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900000001

第1章 序

民俗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但它如果不能与民众的现实生活保持血肉联系,它就早被民众淘汰了。民俗文化的研究离开现代性,同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建设一门民俗文化学,不能不考虑到它的社会效益。

民俗文化学的效用,概括地讲,有两方面:一是保存现有的民俗遗产。一个国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正是由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地位及相关的人民心态所决定的。我们中华民族拥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它不但过去起过积极作用,直到当前,它还是广大国民不可缺少的祖国文明史知识的一部分。二是研究民俗,认识国情(包括广大民间文化和民众心理在内),以利脚踏实地参与现实改革。只有正确了解全部民俗文化的性质、功能等,才能有效地弘扬优秀民俗文化,并创造新民俗。

民俗文化学的效用,具体地讲,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认识。

对民族民俗文化现象(包括它的历史现象)的科学认识(这部分现实文化及其文明史的认识)作用——这种科学认识为文明国的国民不可缺少的一种修养。这几年,大家公认民俗学“热”起来了。其实,这种“热”有几种类型:如1.运动宣传型:为配合某项政治运动,开展民俗宣传,运动过后,“热”也就消逝了。2.节日纪念型:各种大型节日前后,电台报刊出现一批民俗探源文章。年复一年,重复搬用,形成固定模式。3.文艺技巧型:影视文艺镜头或作品,穿插民俗,作为民族化“技巧”。4.商业广告型:名目繁多的西瓜节、荔枝节、服装节……看宣传与民俗沾亲带故,实际上与民俗甚少关系。厂家的目的只是做商品广告。不管怎样,这些活动,多少能使一般国民比从前更多地看得起自己的传承文化,谈论起民俗,这是好事。但如果满足于上述情形,用民俗去完成非民俗的各种任务,或者主要仅仅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及其他,那就偏离民俗文化学的全面宗旨了。

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民俗传统的效用,看做是对一个国家的历史地位的证明。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更应如此。何况我们还肩负着更艰巨的继往开来的使命。我们的目标是,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借鉴外来进步文化成果,创造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研究祖国的民俗文化,主要目的,是提高国民精神的、文化的素质,以帮助改善国情,促进民族自强。这个意义是深远的,也是根本性的。我一向主张这种深层的民俗文化学研究。像这样一门科学,倘若只能为眼前一些孔方兄服务,而忽略了它的更深远的目标,那就不免自己贬值了。

指导或辅助人们去正确辨别,改革当前传统民俗文化事象的性质效用。研究民俗文化学,掌握这方面的科学知识,我们的工作,像前面所提到的,不外三种:一是考察、论证传统文化中可以基本或完全保留、继承的民俗部分。二是考察、识别经过批判,改造可以流传下去的民俗。三是考察、辨明必须淘汰的陈规陋俗。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回避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借鉴与合理吸收问题。所谓外来文化,主要指现代欧美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的文化。它们在内容、性质和功能等方面,都是相当复杂的,因此,对于我们的适用性,也是参差不齐的。例如,它们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某些精密的产业管理方法等,跟它们的政治、思想经济等制度,以及生活道德风俗,就不能完全一律看待。我们积极学习他们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等,克服我们某些传统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方式以及文化观念的局限,是十分必要的,有时甚至是刻不容缓的。但借鉴、吸收的目的,是促进本民族的现代化事业。如果忘了祖宗,一味模仿,就会变成盲从。盲从不可能把自己变成别人,反而失掉了自己。比如中国的某些陈腐的家族伦理观念要改革,但套用西方的伦理模式来处理中国人际关系,就未必合适。何况我们还有自己的社会制度与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优良部分。至于那些跟我们的社会制度和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社会弊病和思想、作法,就不用说了。总之,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采取一种科学态度。我们的原则是,借鉴和吸收,要有利于我们的四化建设大目标。要取人之长,而不湮没自己的好处;并使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

