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6700000006

第6章 禁忌的传承依赖从众效应

在古代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中国民俗文化,是以农业经济为本的文化。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是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种稻米谷物。这种获食模式需要全家人共同劳动、密切协作,由此形成了强烈的家族意识。家族意识落实的过程是个人对于社群的不可分离,对于传统的盲目崇信和跟随。

千百年来,禁忌习俗能够传承下来,从众效应功不可没。岁数大的人,从小对禁忌民俗耳濡目染,多年遵循,已成习惯。也有人对禁忌民俗虽不知何意,但见旁人都这样,也就宁可相信或盲目仿效,而决不去明确地反对禁忌。科学知识水平高的人和年轻人,自己并不相信禁忌,但迫于老人、亲友和社会众人的习惯势力,为了图个大家心情愉快,心理平衡,也往往迁就老人和亲友,随大流,跟着走。不少虔诚信奉禁忌的人都不知道他所信守的禁忌是什么意思,更找不到禁忌所表达的确切含义,只是觉得有趣儿,觉得它是祖宗代代流传下来的,别人都这样,所以,就“守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并且很负责地将它转交给下一代。

以春节忌俗为例:达斡尔族在除夕那天,天黑前必须把门窗糊好。这天不许从门外向里叫人;不许照镜子,否则群魔缠身,被魔鬼摄去心神。大年初一自动起床,忌被人叫醒,否则来年要懒惰一年。京族忌逢初一别人进门借火、借盐腌鱼,否则家里“水头”(钱财)会给别人借去。毛南族正月初一不能生火吹风,不能白天睡觉,初一、二不吃青菜。壮族在正月初一不杀牲,不吃粑粑,犯忌来年要塌田;忌吃青菜,否则来年田里长草;忌拿火出门,否则来年旱灾;做饭时忌吹火,否则来年有火灾。仡佬族在过年时,忌扫地、挑水、烹饪生食,忌骑马、犁田,忌男用田锄、女用针。门巴族过年忌外出劳动,否则来年庄稼不长。同时忌向地上泼水,否则来年一出门就下雨。羌族在大年初一忌大声叫骂,并把火钳、绳子、菜刀藏起来,因为这些东西象征不吉利。彝族大年初一不许串门、拜年,否则出神恶鬼会到处乱窜,惹祸招灾,同时忌家禽家畜闯入别人家。傈僳族过年时忌洗锅盖和菜板,否则刮洗走福气,次年粮食没有收成。这些禁忌或多或少对生活有妨碍,然而为了不破坏节日的欢乐气氛,人们不得不“随大流”,按传统的方式行事。

类似情况在婚丧嫁娶、人情往来等许多场面都有表现。在婚礼中,若有人不遵守、依从老人和亲友所信的禁忌,也会破坏婚礼的喜庆气氛。在丧礼中,亲属处于悲痛的心境中,如果有人违犯他们信奉的禁忌,可能更增加了他们的恐怖或愤怒情绪,乃至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现实生活中这种使人们的行为变得谨慎起来的场合不断出现,多次的盲目从众,或被迫从众,必然会造成和加重惰性心理。

当然,面对禁忌,人们之所以有从众的行为趋向,原因还在于禁忌本身具有让人们从众的心理传承性,也就是说,禁忌的传播与其心理渗透性、传承性直接相关。很多禁忌是经由父母和社会传统教育、训导的结果,而有的禁忌变成了一种遗传性的心理特质,比如对死亡的恐惧。而禁忌作为一种信仰防御体制,人们遵从它,出于内心的需要,甚至成为一种下意识的防范,比如西方人对打喷嚏,有诸多禁忌,认为打喷嚏是一种征兆,当看到别人打喷嚏时,一般都要对那人说一句“上帝保信你!”据说,不然就对自己不吉利。这已相沿成习,不知不觉地传承下来。

同类推荐
  • 新解鬼谷子

    新解鬼谷子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的谋略家,其门下既有外交枭雄苏秦、张仪,又有军事大家孙膑、庞涓,他们的军事、外交活动影响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走向。《鬼谷子》是智谋之书,通篇都是钳制对手、破解乱局的奇谋妙计。在《新解鬼谷子》中,作者以《周易》的深广智慧解读《鬼谷子》,智慧与智谋相映生辉,引人入胜。方今之世,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竞争激烈,如何摸清对手底牌、操纵对手心理、化解危局、克敌制胜?本书堪比一个强大的智库,生动丰富,易学易用。
  •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木乃伊的魔咒、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复活节岛上的巧合、地球禁区百慕大……一次次巧合,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惊叹不已。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引发我们的好奇,激发我们的大脑风暴,提升我们的文明进程。我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活?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个百慕大,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巧合,这些巧合让人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们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范围,可是它们却又真实的存在着。伽利略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要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探索那些未被认识的事物。”
  • 传统与文化

