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4200000011

第11章 枚乘——七体文学的首创者

我国古代有一种“七”体文学,《七激》、《七兴》、《七依》等等,它的遗支流脉可以说直传到近代。这种文体的创始人就是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枚乘。

枚乘,字叔,淮阴人氏,西汉景帝时代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40年。

枚乘早年曾做过吴王刘濞的郎中。当时,吴王濞策划谋反,枚乘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上书吴王,说“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今欲极天命之寿,弊无穷之乐,就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以为大王惑也。”意思是“以只能够承受一丝重量的绳子去系吊千钧的重量,上挂在无极的高空,下垂向无底的深渊,虽然是极其愚蠢的人也知道害怕它将会断绝啊。马刚受了惊骇还用击鼓来惊吓它,绳子快要断了又用重物来拉坠它;绳子断在了半空中不能够重新接上,坠落在深渊也难以叫它再浮出水面……能听愚臣我的一句忠言,什么麻烦都能够解脱了。假如您为所欲为,那就危于累卵,难于上天了;假如您能够改变您所想做的事,那么就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如果您今天非要违背天意,摒弃容易和安全,而一定要走那条用危卵累成的道路,那就使愚臣我为您感到困惑不解了。”这就是有名的《谏吴王书》。在这篇上书中,他一方面陈述彼我之间力量的悬殊,提醒吴王不要以卵击石,一方面诚恳而急切地希望吴王回心转意,不要去打这一场反叛的战争。但是吴王一意孤行,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如此,枚乘只得离开吴国,投奔了梁孝王。后来,汉景帝腰斩了晁错,以平息诸侯的谋反。但是刘濞仍然发兵反叛。在这期间,枚乘又向吴王刘濞上书进谏,劝他不要听信“谗谀之臣”的言论,使他“不论骨肉之义,民之轻重,国之大小”而为吴国招来灾祸。又告诫吴王,发动吴国的兵力去反叛大汉,“譬犹蝇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齿利剑”。他还规劝吴王说,“今大王还兵疾归,尚得十半。不然,汉知吴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赫加怒”,到那时,“大王虽欲反都,亦不得已”。总而言之,这是一篇在吴王已反叛后劝其罢兵归国的上书,是劝他度时审势,不要再与中央王朝相对抗。这就是枚乘的另一篇有名的作品《重谏吴王》。但是,吴王还是没有采纳谏言,结果终于遭到了失败,在乱军中被打死。

没有听取枚乘的劝谏,吴王终于失败了,这衬托了枚乘见识的正确。枚乘也因为两封谏书所表现的远见卓识而名声大显,从此扬名朝野。汉景帝因此而召拜他为弘农都尉,枚乘从此成为朝廷的上宾。

在中央王朝里,枚乘得以和当朝的才学之士互相往来。他生活悠闲,声誉很高,待遇又好,但是,枚乘闲散惯了,他不乐意充当郡吏,因此借口有病而辞官回到了故乡。不久,他又去了梁国。梁国人士都善于辞赋,他常常与他们交流,但枚乘的作品总是其中最优秀的。后来,梁孝王死了,枚乘回到了故乡淮阴。

枚乘文名久传,在汉武帝刘彻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听到了枚乘的大名,汉武帝非常仰慕他。当刘彻即位之后,就想召见枚乘,可惜这时枚乘已经年老,汉武帝就以“安车蒲轮徵乘”——用蒲叶包裹着车轮以防途中颠簸,把枚乘接到京城。可惜枚乘因病在途中死了。

枚乘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声虽然没有李白、杜甫那么光耀,但他对于中国文学的贡献是不小的。中国古代的“七”体文学就是他首创的。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说他“首制《七发》”,而《七发》,标志着汉赋的正式形成。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小的功绩。

