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5400000003

第3章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世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要常想一二。这就要求我们保持一颗平常之心。保持平常心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并不是消极地让人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而是要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把握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以便能充分调动和发挥生命的潜质,使生命更加灿烂地放射出原有的光华。

得失起伏,平常看待

【原文】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大意】事物的这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那一面,事物的那一面也就是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那一面有它的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同样也有它的是与非。

庄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好与坏,是与非,要看情况来定。

潮起潮落,人生起伏,人都有过得志和失意的时候。所谓“得意不要忘形,失意不要失志”,就是一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神态。只不过,这种境界谁又能做得到呢?

人们喜好在别人面前显示聪明,害怕出丑。但实际上,聪明的人有时也会像一个大傻瓜,他们当众出丑,却若无其事,被人嗤笑也不以为然。

聪明令人羡慕,出丑往往让人感到难堪。但是,聪明往往来自出丑,做人如果不敢出丑,就不会聪明。

英国青年路易斯·莫里大学毕业后谋得了一份银行职员的工作,收入不错,社会地位也不错。可上了一段时间的班之后,他就逐渐厌烦起来,因为那种刻板乏味的程式化生活让他厌倦。于是,他选择了重新开始。

路易斯是一个有着自由天性的人。他想做令自己痴迷且愿意为之付出所有精力的工作,所以,他去学了文身。这是一种能充分表达自我、展示个人生命价值的工作,是一种可以时刻跟灵魂对话的艺术创作。

很快,路易斯就转行成为一名文身师,拥有了自己的创作室。

一开始,路易斯的创作室门可罗雀。一个刚出道的年轻人,自然没有什么人气。艰难地熬过了头三个月的冰封期,才开始陆陆续续有了一些零散顾客。路易斯也开始看到了希望。

有一天,路易斯正在接待几个顾客。其中有一对年轻情侣,他们文身的意愿尤为强烈,见面后就兴致勃勃地不停咨询。这是一桩把握很大的生意。

正在这时,门被猛地推开,然后闯进来一个人,他一进门就朝路易斯大喊大叫:“你这个骗子,自诩是文身师。你看你都在我身上弄了些什么玩意儿!”路易斯回过神后,才发现这个暴怒的小伙子是自己昨天接待的一个顾客。在他敞开的后背上,绘的是一位单手持长矛站立的中世纪武士。“你看看,我身上的武士竟然是左撇子,哪有这么巧的事?”路易斯一看,果然如此。

在场所有的人都把眼光投向路易斯。那里面有质疑、有不屑、有鄙视。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不知道人们是什么时候走光的,只知道自己跟那位小伙子说尽了好话,最后退了文身费用不说,还赔了一笔精神损失费。而且,办公桌上还有那家伙吐的一口唾液!

有了这次教训,路易斯在以后的工作中变得非常谨慎。可是,出丑的事还是接二连三地发生。有时是把雪花弄成了八个瓣,有时是把外来文字的字母拼错,有时是构图失误,有时是着色出错。都是细微之处,但几乎都是硬伤。他那间位于伦敦繁华地带的创作室因此经常成为人们围观看热闹的最佳去处。甚至有一个月,他曾有6次被顾客兴师问罪的记录。

当然,他为自己的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退款外加弥补损失费是最轻的,遭受羞辱痛骂是家常便饭,最严重的一次,是他的招牌被砸。

好在他都忍了下来,同时更加勤奋。以至于当地有好事者调侃路易斯是“一个习惯把羞愧的血红色和苦笑的表情文到自己脸上的倒霉蛋”。

但是,人们渐渐地就开始发现:他出错越来越少了,当众出丑的次数也相应地减少了。到后来,他再也不犯错,再也不会出丑。

随着技艺和名气的提升,路易斯迅速走红,用了三年的光景就成为文身业的大鳄——球星贝克汉姆极为赏识他的才华和艺术风格,特邀他担任自己的“御用”文身师。小贝身上令贝迷们着迷的13处文身,就是路易斯的杰作!

后来,一些媒体在报道路易斯的时候,说他的成功缘于不怕出丑,路易斯却笑着摇头说:“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经历了出丑,如果仅仅是以后再也不怕出丑,这只是出丑的最低级的效应。”当记者追问路易斯出丑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是两个字:“出色!”

