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 寨
旧时较大村庄据险筑寨,以避兵防匪。寨内多建有窑洞、围墙,以自卫保障乡邑,现独留遗迹。较险要山寨有:
高奴寨 位于县城北高奴山。元代,脱列伯令参政何远筑土城,以屯兵,周298步,四面险绝。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城时摧毁。清高宗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以避患。民国元年(1912)郑肯堂督工重修。今有城墙、寨堡遗迹。
后九天寨 位于张家滩镇柏塌村境内。民国十年(1921)重修,上筑寨堡,墙高壕深,超览群山,坚固险峻,曾驻扎民团。
高山寨 位于南河沟乡寺儿村境内。明末,农民起义军过境,民众集此。清穆宗同治四年(1865),回汉相争。同治十年(1871),回民起义,里人依山顶二碣、三碣、宝塔寨集住近千户,避乱无恙。民国五年(1916)八月二十日动工于山顶,二碣及北门外石嘴建造石窑七八十孔。山顶地势湫隘,有数丈深石井一口,四季有水。寨门、城墙石砌。东、南、西三面悬崖绝险,数丈石崖,北筑寨门,易守难攻。曾驻民团、学校,今留遗迹。
狼神山寨 位于罗子山乡政府驻地。古寨北连榆关,南挡石阁,右通乌郡,左逼黄河。岭非甚峻,若壁若陵,峰尚觉奇,半土半石,四面深沟,三岔要路,一方盛迹。清同治年间,里人避乱,可居民700余家,民国数遭围攻,皆未能克。
珍珠山寨 位于罗子山乡境内。相传呼延赞曾屯兵于此,后修为山寨。
石云寨 位于靠近黄河一石山上,三面悬崖,唯两寨门有一条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马头关 1938年,359旅扼守黄河,在马头关修有防空、碉堡、战壕等工事,现稍修葺,即可用。
童儿湾 海拔1391米,为县内最高峰。山上灌木丛生,是延长通往宜川的要道。1944~1945年,八路军警备第3旅第7团驻兵一个排把守。
林 台 位于张家滩镇境内,林木茂密。1944~1945年,为固临县与宜川县交通要冲,时八路军警备第3旅第5团驻军防守。
斜儿坡 位于张家滩镇境内,梢林丛生。1944~1945年,为固临县与宜川县交通要冲,时八路军派兵驻守。
二、重要制高点
寨 山 位于县城北面,与翠屏山对峙,南北走向。长0.5公里,宽0.4公里,海拔926米,四面险绝,古代曾筑城屯兵,是防护县城的军事要地。
太皇山 位于郑庄镇屈家圪台村境内,南北走向,长1公里,宽0.5公里,海拔1180米。山形圆浑,周植松柏,在此屯兵,可阻挡西南来犯之敌。
南 山 位于七里村镇西南,南北走向,长1.5公里,宽0.2公里,海拔1234米,四周灌木丛生、地势险要,是屯兵据守的理想场所。
九连山 位于七里村镇西南,倾斜东北,长2公里,宽0.2公里,海拔1000米,旧列八景,屯兵据守,扼控西南要道,又便于南北机动。
翠屏山 位于县城正南,隔延河屹峙,山势陡峭,临河悬崖绝壁,居山可一览县城全境。长约0.75公里,宽0.5公里,海拔850米,设防能瞰视县城,控制川道东西公路。
童儿湾 位于安沟乡东南,南北走向,长2公里,宽1.5公里,是扼控延(长)宜(川)道的咽喉要冲,地势险要。
后九天 位于张家滩镇南柏塔村境内。南北走向,长2公里,宽1.5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海拔1247米,上筑有寨,墙高壕深,坚固险峻,旧时曾驻扎民团。
神圪塔 位于雷赤乡白家窑科村境内,南河沟、雷赤、张家滩三乡镇交界处。南北走向,长1.5公里,宽1公里,海拔1310米,山峦相连,树木茂盛,屯兵据守,既可扼控延雷、延南要道,又利南北机动。
狗头山 位于南河沟乡寺儿村境内,南北走向,长3公里,宽2公里,海拔1220.6米。东、南、西三面为悬崖绝壁,北麓柏树成荫。山顶有数丈深石井一口。四季有水,旧时驻扎民团。为防御的理想场所。
桐树山 位于黑家堡镇北,南北走向,长1公里,宽0.25公里,海拔1102米,屯兵据守,可左右机动,扼守县境北大门。
铁铲子山 位于黑家堡镇东南,长2公里,宽0.25公里,海拔1104米,屯兵据守,可扼控延延公路,守住县境西大门。
罗子山 位于罗子山乡政府驻地,南北走向,长3公里,宽2.5公里,海拔1112米。北连榆关,南挡石阁,右通乌郡,左通黄河,屯兵据守,可扼控延马公路,守住通往山西的要道。
柏山子 位于张家滩镇境内,山势高耸,古柏茂密,与童儿湾相连,适宜游击战和向宜川机动。
半佛崾" 位于县城西北50公里,与延川交界,山势险要,居民稀少,为通往延川要道,驻军防守,如控咽喉。
独战山 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峰势如削,上平广,可屯兵,通道窄,易防守。古有军事设防。
盘龙山 位于张家滩镇境内,平川起阜,洪崖突起,延水环流,为守护延长县城,增援延安的咽喉。
三、军事重镇
延长县城 是全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和枢纽。延(安)延(长)公路、延(长)马(头关)公路的交汇点,与各乡镇公路相连,是西进延安、东扼山西的咽喉要地。南北两山对峙,护城可固守,御敌能切断交通拦击。
交口镇 位于县城东北35公里处,与延川交界,倚山临河,周3里许,与延川杨家圪台毗连,驻军可对延川方向攻防作战。
安沟 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与宜川交界,是渭清路必经之地,设防可扼守渭(南)清(涧)通道。
郑庄镇 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处,境内有采油专用线和运煤专用线,战时需重点保护。
郭旗乡 位于县城西14公里处,境内有1000余口采油井,战时需重点保护。
黑家堡镇 位于县城西25公里处,境内有3000余口采油井,战时需重点保护。
七里村镇 位于县城西3.5公里处,境内有重点企业七里村油矿,有4000余口采油井,战时需重点保护。
军事组织是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武装起来的集体,是其他军事工作的基础。延长县自古以来为陕北重镇,境内军事活动较为频繁,军队组织机构、指挥关系复杂多变,特别是近现代,延长县作为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事频繁,过往军队较多,组织机构也较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