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900000004

第4章 寂静的独语

肖邦的音乐具有一种无法道明的特别气质。乐声幽扬飘来,听上去似乎是作曲家一不小心让你窥见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孤寂沉思。当然,音乐没有具体和明确的语义,谁也说不清楚,肖邦的自言自语究竟说了什么,但肖邦音乐所独具的表达口吻,几乎从一开始就会在听者的音乐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迹。久而久之,人们给肖邦冠以“钢琴诗人”的雅号,承认他的音乐蕴含奇妙的诗情与高度的创意。

这种不可模仿的独特诗意首先源自肖邦所选择的表达媒介――独奏钢琴。一个人独自坐在钢琴键盘前,从手下流出的音符自然具备私密性,与上百人合奏交响曲的“千军万马”之势迥然相异。虽然肖邦远非首创钢琴独奏的第一人,但在他的手下,钢琴在历史中第一次被转型――成了倾诉个人心境的最佳手段。用现在的批评术语说,肖邦开始在钢琴写作中有意识、有系统地回避了“宏大叙事”,转向更为自由、也更加幽微曲折的“私人叙述”。

交响曲、歌剧这类“宏大叙事”的代表性体裁因而在肖邦的创作视野中全然消失,就连奏鸣曲、协奏曲、变奏曲这些在传统中占据钢琴作品中心地位的大型曲体,在肖邦的创作生涯中也一律被置于边缘地带。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具有暗示性标题、但绝没有具体景物描绘意图的“小型”作品:夜曲、叙事曲、谐谑曲、船歌、摇篮曲以及波兰舞曲、马祖卡舞曲、圆舞曲……就像一位文学家主动放弃长篇小说或大型戏剧的编织,专心致志于短篇小说乃至抒情短诗和性灵小文的写作,这样做不仅需要艺术上的眼力,而且需要道德上的勇气。因为在肖邦时代,除他以外,没有任何一个重要音乐家终其一生固守这种“私人叙述”的写作思路。舒曼在早年似乎是肖邦在音乐上的同道,但人到中年后,终于没能摆脱德奥根深蒂固的交响乐传统的强大吸引力,拼命在言不由衷的交响语言旋涡中挣扎。门德尔松与正统的音乐遗产达成妥协,采取将“宏大叙事”平面化的策略,虽缺乏戏剧深度,但笔法潇洒流畅。至于李斯特,虽然也热衷于钢琴音乐的潜能挖掘和性格拓展,然而更多是为了博取外表的辉煌与廉价的掌声,因而与肖邦暗自独语的趣味恰恰形成对极。

肖邦因此踽踽独行。这种独特的“唯一性”体现在他艺术的所有方面:他只为独奏钢琴写作,绝少旁骛,所有二百余件作品中无一没有钢琴;他身为著名钢琴家,但却完全不像其他炫技大师,不仅在成名之后拒绝旅行演出,甚至很少举行公开音乐会(他的收入主要依靠私人教学和作品版税)。而作为作曲家,如上所述,他又违反常规,作品的体裁类型看上去更像是炫技钢琴家为自己实际演出而写作的一些应景小品,而不是更具“分量”、更能显示创作“实力”的大型交响曲与歌剧。据说,肖邦年轻时在华沙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曾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后生寄予厚望,希望他日后能在波兰民族歌剧的创建上一展宏图,但日后的事实令他失望。肖邦似乎很早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天然禀赋,他命定属于一个孤寂的抒情世界,排斥人声鼎沸的喧哗与凯旋。