的确,路易斯就是在不断出丑的尴尬中,锁定目标,完善自我,最终成就了梦想。可见,将出丑出到最出色的境界,是成功的一种模式,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用平常心面对非常事

【原文】故为不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

【大意】所以不要为荣华高位而恣意放纵心志,不要因穷困窘迫而趋附世俗,身处荣华富贵与穷困窘迫的快乐相同,所以没有忧虑。

庄子主张一个人不管处于什么地位,不论荣华富贵亦或穷困潦倒,都应有自己的快乐,用平常心去面对人生的风云变幻。

著名作家赵树理在他的作品《老杨同志》中塑造了一个平易近人,深入实际生活了解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区干部老杨的形象。老杨在农民心中可算作是一个“大官”,他之所以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就是他能够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和处理一切事。

学贯中西、闻名四海的大学者钱钟书,从来都是拒绝报刊、电台等新闻媒介采访的。有一次,一位外国记者到中国来想拜访他,钱钟书拒绝说:“你知道有只鸡蛋好吃就行了,何必非要见一见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云游各地讲经。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

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非常殷勤地侍弄兰花。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起来一看,顿时傻了眼:只见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数十盆兰花早已化为乌有。

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接,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是那样平静安详,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之余,更是如醍醐灌顶,顿时大彻大悟。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看似平淡的话语里,暗示了多少佛门玄机,也蕴含了平常心的大智慧。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谁也免不了磕磕绊绊,遭遇各种挫折。但只要你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人生的痛苦与快乐几乎是并存的。造物者给我们生命,让我们来到世间,不是为了让我们历尽苦难的。而人生的苦痛又是一种必然,因为没有苦难,你又怎能体会到快乐的甘甜呢?所以,当我们面临苦难时,当我们遭遇不幸时,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就一定能够跨越坎坷,化解难题。

雾里看花,荣辱皆云烟

【原文】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大意】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

庄子认为无论外物、内物,还是荣与辱,都是身外之物。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不要被外在的事物动摇自己,而应保有一颗自然心。

也就是后来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白隐”是日本著名的禅师,佛法功德均为当时之人所仰慕。

有一对夫妇,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面对这种事情,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女儿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是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面对自己的名誉被毁,白隐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但他总是处之泰然。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向父母吐露真相:孩子的生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白隐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

为了让这个少女有生存的机会与空间,白隐甘心代人受过,牺牲了自己的名誉,在受到人们冷嘲热讽时淡然不惊,只是简单的一句“就是这样吗”?而在冤屈被洗刷之后还是那么一句平淡的话,“就是这样吗”?这种荣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让人折服,可见白隐修养之高,道德之美。

19世纪中叶美国有个叫菲尔德的实业家,想要实现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连接起来”的理想,由此成为当时美国最受尊敬的人,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在举行盛大的接通典礼上,刚被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突然中断,人们的欢呼声变为愤怒的狂涛,都骂他是“骗子”、“白痴”,可是菲尔德对于这些毁誉只是淡淡地一笑。他不作解释,只管埋头苦干,经过六年的努力,最终通过海底电缆架起了欧美大陆之桥。在庆典会上,他却没上贵宾台,只远远地站在人群中观看。

菲尔德不仅是“两个世界的统一者”,而且是一个理性的战胜者。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面对成功与失败,只是大小有所不同而已。面对成功与失败,应荣辱不惊。成功时要谨记,这些荣誉只是过眼云烟,只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证明而已。失败了也不要一蹶不振,因为你拼博了,奋斗了,也就足够了。人生荣辱只为一时,时光流逝,一切皆云烟。

