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900000003

第3章 人生与音乐的互映

有些关于音乐的所谓“常识”,其实经不起推敲和追问,但却“以讹传讹”,一直在“坊间”和“市面”中通行。比如,常听说莫扎特的音乐根本不反映他的人生遭遇,这与贝多芬之后的(尤其是浪漫派)作曲家非常不同。据闻,莫扎特的一生(尤其是后半生)穷困潦倒,但这位音乐家却写作了大量欢乐、光明而让人愉悦的音乐。这其中的反差常被作为莫扎特“不食人间烟火”的有力证据。如此说来,“文如其人”这个文艺中的普遍义理用在莫扎特身上似乎全然不适合——按照上述通行的看法,莫扎特与其音乐的关系可谓是“乐非其人”。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前不久,我与女儿丹丹合作翻译了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盖伊(Peter Gay)新撰的企鹅版莫扎特传记,从中更深切地了解到,莫扎特的生平本身即是令后人仰天叹息的跌宕戏剧,而他的音乐不仅一而再、再而三地反照出他的生活经验,而且还传达出某种他独有的生命态度。人生和音乐在莫扎特那里其实是紧紧缠绕的,只是人生的琐碎和苦痛,通过莫扎特的音乐被蒸馏成了生命的精华结晶(蒸馏指液体,结晶是固体,搭配不当)。

莫扎特一生,除早年作为神童周游欧洲赢得无限荣耀与喝彩之外,成年之后大体上以不幸居多,罗列起来虽是一些无关宏旨的个人性遭遇,但艺术家的心境和性情其实深受这些个人事件的影响。他们不一定立刻反映在某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尤其在十八世纪尚无“个人表现”的美学习惯),但无疑会给艺术家的作品底色增添特别的色调。例如莫扎特音乐中特别的小调色彩,往往给他的音乐带来悲凉的感觉甚至悲剧性的维度——不少人聆听莫扎特,耳朵里都会留下这类阴郁色调的记忆;但一旦说起莫扎特,脑海里似乎又很容易忘记莫扎特的这类特质,转而将莫扎特与“光明”“快乐”画等号。

说起莫扎特的那些基于小调式的著名杰作,如果不结合他的生平遭遇,可能就无法解释这些作品中扣人心弦的悲剧情愫究竟源自何处。如1778年,他远赴巴黎求职无果,一同前往的母亲在贫病交加中不幸离世。二十二岁的莫扎特一时手足无措,甚至不敢在信中将噩耗告知父亲。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击,而此时写作的《A小调钢琴奏鸣曲》(K.310)充满了不安和骚动,很难设想这样的音乐笔触会与作曲家当时的心境无关。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已经长大成人的莫扎特自信满满,可惜被困于萨尔茨堡小镇逼仄局促的音乐空间中,无法施展才华。这种受挫感和压抑感,难道没有渗入此时的音乐中?不妨倾听一下两部著名的协奏曲——《第九钢琴协奏曲》(K.271)与《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K.364),其中两阕(阕表歌曲或词的量词,用在这里是否合适?)堪称“姊妹篇”的C小调第二乐章慢板,情调凝重、语气哽咽,其表情的深刻性和质量都达到了莫扎特当时的顶峰。

莫扎特与自己的雇主(萨尔茨堡大主教)关系恶劣,最终以一种极富戏剧性的方式决裂:1781年6月,在莫扎特多次请求辞职遭到拒绝后,大主教的管家阿尔克伯爵恼羞成怒,朝莫扎特的屁股狠狠地踢了一脚——莫扎特就此遭到解雇。他从此定居维也纳,走上“自由艺术家”的不归路。以这样的“暴力”方式争得自己的“自由身”,同时又遭受如此令人不堪的羞辱,莫扎特的内心一定充满愤懑。这不禁让人想到,莫扎特日后那些具有“颠覆”意味的创作,其烈度之所以达到骇人的程度,恐怕和他曾遭受情感重创不无关联:《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起始即是乌云密布式的切分节奏涌动和咆哮,给人的感觉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歌剧《唐璜》(K.527)中同样也处在D小调的军官石像音乐,则是整个十八世纪中最让人恐怖的音乐:音区低沉,半音频频,加上乐队的轰鸣和烘托,着实让人感受到地狱般的凶暴和残酷。

