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5400000004

第4章 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你发现自己用尽全力也无法到达所期望的目的时,不如停下你的脚步,另寻他路或者随遇而安。人的确不易知足,却应当学会知足,这样,你才不至于走进人生的死角。

积极心态,笑面人生

【原文】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大意】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时而死。

庄子认为人的生死都是偶然的,也是不可强求的,所以,面对生死时,应该有一个淡然的心态。

老聃(老子)死的时候,他的朋友秦失前去吊丧。但是,这个秦失来到灵堂后,只是大哭几声便离开了。

老聃的弟子们觉得很奇怪,便问道:“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

秦失说:“是呀!”

弟子们又说:“那你怎么能这样吊唁自己的朋友呢?太不像话了吧!”

秦失说:“原来我还认为你们跟随自己的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呀。刚才我进入灵堂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做法就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时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这对他来说不是一种解脱吗?你们为什么如此哀伤呢?”

上面的这则故事记载在《庄子》的“养生主”中。而庄子之所以要写这个故事,无非是想表达出这样的意思: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顺着生命的自然之势来的;年龄大了,到了要死的时候,也是顺着自然之势去的。这实际上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物壮则老”,一个东西壮成到极点,自然要衰老,既然老了,这个生命就要结束。所以,我们要看通生死,把生死的道理看通了,便能够随时随地心安理得,也就不会被后天的感情所扰乱了。

《庄子》中还有这么一个故事,由于庄子的妻子先他而去了,庄子的朋友惠施前往吊唁。但是,当惠施刚走到庄子的家门时,就听到屋里传来庄子的歌声,惠施不禁迷惑起来,还以为只是自己的幻觉呢,但等到他一进屋时,却真真切切地看到庄子正坐在那里敲着盆唱歌。惠施一看,觉得庄子确实太不像话了,简直就是一个疯子,于是开始厉声训斥:“你看看你,你的妻子跟了你一辈子,为你生儿育女,照顾家庭,如今她年老去世了,你不但不悲伤痛哭,还敲盆唱歌,你……你真是太过分了。”

庄子听后,只是淡淡地说:“唉,她刚走的时候,我又何尝不难受呢?但是我现在突然想明白了:其实人刚开始都是没有生命的,没有生命就没有形体,没有形体就没有气息。人的生命的形成,无非是天地之间聚集起一股气,然后这股气逐渐找到一个形体,最后再由形体又孕育出生命,人就是这样来到这个世上的。而现在我的妻子循着这条路又回去了,她只是比我先走罢了。此时此刻,她或许正在一个巨大而温暖的密室里面,踏踏实实地睡觉呢,这对于她来说,实际上已经解脱了。既然她已经解脱了,我为什么就不能替她感到高兴呢?所以我就忍不住要敲着盆唱歌了。”

这就是庄子,即使是面对自己最心爱的人死去,仍然拥有一份坦然和欣慰。

在庄子看来,大自然赋予人形体,而生活使人劳顿,岁月使人老去,死亡却能够使人永远地休息。所以,当庄子临终前,他的学生在商量如何安排他的后事时,庄子就对他们说:“我死了以后,你们什么东西都别准备,就用整个天地做我的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玑,万物都是我的葬品。”好家伙,原来庄子的葬礼比任何帝王将相都奢侈和豪华呀!接着他又对学生们说:“既然我有这么一个大的葬礼,所以等我死了之后,你们直接把我扔到山上就完事了。”

学生们当然不敢这样做,于是流着泪说:“老师呀!如果我们不给您弄个小棺材,就这样随便扔在外面,被野兽吃了怎么办?到时候我们就连您的尸体也找不到了呀!”庄子又笑了,说:“你们把我扔在荒山之上,可能被那些飞禽走兽吃掉;但如果你们弄一个棺材把我装起来,埋在地下,等到有朝一日木头烂掉了,地下的那些蚂蚁、蝼蛄等这些小虫子还不照样把我吃掉吗?你们干吗抢了那些飞禽走兽的食物,而交给地下的小虫子当作饲料呢?你们也太偏心了吧!”

智慧如庄子,即使面对自己的死亡,仍然能够如此幽默。然而,这样的幽默,却在无数人的心中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因为在这幽默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在我们每次面临苦难和悲伤的时刻,一直在支撑着我们,默默地温暖着我们有些苍凉的生命。

活在当下,享受此刻

【原文】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

【大意】贪图达到别人所达到而不安于自己所应达到的境界,无论盗跖和伯夷,都同样是偏僻的行径。

庄子认为无论高贵低贱,人都应认清自己,不要崇尚自己达不到的境界,徒增烦恼,而应该在现实中学会享受真实的自己。

庄子认为形体劳累而不休息就会疲乏不堪,精力使用过度而不停歇就会充气劳损,精力枯竭。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享受,而最好的享受就是享受我们正在做的而不是即将做的事情,就如梭罗所说的“享受当下”。

那么,什么才是享受当下呢?

