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大沙漠
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纵横于大西洋沿岸直到尼罗河畔的广大北非地区,漫天流沙和无边无际的沙丘砾漠就是今天这里的风景写照。常年干旱少雨的气候笼罩着这片大地,有的地区甚至一连几年都不下一滴雨,这就使撒哈拉大沙漠炎热无比,最高温度接近60℃。在这里,你今天只能看到一片片黄沙和龟裂的土地,植物生长是很罕见的。你决不会因此联想,这里曾经是土肥水美的绿洲。可是,这却是千真万确的,距今3000多年前,这里的确曾是一片绿洲。
德国青年探险家巴尔斯首先揭开了这个秘密。19世纪中叶,他意外地往阿尔及利亚东部的恩阿哲尔高原地区发现了几处古文化遗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大的岩石壁画。
在这些壁画中一再出现的水牛形象引起了他的注意,此后,他在撒哈拉的其他沙漠地带也发现了以水牛为题材的壁画。巴尔斯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水牛形象住壁画中出现,说明这里曾经有过适合水牛生存的自然环境。画有水牛的壁画如此广泛地分布在撒哈拉各地,说明整个撒哈拉住某一个历史时间段里曾经是适合游牧的生态环境,并且一定有游牧民族在此生存居住过。在他的进一步考察中,义发现了许多刻有犀牛,河马等水中动物形象的岩石壁画。在这些史前壁画中。唯独不见以“沙漠之舟”著称的骆驼!于是,巴尔斯根据自己的考察结果,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撒哈拉在远古时代是绿色的,是肥美的绿洲。”
考学家们普遍地接受了他这个观点,还采用了他把撒哈拉地区分为前骆驼期和骆驼期的历史分段方法。
现在,撒哈拉已有100多处史前文明的村落遗址和近万件壁画作品被人们发现。撒哈拉以前是什么样子?这里发现的岩画,向我们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在椭圆形的小屋前拴着一排小牛,牧民们赶着膘肥体壮的长角牛群,披着晚霞归来,妇女们跑出小屋迎接亲人,孩子们在牛群中嬉戏,显示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那时的撒哈拉雨量充足、溪流潺潺、草木茂盛、土地肥沃。尼格罗人在这里定居,他们饲养牲畜、种植谷物、繁衍子孙。
根据在撒哈拉沙漠发现的岩画,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岩画分为几个阶段:
水牛时期,大约从3万5千年以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这时期的岩画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时期,是用一些目前已经在当地绝迹的动物奶汁混合颜料画在岩石上的,这些动物包括有水牛、象、河马和犀牛,画中的人物使用棍棒、斧头、弓箭和用棍棒甩出去击打猎物,但没有见到标枪,他们经常戴有圆型的盔帽。这些岩画主要分布在阿尔及利亚的东南部,以及乍得和利比亚境内。
黄牛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一时期当地居民开始从事游牧生活,放牧牛羊,曾经发现有陶器和新石器时代经过打磨加工的石斧、石磨和箭头,也有一些打猎用的弓箭。放牧的动物是从亚洲引进的。后期也发现一些可以聚集较多的人和牲畜的村落遗迹。
马时期,大约为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左右。这一时期已经有迹象表明当地引进了马、骆驼和奶牛,并从事大规模的农业。可能在公元前1220年前后从腓尼基人那里学会了使用和锻造铁器。当地建立了横跨整个撒哈拉直到埃及的大帝国联盟。
现在,历史考古学界已经认定,撒哈拉的史前文明是非洲土著黑人创造的。他们生存的社会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历了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化的历史阶段。他们的主要生存手段是狩猎、放牧和征战。在他们社会的后期阶段,已经出现了贫富差别相等级划分,还山现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
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壁画,为我们提供了撒哈拉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大致时间进程。
公元前5400~前3000年,这里曾是一片肥美的绿洲。而公元前3000年以后,水牛、河马和犀牛等水中动物形象逐渐从壁画中消失了,这说明这一地区的水资源逐渐减少,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了。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绘制的壁画中,骆驼的形象出现了。显然,在此之前的某一段时间里,沙漠已经代替了绿洲。
从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重叠刻画在比较集中的岩壁上的壁画,不难看出:一直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这里没有发生过民族的更迭。
现在人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是:撒哈拉是怎样变成沙漠的?这块土地上的史前文明的衰落和消失是不是直接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相关?因为人们在沙漠中考古也是十分困难的。
撒哈拉的史前壁画本身也有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谜。这些壁画的大部分都是用恩阿哲尔高原盛产的赭石色页岩研磨的颜料绘制的。岩洞中还发现过用页岩制作的调色板和残留的赭石颜料、小石砚和磨石等调色工具。壁画上的五颜六色,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剥蚀丝毫不褪色,这十分令人着迷。一些壁画的内容和技法也使人吃惊。有一幅被学者称为“伟大的火星神”的人物岩画,它的表现手法和人物外形都和法国现代的抽象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十分相似。人们难以理解远古时代撒哈拉地区的绘画大师们为什么会用这种变形的艺术手法作画,它到底象征着什么?
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以稽考,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怪形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