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900000015

第15章 古代婚制的化石——从传统婚俗看远古时代的婚姻制度

“俗者,习也。”(《说文》)“习而行之谓之俗。”(《乐记》)

有许多风俗,流传到后来就很少有人知道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了。但风俗形成之初,肯定是有原因有道理的。因此我们如果对风俗作一番追根寻源的工作,往往可以发现许多原为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先人的生活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俗是古代文化的一种化石,一种活的化石。我们中国的传统婚俗,就是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种化石。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远古时代婚姻制度的一点影子。

现在举行婚礼是不分早晚的了,古代是一定在晚上的。但有些地方的山区农村,直到今天,还恪守着这个古老的习俗。那么,嫁娶何必在黄昏呢?对于这个问题,就众说纷纭了。

欧阳修《生查子》有句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王实甫也吟:“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男女情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比较地幽秘,往往要借夜幕的掩盖;光天化日之下总不相宜,因此多在黄昏之后。似乎这已成了一条不成文法,成了一种习俗,而且早早已然。《诗经·陈风》曰:“东门之杨,其叶,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楚辞·湘夫人》也有“登白苹兮聘望,与佳(人)期兮夕张”之句。男女幽会都是在黄昏的,所以婚姻两字,原作“昏因”。昏,即黄昏的昏;因,据张揖《广雅释诂》:“因,友、爱、亲也。”由此看来,昏因者,即男女双双在夜幕遮掩下相亲相爱也,此是一说。

另一种讲法似与古代阴阳学说有关。我们的先人很不简单,在自然科学兴起之前的一片冥冥之中,居然发现了阴阳两字,将大千世界一切对立而又统一的事物概括为阴阳两个概念。地为阴,天为阳;月为阴,日为阳;夜为阴,昼为阳;女为阴,男为阳,如此等等。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在《白虎通·嫁娶篇》中说:“所以昏时行礼何?示阳下阴也,亦阴阳之交也。”在这些古人看来,黄昏正是昼尽夜始、阴阳相交之时。女阴,男阳,男女婚媾,也是一种阴阳相交的意思;取昏时成婚,即示阴阳相交,阴阳和谐之意。所以,许慎《说文解字》注婚字曰:“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其实,昏时行嫁娶之礼的习俗,是源于古代的掠夺婚。

婚姻制度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阶段,原来从妻居的婚俗变成了要把妻子带到男家落户的新俗。尽管恩格斯称其为“人类所经历的最急进的革命之一”,但在当时是受到了巨大阻力的。这样就产生了掠夺婚。昏时行嫁娶之礼,是因为昏暗不清,便于偷袭抢劫。“娶”,本作“取”这个字原本就从手、耳,是割取俘虏耳朵的形象。《说文》注“娶”字:“娶妇也,从女从取。”又注“取”字为:“捕取也。”《周礼》说:“获者取左耳。”从中,我们似乎也可以窥见古代掠夺婚的一些影子。后来,掠夺婚逐渐成了习俗,变成了假劫真婚了。《易经·归妹》有这样的诗句:“乘马斑如,泣血涟如。匪寇,婚媾。”这可以说是对于掠夺婚的直接描写了。

传统婚俗,新娘上轿必纵声大哭,此之谓“哭嫁”。除汉族以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也有类似的习俗。

历来人们总是把嫁娶视为人生一大喜事。结婚称作“办喜事”;结婚那天叫做“大喜之日”;届时,连门上窗上箱上柜上,也要贴上一个个大红喜字。而姑娘出嫁却偏偏要哭,这究竟是何道理?有人说,这是旧社会妇女婚配不自主,婚后生活往往十分悲苦,故而临轿而泪下。但姑娘家即使找到了个如意郎君,出嫁时也还是要嘤嘤假哭的;时至今日,婚恋自由,生活幸福,某些郊县仍不改哭嫁之俗。其实,哭嫁也是古代劫夺婚的遗风,是劫夺婚留下的影子。妇女从母方家庭中被抢出来,当然难免要纵声大哭了。

产生劫夺婚的年代早就过去,然而劫夺婚作为一种婚嫁习俗,却在一些民族中传承了下来,当然这已是假劫真婚了。所以,劫夺婚又叫做佯战婚。魏晋以后,我国有一些民族仍实行劫夺婚制。据嘉庆《滇南杂志》记载:女家在嫁女三日前,“执斧入山伐带叶松,于门外结屋,坐女其中。旁列米数十缸,集亲族执瓢、杓,列械环卫。婿及亲族新衣黑面,乘马持械,鼓吹至女家,械而斗。婿直入松屋中挟妇乘马,疾趋走。父母持械,杓米淅洗婿,大呼亲友同逐女,不及,怒而归。新妇在途中故作坠马状三,新婿挟之上马三,则诸亲族皆大喜……”这可以说是当时劫夺婚极其形象的描述了。近代,在我国的瑶、彝等少数民族中,也还有抢婚的习俗。

