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岛
1722年复活节的下午,荷兰人罗格温率领一批欧洲水手。首次登上孤悬于太平洋东部智利的波利尼西亚最东的一个小岛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岛上遍布着数以百计的巨大的石雕像,都长着奇形怪状的长耳朵,一副冷漠的神情,从正面、侧面以及各个不同的角度瞅着你,使人不寒而栗……
复活节岛,这一著名的世界文化之谜,古往今来吸引了多少探险者。然而,这些石雕像的价值还不是最主要的,在那坚硬、贫瘠的火山岩地层深处,还隐藏着更加令人吃惊的秘密,这一秘密的揭示者,是挪威杰出的人类学家和海上探险家托尔海克达尔。
海克达尔率领的科学考察队在复活节岛上待了将近一年,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证明了人们所熟知的巨大石雕像仅属于复活节岛第二历史时期的产物。而复活节岛第一历史时期的雕刻匠们与南美古秘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发现,在人类学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复活节岛在当地被称“拉帕努伊岛”,意即“石像的故乡”。太平洋东南部岛屿。位于南纬27°10′、西经109°31′。由复活节岛和周围一些小岛组成,陆地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主要是波利尼西亚人。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火山岛,土壤肥沃。自1888年起归智利管辖,行政属智利瓦尔帕莱索省。产甘蔗、香蕉、玉米等,并产鱼、虾。经济主要是畜牧业和旅游业。岛上有巨大石像等文物古迹,被称作“神秘之岛”。首府杭加罗阿,在岛的西南部,附近有飞机场。建有美国卫星跟踪和气象观察站。
在烟波浩淼的南太平洋上,有一个面积仅117平方公里的小岛——智利的复活节岛。它以神秘的巨石人像、“会说话的木板”和奇异的风情吸引着无数游人。每年的复活节都会使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岛活跃起来。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8度和西经108°交会点附近,面积约117平方公里,现属智利共和国。它离南美大陆智利约3000公里,离太平洋上其它岛屿距离也很远,所以它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现岛上居民约2000人,都属波利尼西亚人种,在西方人未到这个岛上之前,这里还处于人类的石器时代,他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为岛上都是石块,不长农作物,只能种些易生长的甘薯。岛民原来都靠捕鱼,种少数甘薯为生,现在大多从事旅游服务业。岛上的土著波利尼西亚人,称这个小岛是“世界的中心”。这个岛的首先发现者,是英国航海家爱德华·戴维斯,当他在1686年第一次登上这个小岛时,发现这里一片荒凉,但有许多巨大的石像竖在那里,戴维斯感到十分惊奇,于是他把这个岛称为“悲惨与奇怪的土地”。
这个孤零零的东南太平洋上的小岛,现在已引起世界许多人对它的兴趣和关注。从发现这个小岛起,许多问题便成了人们议论、关心,但又是解不开的谜,科学家们对它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都得不出一个科学的一致的解释。复活节岛被世界上许多人称为“神秘之岛”,关于它的许多疑问,又被世人说成是“复活节岛之谜”。
1722年罗格文将军带领一帮人登到岛上时,发现岛上耸立着许多石雕人像,它们背靠大海,面对陆地,排列在海岛的岸边上。每个石像形态不同,大小也不一样。当时,罗格文对自己看到的一切感到非常惊讶。此后在1770年,西班牙的航海家冈萨雷斯到了这个岛上,1774年,英国的航海测量家库克再次到达这里,他们对岛上看到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惊奇。