《七发》是一篇讲述治疗宫廷贵族精神疾患的文章。文章借楚太子生病,吴客前往探视的形式展开内容,表达主题。全文共分八个段落,援用赋体文章常用的主客问答的方式,而简约了其中铺排的描写和堆砌的文字,使文章直奔主题。第一段是一个序言,写吴客探病,指出楚太子的病根在思想,病因是贵族生活的过分安逸,这种病,不是一般药石针灸的力量所能治疗的,而应该进行另一种疗法。以下用七个段落,分三个方面讲叙对这个病的具体疗法,第一个方面,从音乐、饮食、车马、宫苑这些娱乐身心的活动来治疗。不过这些活动虽然能够分散太子的一些因过分安逸而产生的疾患,但还是属于奢侈的享受,仍然不是最佳方案,于是有了第二个方案。第二个方案旨在让病人付出一定的体力,摆脱过分的享受,从当时的贵族所能从事的体力活动如田猎、观涛等来治疗。但这仍然治疗不了精神上的疾患,于是,吴客提出了第三个方面的方法。第三个方案就是文章的第八段中吴客明确提出的精神治疗的方法。那就是听取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用他的“要言妙道”来消灭思想上的毒菌。经过这样一番开导,楚太子出了一身冷汗,振起一番精神,病患竟顿然消失了。

由此看来《七发》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都是深远而巨大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杂文》篇中就说过,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戒膏粱之子也”,对于当时的贵族子弟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种作用,对今天的人们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强烈的物质追求和过分的物质享受,会使人产生精神上的佝偻症,人们千万要防范。

说到这里,读者可能会问:“七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题名为“七发”?是的,不仅我们不能理解,古人也认为不好解释。否则,就不会有刘勰和李善的不同解说了。刘勰从“戒膏粱之子”的欲望出发,认为“七发”是“七窍所发”。因为,“七窍”管“七情六欲”。楚太子的病,是因为生活太侈靡,欲望太多引起的,所以枚乘从主管七情六欲的“七”窍出发,写了这篇文章。这种解释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看来这个道理,是根据文章的意义来说的。但从整个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来说,似乎又不太在理,因此唐代的李善又提出了用“七事启发太子”的说法。这从文章的内容来说,似乎也有道理。枚乘的原意到底是什么,不太清楚,但这两种说法对我们都可能有些启发。

鲁迅说,“枚乘于文林,业绩之伟,乃在略依《楚辞》《七谏》之法,并取《招魂》《大招》之意,自造《七发》。”《七发》带给中国古代文坛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在战国末年,中国就出现了一种新兴的文体,那就是一些以“赋”命名的文学作品。诸子百家中的荀子就有名为《赋篇》的作品,后来的宋玉,据说他的作品中除了一篇《天问》外,其余都是赋作,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甚至说“宋玉赋十六篇”。西汉初年的贾谊有《鸟赋》,楚辞的痕迹还很深,是楚辞的余绪,因此有人说是楚辞到汉赋的过度形式。(《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以上这些作品,虽然还不能算是作为汉代文学的一种代表性的文体,但是他们已经具有了汉赋的一些基本特点,如比较铺陈,讲究描写等。它们往往数千言,而且堆砌铺排,虽然典雅,但难以卒读。前文已说到战国末年就有了题名为“赋”的文章,汉代的赋,字数往往长达数千,对一种事物进行铺排的描写,而文字往往奇诡,词语往往堆砌,读来令人厌倦。枚乘对赋体的贡献是将那洋洋数千言、堆砌奇字僻词、冗长凝滞的文体,简约为“七”,对这种文学体式起到“移步换形,处处足以回易耳目”的作用。这就形成了汉赋的固定写法,如主客问答和韵散结合,这就标志着汉赋的正式形成。这种以“七”标名的写法,在当时和后世,引来了很多的效仿者,如汉代的傅毅、刘广、崔等十余家。到魏晋、唐代直至近代仍有人摹仿,其中最有影响的有晋代作家谢灵运的《七集》(十卷)、建安曹植的《七启》等。