打开心灵之锁,快乐生活

【原文】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

【大意】人过度兴奋,定会伤害阳气;过度愤怒,定会伤害阴气。

庄子认为,人不能过度地处于兴奋或愤怒之中,否则会伤害身体,生活中无论面对何种事,都应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有一位正在读高一的女生,青春期来的时候,她慢慢地产生了摆脱父母的心理,开始有自己的书房和小书桌,每天偷偷地写日记,藏在抽屉中,不让妈妈看。她希望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可是面对纷繁的现实世界,繁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沉重的学习压力,又感到一种内心的不安全感。于是,她开始变得孤僻,害怕人际交往,在内心中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封闭心理。有时,一个人跑到小河边望着宁静的河水流泪,顾影自怜。她渴望与同学进行交往,羡慕其他同学能够无忧无虑地参加集体活动,但她却又不愿意主动与别人交往,害怕别人不理解和不接纳她。

自我封闭会使自己不愿与人交流,不敢踏入新的交际圈子,长期积累下去会发展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

自我封闭这种心态,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自尊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提出了人的自尊需要。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尊重,但是这种自尊的需要仅仅是自己本人的一种希冀,能否在事实上得到,则取决于别人对自己言行举止的评价和肯定。如果将自尊的需要作为一种行动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这当然是没有错的。但如果这种自尊心过度,就会有问题了。一个人在社交中,如果让自尊心太强,就会对人们会怎么看待自己非常在意,甚至会因为过分自尊,而不愿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担心相比之下,会掉自己的“价”,失去别人的尊重。如此思来想去,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往来,慢慢地就会脱离社会,行为也逐渐变得孤僻起来。

2.自卑情绪

自卑是人们对自己虚设的一种自我否定意识,也就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这种心理一般表现为害怕失败,或者没有底气。下面有几种类型的自卑情绪,如果你符合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就得小心了:

(1)为了追求超过限度的愿望而心焦气躁。

(2)由于企求赞赏的愿望太迫切,不时行之于言表。如未能如愿,则反过来责备别人。

(3)企盼做出超出能力的事,由于达成无望,因而经常消极地嘲笑自己。

(4)曾经在竞争上输给别人,却一直难以忘怀。

(5)被别人的成功所压倒,叹息“鸿运”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

(6)没有测量自己的尺度,总是以别人的尺度测量自己。

(7)不敢面对缺乏能力的自己——刻意逃避自己。

事实证明,有自卑感的人,总是畏畏缩缩,社交时自然“不战自败”。

3.羞怯心理

害羞者常害怕别人对自己否定,他们总是把别人看做是自己的法官,这样一来,跟其他人在一起就会感到不自在。特别是和名人或水平比自己高的人交往,这种“不自在”好比芒刺在背。久而久之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他人往来。

4.愚昧无知

西方一位心理学家指出:“愚昧是产生惧怕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惧怕的良药。”例如大家正在谈论某一个话题,如果一个人对此类问题毫无所知,在这种社交场合下,他若不介入谈论,就会明白地告诉他人自己于此道无知;若是介入谈论,也会由于无知而害怕“难堪”,所以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便会使他封闭自我,不参与社交,孤立于一隅。

只有克服这种自我封闭的消极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勇敢地走入社会,与他人进行交流,才能真正与别人分享快乐。克服的方法有:

(1)要有社交成功的愿望。只要你想进入大家的圈子,想成为圈子中的一员,想让自己受到大家的欢迎,想有许多朋友,你就要努力去适应社交,掌握社交的技能,与社会融于一体。

(2)要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需要你在交往中去发现,不断地显示自己的长处,你就会吸引别人的注意,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只要你有自信,你就会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

(3)在别人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不但不会丢脸,反而会赢得别人的尊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承认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大家才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人,值得信赖,就会愿意结交你,和你成为朋友。

(4)多与别人交谈。交流是打开心灵的钥匙,不管多么陌生的两个人,只要交流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彼此敞开心扉了。

打开心灵的枷锁,让自己融于社会,坦诚待人,自然就会找到快乐的源泉!

