拟话本也都写过读书人在科举制度下的不幸。而蒲松龄被公认为第一个全方位描写科举制度的作家,他用奇诡的鬼魂世界,用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怪异故事,创作了一个个令人过目不忘的奇异人物,

蒲松龄创造了为功名滞留人间的死魂灵:

六朝小说《庞阿》写石氏女喜欢美男子庞阿,离魂追随,是最早写“离魂”的小说。唐传奇《倩女离魂》写生死不渝的爱情突破了肉体障碍,灵魂追随心上人数年。为爱情离魂的女性一直是作家钟爱的对象。蒲松龄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游魂者不是怀春少女,而是怀才不遇的男子,游魂目的不是为爱情,而是功名。死魂灵求功名,典型例子是《十生》。叶生“文章词赋,冠绝一时”,县令都欣赏他,举荐他,他却总是考不中,落榜后形销骨立,痴若木偶,悲惨地死去。他的灵魂为了功名又从坟墓走出来,跟随欣赏自己的县令,继续参加考试,戴上了举人的帽子,他衣锦还乡时,却把妻子吓得扭头就跑。叶生走进家里,看到自己的棺材确实摆在那儿,扑地而灭,那套举人服装像蝉蜕皮一样堆在地上。

蒲松龄用奇诡的鬼魂故事说明:科举,这个本应该选贤任能的制度,这个决定读书人命运的重要制度,已经无可挽回地变成了枯木朽株。它号称选拔人材,却成了庸材选拔赛;考官认钱不认才,不仅眼瞎,鼻子都瞎;八股取士所要求的文章,是畸形的、偏颇的,甚至臭不可闻的。蒲松龄在《司文郎》这个故事里,从考生、考官、考试文章三个主要方面,对科举冷嘲热讽,人木三分。

“司文郎”本是唐代官名,司文局佐郎,后来传说为梓撞府主管文运的神。梓撞帝君是道教信奉的、主宰功名利禄之神。从宋代开始,成为玉皇大帝任命的主掌文教之神,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梓撞府司文郎冥冥中决定着人间的文运。以“司文郎”为主角和篇名,顾名思义,当然得写文运主管,但小说前半部分写了三个书生,宋生、王平子、余杭生的交往。余杭生骄纵无理,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他把参加科举考试的文章拿出炫耀,被才思敏捷的宋生贬得一文不值。宋生帮王平子做考试准备,精心琢磨写好文章。王平子和余杭生都参加了考试,水平如何?小说里出来个瞎和尚,能把文章烧成灰,鼻嗅判文章高低,瞎和尚说王平子文章“初法大家”,走的是正路,学古文大家,他“受之以脾”;对余杭生文章,瞎和尚“咳逆数声曰:‘勿再投矣,格格而不能下,强受之以隔,再焚,则作恶矣。’”考试结果,写出令人作呕文章的余杭生高中榜首,写出好文章的王平子名落孙山。余杭生盛气凌人找瞎和尚,瞎和尚说:你拿考官们的文章让我嗅一下,肯定能嗅出跟你臭味相投的“伯乐”!考官的文章烧了几篇,瞎和尚都说不是余杭生的老师,到第六篇,瞎和尚向壁大呕,下气如雷,大家都乐坏了。僧拭目向生(余杭生)曰:‘此真汝师也,初不知而骤嗅之,刺于鼻,棘于腹,膀肤所不能容,直自下部出矣!”,有瞎眼试官开绿灯,狗屁不通者就能文场得意。鼻嗅文章是《司文郎》最有趣的情节。蒲松龄异想天开,以脏腑接受食物、吸收精华、排出渣滓的先后过程,形容文章好坏。次序是:心、脾、横隔、腹、膀肤、肛门。古文大家的文章,瞎和尚以心受之;王平子的文章,以脾受之。余杭生的文章勉强以隔受之;余杭生恩师的文章,只能变成臭屁“从下部出”。瞎和尚感叹:“仆虽盲于目,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帘中人”指乡试阅卷官。王平子再次落第后,宋生才对王平子说:他是个飘泊游魂,生前不得志,死后想借“他山”之攻也就是借帮朋友取得功名,证明自己的能力,没想到朋友同样倒霉。文场为什么暗无天日?关键在于文运掌握者根本不懂行:“梓撞府现缺一司文郎,暂令聋憧署篆,文运所以颠倒。”生前死后饱受文运之苦的宋生,报考“司文郎”,在阴世考试中脱颖而出,在孔子帮助下成了司文郎,文运昌盛,有才能的读书人金榜题名,朽烂低劣的文章再也没有市场!