这些航海家们,很快就把复活节岛的所见所闻传遍了欧洲和全世界,于是吸引了一些专家学者来到这个岛上进行考察研究。专家们来到岛上,对石像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他们发现,复活节岛呈三角形状,长24千米,最宽处17.7千米,面积为117平方千米。岛上死火山颇多,有3座较高的火山雄踞岛上三个角的顶端,海岸悬崖陡峭,攀登极难。复活节岛上的石像有440个左右,这还不包括在山体岩石上已雕刻、但还未完工剥离下来的好几百个。石像高度一般在5~6米,小的3~4米,最高大的一个高2l。8米。大约有30来个石像的头上戴着石帽,石帽与石像身体不是整体的,是另外雕刻好了戴上去的,并且在一些石帽上涂了红色。石像都没有刻出下身的脚。雕好的石像形态各不相同,但都是耳朵很长,鼻子高大,嘴唇很薄。石像身上还刻有图案花纹,雕好的石像竖立在60米长、3米高的平台上。这里共有11.4个平台,也都是用大石块砌成的。雕刻石像所用的材料,是当地的火山岩。每个石像的重量,一般在10吨以上,最小的估算也在5吨以上。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看到的石像,除了竖立在那里的一部分,有几百个雕像还没有完工,仍在岛上的岩石上,好像发生了什么突然事件,使正在进行的工作,突然停了下来。专家们访问了这里的岛民。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并不了解这些石像的来历,他们的祖先也没有告诉子孙后代这些石像是谁雕刻的。因为没有文字,也没有历史记载。但他们称石像叫“毛阿依”,石帽叫“普卡奥”,放石块的平台叫“阿胡”。
复活节岛是由荷兰航海家雅可布·洛加文于1722年4月5日首先发现,当天正值基督教的复活节,故得名。岛上的居民则称它为“拉帕努伊”,意为“石像的故乡”,或称“特皮托·库拉”,意即“世界的肚脐”。小岛东距智利本土3700公里,西距最近的皮特克恩岛1900公里,像一叶孤舟漂泊在万顷碧波上。
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它们或卧于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边。其中有几十尊竖立在海边的人工平台上,单独一个或成群结队,面对大海,昂首远视。这些无腿的半身石像造型生动,高鼻梁、深眼窝、长耳朵、翘嘴巴,双手放在肚子上。石像一般高5-10米,重几十吨,最高的一尊有22米,重300多吨。有些石像头顶还带着红色的石帽,重达10吨。这些被当地人称作“莫埃”的石像由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雕凿而成,有些还用贝壳镶嵌成眼睛,炯炯有神。
令人不解的是,岛上这些石像是什么人雕刻的呢?它象征着什么?人们又是如何将它们从采石场运往几十公里外的海边呢?有人说这是外星人的杰作。复活节岛北部的阿纳凯是全岛最富魅力的景点,除一排威武的“莫埃”石像外,一片金黄色的沙滩又长又宽;岸上的棕榈树林青翠茂密。攀上全岛最高点,海拔507米的特雷瓦卡山顶,极目远眺,岛上的大小火山和四周的石像尽收眼底,浩瀚的太平洋与蓝天浑然一体,令人心旷神怡。从山上下来不远便是著名的“七尊莫埃”景点。据传,它是一个毛利巫师的七个儿子等待欧图-玛图阿王到来的地方。“达海”是全岛保存最完好的“莫埃”石像群。每当傍晚,人们步行到这里观看日落,霞光映红半边天,巨大的石像被衬托出永恒的剪影。
复活节岛人热情好客,友善礼貌,每迎来宾都献上串串花环。男女青年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男人颈套花环、裸露上身,女人头戴花饰、下穿羽裙,跳起优美的羽裙舞。这种舞蹈同夏威夷的草裙舞相似,是智利旅游活动的“保留节目”。
一种说法是这些石像是岛上人雕刻的,他们是岛上土著人崇拜的神或是已死去的各个酋长、被岛民神化了的祖先,同意这种说法的人比较多。但是有一部分专家认为,石像的高鼻、薄嘴唇,那是白种人的典型生相,而岛上的居民是波利尼西亚人,他们的长相没有这个特征。耳朵长,哪种人也不像。雕塑是一种艺术,总会蕴含着那个民族的特征,而这些石像的造型,并无波利尼西亚人的特征。那么,它们就不会是现在岛上居民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这些雕像也就不可能是他们制作的。此外,人们在从另一个角度细细地分析,岛上的人很难用那时的原始石器工具,来完成这么大的雕刻工程。有人测算过,在2000年前,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在生产力非常低的石器时代,他们必须每天勤奋地去寻觅食物,才能勉强养活自己,他们哪里有时间去做这些雕刻呢?况且,这种石雕像艺术性很高,专家们都对这些“巧夺天工的技艺”赞叹不已。即使是现代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干得了的,谁又能相信,石器时代的波利尼西亚人,个个都是擅于雕刻的艺术家呢?