奇怪的是,他真的非常喜欢歌剧,旅居巴黎时晚间经常去观赏歌剧。众所周知,他最欣赏的同代作曲家是以优美旋律著称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贝利尼。然而,意大利歌剧中的华美咏叹和醉人旋律转至他的笔下,却没了舞台上的灼热气息,变成了清冷而细腻的内心婉唱(例如降D大调夜曲作品27之2),如泣如诉,丝丝入扣。这种对先在摹本的个人化转型,是肖邦艺术最令人惊叹的鬼斧神工之处。你明明能听见他音乐的源头所在,但最终的整体音乐风格却明白无误只属于肖邦个人。例如马祖卡舞曲,本是波兰各地村民最常见的民间群舞形式,属于一种真正的“公众性”社交娱乐品种。但在肖邦手中,马祖卡成了他最富私密情怀的个人心理发展笔录。从早期幼稚的作品7之1(降B大调)中对民间舞蹈节奏和特殊音响的单纯模仿,途经作品17之4(A小调)古朴的调式和声与幽咽的心曲吐露,再到作品50之3(升C小调)中利用民间特有的不间断重复音型而企及的抒情高潮,最终是作品63之3(升C小调)这首作曲家生前最后一首马祖卡中悲剧性的挣扎,我们从中不仅看到肖邦风格成熟发展的全部过程,也听到这位早逝的敏感诗人通过音响所展示的心路幽径与情感境况。再如肖邦对巴赫音乐的独特吸收。肖邦终身崇敬这位日耳曼先辈无与伦比的深刻逻辑与清晰思维,虽则巴赫的神性音乐世界与他自己飘逸的音乐风格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然而,肖邦作品中无所不在的复调穿插与线条出没,恰是巴赫对位精神的肖邦变种,它们出自肖邦对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自幼便如庖丁解牛般的纯熟运指体验,是肖邦善于化解和吸纳异质外来影响的最佳明证。

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不朽,是因为他们能通过自己的艺术构造出一个独特的想象世界,它与现实世界相平行,反射现实世界的阴影与景象,但与现实世界又绝不相同。肖邦的世界是绮丽精工、含蓄深沉的内心写照,美不胜收,又深不可测。其后,无数追随者起而效仿,但如方家所言,被模仿的只有外表,缺乏的是灵魂(例如早期的斯克里亚宾)。或许肖邦真正的艺术同道不是音乐家,该是跨越时空的其他文学艺术家?晚唐诗人李商隐工丽深细、和美婉转的诗风难道不就是肖邦音乐的文字对应?再看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对人、物、事细针密缕而若即若离的精致叙述,与肖邦无限关注音乐的细部处理与层次变化又何其相似?!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争辩,肖邦的音乐进行中自然的即兴风味扫除了李商隐式的刻意求工,而川端康成近乎没落贵族的腐朽病态更是肖邦血脉中所忌讳的。傅聪先生十多年前在上海音乐学院开设大师班时说过,肖邦的艺术道路,应被看作是从诗人到先知(frompoettoprophet)的过程。生而诗人,死为先知,肖邦的音乐独语由此穿过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隧道,在今天一如既往地在听者心中激起回声。

同类推荐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
  • 你的建筑有多重?: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

    你的建筑有多重?: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

    普利兹克奖得主,诺曼·福斯特至今唯一授权个人传记!建筑是什么?个人的作品?时代的映射?权力的集合体?功能美学的极致?设计的风向标?也许在这本书中,当代最举足轻重的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会给你一些答案,这位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从曼彻斯特贫民区成长为爵士授勋的建筑贵族,乔布斯心目中最有资格为苹果建造总部的人选……本书是诺曼·福斯特亲自授权并凭借作者三十年笃交创作记录的传记作品,追溯回顾了这位建筑大师的成长经历与杰出成就,他建筑人生的点滴感想和辉煌瞬间,以写实而入木三分的笔触刻画了这位已然名垂青史的大师建筑人生。
  • 中国民间目连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民间目连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中国民间目连文化》通过研究目连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当代的价值,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目连文化,包括目连救母故事缘起与衍化、目连戏历史概述、目连戏思想属性、目连戏入神系列、目连戏艺术形态及其表现方式、目连戏与地方剧种、《劝善金科》:民间本与诗赞系戏曲、目莲救母与宝卷形成、《目莲救母》与弹词艺术、目连与小说《西游记》、目连戏与宗教戏剧、目连戏的价值与影响,对目连文化的发展和其他文化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比较,为读者更全面认识目连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可能。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热门推荐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温莎的风流娘们儿》是莎士比亚在1600年的作品。故事描述了温莎镇一位嗜财贪色的约翰·福斯塔夫爵士,凡是任何能够赚取金钱的事情,他都会汲汲营营,而且其为人极度小气,是位典型的守财奴。
  • 枕典集:跟着经典学为师