与萨尔茨堡大主教的决裂也给莫扎特的父子关系蒙上了厚厚的阴影。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一直反对儿子到维也纳“闯荡”,他希望儿子与大主教搞好关系,求得一个稳定而保险的音乐职位。出于保守而精明的父爱,他认为那种“自由艺术家”的“体制外”生活充满不测,危险系数太大。后来的情况果然被父亲不幸言中——虽然莫扎特在维也纳开头几年还算幸运风光,收入颇丰,但后来便每况愈下;加之莫扎特的妻子康斯坦策拙于理财,花钱大手大脚,常常让家中陷入拮据,莫扎特只得不断向朋友写信借债度日。那些留存至今的求救信件,口吻之无望和急迫,阅读起来真是让人心酸。雪上加霜的是,父亲利奥波德不仅对儿子违抗父命与大主教决裂耿耿于怀,也对儿子再次违背父命与康斯坦策成婚感到不快。父子疏离的情感折磨,入不敷出的经济压力,以及长期得不到稳定职位的心理焦虑,还有动荡生活带来的健康损害,致使莫扎特在三十六岁时(1791年)便过早离世,这是音乐史中最令人唏嘘的不幸事件之一。

不出所料,莫扎特逝世前几年所写的音乐中,愈来愈多地出现了隐忍乃至宿命的浅灰色调。被誉为莫扎特协奏曲中最伟大的慢板乐章——《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中的升F小调“柔板”是作曲家笔下最无奈、最清冷的心境写照,但彻骨的寒意中依然时有温暖送出;《C小调钢琴协奏曲》(K.491)则以凝练的动机与和声来营造内敛、克制的悲剧,虽有挣扎和搏斗,但音乐中更多是内省式的咏叹和淡定的掌控;两首公认的莫扎特最卓越的钢琴独奏曲均出自这位短命天才的“晚期”,《A小调回旋曲》(K.511)和《B小调柔板》(K.540),都是“哀而不怨”的格调,以举重若轻的走势和精简到近乎吝啬的笔法来勾画人性中的伤与痛;更别提那两首同是G小调的伟大悲怆性杰作《弦乐五重奏》(K.516)和《第四十交响曲》(K.550)。即便是大调式的作品,莫扎特的晚期写作中也充满了小调式的曲折和半音化的阴影,因而给人的感觉总是欢愉中暗藏着不祥,或者反过来——阴郁中又透出一丝光亮……莫扎特的小调式悲情作品在他的创作中并不占多数,但他们往往属于莫扎特最用心、最有质量、最具艺术高度的作品之列。他们是莫扎特悲剧性人生经验的映射,更是对这种人生经验的深化和升华。“乐(文)如其人”——当然,“乐”和“人”两方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镜子式的直白映照,而是复杂、曲折的投影,有时甚至是背反性的变形:如莫扎特居然能够在困顿悲戚的时刻谱写稳健大气的《C大调弦乐五重奏》(K.515)和富丽堂皇的《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K.551),也正是这种“乐”“人”分离的现象使后人对莫扎特产生了“乐非其人”的错觉。其实,关于人生和艺术之间的复杂关联和矛盾纠葛,哪里是简单的“文如其人”或“乐非其人”能够一语道清的?在这个问题上,莫扎特是一个神秘的吊诡:他的音乐从来没有凸显和明确的生平自传性,但我们却总能从中察觉到他个人的生命状态和心绪状况——如上文所述;但另一方面,即便我们能够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感受到强烈的个人情感诉求或鲜活的生命流动,它们却又总是带有某种特别的超越性和超然性——所以我们会觉得,莫扎特的音乐具备了远远高于个人的普遍性与共同性。

同类推荐
  •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墨瑶先生生长于滦河岸边,自幼对滦水孕育的皮影艺术情有独钟。他长期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对唐山皮影的历史有着深入了解,在理论上有独到的见地。虽年逾花甲,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本书是墨瑶先生怀着对皮影艺术的挚爱,积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该书全面介绍了唐山皮影艺术的演变、形成及发展,从文化史学、民俗学等诸方面,对唐山皮影艺术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以及唐山皮影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普希金绘画

    普希金绘画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像雨果和歌德一样,普希金在绘画方面虽不是专业人士,却也是才华横溢。翻阅普希金的手稿和书信,会发现文字中间嵌入的线条轻盈、极度传神的速写。保存下来的普希金绘画作品有1500多幅。普希金绘画的内容包罗万象,有自画像,有朋友、沙皇、女友、官吏们的肖像,也有马、鹰、风景等。这些画寥寥几笔散布在文字旁,显然是作者心思的表露,爱恨情仇讥诮怨讽,跃然纸上。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本书是高莽先生在多年研究普希金文学、绘画创作的基础上,从普希金的1500多幅画作中精心编选而成,辅以详细的说明和生动的画作解读,是一本兼具欣赏和研究参考价值的佳作。
  • 缺席与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缺席与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缺席与偶在》主要分为三编,第一编讨论西方哲学与美学问题,兼及中西思想比较。其中多数文章试图把哲学和美学的若干基本观念放在“现代问题”的视野中加以考察;第二编讨论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政治问题,探究生态主义意识形态的缘起、主张及政治合理性限度;第三编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其中多篇是作者正在从事的“症状——中国当代艺术档案”研究计划的初步成果。
  •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结合多年考前培训教学经验,全面解析了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的难点——影评写作的应试策略。本书收录40余篇优秀影评范文,并附有对范文的详细点评,以帮助考生提高影评写作的能力。
热门推荐
  • 双枪帝尊