还有一种说法是,石像不是岛上人雕刻的,而是比地球上更文明的外星人来制作的。他们为了某种目的和要求,选择这个太平洋上的孤岛,建了这些石像。这种说法更离奇。为雕刻这些石像,岛上丢弃了许多用钝了的石器工具,谁会相信,比地球人更文明的外星人,会用这些原始的石器工具来完成这批雕像作品呢。
关于山上还有几百个未完工的石像,为什么没有把它们雕刻完毕,放弃在那里,专家们分析后说,这可能在雕凿中遇到了坚硬的岩石,无法继续雕凿下去而放弃的。因为当时用石制工具雕刻石头,在制造石器工具时,尽可能选用最硬的石块,但可能在雕凿中,也遇到很硬的岩石,雕凿不动,不得不放弃。因此,这些未刻完的石像,不是遇到什么灾变性事件突然停下的,而是在雕制过程中逐步被放弃的。其中一个最大的石像,高20多米,是复活节岛所见石像中最大的一个,因为末完工,现仍躺在山上的岩石上。可是岩石学家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解释说,也可能雕刻石像的人花费了很大的劳力和时间,把石像雕成并竖立了起来,却又被地震震倒了,再竖起新雕的,又被震倒了。雕刻的人认为这是上天或神的惩罚,不让他们再干下去,因此都停了下来。
总之,有关复活节岛的石人像,种种说法很多。近200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们,一代代地对复活节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出一个使大家信服的、科学而又圆满的解释。
岛上最大的传统节日莫过于一年一度的“鸟人节”。每年春天,全体岛民齐聚奥龙戈火山顶,选举自己的首领“鸟人”,祭拜自己的神明。“鸟人”出自岛上流传的一个神话:古时候,造物主玛科·玛科向岛上的祭司传授宗教仪式和祭神物品——海鸟蛋,并指定海上两个礁屿为取鸟蛋的地方。这样,每年8、9月份海鸥飞来之时,岛民们就会集中在奥龙戈海边。每个部落推选一名选手顺崖下海,游到2公里外的大礁石上寻找鸟蛋。第一个得到鸟蛋的选手立即游回岛上,将蛋交给自己的酋长,这个酋长便成为当年的“鸟人”。整个一年里,他都被岛民供奉为神明。由于游泳取蛋时常遭鲨鱼袭击,这一活动已停止100多年了。但神圣的祭典仪式、多彩的化妆表演仍然保留至今,“鸟人”仍是岛民的崇拜神。为适应旅游的需要,活动时间改在每年的2月份,让更多的游客目睹这奇异的风俗。
不过复活节岛的确有很多奇怪的地方。它位于南纬27度,属亚热带,气候相当暖和。它是在大约一百万年前海底的三座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是有利于种植的富饶土壤。在理论上,它应该和其他波利尼西亚人的岛屿一样,是个天堂乐园。但是,洛加文对它的第一印象却是一个荒岛:“我们起初从远距离观察,把复活节岛设想成了一块沙地;这是由于我们将枯萎的野草或其他枯干、烧焦的植物都当成了沙土,因为它的荒凉的外表只给我们特别贫瘠的印象。”然而,大批被当地人称为莫埃(moai)的巨大石像就是诞生在这块贫瘠、落后的土地上的。
智利的复活节岛,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地方之一,它坐落在茫茫无际的南太平洋水域,离南美海岸大约有3700千米之遥。当人们发现这个海岛时,在他上面已经存在着两种居民,一种是显然处于原始状态的具有血肉之躯的波西尼亚人;另一种确是代表高度文明的巨石雕像。现在岛上的居民既没有雕刻这些石像的艺术造诣,又没有海上航行数千公里的航海知识,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人雕刻了这些石像呢?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目的何在?这一切使这个海岛笼罩了神秘的色彩,如果没有这些石像,复活节岛就如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一样平淡无奇了。
复活节岛被发现的历史并不长。追述到1722年,是荷兰人首先登上此岛并为此岛命名的,恰逢那天是4月5号复活节,于是这座远离世界文明的孤岛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复活节岛。
此后,西班牙人等欧洲探险家们在几十年内先后多次登上此岛,引起人们极大探险兴趣的不仅是这个荒岛上有土人居住,更重要的是岛上的上百尊巨石像。复活节岛虽然孤处一方,但世界上很多人都听说过那些遍部全岛的石像。这些被当地居民成为“莫阿伊”的石像,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形态各异的长脸,略微向上翘的鼻子,向前突出的薄嘴唇,略向后倾的宽额,垂落腮部的大耳朵,刻有飞鸟鸣擒的躯干以及垂立在两边的手,这些奇特的造型赋予石雕以独特的风采,使人一眼就能认出他们。另外,有些石像头上还戴有圆柱形的红帽子,当地人称为“普卡奥”,远远看去,红帽子颇似一顶红色的王冠,更给石像增添了尊贵、高傲的色彩。至于石像头上的红帽子。并非所有的石像都有,享有这种特权的石像仅30多尊而已,只分配给岛东南岸15顶,北岸10顶,西岸仅6顶,这些佩带红色石帽的石像宛如众多石像中的贵族。
使世人赞叹不已的石像已经成为这个天涯孤岛的象征。但在惊叹之余,人们不禁要问,石像代表什么呢?复活节岛上的土著为什么要用简陋的工具去雕刻他们?两百年来,上述问题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人类学家、名俗学家、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他们纷纷踏上这个小岛,试图去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当专家们向复活节岛上的居民请教后可,得出令人奇怪的结论,即复活节岛上的居民并不知道这些石像的来历,他们之中并没有人亲身参加过石像的雕凿。也就是说他们对石像的概念就像我们一样一无所知。
复活节岛上的巨石人像正是被这些访客一次次的重复不断的写入游记、见闻、回忆录和日记里,才变得神秘起来。否则他就像太平洋上其他的岛屿一样,显得平淡无奇了。当摄影器材日益普及,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的之后,复活节岛这些巨石人像,便传播到世界各地,使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了。但谁都感到困惑:岛上的土著做这些石人干什么?专家们感兴趣的是,这些石像是怎么加工的?历史学家感性趣的是,石像是什么时代完成的?人类学家感性趣的,则是这批石像应归属何种文化、又有和切实的含义?