心性阳光,生活舒畅

【原文】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

【大意】用仁来普施恩泽,用义来分辨事理,用礼来规范行动,用乐来调和性情,状貌慈祥可亲,称为君子。

庄子认为君子应有仁、义、礼等好的规范,才能拥有好心性,也就是说,具备了仁、义、礼,快乐便自在其中了。

心性好,心态也就会随之平和完善,这是因为心性因年龄的增长而成熟,随着岁月流逝,人世更迭,体会了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后,你就能更明白心态与生活的关系,应该具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

心性,是对一个人的善恶成分,处世态度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如何判断自我与外界关系的一种综合反映。

人对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时间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人生中的某些艰难与不顺,甚至危险与可怕的事件,往往也就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上事先形成了。

很多事,之所以有“事先”这一说法,并不是说人有未卜先知的本领,而是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决定了它的结果。世间之事皆是人为所成,是人的思想决定了其所产生的后果。人想去谋利,想去得名,或想去做贼,这些“想”,都是“事先”动念。念先有了,事才会跟上。

动了什么念头,想去往哪里,这就是心性了。心性的好坏往往就决定了你心态的好坏。

人们习惯于把个人的品行过于社会化,个人品行的好坏,在更多的时候,与社会公德相联系,仿佛只有在公众的场合里,品行才能显示它的好坏,而对个体的自我则没有太高的要求。

事实上,心性好与坏,对他人的影响力还不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对个人生活所具有的心态的影响才最重要。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做事的成功与否,生活得是否美满,乃至悲欢离合的遭遇,都是由这个“心性”决定的。

心性良好、健康的人,会注意到阳光、友情、温暖,找到欢乐和自我安慰的办法,并有回避危险的能力。从这一点来说,好心性的人,会把日子过得舒畅,就是遇到挫折,也能自我调整,能较自然地处在一种对事物的全面理解中。

好的心性,使人保持一种健全的生活基调,人生的和谐也由此而生。而心性恶劣、糟糕的人,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令人头痛的问题,容易处在不畅顺中,内心黯淡,日日阴郁。这种人,往往也是过分自利的人,人在过分自利的状态下,本身就是一种艰难,负担会很重。心性丑恶的人,自然常常存有不好的念头,生出不利于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常与谬误为伴而不知,内心也总是阴云密布。这样的人,很少能体会阳光、温暖所带来的快乐。

因为心性往往隐藏在个人的内心深处,所以不容易被看清。好的心性与坏的心性,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区分开的。但它却明明白白作用着一个人对事物和生活的整体看法,指导着人的每一个行为,紧密联系着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情感往往就从这里出发。人生的幸福与不幸,命运的畅通与否,甚至你到底能做多大的事,你的成功与失败,在某种程度上往往都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性。

难得平常心

【原文】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大意】人不因好恶损害自己的本性,常常顺任自然而不用人为去增益。

庄子认为人不受外界好恶的损害,顺其自然就会得到增益,所以做人不要太累,只要自己轻松快乐就好。

人的一生潮起潮落,好与坏,悲与喜,就像你不知道天上何时下雨一样,非人所能控制,人能控制的只有自己,面对外在的一切,保持平常的心态最重要。

当你在人生的路上,不小心迷失了方向;当你生命的航程,面对来势汹涌的波浪;当你事业的方舟,驶入充满无奈的迷茫;当你温馨的港湾,面临突如其来的冲撞……你该怎么办呢?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属于自己的“灾难”,这些灾难当中,有的是大灾难,有的是小灾难。如果是小的灾难,挺一挺也就过去了;如果是大的灾难,那就不是挺一挺这么简单了,因为它不但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而且还使我们的心理极限受到挑战。因此,每一个经历过大灾难的人,一定都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和活着的真正含义。从这一点来看,那些经历过大灾难的人,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能够更深切地感知到第二次生命的意义,所以他们比普通人更懂得珍惜生命,好好地活下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即使一无所有,他们也不会有任何的抱怨,因为对他们来说,活着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它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合称为“前四史”。当然,很多人也都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史学家——司马迁。

但是,大家却未必知道,司马迁当时在撰写《史记》时,曾经遭遇到了一场灾祸。由于司马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惹怒了汉武帝,所以遭受到残酷的腐刑。

受刑后,司马迁曾因难以承受这种非人的屈辱而打算自杀,可是他转念一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孙膑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也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想到这里时,司马迁终于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而且,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司马迁终于完成了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什么叫生命的奇迹?就是即使身陷绝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依然没有放弃好好活下去的念头。而司马迁之所以伟大,那是因为他不但用自己的顽强和毅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同时也告诉世人,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绝境中,只要你不放弃,就还会有希望。