有些民族尽管早就结束了劫夺婚制的时代,但劫夺婚留下的印迹仍然是可以寻觅得到的。在我们汉族婚俗中,除了嫁娶要“昏时为礼”、新娘子要“哭嫁”以外,劫夺婚的影子还有不少。苏州旧时婚俗,女家见男家迎亲队伍,非但不吹打迎接,反将大门关闭;新娘上轿,决不肯有劳自己的“金莲”,总是要父兄或娘舅等男性亲族抱之上轿;连传统婚俗中的红绿牵巾,据说也是劫夺婚时捆绑妇女的绳索演变来的,到了后来才变成了象征爱的牵巾。藏族妇女结婚前,除了要悲歌、大哭以外,也有女家亲属在男方迎亲队伍到来前,个个手持棍棒,列队于门前的习俗。在英国,新娘在新郎到来之前,要藏起来,新郎来了要煞费一番周折才能找到。19世纪以前,他们还有这样的习俗,新娘的亲属对新娘的出嫁要装出阻拦的样子,甚至撕坏新娘的衣裳。凡此种种,都是劫夺婚制留下的影子。

现在,我们把新婚的第一个月称之为“蜜月”;其实,这“蜜月”两字也是劫夺婚的陈迹。在古代英国条顿族人中,也曾流行过抢婚。丈夫抢到妻子以后,为了避免被对方抢回,便带着妻子逃之夭夭。他们要在荒山野林里隐居一个时期,在此时期,他们每天饮用蜂蜜酿成的甜酒;于是就产生了“蜜月”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并且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这种种婚俗,都是古代劫夺婚留下的印迹。而从新娘子头上的一块盖头方巾中,我们却看到了比劫夺婚更为古老的婚制。

新娘子头盖一块红帕儿,从审美角度看,确是颇有魅力的。那红帕儿下面是怎样的一副花容月貌,可以让人的想象自由驰骋,得到一种艺术想象的享受。

那红帕儿就是盖头,南方人又叫它方巾。过去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男女,直到了洞房花烛夜,还未曾见过一面,难怪挑方巾时新郎新娘要激动不已了。那红帕儿一挑,出现在面前的,是何许样一个人呢?那一方盖头,曾揭开了多少悲喜剧的序幕。但,当初方巾的发明者绝不是为了追求戏剧效果。那么,盖头方巾的来由呢?

据说北宋末年,康王南逃之时遇到了追杀的金兵,当时一个正在场上晒谷的姑娘将他藏在倒扣的谷箩里,救了他。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康王送给姑娘一条红帕,并说,明年的今天要来迎娶姑娘,到时只要她上山时将红帕盖在头上,他就可以找到她了。康王辞别姑娘,到了杭州,做了南宋皇帝。第二年,他如约而往。谁知山野之间处处都有红帕盖头的姑娘,竟然无法将那个姑娘找到。原来,那农家姑娘与康王邂逅以后,思量再三,觉得嫁个君王还不如做个村妇自在,可皇命难违,却怎生是好?与小姐妹一商量,最后想出了这么个锦囊妙计。这个故事越传越广,姑娘们都觉得有趣,以至从此以后出嫁时都要备一条红帕盖头了。

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其实遮面之俗是早就有了。有人说;“自汉魏之际,便开始形成遮面习俗,”据《仪礼·士昏礼》“妇乘车加景,乃驱”来看,可能还要更早。景,即盖头方巾之类东西。

唐·李冗《独异志》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宇宙初开之时,世上只有女娲兄妹两人,他们议为夫妻,却又自羞耻,兄妹两人就上了昆仑山,并且赌咒说:如果天意要我们成夫妻的话,那么就让天上烟云聚合起来吧。结果烟云骤合,于是哥哥便结草为扇,让妹妹以扇障面,他俩就成了夫妻。从这个古老的传说中,我们似乎可以窥测到一点方巾来历的秘密。