其他效用。如协助民俗旅游业的开展等等。民俗文化学用于提高国民素质是务虚,用于协助民俗旅游业等的发展是务实。我看,务虚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务实,或者说意义更加重大。国民有教养而务实,国家各项事业都会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本末倒置。民俗文化学主要的任务,还是提高民众的素质(包括文化、历史知识的水平),这不但是我国的当务之急,也是关系到民族兴败、存亡的基本战略。有了这一条,再去促进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事物,如旅游业等,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有助于国力的增长。

从世界范围来讲,民俗文化学是一门得到广泛传播、迅速发展的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社会科学,而在中国,则是刚刚脱胎而出的婴儿。什么是民俗文化学?简言之,它是一门专门研究风俗、习惯等现象的社会科学。它所研究的这些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和享用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传承现象(包括意识、行为及语言等),目的是为了探求这些传承现象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变化消亡以至更新的规律。中国要奔向“四化”,提倡发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研究发展民俗文化学,普及传播它的研究成果,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一项战略任务。

民俗文化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民俗。而人们处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海洋之中,人迹所至,必有民俗伴随或新的民俗产生。“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成为当代海内外华人联结的纽带,共同的心声,就因为有民俗相同的血液在起着作用。因此,可以说有生活就有民俗,只不过是由于地域、民族、历史不同,而有着相近或各异的民俗罢了。因而生活中的人都离不开民俗的规范。这正如当代中国民俗文化学的奠基者钟敬文先生常说的:“民俗是标志人类存在的一种文化。每个人类共同体都有自己的一套风俗习尚,正如鱼类需要水一样。”(为苏州民俗博物馆题词)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变革的激剧发展,国际间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也自然地促使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对民俗文化学的某些方面有一点较深入地了解。比如社会教育、企业生产、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外交往来、旅游开发、医药卫生、文艺创作、思想建设、群众文化,以至政策法令的制订、计划生育的宣传等等,都只有借助民俗文化学这根拐棍,才能迈开更大的步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广泛的效应?因为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长期积累、创造的一种影响最广泛、最深远而又相对稳定的文化类型。人们每时每刻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受到它的约束和影响。我们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之间,有一个复杂的密如蛛网的民俗经络联系着,它像一张无形的网络约束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言论。它从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了人的心态和愿望。

中华民族所创造和享用的民俗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它是人民历史的一面镜子。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溢光流彩,斑斓辉煌。而每一种民俗事象,都是历史长河湍流飞溅的投影,是不同文化层次的历史积淀。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地对之搜集整理,科学地加以研究,从中探索民族传承文化发展的轨迹,扬其精华,剔去糟粕,进而融合外来进步的民俗文化,更新观念,移风易俗,为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的崭新民俗风尚而进行艰苦地努力。

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部《中国民俗趣谈》,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它不同于那种宏篇巨幅的科学论文,也不同于汇历史资料于一炉的辞书、大观。这是经过广泛发动、精心编选的一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各民族民俗文化论述性的读物。阅读全书,给人第一个深刻的印象是作者面相当广泛。它走出了狭隘专业队伍的渠道,在“趣谈”这个总的主旨下,参与撰文的有民俗文化工作者、民间文艺工作者、人类学工作者、民族学工作者、文学评论工作者、语言学工作者、编辑出版工作者以至作家、艺术家、机关干部和群众文化工作者。这些同志,心往一处想,笔向一处流,汇聚成了一股小小的洪流,为了一个工程,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横向合作,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撰写出五光十色的妙文,成为一种共同为民俗文化而建树的大群体意识,这就自然给本书增添了独具风格特色的异趣。