西汉时期,汉宣帝刚一继位,便颁布了一道诏令,要把祭祀汉武帝的“庙乐”进行升格。但是,诏令刚一颁布,汉宣帝就接到了光禄大夫夏侯胜的反对意见。一时间之间,满朝哗然,夏侯胜只是一介臣子,竟然敢于反对皇上的诏书,这还了得?于是,群臣马上联名给汉宣帝上了一道奏章,说夏侯胜这是“大逆不道”。同时,这些大臣还把不肯在奏章上签名的黄霸也一块给弹劾了,其罪名就是“不举劾”。很快,夏侯胜和黄霸便一块被抓起来了,而且都被定了死罪,就等待秋后问斩了。

夏侯胜是当时一位著名的学者,尤其精通儒家经典,在性情上,他向来刚正不阿,既不阿谀逢迎,更不会向邪恶势力低头。这次他只是觉得皇上的做法有些过分,便提出自己的意见,没想到却遭此大辱。想想皇上对自己如此薄情,不禁悲从心起,又想到人生是如此的无常,更是觉得心灰意冷。

再说那个黄霸,自己本来好好的,平时也不招惹谁,这一次却仅仅因为自己不愿意与那些人同流合污,结果落得这样的下场,可以说他比夏侯胜还冤。但是,黄霸却是一个十分乐观、豁达的人,更是一位喜欢学习的人。在这之前,他一直很仰慕夏侯胜这位大儒,而且早就产生了结交之意,只是平时由于公务繁忙,无缘亲近,没想到这一次自己竟然和夏侯胜被关在同一间牢房里。黄霸心想:“自己原来每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向这位大儒请教,现在终于有时间了,而且良师就近在眼前,为什么不赶紧向他求教呢?”于是,黄霸便诚恳地向夏侯胜求教。夏侯胜先苦笑,然后叹着气说:“唉!咱们现在已经是快死的人了,还要那么多学问有什么用呢?”但黄霸并没有放弃,他微笑着说:“孔子曾经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我们应该活在当下,把握现在,只要能够学有所得,心有所悟。今天的我们就是快乐的,何必要去管那虚无缥缈的明天呢?”夏侯胜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大受鼓舞,当即便答应了黄霸的请求。从此,夏侯胜和黄霸便每天在牢房中席地而坐,一起钻研学问。夏侯胜悉心地讲授,黄霸更是尽心地听讲,学得津津有味,每次研读到精妙处,两人甚至还抚掌而笑。弄得那些狱吏也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他们实在搞不懂,两个即将被处死的人,怎么还会如此快乐呢?

没过多久,秋天就到了。这时,有人便提醒汉宣帝该杀夏侯胜和黄霸了。宣帝于是派人到狱中去看看这两个人到底在干什么,是否已经悔改了。其实,宣帝心中很明白,夏侯胜和黄霸罪不至死,自己也不想真的杀掉他们,但自己又不好意思直接说,所以想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但没想到的是,派去调查的人回来后,还是跟宣帝讲了实话,说夏侯胜和黄霸每天以读书为乐,面无忧色。汉宣帝一听,心中十分不满,但转念一想,觉得这两个人确实是难得的贤才,更不忍心将他们杀掉,所以便将此案一直拖着。

而夏侯胜和黄霸虽然身在监牢之中,但决意活在当下的他们早已心无阻碍。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束缚住他们的心灵了。因为每天都过得很开心,所以牢狱生活对于他们来说,非但不是煎熬,反倒使他们觉得很充实;由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研究学问上,精益求精,所以他们的思想更是有了很大的长进。

不久之后,汉宣帝开始大赦天下,夏侯胜和黄霸终于出狱了。但他们出狱后,并没有像其他囚犯那样被驱逐回老家,而是被皇帝直接召见,并任命夏侯胜为谏大夫,继续留在皇帝身边,而黄霸则被派到扬州去做地方长官。

由于夏侯胜为人正直,而且学识渊博,所以皇帝又派他去给太子当老师。后来,夏侯胜以九十岁的高龄逝世时,太子为了感谢师恩,还专门为他穿了五天素服,天下的读书人更是引以为荣。而黄霸被派到扬州当地方长官之后,更是以务实的工作态度,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政绩卓著,名扬天下,很快就被皇帝召回来做宰相。

牢狱之灾可以说是夏侯胜和黄霸命运的转折点。他们从过去风光无限的士大夫,一下子就沦落为阶下囚,而且还是死囚犯。而这样的转折,不管对谁来说,都太大了,太让人难以接受了。但是,这个转折对于他们来说,又何尝不是新的起点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琅琅的读书声,从那黑暗而恐怖的监牢中传出来时,那是多么的令人震撼呀!更为重要的是,从他们时时发出来的欢笑声中,足以证明了他们已经懂得人生的意义就是把握现在,活在当下。

对于很多人来说,人生中最大的困厄莫过于等待如期而至的死亡了。因为大多数人活在世上,往往都是活在对未来的期望之中,可是当他们知道死亡已经近在咫尺时,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也就随之熄灭了,顿时心如枯水,所有的一切也不再有任何意义了。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生不如死吧,既然明天已经不存在,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但命运却偏偏又让你还活着,让你忍受着时间的残忍折磨。

其实,即使过去的已经追不回,而明天也已经没有了希望,你仍然还有选择的余地。一是放弃所有的梦想和希望,然后让自己感觉生命在一分一秒地流失,忍受着时光的折磨;二是放下对过去的迷恋,放下对未来的执著,只让自己活在当下,把握现在,让自己充实地过好每一分每一秒。

佛家说:“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这样的一种心态,虽然在表面上看来好像很消极,但实际上却包含着一种大智慧。因为它让你明白,只要活在当下,把握现在,便活出了未来。

所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其实明日永远都不会来,不是吗?因为明日到来的时候,它已经是今日了。所以,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也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中唯一可以把握的一天。那么,既然活在当下,我们也只能从当下去寻找活着的意义以及生命的真谛。因为过去的事,已经成为过去,不管它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令人怀念,也不管它是多么的丑陋,多么的令人追悔,它都已经成为昨天了。而昨天是永远也回不来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沉缅于过去的情绪当中。因为对过去的怀念或追悔,只是徒增自己的烦恼,而且还干扰我们当下最应该做的事。