    枕典集:跟着经典学为师

    本书系“上海教师教育丛书·知新书系”之一,以教师在社会、家庭、校园中的角色转换及其相应的履责境界、道德修为为线,以30个关键词研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史故事,分“教师怎样为人师表、教师怎样提升修养、教师怎样身处团队、教师怎样聚焦专业、教师怎样教学研究”五个部分,于讲故事、说道理、思问题之中,讲述教师所应该具有的家国情怀、仁义慈孝、宽厚诚信、端明正大、廉勤乐群、求真务实等美德,以及所应该具有的情商与财商、志向与生涯规划、批判与创新精神等素养。
  • 小学生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小学生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我社的“辞海版·新课标·学生系列辞书(双色本)(第2版)”是在双色本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修订的版本。该丛书为满足小学生多层面的学习需求而编写。这套词典品种齐全,编排合理,形式力求活泼新颖,以方便学生使用。第2版请专家学者重新修订,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配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丛书根据小学生认知需求采用双色印刷。本词典系该丛书其中一种。收录小学生常见常用歇后语共约4500条。条目丰富,生动形象。释文解释难懂字词,说明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有典故的交代出处并作简要说明。立目时以语言常见表现形式为主条。本词典后附有《词目首字笔画索引》。
  • 相忘江湖

    相忘江湖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全书以川藏公路为背景,以保护历史文物玉石榴为主线,记述了主人公谯生和好友阿辉、大鼓书艺人老阚等人西行川藏公路发生的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作品通过一段旅程串起了阿辉、老阚、殷牍、恰果、刘恒、扎地、石头儿等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从故事的演绎中,可以看到奇异的风景、奇幻的传说和传奇的经历,传递出重情重义、知恩图报、大道无形的传统美德,同时启发人们敬畏自然、保护文化、守望真情的思考。
  • 柔软的心要坚强

    柔软的心要坚强

    主人公莹莹误会爱人林枫出轨,坚持离婚后从全职太太转身职业女性,得知前夫林枫患癌后辞职照料陪伴最后时光,遇上失去联系的从小玩伴林强,就是林枫的主治医生,莹莹创办幸福农庄,后患乳腺癌康复,却救人身亡。
  • 文化符号:武术

    文化符号:武术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缩影,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本书从文化符号的视角来审视武术,以解说中国文化的方式来解说武术。希望本书所讲的武术,能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气息与魅力。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邪恶懒散小太后:皇家有妖孽

    邪恶懒散小太后:皇家有妖孽

    “喂!说好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更何况我还是你的皇祖母。”她大喊。某妖孽露出一脸奸笑,嘲讽道:“‘皇祖母’哈?孙儿从来动口不动手的。”“……滚”,妖孽一张欠揍的脸嘻笑着凑到眼前,“‘皇祖母’,孙儿可是君子?”“……”半晌儿,宫城中爆出一声怒喝:“苏祁帧!!!你个混蛋!!!”
  • 北大“差”生

    北大“差”生

    成绩普通、发挥不稳定的周林林因高考超常发挥,进入了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但因其能力有限,在光鲜亮丽的北大生存艰难,唯一愿望就是顺利毕业。开朗活泼却自卑的周林林面对众多天之骄子,投机取巧,又随波逐流,不明白生活的方向和目标在何处。入学时对经院师兄谢端西一见钟情,却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新闻系红人文涛在和周林林的相处过程中,逐渐对其直白简单的性格倾心,表白后却遭到了周林林的拒绝;和周林林一起考入北大的老乡毒舌方予可从小暗恋她,在辅导她学习,帮助她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两人互见真情,最终相知相爱。
  • 我们笑着离开了

    我们笑着离开了

    我们的故事是从那年你毛毛躁躁地撞到我开始……你活泼开朗,我沉静内敛,我们是两个极端,我也不知为何爱你,只知道,从见你的第一面起就没法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