无独有偶,类似的传说其他民族中也有。台湾高山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一次发洪水,淹死了许多人,世上只剩下兄妹两个,妹妹想要和哥哥成婚,哥哥却不同意。后来妹妹告诉哥哥说山下岩洞里有个姑娘,并劝他和那个姑娘成婚。哥哥到岩洞中果然见到一个蒙面姑娘。于是和那个姑娘结了婚。结婚以后才知道,那姑娘正是妹妹。从此以后,新娘结婚就有了蒙盖头巾的习俗。我国海南黎族的传说中说:古代有兄妹两人,妹妹约哥哥到山下去围山追逐,两人来到山下,哥哥向左转去,妹妹用锅底灰涂黑了脸,从右边转去,两人相遇时,哥哥认不清妹妹,于是成了婚。据说,从此黎族姑娘在婚嫁时就有了文面的习俗。文面和结草为扇一样,大约也是方巾的一种变种吧。

方巾的来历是否就是如此,谁也难以论定。然而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却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大约是确曾有过一个兄妹可以通婚的血缘群婚阶段了。“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古代把公婆称为舅姑,今天民间还有将嫂子称之为姐,将姐夫称之为哥的习惯。这些奇特的称谓似乎可以从另一个方面佐证历史上确曾存在过这种婚俗。当然,在今人看来兄妹成婚已是不可思议的了。但“在原始时代,兄妹曾经是夫妻,而这是合乎道德的。”

千百年中盖头遮面之俗为何能久传不衰呢?这恐怕还与古人的迷信有关。据说新娘子从娘家一路上嫁到夫家会遇到不少煞神侵扰,头上蒙一块红帕儿就能趋吉避凶,煞神会畏惧而走。另外,姑娘出嫁总有一种羞涩之情,有一块红帕儿遮遮,也颇合新娘的心理。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新青年们革了它的命,往往以墨镜一副取而代之。据说眼下苏州郊县还有出嫁盖头遮面的,但这终究是极少数了。不过,这一息尚存的旧俗,正是古代文明的活化石,得以使我们想起蛮荒时代的婚姻状态。

同类推荐
  •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韩国民族文化性格探究

    韩国民族文化性格探究

    也许你正在电视机旁津津有味地看着韩剧,为其中的主人中流泪心碎;也许你现在正用三星的手机和家人好友愉快的通话,享受着浓浓的亲情;也许你正在一边走路一边欣赏mp3的韩国流行音乐,酷龙的动感节奏让你充满活力。
  •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本书从历史到现实,对什刹海的发展变迁作了描述,包括什刹海三海的形成与北京城的联系;什刹三海的秀美景色、人文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进行清理、整顿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北京市政府为推广什刹海景区所做的大量工作。并对什刹海在21世纪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2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热门推荐
  • 不一样的经典阅读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不一样的经典阅读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本书秉承经典新读的创意理念,站在时代的角度审视历史,将经典中的精华充分发掘,让传统与现代在另类的解读中完美融合。运用新的思维对过去的经典进行新的加工,可以使经典具有时代新意。鲁迅先生就曾经根据神话故事,将其所在时代的现实生活,运用独特的时代思维写成了《故事新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我国神话经典的“另类演绎”。用新的形式对过去的经典进行新的演绎,使其在继承原有经典精髓的基础上,成就新的经典,是本书的初衷。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文学读物,它汇集经典的人生智慧,讲述先进的教育理念,指点人生迷津。它适合每一个人静心细品,无论是稚嫩单纯的孩子,还是热血沸腾的青年,抑或是年长深沉的老人。
  • 我不是大明星啊

    我不是大明星啊

    (新书《我真没想出名啊》已发)重生者楚青不想成为大明星,而且他人生只有两个简单的愿望。1.娶一个爱自己的平凡老婆,安稳地过日子。2.闷声发大财。可惜,他的这两个愿望注定落空。著名作家、诗人,天王歌手、各类影帝、视帝,票房奇迹被莫名其妙地安在了他头上,打碎了他的愿望……“什么?我是大明星?”“什么?柏林又颁奖了?不去。”“借口?有什么借口啊,我那天肚子痛,肯定去不了……”
  • 豪门重生之君临天下

    豪门重生之君临天下

    全文苏苏苏,爽爽爽,宠宠宠!女主强大无比!——人前,她是享誉全球的天才影后;人后,她真实的身份却让所有人望而生畏、匍匐膜拜。谁知只是看了本书,她就被系统设计,穿越成了书里那个跟她同名同姓、活不过几章的炮灰女配!不长眼拿她当炮灰?对不起!她不介意让所有人见识下,哪怕是龙,也得在她跟前盘着!哪怕是虎,也得在她跟前趴着!女主有天命相助?又怎样!她亲自示范什么叫逆天改命,女主命也被她改成丫鬟命!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她却招惹上了一朵人人仰慕的高岭之花。她阴人时,他主动配合;她杀人时,他主动递刀;她睡觉时,他主动……要求暖床?萧璇一脚踹过去:大兄dei,你的高冷人设呢,被你吃了吗?——推荐萧萧哥的完结文《重生之天定贵女》,这本书的前传~
  •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战争带来劳民伤财、废墟残骸的同时,也推动了历史车轮的进程。本书就是一本收集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争书籍。它集聚了历史上的秦赵长平之战、汉匈平城之战、赤壁之战、山海关之战、镇南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详述了它们的深远影响及重大意义。
  • 田园药香之夫君请种田