是的,人生在世,对于茫茫宇宙来说,终究不过如白驹过隙。所以我们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积极而真实的人生态度。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原文】外化而内不化。

【大意】外表适应环境变化但内心却保持本真的自我。

庄子认为只有本质保持不变,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只要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可以拥有快乐。

其实,不管做什么事,你可以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去做,也可以很痛苦地去做,关键在于你自己的选择。如果你能够选择快乐,为什么要选择痛苦?要知道:快乐是一种选择,痛苦也是一种选择。

因此,每当遇到烦恼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想,如何让我比现在更快乐?每一次遇到挫折的时候,可以想,成长的机会要来临了;每当做事遇到压力的时候,要告诉自己,我一定要享受这工作的乐趣和过程。

也许有时候,你无法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因为那可能是别人要求你做的,但你可以改变做这些事的心情。

请相信,只要我们的本质不变,并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那么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改变,我依然是我,当然也就无须害怕了。

有一个女孩,每天向她的父亲抱怨生活的艰难和人生的不如意。

有一次,父亲平静地听完女儿的抱怨后,什么话也不说,只是把女儿带进厨房里去。

进了厨房后,父亲便往三只同样大小的锅里倒入一样多的水,然后将一根胡萝卜、一个鸡蛋和一把茶叶分别放进这三只锅里。放完后,父亲便打开火,并把这三只锅的火力开到一样大。

20分钟后,父亲把火全部关掉,然后让女儿看看分别放在这三只锅中的胡萝卜、鸡蛋和茶叶都有哪些变化。

女儿拿着筷子碰了碰胡萝卜,发现原来坚硬的胡萝卜已经变得很软了。接着,拿起鸡蛋,然后把蛋壳敲破,仔细地用手摸了摸里面的蛋白。然后,她又看了看那些在沸水中舒展的茶叶。

闻着淡淡的茶香,女儿开始对父亲说:“第一只锅里的胡萝卜已经变得很软了;第二只锅里的鸡蛋,蛋壳已经变得很硬,里面的蛋白也已经凝固了;第三只锅里的茶叶,变得很舒展,而锅里的水,则已经变成了茶水。”

这时,父亲才微笑着对女儿说:“这一下你都看到了吧,胡萝卜、鸡蛋和茶叶这三样东西,是在一样大的锅里、一样多的水里、一样大的火上和用一样多的时间煮过的。可是它们的反应却迥然不同。刚开始时,胡萝卜是硬的,但煮完之后却变得那么软,甚至都快烂了;生鸡蛋是那样的脆弱,蛋壳一碰就会碎,可是煮过后连蛋白都变硬了;而茶叶虽然只是几片枯叶子,但煮过后,那些叶子却一片片舒展开,而它的香气和味道却溶进水里,最后变成了甘美的茶水。”

说完后,父亲又接着问女儿:“你像它们当中的哪一个呢?”

听完父亲的一番话后,女孩终于恍然大悟。从此,再也没有任何抱怨了!

其实,这个社会就是一锅滚烫的沸水,任何东西投进去都会发生变化。所不同的是,面对生活的煎熬和社会的历练,有的人会像胡萝卜一样,由开始的坚强,变得软弱无力,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有的人则变得像鸡蛋一样,变得很僵硬,看谁都不顺眼,到处攻击他人;有的人则像茶叶一样,无论外在的环境多么恶劣,他仍然做最真实的自己,而且不断地向四周散发出自己的香气,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周围的人!

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而我们要活出最真实的自己,也需要把那些不利于我们的环境忘掉啊!当你在苦涩与无奈中依然保持着甜美的微笑时,当你在挫折和打击面前依然保持着坦然的微笑时,当你在苦难和不幸面前依然保持着坚强的微笑时,那么,你实际上已经是生活的强者了,因为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变化,你仍然能够让你自己和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好、变得有意义。

因此,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那种既不失去自我,又能适应社会规则的生活状态。这实际上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外化而内不化”的境界。

不为功利之争所累

【原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大意】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太阳下山后就回家休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充满了快乐。

《庄子》有一寓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说人往往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竞争激烈的现实使人个个都聪明起来,工于心计。人们把心事都用于这种功利之争上,忽略了生命中其他宝贵的东西。

人们又往往一味追求欲念而迷忘本性,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

有这样一则小笑话:一位已经年迈的婆婆,她的一生从来就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而且一直穿着巨大的鞋子,虽然这样走起路来很不方便,但她却心甘情愿。她的儿女们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她:“您为什么要穿这么大的鞋子呢?”那个婆婆却回答说:“反正大鞋和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干吗不买大一点的鞋呢?”