    传统与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内涵丰富、气势恢宏、绵延不绝、奔腾向前、从未中断的文化成就。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跳动脉搏,继承、创新和发展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 古寺之谜

    古寺之谜

    悬空寺作为现存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寺庙为什么能悬而不坠?“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古已有之。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究竟源自何方?布达拉宫这一世界屋脊上的“白宫”最初是为女人而建?杭州灵隐寺中是否有那位传说中的济公?雍亲王的府邸被乾隆改成了喇嘛庙,是出于孝心还是另有目的?法门寺何以能使整个大唐帝国疯狂,它的地宫中埋藏了怎样的天机? 千年古寺,衍生无限传说:匪夷所思的佛像传奇,珍贵无比的佛家法器,趣味浓郁的佛国典故,神奇诡秘的佛教传说。让我们走进奇妙的世界,探索中国二十座著名古寺。
  •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词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 闭幕式上的讲话孝道文化面面观——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等。
热门推荐
  • 孝感天

    孝感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刀尖1:阳面

    刀尖1:阳面

    《刀尖》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耗时八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忠实还原了中共王牌特工尘封七十年的传奇故事。抗战时期,日军“变态”医学专家腾村正秘制一种大规模用于中国儿童的特殊药物,服用者将大脑萎缩,破坏神经组织,心甘情愿被奴役。延安、重庆均获知了这一险恶计划,分别派出高级特工林婴婴和金深水,以粉碎日寇的阴谋。一段残酷的冒险就此展开,从那刻起,一道不合时宜的喷嚏都可能让他们人头落地。“左手刀尖,右手女人;左手鲜花,右手鲜血”是主角金深水最真实的写照。他一方面要在工作上周旋于日本反间谍小组、汪伪政府、国统和共产党之间;另一方面,在感情上更要平衡于远山静子、刘小颖、革灵、林婴婴等各色女人。所有理想和情感纠葛,被抑制的爱情、被扭曲的人性、被蒙蔽的阴谋,构成那个特殊年代最危险的工作:刀尖上行走。曲终人散之后,爱情何去何从?阴谋终向何方?金深水——在阳面;林婴婴——在阴面,共同演绎一场史无前例的谍战史诗。他们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情愿生死一线,只为心中不变信念。
  • 力挺韩寒

    力挺韩寒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

    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

    处于20几岁的你,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也经历了一些事情,对待是非也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此时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态是否存在缺陷。因为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着人生的整个基调。人生是自己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指挥官,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一切主动权皆操之在自己手里。
  • 别与记忆纠缠

    别与记忆纠缠

    在芦苇湖的东边有几幢高层,李书香和父亲李书库以及继母住在十三层。当初这几幢高层修盖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买。因为芦苇湖在这座城市名声不好,每到了秋季,芦苇湖四周的芦苇发白,像是一个个死人的脑袋。所以李书库买的时候一平方米才四千多块钱,买了一百二十多平方米,也就是三室一厅,总共花了六十多万。李书库当时还是主管文化教育卫生的副市长,他买房子就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买。市长犯愁了,他对市长说,我买,我不怕死人脑袋,因为早晚我也就是死人脑袋。李书库买了,竟然成为一条重要新闻,不少人开始跟着买。有人说,市长都买了,老百姓怕什么。
  • 探陵秘事

    探陵秘事

    一本别开生面的倒斗小说,夜深了,他就出山了,向神秘而又诡异的秘陵进发……
  • 简·爱

    简·爱

    本书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及代表作。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小人物简·爱三十年的坎坷遭遇和勇敢追求,细腻地叙述了女主人公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反对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赞扬了妇女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精神,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作品还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主观理想,抒发了个人热烈的感情,在情节的构建、人物的刻画、心理的揭示和景物的描绘方面,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 30岁时你是谁:女人版

    30岁时你是谁:女人版

    嗨,二十几岁的女孩,你在忙些什么呢?谈着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念着“前途未卜”的书?朝九晚五奔波于生计?偶尔回望十几岁年少轻狂的岁月?沉溺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伤春悲秋?……你可曾想过,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对你的未来至关重要;你可曾想过,你现在的恋爱、学习、事业在30岁时是什么样子?30岁时,你会是谁?
  •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药鉴

    药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