    田园药香之夫君请种田

    【温馨种田】+【男女双强双洁】+【独宠美妻】【女主】她自二十一世纪而来,前生虽不过是中医世家带着几分小聪明的受宠幺女,可今世摇身一变,竟化身食不饱,穿不暖,一吊银子就被买的晦气村姑。家无余粮,娘亲凶残泼辣,再加上倒插门的闷油爹和天生脑瘫的憨厚哥哥。她手承天,脚抵地,立志在这贫穷的村沟沟里混出一片天!幺女傲娇?宠坏无能?不过是点小聪明?且看她覆手翻天,点石成金,发家致富,亮瞎所有人的狗眼!【男主】他是小丰村最窝囊的存在,他是小丰村最可笑的存在。面若傅粉,不染凡尘,生得天神容,奈何贱民遇。别人让他种田,他不语,村民笑他拿不起锄头。别人让他经商,他不言,村民笑他是什么圣贤人,不碰商。且看他不言不语,窝囊无能,清高淡薄,只待饿死!笑掉全村人的大牙!一场阴差阳错,当她的花轿摇摇晃晃晃进了他的破屋。初次相见,为联合盟友,制造条件,她无心放下豪言“我养你!”于是乎,当她忙前忙后,种田养家时,他坐看闲云,悠然自得,她怒,他笑“你说养我!”于是乎,当她累死累活,发家在望时,他冷对金山,笑对某女,她怒,他笑“你说养我!”于是乎,终有一天,他飞黄腾达,万人之上,千女追逐,却独看她睡容恬静,唇角余笑,他轻抚她的娥眉“这次,该我养你了……”本文男强女强,强强联手,宠妻调戏,儒雅夫君,应有尽有,前提是~点击阅读~加入收藏!
  • 这样的青春刚刚好

    这样的青春刚刚好

    这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与众不同的初中生活,女主角活泼开朗性格直爽她的初中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医品狂妃

    医品狂妃

    前世最强特区药剂师,世人眼中的诡医,却一朝重生到龙戾国备受众人欺凌的废物身上。白莲花炼制的丹药千金难求?花轻言一瓶药剂甩丹药几百条街。渣男未婚夫把六品丹药当宝?花轻言将大把九品丹药扔给灵兽当糖豆吃。世家大族身患绝症无药可救?花轻言银针一出,世家大族当即生龙活虎。原主不知检点强上七王爷?花轻言嘴角一勾,不坐实这谣言,岂不辜负渣残们的‘一片苦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Lady Baltimore

    Lady Baltimo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掌控者2:惩戒

    掌控者2:惩戒

    重案接二连三地发生,作案过程精致而残忍,凶手却似乎无迹可寻。华生、戴猛和老姜作为微反应专家临危受命,在监控与审讯中追寻蛛丝马迹。尸检、监控、易容、追踪与反追踪、审讯与反审讯、爱情、低劣的人性、阴狠的布局、内鬼的识破……案情一再反转,真相渐露时线索突然被掐断,老姜遇害濒于失明,华生毅然投入敌营……这本书不只是悬疑!作者多年来参与研究及办理公安口主管的刑事案件、纪委和反贪局主管的职务犯罪案件,给国内大量司法机关的一线侦查人员讲课交流,丰厚的积累与经验成就了独特的《掌控者》系列。
  • 马小雨来了

    马小雨来了

    这会儿由于夜色加深空气不冷不燥,听着林中虫子的叫声我的脚步放得很快。“什么都挡不住我,休想!”我故意把这句话轻松地说给子布听。他已经落在后面了,再过一会儿我们的距离就会拉得更开,就像各人跑在各人的路上。子布用彝话在说什么事情,隔了一点距离我听不清。再说即使听见了也未必完全弄懂。不过,我可以确定他在喊马小雨等等他。“又是马小雨,她简直无处不在。”我想起白先生对我的态度,或许正是因为得知我和马小雨只是相像而并非同一个人所以不想与我说话。“你以后……”我扭头想跟他说不要再提马小雨,跟我说话最好用汉话,这样能避免沟通上的麻烦。“不要找啦,他已经走了。”这个有点熟悉的声音是从左边传来,我仔细朝那儿望了几眼也没看见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