他曾经是日本最大的一家零售集团的总裁,过着上流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72岁那年,他苦心经营的那家零售集团突然倒闭了。转瞬间,所有的心血都付诸东流,所有的辉煌都成了昨天的梦。更为糟糕的是,由于在这之前,他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而且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集团的经营中。因此,当集团倒闭时,他也随即从一名大富翁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穷光蛋,告别了国际豪华住宅,搬到一室一厅的公寓;告别国际名车,开始和普通人挤公车。当时,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肯定要自杀,或者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然后抑郁而终,因为很多曾经成功的人,在失败后都是这样的,更何况他已经是一位72岁的老人了,怎么可能承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呢?

然而,出忽所有人的预料,他不但没有自杀,也没有在人间蒸发,而是和几个年轻人办起了一家小型的网络咨询公司,而且还干得有声有色。

后来,曾经有人问他: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能够坦然面对从亿万富翁到穷光蛋的转变;又是什么原因,让他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仍然活出自我,并且在古稀之年时还可以从头再来。他的回答很干脆:“说起来,还是要感谢那次失败,因为如果没有那次失败,我就不可能有机会在七十多岁的时候,还能体验到什么叫东山再起,更没有机会和年轻人在一起,去挑战自己过去从未接触过的IT领域。”

读到这里,或许你已经知道他是谁了。是的,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和田一夫。

但是,或许你还会有这样的疑惑,到底是什么原因,能够让这样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经历了惨痛的失败之后,仍然能够拥有这么好的心态,而且还能够重新创业呢?他到底有什么秘诀?

他的确有两个秘诀:

第一个秘诀是“光明日记”。从20岁开始,和田一夫就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只记录快乐的事情,而且一写就是50多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50年间,他碰到的麻烦事也一定很多,但他却只记下那些快乐的事情,因为他坚信,不管遇到多大的困境,只要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希望。

第二个秘诀是“快乐例会”。不管是刚开始经营大型的集团,还是后来重新创办的网络公司,每次召集员工开例会时,在谈工作之前,和田一夫都要求每个与会者用三分钟的时间谈一谈自己最近觉得最快乐的事情,以此来调动大家的情绪,使那些情绪低落的人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出他们的潜力。

像司马迁那样,在生不如死的折磨中艰难地度过,或许我们这辈子永远也没有机会去体验;而像和田一夫那样,在辉煌中惨败,又在惨败中崛起的经历,或许我们这一生也永远没有机会去尝试。因为我们更多的人,基本上都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可谓是“不曾富贵不曾穷”。但是,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也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快乐和挫折。而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人生中这种无常的际遇,以及由此带来的酸甜苦辣呢?从司马迁的信念与和田一夫的秘诀中,相信我们一定能够从中读出一种淡然,以及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因为,只要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一切,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坚定我们的目标,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原文】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功,举世而非之而不加诅。

【大意】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庄子认为荣誉与耻辱都是外在的东西,所以不要过于看重,而应该用一种淡泊的心态来看待。

很多人在做事情时,之所以经常功败垂成,往往是过于急躁所致,因此庄子告诫人们,不管做什么事,只有不急不躁,遵循自己的原则,才能确保成功。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就是通过步步为营的策略,最后终于使自己顺利地登上皇帝的宝座。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少时穷苦,曾入皇觉寺当和尚。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平定各路势力之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全国基本统一。

朱元璋成为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后,由于他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因此所到之处,都深得百姓爱戴。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路(今江苏省南京市),改称为应天府。然而,此时的朱元璋虽然取得一系列胜利,但是各地势力仍然风起云涌。面对各方起义首领自立为王的局面和元军的压力,朱元璋不禁为自己的前途生出些许迷茫。

就在这时,朱元璋的手下有一个叫邓愈的人,查访到徽州儒士朱升,深知此人很有学问,便快马传书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早已听说朱升的大名,于是便决定仿效当年刘备亲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出山的办法,亲自登门拜访朱升。而朱升也早知朱元璋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因此,两人见面后,便谈得十分投机,于是朱升便当场为朱元璋献上夺取天下的九字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所谓“高筑墙”,就是修建好南京周边的防御工事,增强军事实力。同时,让朱元璋大力网罗人才,尊师重教,废除苛政,减免刑罚,轻徭薄赋,让百姓各安其生,以巩固根据地。