听完这个笑话之后,让我们在大笑之余,不免陷入了沉思之中。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笑话,而是很真实地反映出了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一些很奇怪的现象。其实,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总是看到太多这样的婆婆。比如,一些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却偏偏要去写一部厚重而苦涩的作品;一些技法水平不高的画家,却偏偏要画出超级的巨画;一些经常不在家里住的商人和政客,却偏偏置备了非常巨大的家园;一些没有什么水平的导演,却偏偏要去拍大片。他们之所以不断地追求巨大,而完全忽略了自己的真正需求,其实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和虚荣心。但他们这样做,不但无法满足自己的贪欲,反倒让自己活得越来越累,甚至开始对生活产生了厌倦。实际上,他们不知道,其实小也有小的妙处,比如被收藏于博物馆中的那些国宝,很多东西就小得超乎我们的想象,但它们却是那样的珍贵,有的甚至是无价之宝。

因此,不管做什么事,也不管住什么样的房子,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饭菜,只有适合的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味地讲究排场,只知道追求外在的东西,却忽略了自己内在的真正需求,那就会像老子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了。

其实,真正聪明的人,他们只希望自己的真正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了,而不过分地去追逐那些外在的华丽,所以他们能够做到摒弃那些奢华的诱惑,从而使自己活得更加自在,品味出生活的更多妙处。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之中。由于他的名声很大,所以很多人千里迢迢地来寻找他,希望能够从他这里学到一些武术方面的秘诀。

他们到了深山时,发现大师正在把山谷里的水挑到山顶上。让他们感到奇怪的是,这样的一位武术大师,却并没有把两只桶的水装满。于是他们不解地问:“大师,您这是怎么了?难道您真的老了,没有力气了吗?”大师坦然地回答道:“武学之道也和挑水之道一样,如果一味贪多,就会适得其反了。”众人听后,更加不解。

于是,大师就从他们当中叫了一个身强力壮的人,让他到山谷里去挑水。那个人到了山谷,就装了满满的两桶水往回挑,显得非常吃力,身体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上,不但把两桶水全弄洒了,而且膝盖也被摔破了。看到这情形,大师便说道:“把水都弄洒了,还不是要返回头再重新打吗?把膝盖摔破了,还不是比刚才挑得更少吗?”这时,有人问道:“那请问具体要挑多少才算合适呢?”大师笑着说道:“你们看看这个桶。”众人一看,发现桶里划了一条线。大师继续说:“这条线就是底线,挑水时绝对不能让水高出这条线,如果高出这条线,那就不但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而且也超出自己的需要了。所以,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听完大师的一番话,众人终于恍然大悟。

武学之道就如同挑水之道,而挑水之道也如同做人之道。只要我们划好那条底线,不让自己去跨越那条底线,自然就会明白什么是适可而止,当然也就不会陷入欲望的深渊中了。

唯有知足才能常乐

【原文】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大意】和外物接触便互相摩擦,驰骋追逐于其中,而不能止步,这不是很可悲的吗?

庄子认为,真正高明的人,是不会让自己总是处于奔波忙碌的状态之中的,而是应该懂得适可而止,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拥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在历史上,这样的人很多,唐朝的大将李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李靖(571年— 649年),字药师,京兆府三原(今属陕西)人,唐朝伟大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高级统帅。位列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名,战功无人可及。

由于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因此从小受家庭的熏陶,习文练武,又有进取之心。李靖的舅舅韩擒虎是隋朝的名将,韩擒虎每次与李靖谈论兵法,无不拍手称绝,并说:“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后来,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早已对隋朝深感失望的李靖便投靠唐朝的军队。而文武全才的李靖更是得到李渊的赏识与信任,并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军之任,一以委靖”,使李靖成为三军的最高统帅。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李靖负责抵御突厥。有一年,突厥军侵犯大唐边境,李靖仅率三千精兵,仅用半年的时间就成功消灭突厥政权。随后,李靖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

由于李靖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因此,尽管他不是李世民的亲信,但李世发还是决定重用他,将李靖提拔到右仆射(宰相)的位置,与房玄龄等重臣平起平坐,而且李靖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四年。

虽然身居高位,但李靖却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治国和在外行军打仗是绝对不一样的。虽然他觉得自己的才学跟其他的武将比起来,要远远超过他们,但要是跟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谋臣相比,那自己就算不了什么了。所以每当宰相们在一起议事时,他总是顺着别人的意思,一般不会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而李靖的这种平和的态度,也给其他的同僚留下很好的印象,不会因为他的卓越战功而妒嫉他,整个宰相集团的气氛也很融洽。因此,侍中王圭曾给李靖这样的评价:“才兼文武、出将入相”。

李靖在宰相的职位上呆了四年之后,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便决定退出官场,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是64岁高龄了。然而,此时西方又发生战事,李世民又将平定叛乱的重任委于李靖。而李靖果然宝刀未老,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平定叛乱,而且回师之后便立即上交兵权。同时奏请唐太宗,让自己解甲归田。唐太宗见李靖的奏书写得十分恳切,便答应他的请求,并派中书侍郎牟岑少去传他的旨意:“自古以来,身居富贵而能知足者,不论是愚人还是智者,实在是少之又少,因为他们没有自知之明。有些人没有什么才能,却硬是要占据官职;即便有病,也不肯辞官。而李靖能识大体,实在可嘉。如今,我不但要批准你的请求,成全你的志向,还想把你立为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李靖退休后,唐太宗特别优待他,并赐给他两匹良马,千匹绸缎,还专门为他制作一根寿杖,以方便他行走。

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稳定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当一个人功高盖主时,便会受到主子的猜忌与提防。而对于李靖,李世民也一直放心不下,因此每次他派李靖出外打仗时,直接拨给李静掌管的兵力都不会超过五千人。但由于李靖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三五千士兵到他手里,就能发挥三五万兵马的作用。同时,李靖又是一个懂得知足的人,他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该退守。因此,虽然李靖在他的官场生涯中多次遭到小人的诬告,却终得善终。可见,懂得知足,不但可以常乐,而且还可以远离祸害。