“趣谈”取材由于着眼于“中国”,它的内容既不是小地域性的民俗文化,更不是单一民族的民俗文化,其间包含了众多民族的民俗事象,从一定程度上讲,它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和介绍的结集。“趣谈”反映的内容,既包括全国各省区,又包容了汉、藏、蒙、回等几十个民族的民俗写实。其中有不少作者本人就是少数民族。这样的文集,阅读起来,如神游神州,涉足于奇风异俗的民族地区,是一次最美的民俗文化园林巡览。不仅如此,本书由于以“趣”为主旨,加之作者选材典型精细,着眼点各异,这就很自然地给文章的表述方式、方法注入了异于一般专业性文字的多样性、丰富性。文章在行文运笔上无固定模式、论述自由,不拘一格,文笔简明流畅,使人读来,老少咸宜,开卷有益。有地域性、专题性的宏观述说,也有单一民俗事象的精描细画;有的似轻松的论谈,有的似文学色彩较浓的散文、小品。作者或夹叙夹议,或融情于文,或作科学性的介绍。百姿百态,百态百味,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文风。大多文章读来,都能引人入胜。专业工作者可以从中感到资料之珍贵,一般读者也会感到情趣盎然,回味无穷。其中有不少篇章,写得那样传神,挖掘得那样深入,文短而论精,惜墨如金,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达到了真善美的境界。这里的“趣”是健康的,是各民族历史的真实映像,但往往又使人感到异乎寻常,如食难得的美味佳肴,从中大受启迪。它绝非无知者的盲目猎奇。所以,知音者可以“辄穷其趣”;泛览者可以引起“欢乐的愉悦”;求知者可以大受教益。它是一部集众趣于一的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性质优良的书。它既是面向社会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读物,又可做高等院校的选修课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笔者由于主要参与本书的组织编选,反复阅读过这些文章,个人感受尤深,简直如食甘饴,如尝海鲜,往往乐以忘时,感到确实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文化享受。

关于《中国民俗趣谈》这部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姜彬同志有一段简明的论述。他指出:“关于民俗趣谈的书,从前各地陆续也出过一些,但以全国范围来搞,这著作似乎是第一部。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地区与地区之间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的不同,存在着许多民俗上的差异,把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俗趣事,汇集成一册,这不仅是个很大的工程,也是很有意义的。这个著作的编写出版,不仅对一般读者提供了一本很有趣味的读物,在学术上也是很有用处的。”但也正由于是第一部,加之编者的水平与经验都不足,其中纰漏之处自会不少,这只有待以后在实践中去弥补了。但从总体上看,它的确是一部涉猎广泛,充分体现了众多学者辛勤劳作的成果,它是广大作者用汗水共同编织的一幅“中国民俗文化的百花织锦图”。

同类推荐
  •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喜事庆典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大全集——婚礼、宴会、生日、节日、葬礼、商务庆典及其他喜事庆典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应有尽有,一书在手,主持辞及致辞再不发愁。从此不再做期期艾艾的“木讷者”——如果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主持辞而手忙脚乱,如果你还在为不知道如何开口表示祝贺而抓耳挠腮,《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给你锦词妙句,让你能脱口而出;给你华章美文,让你能信手拈来。
  • 论语一日一读

    论语一日一读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 寻秘巫溪

    寻秘巫溪

    《寻秘巫溪》讲述了重庆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对旅游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应该尽力地加以挖掘。
  •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中国绘画溯源美术面面观我国绘画的最初表现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考古发掘发现的中国最早绘画形式有岩画和刻绘、彩陶纹饰、地画、壁画与帛画等。
热门推荐
  • 天下大乱之都市修真录

    天下大乱之都市修真录

    许寂澜为报恩意外开启祭祀仪式,阴差阳错之下召唤来了上古神兽应龙,而此时她所生活的都市怪象丛生,许寂澜联合能力被封印的应龙和其他几位伙伴,一同清理都市中神秘出现的怪异现象,并最终找出幕后黑手,与应龙一同归隐。别人修真都是种种仙草养养灵芝,悠闲快哉,怎么到她许寂澜这儿还得兼职捉鬼收妖,外带跟某只脾气暴躁的龙崽子玩养成?天下大乱群魔乱舞,除魔卫道寻宝升级,且看许寂澜的都市修真路。
  • 王爷后院着了火:拽拽王妃斗夫记

    王爷后院着了火:拽拽王妃斗夫记

    “王爷,王妃不见了,好像是跟太子游山玩水去了。”老管家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某王爷:“派几个杀手去把抓回来就是了,这样的小事不要烦我。”然后,他家后院就着火了。
  • 系统狩猎者