所谓“广积粮”,就是改变初期军粮依靠强征的野蛮方式,把土地分给农民,兴修水利,疏通水渠,让农民耕田种地,鼓励农民开垦荒山,同时采取军队屯田的措施,广储食粮,与民同乐。

所谓“缓称王”,就是让朱元璋继续臣服小明王,不要另树旗号,以免树大招风。这样,可以减轻各方的敌视,并潜心发展自己的力量。

听完朱升的分析之后,朱元璋不禁眼前一亮,茅塞顿开。因为朱升的这个九字箴言,言简意赅地指明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方略,这正是他连日来苦苦思虑却无法理清思路的大计。

就这样,朱元璋按照朱升的九字箴言,在暗地里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最后在各路起义军和元军的力量逐渐消耗殆尽时,朱元璋又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扫平各路势力,一统天下,建立大明王朝。

朱元璋生于乱世,以一介平民,于群雄间角逐数十年,最终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杰出的皇帝。主要源于他能够网罗到很多像朱升那样的天下名士,并恪守朱升提出的那“九字箴言”。这正暗合了庄子“举世而雀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的思想和智慧。

浮躁是现代人的一种通病。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为了眼前的一点区区小利而红了眼。看到别人的成就自己就不平衡起来,就抱怨起来。说到他人的长处,就开始诋毁他人,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不踏踏实实地着手干自己的工作,而是光想干大事,幻想一夜成为百万富翁,却没有任何行动。这种人可以说整天的心情都是无法平静下来的,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掰一个丢一个,而最终结果仍是一无所获,可见,这种浮躁病是害人不浅的。要想事业成功,必须首先立志,然后静下心来去钻研那些可以成就事业的技能。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做拥有平凡心态的快乐人

【原文】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

【大意】总是把出人头地当作自己主要的内心追求,又怎么能够真正超出众人呢?

庄子认为人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首先做一个平凡的人,不可强出头,否则只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快乐来自平凡的心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快乐自己,娱乐他人。

理想是生命的动力,但如果过分执著,它就会变成一种生命的桎梏,你的生命也必将因此而倍感沉重,最后在不断失望的重负中委顿、死亡。所以,请相信:“平凡的即是伟大的。”不要小视你的平凡,因为一切伟大的事物都是在“平凡”的积累过程中诞生的。

有一天,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许多果实,也嫉妒而死;葡萄呢?则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子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花草树木等植物也都是因为自己的平凡而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

国王看了看这棵渺小得几乎不能再渺小,平凡得几乎不能再平凡的心安草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却活得好好的呢?”

小草回答说:“因为我甘愿做一棵平凡的小草,所以我生活得很快乐,怎么舍得死呢?”

心安草的回答真是太奇妙了,是呀,因为甘愿平凡,所以收获快乐。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有些聪明能干、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总是瞧不起那些过平凡日子的人。他们认为平凡的人“没出息”、“微不足道”、“活得没意思”,如果他们自己奋斗失败,无所作为,面对和常人一样平淡无奇的生活时,就会觉得生活无聊透了,因而生出了无尽的烦恼。

其实,平凡中有时候也含有一些伟大的道理,或者说是因为平凡所以伟大。一位古代哲人曾说过:没有大烦恼与灾祸的日子,就是天大的幸福。而古希腊的大哲人伊壁鸠鲁说得更经典:“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生活有目标,想出人头地,可以说是一种相当积极的心态,可是这必须建立在对平凡生活的肯定之上。唯有对平凡生活的肯定,才能让人更发奋向上。相反的,如果对平凡生活的状况一直抱着不满的态度,那么想出人头地的想法,反而会给你带来负面的影响。

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快乐,必须从日常的琐事爱起。”的确,人生其实就是由一大堆琐事所堆积起来的。然而,就是因为是琐事,所以我们大多都不会去在意它,甚至也记不得它。

在公司中常可以看到这种人,他们看起来相当朴素踏实,说穿了也没有什么过人的能力,可就是能够把事情做得有条不紊,并且步步高升。

“为什么像那样的人也当得上经理呢?”