与李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朝的丞相李斯。李斯(前284年—前 208年),字通古,楚上蔡(河南省上蔡县西南)人,是秦朝丞相,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据说小篆就是由他创造的。

李斯出身于平民,但他胸怀大志,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拜荀子为师,几十年勤学苦读,终于成为秦朝的丞相,位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尽荣华富贵。李斯曾协助秦始皇合并六国,统一中国,对历史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到头来却落个满门抄斩、诛灭九族的可悲下场,不免让人生出诸多的慨叹。但归根结底,李斯的悲剧,在于他在追求荣华富贵的过程中,使自己的道德逐渐丧失,最终迷失方向。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是李斯的同学,他们都是荀子的学生,而韩非出众的文采,就连李斯自己也自叹不如。秦王在读过韩非的《孤愤》、《五蠹》等文章之后,对他极为敬佩,曾发出“如能跟此人交往,死而无憾”的感叹。后来,韩非来到秦国,并显示出他那过人的才干。但韩非毕竟过于正直,他虽有合并六国的千万条策略,却忽略了保护自己,此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边的好友、昔日的同窗李斯已经变成一个恶毒的小人。于是,在韩非没有任何防范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早已对韩非怀有妒嫉之心的李斯便向秦王说道:“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他只会替韩国着想,不可能真心为秦国出力的。”而听信李斯谗言的秦王,很快就把韩非关进大牢里。随后,李斯便趁机迫使韩非自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又给秦始皇呈上有名的《焚书议》,秦始皇于是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焚书,把秦国以外的史书和私人收藏的《诗》、《书》、诸子百家等全部烧掉,并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把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全部在咸阳附近活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事件,而这种残忍和愚蠢之极的举动,正是由李斯进行策划的。

后来,秦始皇在出巡的途中病危,临死前令赵高写一封诏书,有意让长子扶苏继承皇位。其实,这本来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扶苏是长子,立他为帝,不至于引起全国的动荡。然而,诏书还没发出,秦始皇就死了。而身为掌管皇帝玉玺的赵高却心怀私心,想立与自己关系密切,却年幼无知的胡亥为帝。在此大是大非的关头,李斯身为丞相,掌握着最高的权力,本应为国家安危和天下百姓着想,主持正义,然而他却抛弃起码的原则,与赵高共同扶胡亥登上帝位。

胡亥继承帝位后,赵高的残暴本性便暴露无遗,他首先诛杀公子扶苏、大将蒙恬、右丞相冯去疾以及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儿子和十多个公主;接着,赵高又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给老百姓带来更加深重的灾难;最后,赵高为独揽权力,设计杀死李斯全家。

不久之后,在各地农民起义的洪流中,秦朝很快便土崩瓦解。

李斯无疑拥有着过人的才干和才华,然而,在获得荣耀和富贵后,他却仍然不知足,最后导致人品和人格丧失,助纣为虐,最后反被小人所害。真可谓是自掘坟墓,咎由自取。试想,如果李斯没有害死自己的同窗韩非,或者在关键的时刻能够以大局为重,立扶苏为帝,或许中国的历史会因此而改写,他的人生也会因此而重写。然而,历史不允许我们有任何的假设。而李斯的下场,也正应了庄子“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的警训。

因此,那些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在对待名利上一定要适可而止,要做到知足常乐,才能避免危难。反之,如果为争名夺利而奋不顾身,则必然会落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原文】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大意】知道哪些是上天可以做到的,哪些是人可以做到的,这就达到了认识事物的极点。

庄子认为,真正高明的人是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的,因此他们不会自以为是,更不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对自己的能力能够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价值,从而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地完善。

一个雪山探险队准备公开招收一批探险队员,消息传出后,许多有梦想的人蜂涌而至,纷纷表示如果自己能够被录用,一定能够完成探险的任务。

探险队的队长约翰先生在对每一位应聘者都进行极为严格的体能测试后,选出20名候选人,对他们说:“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项心灵测试,只有心灵测试也合格的人,你们才能被正式录用。”接着,约翰队长将那20名候选人分别安排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然后分别给每个候选人一张纸条,说:“10分钟后,我来听取你的答案。”

其实,那张纸条上,都写着同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仅仅还差十米之遥,你就能够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但此时却有一名队员就在你1米左右的前边,这意味着他将是第一个登上峰顶的人,而你只能是第二个。这时,你会怎么办?”

10分钟后,约翰队长走进第一个房间里,微笑着问那个身强力壮的候选人。那位候选人一听,立刻说:“那位队员就在我前边的1米左右,也就是说我们之间仅仅相差一两步之遥,所以我会毫不犹豫地超过他,争取第一步登上顶峰!”约翰队长听后,十分遗憾地说:“年轻人,很抱歉,你不适合做雪山探险队员。”那位候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难道我不能成为第一个登上顶峰的人吗?”约翰队长没有回答他,继续去问其他的候选人。

约翰队长走了19个房间,但令他失望的是,19个候选人差不多都是这样回答他,他心想:看来今天一个队员也招不到了。但是,他还是带着微笑来到第20号候选者面前,让今天的最后一位候选人说出自己的答案。让约翰队长预料不到的是,这个年轻人只是淡淡地说:“没什么,就让他做第一吧,我甘愿做第二名。”

约翰队长一听,内心一阵狂喜,但他还是不露声色地又问那位年轻人:“为什么呢?这可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呀!”