《司文郎》有三点重要创造:其一,死魂灵为功名游魂,前辈作家写女子为爱情游魂,蒲松龄写男子为求功名而游魂,对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可悲、可怜、可叹的精神状态写得惊心动魄;其二,用鼻嗅文章的鬼魂读书模式,妙趣横生地讽刺科举考试臭不可闻的文体;其三,阅卷考官眼睛鼻子都瞎了堵了,而文场主管是个聋子,书生,考试文体,考官,三者结合,把科举之“病”写得深人骨髓。

像司文郎的前身宋生这样为功名游魂的死魂灵,在聊斋故事里不是个别现象。蒲松龄的《三生》,写一个名士考试落榜气死了,到阴间告考官“黝佳士而进凡庸”,也就是专门录取没才能的考生,让有才气的考生名落孙山,主考官推诱责任:说虽然有好文章,下边考官不推荐,我根本看不到。阎王下令鞭打失职的主考官,告状的名士不满意,阎王殿两边的冤鬼“万声鸣和”,上万名同样的冤鬼要求对目不识文的考官“白刃剩胸”。这个告状的名士叫“兴于唐”,这个非常少见的名字寓意深刻,科举制度正是兴盛于唐朝,“兴于唐”的命名恰好负荷了读书人从唐代开始沦落的血泪史。

蒲松龄长期乡居,深受黑暗社会重压,了解黎民苦难,熟悉科举制种种弊端,他虚拟出鬼魂世界和梦幻世界,写鬼写妖,他的“刺贪刺虐”才能入骨三分。这些幻想形式的采用使得《聊斋志异》闪现出夺目的思想光辉和很高的艺术境界。

同类推荐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1:埃斯库罗斯悲剧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1:埃斯库罗斯悲剧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成名作、代表作和经典作璀璨荟萃,收录了林徽因迄今所有的名篇,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一晚》《一片阳光》《彼此》等,是迄今为止最经典、最唯美、最值得收藏的林徽因读本!在书中,林徽因诗意解读了爱情、亲情和友情,分享了她对成长有关的人生感悟,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 悲与美

    悲与美

    《悲与美》收录了周安林30年间所写的30篇文章(大部分在多家报刊公开发表过),分为3辑,第一辑为文学评论,主要针对悲剧艺术及美学欣赏,观点新颖,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论述严谨;第二辑为散文,寄情于景,清新自然,言之有物;第三辑记人叙事,主要针对作者的亲人及闽东的名人和好人,人物刻画到位,情感真挚,读之令人动容。三辑一脉相承,正是作者对悲剧的研究与理解,才尤为真爱人性、人情中的真善美。
  •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热门推荐
  • 灵主无极

    灵主无极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这个妖魔鬼怪、妖艳贱货层出不穷的世界,只有江烟雨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安分守己地走出一条反派之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祸害!……这是一个被妖魔养大的少年从十万大山中走出,一步步成为传说的故事。
  • Hullabaloo in the Guava Orchard
  • 佛说尊上经

    佛说尊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能僵尸在都市

    万能僵尸在都市

    凌晨子,意外的成为了僵尸,本应死亡的他却从秦朝一直活到现在,亲人朋友的离去让他的心已经麻木,他不敢再去交朋友,只有自己躲在角落里哭泣。有谁能在一次唤醒他沉睡的心呢?
  • 为啥我是BOSS

    为啥我是BOSS

    一位游戏穿越者在游戏中的奇葩境遇。因为他穿越成为了打酱油的小兵,小怪,或者是道具。
  • 王妃粉嘟嘟

    王妃粉嘟嘟

    京城人都知道,晟王,心狠手辣,权势滔天,但唯对家中美若天仙的小王妃疼爱入骨。穆微微摔:美若天仙我认了!但是那个变态哪里疼爱我了?!绯闻!绝对是绯闻!——王妃说: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出来。
  • 沧浪:绝代小姐傲江湖

    沧浪:绝代小姐傲江湖

    西陵下出道七年的巅峰之作!《仙路烟尘》作者管平潮赞曰:简丽朗烈,已具名家峥嵘!著名评论家韩云波评曰:似高山流水,似空谷回响,有余音绕梁之效!前六卷为《沧浪》,第七卷为《沧浪》前传《天下无香》。两部小说均已出版,此为精改版。【唯美情侠】
  • 红楼之情满潇湘

    红楼之情满潇湘

    初秋时分,暑热并没有褪去。枝上的鸣蝉正不厌其烦的宣泄着自己的烦躁。潇湘馆显得静悄悄的,炕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些婆子以及粗使的小丫头。雪雁和春纤在东屋里休息,而林黛玉正在里屋午睡。紫鹃正坐在回廊上做着针线。院中上百竿的翠竹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苍翠欲滴,窗格子上印出些斑驳的影子。紫鹃看了看挂在月洞上的鹦鹉,也半闭着眼睛正昏昏欲睡呢。她低头做了一回针线,无奈困意实在厉害,……
  • 小细节大关键

    小细节大关键

    一个马蹄钉可以毁掉一个帝国,可见细节决定成败。但不是所有的细节,只有那些关键的细节才能决定我们的成败。本书从为人处世,人际交往,饭局应酬、工作方法等方面,多角度地揭示了许多容易被我们忽视而又至关重要的关键细节,以及把握这些关键细节需要注意的细节。
  • 武神榜

    武神榜

    能以武通神者皆为武神,能登武神榜者更是个中枭楚。十年勤修苦练,只为一朝登榜。双生武灵算什么,我还有万能武灵呢,想换什么属性就换什么属性。师姐?公主?富家小姐?魔女?嗯……都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