“也许因为他善于拍马逢迎吧!”

像这样的想法,是绝对错的。正因为这种人善于处理公司中的琐事才有今天的地位。相反的,那些叱咤风云于一时的人,往往到了最后都会被遗忘,因为他们虽然相当地抢眼,可是对公司而言,他们的贡献却不如那些善于处理琐事的人。

平凡是一种十分积极而有意义的心态,只要你把自己对人生的苛求抛开了,你就不会再有挑肥拣瘦的想法而愉快地接受现实中的繁杂琐事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生活的道理,如果你觉得自己并没有特别杰出的能力,那就尽可能地试着做一个平凡的人物,把琐事都做好,你也一样会成为杰出的人,因为生活中的小事有九成以上都是琐事。

爱因斯坦曾告诉我们:“不要努力去做一个成功的人,宁可努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爱因斯坦不但给我们指明了一个人生发展的取向,而且也教给了我们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同类推荐
  • 标注传习录

    标注传习录

    《传习录》是门人弟子在记录王阳明的教言,以及与弟子、同时代人物问答书简基础上编纂而成的语录书籍。最初是徐爱笔录的上卷,收入语录十四条。三轮执斋一生的事业里,翻刻《传习录》是最伟大的事情。其发端是,在京都给筱山侯讲学时,适逢筱山侯私淑王阳明学说,于是委托执斋校勘《传习录》。执斋于正德元年八月开始着手,标注本文、添加注释,于翌年九月三十日完成校勘。
  • 南怀瑾的16堂智慧课

    南怀瑾的16堂智慧课

    南怀瑾先生将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西方哲学与诸子百家智慧融合,深入浅出,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讲述人生大得大失间的成败智慧。大师之言,字字珠玑;大师之语,意蕴无穷。平实的话语挥洒如诗,智慧的箴言豁达飘逸。仿佛一泓清水,清明透彻又无边无底。沉浸在国学大师思想的汪洋中,渡光浮动,光华闪现,无价的瑰宝呈现在你我眼前。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I(第19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I(第19卷)

    本卷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第I卷,从经典作家和学者们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收录文章。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是对一些学者在学术研究和探讨中提出的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人类未来的观点的介绍性或者研究性文章。
  • 宽容

    宽容

    房龙的《宽容》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探寻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书中记录了精神专制造成的恐怖残酷罪行,说明人类的进步过程其实非常缓慢,摧枯拉朽的运动往往带来新的不宽容。房龙提醒我们,宽容仍是一种奢侈品,我们现在仍与穴居部落的人相去不远。不宽容是暴民们自我保卫的一种方式,要做到宽容,人类首先需要战胜恐惧。
  • 不过是向死而生

    不过是向死而生

    古往今来,人类无数次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有的人碌碌一生,尚未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的人皓首穷经,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的玄机。关于生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叔本华说“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只有真正了解了隐藏在现实表象下的真实,你才能准确地、深刻地对人生进行一次思考。生活,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追寻和探索。
热门推荐
  • 御魂觉醒

    御魂觉醒

    学生元明清意外获得镇魂元珠,一场车祸让他与珠内的封印之魂太阴幽荧达成了破除封印的协议。在镇魂元珠的影响,元明清无法聚炁修行,却在太阴幽荧的帮助下,踏上了另一条道路----御魂。期间他遇到了自己修行的伴侣,亓官玉儿,也遇到了自己大学的死党王东,由于立场不同,两人也曾兵戎相见。为了破解封印,元明清更是多次深入险境。在与三大势力为敌,失去自主意识后邪化的元明清,险些铸成大错。种种坎坷的磨炼,让元明清最终掌控了镇魂元珠,在修道界也有了一席之地。
  • 万宇混沌决

    万宇混沌决

    跳脱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中,走过的一路路,是冥冥中的定数?还是源自自身的变数?当凛冬的风吹醒了我的梦境,我看见了你们看不见的世界。
  • 宋少今天又表白了