枚乘对中国文学的另一贡献是五言诗的写作。《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作品大多是四言的。中国文人五言诗首创自何人,文学史上没有明论。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我国五言诗的成熟。但这“无名氏”的诗作中,竟有八九首被后人确认为枚乘的作品。这个确认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在萧衍的《昭明文选》中说《古诗十九首》无撰人名。到唐代李善说“盖不知作者,或云枚乘,疑不能明也”。最后在陈徐陵所集的《玉台新咏》中有九首明显地标示着枚乘的名字。这些篇章,包括《西北有高楼》,还有“相去日以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以及“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等名篇名句,被后人传诵着。如果是枚乘所作,那么,枚乘对我国五言诗的贡献也就可想而知了,他有可能就是五言诗最初的文人创作者。当然,这也只是一种推测,文学史上并没有这样的定论。

枚乘死后,汉武帝到处寻找枚乘的儿子,想让他子袭父职,但是枚乘的那些儿子中都没有能够从事文学活动的。

在汉武帝到处征召枚乘儿子的时候,一个青年出现在汉武帝的视野之中,此人姓枚,名皋,字少孺,自称是枚乘的儿子。原来在枚乘游梁期间,曾娶一小妾,得一少子。在枚乘东归之时,小妾不愿与他同往,枚乘在一怒之下,为他们母子留下一笔钱财自行度日,就离开了。枚皋在枚乘去世时,年已十七,他便上书梁共王,被梁共王召为郎。他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三年。有一次,他被梁王派到别国,与同行的人争吵起来,被同行人揭露他的短恶之事,家产因而被抄没。枚皋逃亡到了长安,遇到大赦,又赶上汉武帝到处寻找枚乘的儿子,于是他就上书皇帝,自称是皇帝要找的人。皇帝知道后,大为高兴,召他进见,命他在殿上作一篇有关平乐馆的文章。文章写得不错,皇帝大加肯定,于是拜他为郎,派他出使匈奴。但是枚皋不懂经术之道,而他的特点是诙谐说笑,有点像逗乐的演员戏子,作出来的赋颂文章,也有许多嬉噱之语。没有想到,他的滑稽和风趣,使皇帝非常感兴趣,皇帝把他当作东方朔、郭舍人一样看待,因而没有得到高官。

汉武帝29岁才得到一个儿子,因此,满朝欢喜。为庆祝皇太子的降生,枚皋、东方朔等人都作了《皇太子生赋》。又因为武帝晚得太子,因此修筑祠以资纪念,因此又命枚皋等人作《立皇太子祝》。

在卫皇后初立的时候,枚皋曾作赋诫她慎终,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保持晚节。

后来,枚皋又跟随汉武帝到甘泉、雍、河东等地,东巡狩猎,封泰山,游三辅离宫馆等。在沿途,只要皇上有所感受,就命他作赋。他成篇很快,往往一接受诏令后就能写成,所以他的赋作很多。当时在宫廷的几个文人,据史书所说,“皋为赋善于朔(东方朔)”。司马相如的文章好,但是字斟句酌,成文很慢,所以作品不多,因此作品好而少于枚皋。枚皋也认为自己的赋作不如司马相如。他的文章类似俳优,为此他觉得很惭愧。枚皋的作品约一百多篇,其中可读的约有一百二十多篇,还有几十篇因过于戏谩而遭人诟病。

同类推荐
  •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本书分为玄奘、达·伽马、斯坦利等部分。
  • 日本近代美人传

    日本近代美人传

    所谓美人者,不单外表艳丽,更兼高远的精神境界。此书为日本女性剧作家长谷川时雨为日本近代的著名女性所写的传记。说是传记,但行文风格更似随笔,并有作者本人的观点与评论于其中,读来轻松,是研究日本女性文化的佳作。本次选择其中五篇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日本著名女作家樋口一叶,尾崎红叶《金色夜叉》的原型大桥须磨子等等。
  • 漫画人生  幽默大师——方成传