年轻人十分坦然地说:“我不想去争什么第一名,因为我只是一个雪山探险队员,不管我是第几名,只要能把自己的双脚踏在世界最高的地方就行了。”

约翰队长一听,双眼顿时亮了,欣喜地说:“祝贺你,年轻人,你被录用了,而且你肯定能够从雪山上成功地活着回来!”

然而,当约翰队长宣布录用人选之后,其他的候选人却都不解地望着约翰队长。约翰队长也看出了他们的疑惑,于是解释说:“我和雪山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了,那白雪皑皑的雪山可不是闹市,也不是平地呀!那可是零下几十度的地方,是空气十分稀薄的地方,喘一口气都很艰难,而你的脚下随时都有可以致人于死地的自然陷阱。如果你在那个地方还想着与自己的队友进行竞争,那么你一定会为了超越前边的人,而不按前边人的脚印走,那么你就会一脚踏入死亡的陷阱,掉入千丈冰谷之中。就算是你的脚下没有陷阱,但是当你紧赶几步力图超越你前边的人时,你也马上就会因空气稀薄而窒息,然后在又冷又滑的冰川上倒下去。”约翰队长顿了顿,悲伤地继续说:“有许多曾经优秀的雪山探险队员,就是因为要与别人竞争第一,而永久地留在雪山上了。所以,在气候恶劣、空气稀薄的雪山上,你的竞争对手绝对不是你的队友,也不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而恰恰是你自己呀!如果你心里总想着与别人竞争,那么你是永远无法到达顶峰的,只有那些内心豁达、坦荡,只顾埋头赶路的人,才能最终踏上世界的顶峰。”

“只有那些内心豁达、坦荡,只顾埋头赶路的人,才能最终踏上世界的顶峰。”说得多好呀,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些满脑子都是功名利禄,一心想要与别人竞争到底的人,又有谁能够真正登到顶峰呢?“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曾经以一当十,击溃秦军主力,瓦解了大秦王朝,可结果怎么样呢?年仅33岁就在乌江边自刎而亡。还有那个在自己的人生字典中没有“难”字,曾经在马背上横扫欧洲的拿破仑,结果又是怎样?还不是在一个偏僻、荒凉的小岛上凄凉死去的吗?而这些曾经所谓的“强者”,他们最后的失败,其实不是败给了别人,而恰恰是败给了自己,因为他们都没有自知之明。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只懂得与别人竞争,却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竞争,最后只能是自己打败了自己。而那些不计名利的人,由于他们胸怀坦荡,目光长远,超越自己,所以他们的心灵没有任何包袱。这样的人,最终往往能够踏上人生的巅峰。这恰如老子所云:“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这个弱肉强食、竞争极为激烈的社会里,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你可以选择恃强凌弱,打击对手,你死我活,有你没我,唯我独尊。但是,这绝对不是竞争的最高境界。因为竞争的最高境界,不是与别人进行竞争,而是与自己进行竞争,而与自己进行竞争的前提条件是要有自知之明。当你学会与自己竞争的时候,你就可以做到与别人互惠共生,各得其所,精诚合作,生死相依,各退一步,不战而胜。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是没有必要一定要去竞争的,只要改变一下思路,尝试另外一种方式,或许就会取得预料不到的效果,甚至会出现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

接受你所不能改变的

【原文】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大意】许多事情是人所不能干预的,这都是事物自身变化的实情。

庄子认为事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非人所能改变,因此,在不可变更的事实面前,我们应该学会接受。

塞尔玛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次跟随着她的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然而,部队刚驻扎下不久,塞尔玛的丈夫就被上级派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学习了,赛尔玛不能跟丈夫一起前往,只好一个人留在部队中。

当时,正是夏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把整片沙漠晒得滚烫,即便在仙人掌的阴影下,气温也达到了华氏125度。而塞尔玛却只有一个人,整天只能呆在一座小铁皮房子里。更让塞尔玛难受的是,那里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他们都不会说英语。由于语言不通,所以没有人能够与塞尔玛聊天。在孤独和寂寞中,塞尔玛精神快被摧垮了,于是她便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向父母诉说了自己目前的艰难处境,以及心中的孤独、寂寞和苦闷,并对父母说自己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塞尔玛的父母收到信后,父亲马上就给她回了一封信,但信的内容却只有两字:“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星星。”

然而,父亲的这两行字,却完全改变了塞尔玛的生活,甚至改变了她的一生。塞尔玛反复地读着父亲的这封信,大受启发,终于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于是,塞尔玛主动走出她的那座小铁皮房子,并开始接触当地的那些人,与他们聊天、交朋友,而当地人对塞尔玛也十分热情、友善。当塞尔玛表示自己对当地的纺织、陶器很感兴趣时,他们就把自己最喜欢的、平时舍不得卖掉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塞尔玛。渐渐地,塞尔玛与当地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此外,塞尔玛还开始研究起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并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而且她在观看沙漠日落时,甚至还找到了海螺壳,要知道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当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这时,塞尔玛终于发现,这片原来令自己难以忍受的沙漠,竟然变成了让自己留连忘返的奇景。

塞尔玛为自己的这个发现而兴奋不已。不久之后,她又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快乐的城堡》。至此,塞尔玛终于真正看到属于自己的“星星”了,同时她也听到了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掌声。

到底是什么使塞尔玛对生活的看法有了这么大的转变呢?其实,沙漠没有改变,当地人也没有改变,只是塞尔玛的心改变了。正是这一念之差,使得塞尔玛把原先认为倒霉的遭遇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经历。

其实,生活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对生活付之一笑呢?要知道,生活从来都是真实的、诚恳的。所以,我们不妨用自己的笑脸来换回生活的笑脸,不妨用自己的掌声换回生活的掌声。

有位太太请了一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

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那位太太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就流露出怜悯的眼光。可是男主人却一直很乐观,而且性格也十分开朗,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的几天中,他们谈得很投机。在交谈的过程中,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憾。

工作完毕后,油漆匠取出账单,那位太太一看,发现账单上应付的价钱比原来谈妥的价钱少了很多。于是就问油漆匠:“怎么少了这么多呢?是不是算错了呀?”