    宋少今天又表白了

    从未想过一条书包拉链会成为一条月老手中的红线。
  • 符元战尊

    符元战尊

    符咒之术震裂天地,符战体镇压万古苍穹,熔炼己身,凌登绝顶尊位,俯视天下。
  • 傅影帝的小沙雕超级甜

    傅影帝的小沙雕超级甜

    她是苏家的千金,性格不定,罗伽斯贵族学院的校花;他是萧家的少爷,“轩澈”组织的老大,杀手榜的第一名。一个个误会,一场场阴谋,使他们分开。——————————————————————两年后她成了“雨念”组织的老大,杀手榜的第二名。她回来向那些害她的人,陷害她的人报仇。萧逸轩∶“念念,原来你还活着。”苏晓念∶“……”
  • 隐婚,老公好给力

    隐婚,老公好给力

    "明嫣的人生一共红了两次,第一次:满城皆传她与亲弟弟之间的龌龊之事,豪门千金一瞬间成为了过街老鼠,被亲生父亲赶出家门,被学校强制退学,臭名昭著。他站了出来,拉着她的手,“你是我的妻子,纵是被我捉奸在床,我也不会和你离婚。”后来才知道,这一切都是他亲手设计,包括后来的家道中落。他用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让她无处可逃。第二次,是N年后,她的豪华婚礼,新郎却不是当年拉着她的手说‘你是我妻子’的男人。化妆室里,他拦住她的去路,“明嫣,你是我的前妻,只要我不死,你依然在我的管辖范围,这个婚,你结不了!”“你在我心里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我一次嫁十个男人,都跟你没有关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清穿之福晋不好惹

    清穿之福晋不好惹

    一夕穿越,兰曦成了康熙第十子胤誐的嫡福晋。新婚之夜,刚入门的十福晋就开始了她长达一生跑路之旅!一次没跑掉,再跑!两次没跑掉,继续跑!有事儿跑,没事儿还跑……跑着跑着,肚子里揣上了包子。不怕,咱接着跑!这是一个逗逼穿越福晋遇上蛮横不讲理武夫王爷的爆笑故事。【欢迎小可爱们收藏,品阅!】
  • 穿越明朝:王的小小妃

    穿越明朝:王的小小妃

    一觉醒来,桑晴来到了明朝,成为了燕王的雪妃。雪妃虽说容貌无比秀丽却很不得宠,在王府受尽了欺负。而她,一个现代的女性,是不会向恶势力低头的!让人心动的朱棣,让人心疼的允文,如果不知道他们的命运,那该有多好。桑晴到底该怎么选择?什么?朱棣他在北伐之前就死了?这不是真的!在桑晴的努力下,她又回到了明朝,做了允文身旁的小宫女。她一直找机会溜出宫去,把朱棣的命运推向正轨。没有了绝世美貌的她好像被大家都遗忘了。允文让她回到朱棣身边,交换条件居然是让她偷出朱棣的兵符……朱棣,当你看到的不是你所熟悉的那张脸时,你还能认出我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毒爱重生:追捕在逃帅老公

    毒爱重生:追捕在逃帅老公

    他英挺俊美,但却杀人越货凶狠毒辣,他就是无人能敌的帮派首领;她貌丑孤僻,但却倔强坚韧,她就是被家人遗弃的丧门星罗刹女。她误闯他的领地被他捕获并因此囚禁,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冷血铁心对女人更是感到厌恶从未有过感情的恶魔,却在望着这个丑的令人生畏的孤女时眼中泛起了点点的柔软和羞涩。从此罗刹女成为了他床上的唯一女人,他就像吸食自己所贩卖的冰毒一样对她爱的无法自拔。直到有一天,当他被国际刑警逼的走投无路时,他才明白原来这场爱是她专为他而布下的法网......当爱情随着身体一同被宣判死刑的时候,他和她却没有想到死亡过后还会有着下一世的未了情缘......
  • 灭世灵

    灭世灵

    一粒星火,可焚苍天;一节枯木,可镇压万古。天使的悲歌,响彻人世;怨灵的咆哮,怒震深渊!神袛降世,仙灵复苏,大世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