    系统狩猎者

    灭杀天下系统!还世人一个干干净净没有系统的地球!——林烨土豪系统、美食系统、奶爸系统、装逼系统、医神系统……不管你是什么系统,在我这里,统统只是食物而已!咚!检测到附近有系统拥有者正在疯狂装逼,请尽快赶往猎杀……当今世界,系统林立,宿主装逼横行,是故天降猎杀者,以系统为食,打脸天下装逼宿主。……书友群号:709761627
  • 战争论(战争论丛书)

    战争论(战争论丛书)

    《战争论》是一部运用辩证方法全面论述战争基本原理的资产阶级军事经典著作。首次把西方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为战略决策,即国家政府部门及军事统帅如何对未来战争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制定战争计划,X终取得战争胜利,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大大推动了军事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 石林诗话

    石林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夜之神

    不夜之神

    她乃灵气所化天生强大,因此受人嫉妒被奸人所害,在自爆前用最后一丝力量逃到下界交易重生,却不想遇见一个人前冰冷、禁欲、强大,人后腹黑、狡诈、强大的男人,当两者相遇,节操对她说再见,脸皮被他丢干净。她因他改变,他为她除敌。片段一:两人,一个在水上泡温泉只为她能自己上来,一个在水下憋气等他离开,最后她忍不住上来喘气却被他抓住。片段二:夜晚,当她进入房间第一眼欣赏了一副美男出浴图,该看的看了不该看的也看了。他贱贱道:“夜夜,我是你的人了。”她怒道:“这是我的房间。”片段三:“娘子~我来了~”某人扑过来。身后的属下默默转身:这是主上?该不会是假冒的吧?(作品将不定期更新,上学码字,放假去玩。)
  • 边宠边吼育英才

    边宠边吼育英才

    谦卑地向广大读者和家长朋友讲述作者的教养理念:边宠边吼育英才,在作者看来,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而边宠边吼育英才更是种智慧,这里的“宠”其实就是换一种方式爱孩子,而这里的“吼”就是换一种方式管教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需要爱,更需要管教,爱和管教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一本带领千万父母走出爱与管教困惑的读本!
  • 源控九天

    源控九天

    这是一个充满源气的大陆,这里有强大逆天的源者,有凶残嗜血的源兽,更有拥有毁天灭地、翻江倒海之威能的恐怖彩兽,还有各种诡异骇人的血脉神力。叶羽重生到这块强者为尊的神奇大陆上,他的强者之路也由此开始。
  • 吸血鬼之吻(吸血鬼系列)

    吸血鬼之吻(吸血鬼系列)

    血鬼之父的扛鼎之作,吸血鬼文化的开山鼻祖!《吸血鬼之吻》是一本令整个欧洲为之癫狂惊悚的惊世骇俗的魔幻小说!年轻的英国律师乔纳森·哈克乘车从伦敦出发,来到偏僻神秘的德古拉城堡,受德古拉伯爵所托,哈克办理房产交易事宜。但接下来发生的一连串怪异事件让他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空气中飘散着茫茫的白雾,城堡又黑又高的窗户透不出一丝光亮,丛林里传来凄厉的狼嚎,蝙蝠发出怪异的声音拍打窗户,墓地闪烁着飘忽游移的鬼影……城堡被阴郁、诡异和死亡编织的巨网笼罩。
  • 夜行·黄雀

    夜行·黄雀

    由藤萍所著的《夜行(黄雀)》内容如下:“唐研”,这个物种所有个体的名字都叫唐研,他们长得一模一样,可以自行分裂,无性繁殖。这个唐研皮肤白皙,穿白衬衫,戴金丝眼镜,斯文温和,总是微笑。 萧安,变形人,可以任意变换形状。自从遇到唐研,自从唐研被警官关崎怀疑成各种怪案凶手,就成了唐研的搭档,还要负责给他弄花生猪脚、水煮肉片什么的。 福伦别墅区地下车库走出一个看不清面目浑身雪白就像长满了羽毛的怪人,他跟一连串死者伤口相同但死状不同的案子有没有关联?而这个案子牵出一个百年前就应该已经死了的人——费婴,他竟活生生出现在众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