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开路者
乘车战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早在夏代就有马拉战车,明朝戚继光等人发明的战车更是进一步将火器搬到了运载工具上,初步实现了防护、火力、机动三位一体,是历史上最接近坦克概念的武器,可以说是坦克概念的鼻祖。坦克的诞生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英国人斯文顿意外发现,如果在拖拉机上装上火炮或机枪,它不就无敌了吗?于是英国在1916年生产了“马克”I型坦克,外廓呈菱形,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不久,有60辆“马克”I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名为“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这种被称为“马克”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制造了数十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要作战武器。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与敌方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分为轻、中、重型,通常轻型坦克主要用于侦察、警戒,也可用于特定条件下作战。中型坦克用于随行装甲兵作战任务,重型坦克主要用于支援中型坦克战斗。最重的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制造的鼠式坦克,比现代坦克重三四倍,坦克上装有150毫米火炮和两挺机枪。轻型坦克只有10~20吨,多为水陆两用坦克,主要是用于空降或陆战队使用。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二战”时期的坦克逐步退役,新建坦克的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多数国家将坦克按用途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习惯上把在战场上执行主要作战任务的坦克统称为主战坦克;装有特殊设备、担负专门任务的坦克,如侦察坦克、空降坦克、水陆坦克、喷火坦克等,统称为特种坦克,多数是轻型坦克。跟战斗机一样,根据生产年代和技术水平,坦克也被分为三代。从“一战”出现坦克到“二战”中期,主流的坦克类型被称为第一代坦克;“二战”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的主流坦克,被称为第二代坦克;20世纪60~90年代研制的坦克被称为第三代坦克。目前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主要是80年代以后研制的,其代表有苏联/俄罗斯的T-72/T-80、美国的MIAI/M1A2、德国的豹2、英国的挑战者、法国的勒克莱尔、以色列的梅卡瓦和日本的90式等。这些坦克的战斗全重一般为40~60吨,越野速度35~55千米/小时,最大速度72千米/小时,载有2~4名乘员。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105~125毫米口径火炮,直射距离一般在1800~2000米左右,射速每分钟6~9发,弹药基数为39~60发。通常采用复合装甲或贫铀装甲,部分还可以披挂外挂式反应装甲,并多数装备了导航系统、敌我识别系统、夜战系统,以及三防系统(防核/防化学/防生物)。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是现代坦克战斗力的三大要素。火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坦克的观瞄系统、火炮威力和弹药的威力。现代坦克一般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红外、微光、夜视、热成像等设备对目标进行观察、瞄准和射击。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破甲、碎甲和榴弹等多种类型的炮弹,还可发射炮射导弹,配合使用激光半生动制导炮弹,命中精度会大大提高。坦克炮的命中精度和导弹相差不大,且穿甲、破甲和碎甲威力大大优于导弹,所以各国主战坦克仍以火炮为主要攻击武器。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坦克战术与技术发展思想的探索和实验时期,各国研制装备了多种类型的坦克。轻型、超轻型坦克曾盛行一时,在结构上还出现了能用履带和车轮互换行驶的轮胎-履带式轻型坦克、水陆两用超轻型坦克和多炮塔的中型、重型坦克。这些坦克与早期的坦克相比,战术技术性能有了明显提高。开始采用望远式和潜望式光学观察瞄准仪器、炮塔电力或液力驱动装置和坦克电台,出现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推进系统多采用民用或航空用汽油机,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转向离合器或简单差速器式转向机构和平衡式悬挂装置。反坦克炮出现后,一些国家为增强坦克的装甲防护,设计了倾斜布置的装甲,并按照各部位中弹的概率分配装甲厚度。
“二战”后半期,苏、德双方都利用坦克底盘生产了大量的自行火炮,与相同底盘的坦克比较,火炮威力大、外形低矮、结构较简单,适于大量生产。但因其方向射界小、火力机动性较差、突击作战能力弱,仅用于伴随坦克作战,以火力支援坦克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经受了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战斗考验,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批战斗坦克,火力和综合防护能力达到或超过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能差的弱点,形成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这些主战坦克,普遍采用了脱壳穿甲弹、空心装药破甲弹和碎甲弹,火炮双向稳定器、光学测距仪、红外夜视夜瞄仪器,大功率柴油机或多种燃料发动机、双功率流传动装置、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三防装置和潜渡装置;降低了车高,改善了防弹外形;有的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主战坦克,其火力性能、机动性能、防护性能虽有显著提高,但重量和车宽已接近铁路运输和桥梁承载的极限,且受地形条件限制大,使之对工程、技术、后勤保障的依赖性增大。由于新部件日益增多,坦克的结构日趋复杂,成本和保障费用也大幅度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坦克的战斗效能,降低成本,在研制中越来越重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设计,努力控制坦克重量,并提高整车的可靠性、有效性、可维修性和耐久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些局部战争大量使用坦克的战例和许多国家的军事演习表明,坦克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军事链接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成功的小型制导武器,它的问世标志着反坦克武器从“无控”时代进入“有控”时代。反坦克导弹是当今最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坦克武器的主体。第一代导弹需要射手同时瞄准目标并控制导弹,已被淘汰;正在服役的主要是第二、三代及其改进型,它们只要射手瞄准目标或以激光器照射目标即可;第四代正处于研制中,“打了就不用管”是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