油漆匠回答说:“没有算错呀!这几天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所以减去的那一部分工钱,就算是我对他表示一点谢意,因为他使我不会把工作看得太苦!”

听完油漆匠的解释,那位太太顿时泪流满面,因为从这个油漆匠的身上,使她看到了人性中最为温暖和闪光的一面。而这位慷慨的油漆匠,他自己也只有一只手。

其实,我们的生活并不是由生命中所发生的事决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以及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的。所以,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虽然我们无法让环境来适应自己,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态度来适应环境。

师法自然,安于常道

【原文】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大意】顺着自然的理路以为常法,就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可以终享天年。

庄子认为如果顺其自然地生活,就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和天性得到保护,所以对生活不要太苛求,顺其自然才能娱悦身心,幸福才能长久。

有一天,孔子带领学生出游,来到一处瀑布面前,观看瀑布的奇观壮景,这里的瀑布气势宏伟,声势浩大,真有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水流撞入江中所激起的浪花飞溅,十数里以外都可以感觉到。可以说,这种急速的水流,连鱼也无法在其中游。

就在孔子为眼前的奇观壮景大为感慨时,只见有一个男子猛然间纵身跳入汹涌的激流之中,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还以为这名男子是在自杀,于是急忙跑过去,准备救这名男子,不料刚走出百米远,就看见那名男子从湍急的流水中唱着歌游到岸上来,孔子和学生们吓了一大跳,忙问他是不是要自杀。

那位男子觉得很奇怪,反问道:“我这是在游泳、在玩,我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自杀呢?”

孔子觉得很疑惑,又问道:“在这样湍急的水中你也敢游泳,你就不怕被水给冲走吗?”

那位男子回答说:“当然不会,这水怎么能把我给冲走呢?”

孔子又问:“难道你会游泳的道术?”

男子回答说:“我哪会什么游泳道术呀,我只是安于常道,顺遂自然。同旋涡一起入水,同涌浪一起出水。顺从水的规律,而不行使我个人的意愿。仅此而已!”

孔子又问道:“什么叫安于常道,顺遂自然呢?”

男子回答道:“我生在丘陵,对丘陵感到安适,这就叫安于常道;我在游水中长大,对水感到安适,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去做了,这就叫顺遂自然。”

听完那位男子的回答,孔子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凭本能才能开始生活,靠适应性才能成长,顺其自然才能成功。就如同那个男子,他生活在陆地上就安于陆地,生活在水上就安于水上,所以他才能够在激流的江中游泳。由于这名男子长期地生活在这个环境,他已经顺应了这里的自然,所以他成功了。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不但看到了孔子不耻下问的谦和,同时也看到了那位男子的逍遥和自在,因为他真的做到了庄子所说的“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所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尽量让自己冷静地去思考,不必急于发表意见,只要问心无愧就可以了。因为世间的万事万物,本来就应该自自然然地生长,不必在乎,但也不是不在乎,而是要懂得自然的法则。这样,你自然就会拥有一份自在。

同类推荐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本书分为两部分:《孟子与滕文公》、《孟子与告子》。在这本书里,南先生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论做了令人信服的裁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人应有的立身、处世精神,结合历史上正反两面的实例,进行阐发。读来意味深长,令人警醒怵惕。
  • 人权哲学导论

    人权哲学导论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西方人权思想从古希腊哲学家到马克思的发展源流,对人权的理论内涵进行全面哲学解读,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客观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与研判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该书从哲学角度系统梳理并解读了古希腊至今中外人权思想的发展源流与理论内涵,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了客观评析,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研判了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作者指出,人权绝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权利问题。不管是作为具有高度价值统摄作用的哲学范畴,还是作为具有实际价值参照作用的法治范畴,人权实践都必须有其充分的社会基础。人权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生命真谛就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更是一种行动。从世界范围看,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不能成为肆意破坏和践踏人权原则的托词和借口,人权价值理想的普遍性绝不能成为某些国家或利益集团推行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的标签和工具。国际间的人权保护与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协商的基础之上,严格依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其说人权是西方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还不如说是东方的四合院,和合相生。
  •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收录康德于1784~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8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内。《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的中心思想是为人类朝向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而进步的信念进行论证。在他看来,这个信念的依据在于它不是不可能的,而不在于它无论如何是会实现的。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热门推荐
  • 神话之系统附身

    神话之系统附身

    《神话》第一高手蓝凌天穿越异世大陆,游戏系统附身。其他人需要修炼增长修为,而他只需要不断的杀怪,杀人就可以增加修为。别人炼丹炼器,需要不断的领悟。而他只需要不断的增加熟练度即可。融合盘古圣血,以自身精血为主,重现巫族十二祖巫,妖族十大妖圣。以盖世修为,带领巫妖两族重现上古辉煌。
  • 匆匆那年(黄金纪念版)(上册)

    匆匆那年(黄金纪念版)(上册)