    双枪帝尊

    一个少年,擅使双枪。一枚戒指,巅峰传承。如何成就一代帝尊。现世小屁孩死后灵魂重生异世,异世同名的肉身是个土豪家族的少主!少主被陷害从天才少年一夜筋脉尽断成为废人继而冤死山崖底。咱既然占了人家的肉身就得风风光光活下去!陷害过咱的,你们等着!
  • 小凤皇慕容冲

    小凤皇慕容冲

    深夜,因为多日延时加班,极度疲劳的动漫实习生郑杰好不容易乘上一辆从未守时的公交车,刚睡着不久,就被颠醒了。诡异的是,原本繁星点点的夏夜变成了白雪皑皑的寒冬,而那辆只载着他一个人的宽敞的大巴车也变成了古朴的马车。郑杰无奈地撩开窗帘朝外看去,但见窗外的古城内,尸横遍野、哀嚎震天、火光四射,整个世界都变了。郑杰几乎崩溃了,忽听得有人轻唤道:“凤皇,别怕!”。郑杰转身一看,这才发现,身旁多出来一个美女……
  • 云萝姑娘:庐隐作品精选

    云萝姑娘:庐隐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绝代佳人:倾世毒娘子

    绝代佳人:倾世毒娘子

    她,为了他被世人称之为蛇蝎女人……她,为了他被世人唾弃……她,为了他寄人篱下……她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却爱上了一个复杂的人……乱世之中,能有几分真情?她说:我想要的只是你简单的爱我而已……
  • 第五人格之寒霾困笼

    第五人格之寒霾困笼

    老王:“白沐屠不见了!”众人:祖国的食人花又少了一朵,万岁!ヽ(^‥^=ゞ)谁又能得知白沐屠身处异世,在一次bug中意外穿越。欧利蒂丝帝国不是普通的国家,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随着人格等级的提升获得神技。约瑟夫:逆转时空,时空跳跃,等不知名的神技。白沐屠能在这个世界里闯荡出一片田地回到自己的世界吗?谁有能得知常山黑魔法师背后的秘密?意外的琴声,咒术的反噬,门之钥争夺战,白缘冤案等意外事件,沐屠又能怎么应付。毕竟是从一个混在上等社会的屌丝啊,难道还能成为英雄?我看,狗熊足以……
  • 靠自己去成功

    靠自己去成功

    《靠自己去成功》,就是要教给大家怎样积极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各个方面不断积累起促使成功的资本,从而让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笑藏刀

    笑藏刀

    坐北周的江山,喝蜀中的美酒,娶楚国的女王,笑傲九国的群雄;论勇武,十岁入伍,十四岁坑杀十万降卒;说荒唐,为博美人笑,烽火戏诸侯;快意人生当如斯,这天下我便是主……
  • 祸国·图壁(上)

    祸国·图壁(上)

    以线为绣,可织岁月;以心为绣,可织江山。一座宫廷,怎能困住凤凰?唯方大地,燕璧宜程四分天下。璧国右相的小女沉鱼,贤淑温婉,倾慕四大世家姬氏的公子姬婴,两家预备联姻之际,却被君王昭尹横加破坏,一道圣旨,择伊入宫。姜沉鱼万般无奈,领旨进宫。但她不愿成为妃子,便自荐为昭尹的谋士……
  •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婚令:重生影后抱回家

    总裁婚令:重生影后抱回家

    万梦以为,放弃了影后的身份和正红的工作时期,专心成为家庭主妇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因为她爱温白,而温白也爱她。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甘居幕后,为温白所做的一切,到头来却是成了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场“意外”,她重生成为三线小女星奚长宁。自己死亡的秘密也是被揭开,为了报复,她不惜主动傍上卫家三少爷的大腿。她曾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温白下十八层地狱,可是到头来,她却是发现自己早已被另一人给宠在了心上。“长宁,你现在已经成为了国际影后了,是不是要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了?”卫岳笑道,举起了手中精致的钻戒盒来,“要不要嫁给我,成为我卫岳的女主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