    漫画人生 幽默大师——方成传

    他是享誉海内外的漫画泰斗,也是新中国举办个人漫画展的第一人,其代表作《武大郎开店》已成为漫画史上的里程碑。他潜心钻研幽默三十年,成为中国系统研究幽默的第一人,其研究幽默的深度与广度,全世界至今无人企及。 他一生经历丰富,历经苦难,但他却把坎坷的一生变成了幽默的、艺术的一生。他就是幽默大师方成。本书主要讲述了方成的漫画人生。《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由张维著。方成,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漫画家之一,与漫画家华君武、丁聪被并称为中国“漫画界三老”。这位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新闻漫画的泰斗,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漫画作品,于1980年在北京美术馆举办漫画展,成为新中国举办个人漫画展的第一人。他在水墨漫画的创作上做出了有力的探索,他的作品如一面时代的镜子,亦如一把社会的解剖刀,直指社会弊端。其代表作《武大郎开店》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位老人的一生,活得很精彩,诚如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栏目采访方成时的开场解说词所言:“一位九旬老人,用画笔影射世间百态,用幽默抚慰春夏秋冬,而他曲折的一生更是20世纪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一面时代的多棱镜,一把社会的解剖刀,见证、欢笑与淡定。”《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主要讲述了方成的漫画人生。《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由张维著。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的一生,就是美利坚独立自由之路的缩影,他从平凡少年成长为美国总统,在回归田园,开创了美国独立宪政之路,被尊为“美国国父”,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华盛顿在世之时,就已经被刻画成一个传奇,成为一种政治理想和理念的象征,成为道德的楷模。本书要展现的是,华盛顿身为一个人是怎样的,他到底是依靠何种性格魅力而被推上神坛。
  • 鲁豫有约之码字儿

    鲁豫有约之码字儿

    此书收录了对文学领域十二个领军人物的专访,其中包括缔造武侠经典的“真大侠”查良镛;一颗童心看世界的朱德庸;80后代表韩寒;喧嚣散去、回归故土的阿来;不会用电脑写作的“业余”作家海岩。他们性格迥异,各有特色,却都在这白纸黑字之间倾诉衷肠,尽显真情。
热门推荐
  • 极品捉妖系统

    极品捉妖系统

    万众瞩目之下,楚浩扔出一柄剑:“这轩辕剑你拿好,以后别在我面前装逼。”这天,这地,这沧海,这宇宙,谁都无法阻止我。ps:看完了?新书搜索【诸天名校】推荐票刷起来,让我们再次征战。
  • 播音创作基础训练教程

    播音创作基础训练教程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自20世纪60年代滥觞于北京广播学院,得益于一代代播音教学岗位巨擘、大师、前辈、同侪的矻矻致力,薪火相传,而今已迈入枝繁叶茂、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盛年。现如今,播音主持学术理论大架已然形成,同业人在科学承继中前瞻、出新与发展,一批又一批播音主持人才走出象牙塔,在广播电视一线挥洒着智慧和才情。这是广播电视事业兴旺发达之兆迹,也是播音主持后备人才培养之方略。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正未有穷期;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亦跨越常往,继续抒写着一代风流。瞻前顾后,于今天在播音主持岗位上奋争了35个春秋的我辈,欣然中自是慨当以慷。
  • 临川山行

    临川山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叩天门

    剑叩天门

    书友群:553963853读书、下棋、种田、习剑白云半壶家万里,秋水一剑寒十州。——这是一个少年提剑叩天门的故事。
  • 作风就是战斗力

    作风就是战斗力

    世界500强企业基业长青的核心理念,中国企业打造卓越团队的首选读本!作风是一支军队优良传统与文化结晶,正是它决定了一支军队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让我们走进军队,感受其优良的作风,学习它的战斗精神,实现自我升级,决胜人生与职业的战场!
  • 历史人物:与诗意结缘的女子

    历史人物:与诗意结缘的女子

    我国历史上的美女、才女灿若群星,但德才兼备、能诗能画、能歌善舞的女子却为数不多:大唐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洁、才貌无双、知书达礼、性情温婉、清秀脱俗;费花蕊秀美闻名,天生丽质、能文善诗、才色并重;大唐女校书薛涛能文善诗,与大诗人元稹于川东旷世奇恋,传为佳话;裴兴奴与白居易的爱情故事、燕子楼关盼盼与张愔的生死绝恋、李云英与大诗人罗隐的“君未成名我未嫁”、董小宛对冒辟疆的一生钟情;马湘兰濯濯如春柳早莺,终生痴恋王稚登,嬉笑戏弄魏忠贤;柳如是与钱谦益徜徉于山水之间,湖上泛舟,月下赏山,诗酒作伴,品茶论道。
  • 末世之美女猎人