这些石雕人像一个个脸形窄长、神容呆滞,造型的一致,表明他的制造者是依照统一的蓝本加工的,为别处所未见,从而说明它是未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本岛作品。可是,有些学者指出他们的造型与远在墨西哥帝纳克瓦的玛雅——印地安人文化遗址上的石雕人像,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莫非是古代墨西哥文化影响过他,墨西哥远离复活节岛数千公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的奇迹还表现在其它方面:这批石雕人像小的重约2.5吨,重的超过50吨,有的石像上还戴着石帽,石帽动辄也是件吨位沉重的大家伙。他们究竟是如何被制作者从采石场上凿取出来的,如何加工制作,有采用什么办法,将他们运往远处安放的地方,使之牢牢的耸立起来。前几个世纪岛上居民还未掌握铁器,这一切多么令人不可思义。
于是,这里又出现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谁是岛上的巨石人像的制作这?土人吗?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人们逐一统计了岛上的巨石人像,共有600多尊。他们还调查了这些巨石人像的分布,他们还在拉诺拉库山脉,发现几处采石厂。采石厂上坚硬的岩石,像切蛋糕似的被人随意切割,几十万立方米的岩石被采凿出来。到处是乱石碎烁。加工好的巨石人像被运往远方安放,采石场上仍躺着数以百计未被开采的石料,以及加工了一半的石像。有一尊石像最奇妙,他的脸部已雕琢完成,后脑部还和山体相连,其实在有几刀,这件成品就可与山体分离,然而他的制作者却不这样做,好象他突然发现了什么,匆匆离去。
放眼望去,整个气势磅礴不可思义的事情发生了,大批石匠不约而同的纷纷离去采石场上零乱的碎石,好象是逃离时混乱的脚印。那些碎弃的石料上深深的凿痕,以及纷飞四处的石屑,又在向人们述说当时充满热情与欢乐的劳动场面。
火山爆发吗?不是说这个小岛是由火山构成的吗?不错,但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复活节岛固然是座火山岛,但是座死火山,在人类来到岛上居住以前,情况一直是稳定的。或许是狂风海啸等灾难造成工地停工。但是,岛上居民理应对海岛常见的这种自然现象司空见惯,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再说灾难过后随时可以复工,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雕刻这些巨人石像,已经是个谜了。而采石场为什么突然停工,又是谜中之谜。
许多学者研究了分布在小岛各处的那600多尊石像,以及几处采石场的规模等情况后,认为这些工作量需要5000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才能完成。他们作过一项实验,雕刻一尊不大不小的石人像,需要十几个工人忙一年。利用滚动滑动装置似乎是岛民解决运输问题的唯一途径,同时这种原始的搬运方法的确可以将这些庞然大物搬运到小岛任何角落。但是,这无疑又要占用很多的劳力。这暂且不说,令人困惑之处还在于,在雅各布·罗文初到这个岛上时,他说岛上几乎没有树木。这就不存在利用滚木装置运送巨人石像问题了。
那么,这些石像是怎样被搬运的呢?还有,岛上这些石人像还有不少戴石帽的。一顶石帽,小得也有2吨,大的重约十几吨。这又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要把这些石帽带到巨石人像的头上,又需要有最起码的起重设备。岛上树木不生,连滚木滑动这种最原始的搬运设备都不具备,吊装装置就更成了虚无之物了。
再说5000个强壮的劳动力吃什么?靠什么生活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小岛上只生活着几百个土著人,他们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根本没有能力提供养活5000个强劳力的粮食。小岛上的植被、耕地提供的食物,以及沙滩上偶尔漂浮而来的鱼虾,更难以满足如此众多人口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小岛现在也仅拥有1800多人,许多生活用品还要靠外来补给。
也许是宗教的力量,促使岛上的居民创造出这种人间奇迹。但岛上的原始居民并未信仰任何宗教,他们直至19世纪后期法国传教士来到后,才渐渐接受并信仰罗马天主教。这些面对大海的雕像,又究竟代表着什么宗教,连世居小岛的居民都说补清楚。
望着遍岛存在的斑斑遗痕,就难怪大布列颠博物馆考察队的队长斯科斯贝·鲁特里齐女士,会以一种极为迷茫而激动的语调,在她的回忆录中写到:因为岛上的气氛仍使我们感到一种过去曾存在,而今已经消逝的宏大规划和无限的精力。但究竟是什么?又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