    80年代生人的张楠因大学毕业找不到好工作而留学澳洲,在那里他认识了同样留学的方茴。就在他被方茴的神秘感吸引时,却听说她竟然是同性恋。阴错阳差,他与方茴住在了同一屋檐下,并且通过其他朋友知道方茴并不是真正的同性恋者,而是曾经深受伤害,有过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张楠的房间里,方茴给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 德语国家诗人诗选(孙更俊译丛)

    德语国家诗人诗选(孙更俊译丛)

    本书摘录了众多德国诗人的名著。主要由《我坐在一块石头上》、《我看到水在流》、《教皇的妙计》等。
  • 颜家悍女

    颜家悍女

    【推荐古言新书《我家夫人又败家了》,甜宠古代美食文,求收藏】一朝穿越,女将军变小村姑,吃不饱穿不暖,三月不知肉味。她放下刀剑,拿起农具当村姑,种田求温饱,经商赚大钱。农女当家,风波不断,渣渣层出不穷:恶毒奶奶、贪心叔伯、偏心爷爷、绿茶婊堂姐、白莲花表妹、踩高捧低姑姑……昔日女将军摊手表示:渣渣尽管来,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颜家悍女威名远扬,方圆百里无人敢娶。比武招亲擂台上,颜小婉问大胡子:“嫁给你有什么好处?”大胡子憨憨一笑:“我会打猎,嫁给我天天有肉吃!”
  • 星际战皇

    星际战皇

    意外得到一枚神秘的神丹,使得无法修炼出真气的罗候命运发生了转折。从此以后,战百族,决异国,在浩瀚星海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与史册上留下万古最为浓重的一笔,是为皇者一怒,群星俱灭;刀狂啸天,万世臣服的辉煌篇章。
  • 耐得住寂寞的人生更精彩

    耐得住寂寞的人生更精彩

    许多成功者,他们与失败者的区别,往往不是更多的劳动和孜孜不倦的流血流汗,也不是多么聪明过人的头脑和谋略,而只在于他们的韧性和耐心。如果你想改善人生,请不妨从忍耐,甚至习惯寂寞开始。耐得住寂寞者,始有所成,终有所就。
  • 菩提行经

    菩提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真没开变声器

    我真没开变声器

    当你再玩绝地求生时,如果你的队友是一位会模仿各种动漫,电影,游戏里面的所有人物声音的变声大佬,会是什么样的体验?苏笑,因为一次事故意外成为了一名配音演员。在这遍地都是变声器的吃鸡游戏中逐渐成为一名大主播。小哥哥,网恋吗?我萝莉音,嘤嘤嘤——一位厚颜无耻的某人说道。“你们看我干嘛,我真没开变声器!”
  • 陨星之纪

    陨星之纪

    不怎么会写文案感觉写不怎么清楚总之就是一个小孩慢慢成长的故事啦
  • 特工女王

    特工女王

    当锋利的剑锋,挑落女子的战袍,落地的不是眼泪而是鲜血。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编写的谎言,为了能够让自己和自己想保护的人能够成为这个谎言的主宰者,战青云用带血的冷笑承受了一场不该承受的欢爱!九龙金丝帐帏落下,一场新的战争即将起程!————————赫连风——气盖寰宇的帝王,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他的心中本只装得下辽阔的天下,娇俏红颜只作为征服后的战利品而拥有,是度过漫漫长夜,孤寂寒冬的物件而已!直到他见到了那名传说中的那名女子,用一种只有野兽才有的目光看着他,他发现女人也许还有别的用处!他说,不要试图反抗,因为你我都知道,王者的爱是建立在服从之上的怜惜。唐潜——雍容伟岸的高贵气度,浑然天成的王者风采,美玉雕琢的绝美面容,上天给了他所有,唯独忘了怜悯,由无忧到失落到绝望再到愤怒,来时他一身繁华,去时,他只剩下身边傲然挺立的女子。他说,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无情未必就是决绝,我只要你记着初见时彼此的微笑。唐允——白衣胜雪,笑若浮云,黑如点墨的双眸中之中,总带着一抹邪肆与戏掠,以及漫不经心的潇洒。但是当战青云的战刀割开那副长铗高歌,豪气干云的外表,又是谁在哀泣?他说,我的人生无从选择,我的悲剧早已注定!宇文裂天——挥洒战场,执枪而立的出云国第一神将,他的长枪划开了一个混乱但崭新的世界,充满鲜血和杀戮,残忍和冷酷,但是从此他的视野中却多了一抹血色的身影,他兴奋得如同荒原上一头看见同伴的孤狼,月下长嗥。他说,拿起你的战刀,给我一个惊喜!李牧云——高山仰止,只堪心折。他是隐于朝堂之上的隐士,手持鹅羽,悠然而立!他们同是站于高山之巅的智者,用俗世无法理解的目光看着这个世间,他们比肩而立,共看天地浩大。他说,我们的相遇就是一颗美丽的流星,虽然迸射出令人惊羡的火花,但注定只是匆匆而过。————————————我生之前谁是我,我死之后我是谁!当特种兵少校安然变成大将遗孤战青云,所有沉睡的力量都从蛰伏中惊醒,一切开始蠢蠢欲动!腹黑的,残暴的,无情的,冷漠的,善良的,风流的,各种类型的美男一应俱全,可谓是个美男盛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强烈推荐好友懒离婚的新文《女王御狼》——好友敛心的文文冷君弃妻——好友七色的文文十岁小父王——好友孤月如我的文文孽凤——小乙其他完结的作品:这个相公有点冷——绝代妖娆——(一女N男)我的天王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