    末世之美女猎人

    不就是向女神表白,竟然被热水瓶砸到了末世!?还莫名捡了个萌宝女儿……从此张明成了女儿奴,为女儿奋斗!没想到,竟然引来了无数美女争抢:“带带我!我能生火做饭”“我能织布裁衣服!”“我能暖床生娃!”张明无奈,拿出一张素描画:“谁见过这个冷美人?这才是孩子她妈!!!”
  • 纵横天机

    纵横天机

    四方为界,三皇居中。天机宇宙自北界收缩,法则崩塌,乾坤骤变。新的至尊魁皇登基,七百年间,生灵涂炭。在这磅礴恢弘的世界,曜境碎石,殒境断山,道则境翻江倒海,生灵死念境执掌阴阳乾坤。少年踏黑龙而来,肩扛天灭大刀,向那无敌的至尊魁皇道:“地狱收不了你,我来收。”
  •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探讨20世纪以来全球知名媒体国际传播战略的教材。《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国际战略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媒体经营管理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在描述BBC、VOA等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演变历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些媒体的主要国际传播战略。
  • 撒旦少东的前妻

    撒旦少东的前妻

    十年前他赐给她的痛,她早已埋进心间。本以为早已忘却的疼,在面对他时却又时时撕扯她的心。为何不能忘啊,忘了不是会更好吗?嫁他非她所愿,当知晓他就是那个他时,她默然。新婚之夜,他给她立了三条规矩,让她签下一份协议。不许出门,不许和别的男人来往,不许管他的事。七年之内如果她主动提出离婚,她将一分钱也得不到。她答应,因为,本来她就没有想在他身上得到什么。小心翼翼收起自己的心,不想与他有一丝的纠缠,这样是否就再也不会痛?却奈何,天不肯放过她,一场酒醉,他在她的肚子里留下了一粒种子。因为这粒种子,她不由自主的开始关注他的生活,他的所有,明知道他不会有心,却依然让他的样子再次入了她的心。可是,不管她怎么努力,他从不曾为她或是这个孩子打开过心。他的无心,渐渐冷下了她温热的心。从此,收了情,锁了爱,认真的做起了‘闲’妻良母。却不想她一再的忍让,换来的却是他的变本加厉。现在到好,他的女人居然敢找上门来向她示威,示威也就算了,居然还敢动她的宝贝女儿。我靠,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一挥手,毫无留恋的签了那份离婚协议,轻飘飘的带着女儿离开他的范围。什么?让她回去?她冷笑,当她是什么?让她走就走让她回去就回去?我听你在放……废气。他,是黑道上有名的撒旦,白道上让人闻风丧胆的嗜血总裁。他冷酷,他无心,他无爱。女人在他心里就是贪婪与愚蠢的代名词。她嫁他,他娶她,只是一场戏。他不曾关注她的一点一滴,在他心里她可有可无。却不想,有朝一日这可笑的女人居然敢对他有要求了。那好,他会让她一无所有,看她还敢不敢对他有所要求。结果,她居然爽快的把离婚协议书给签了,而且动作干净利落得让他瞠目结舌。难道是他看错了她?当他回家面对着一室的冷清,突然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心有点空,这才发觉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习惯了有她存在的家。纵使这样,也休想他会认错,他没有错,错的是她。再一次巧遇,却发现她变得不一样了。什么时候她有那么好的身手了?居然一脚就能把人踢飞。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女人吗?为什么他从来都不知道她还有这么一面?什么?拒绝?反抗?不回来?我靠,你有种。竟敢不回来,我倒要看看是你小女人厉害,还是我暗夜撒旦厉害。什么?她居然是她?这怎么可能?愤怒、暴躁、嗜血的情绪一瞬间冲出肺腑。天地间立刻风起云涌,只因撒旦要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