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海洋一直都是各国争夺的对象。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100多年前,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则提出,海洋是历史中的主要因素,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最终决定者。当人类进入到21世纪,海洋是否仍具有其以往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到底该怎样理解海洋对我们的意义?
首先,海洋有着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
我们看地图就可以发现,陆地是分割成几块的,彼此孤立,而海洋却是一个整体,通过它可以达到全球任何一个大陆。对此,19世纪英国海军评论家菲利普·科隆布中将有过这样一句名言:“我们帝国的边疆就是敌人的海岸线。”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只要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就能对任何一个滨海地区的政治进程、事态发展施加影响,还可以通过控制大洋来掌控其他国家对外交往的渠道。所以,海洋给了强国以机会,让它们可以把自己的权势投射到很远的地方,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就是通过控制海洋而统治了世界许多国家;相应地,海防也就成为弱国安全上的软肋。1840年之后,帝国主义国家入侵我国,走的就是海上路线。从1840到1940年的100年中,外国从海上入侵我国479次,规模较大的84次,迫使我国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这种状况就像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说过的那样:“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于海,危险也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首夺取南洋,华夏危矣。”
孙中山先生则强调,海权“操之在中国则存,操之在人则亡”,中华民族要“经略北洋、南洋”。
我们的邻国印度丧失国家独立也是从海上开始的。印度首任驻华大使,同时又是印度现代海权理论的奠基人潘尼迦说:“认真研究一下印度历史上的各种力量,就可以毫不怀疑地认识到: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掌握了印度。”
的确,从15世纪末达·伽马绕道好望角到达印度,发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之后,欧洲列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便一窝蜂地从海上跑到印度,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印度的大门,印度洋沿岸各国陆续沦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本来,哥伦布远航也是要去印度的,可是阴差阳错到了美洲。
时至今日,虽然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层出不穷,但海洋的战略地位并没有因此而下降。以伊拉克战争为例,海洋不仅是美国进行兵力投送的主要渠道,而且航母编队舰载机的战术轰炸、各种舰艇发射的巡航导弹也是整个作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外,美国在和平时期的军事威慑更是离不开海洋。凭借着海洋的四通八达,美军航母编队可以迅速赶往危机事发地点,对事态进程施加影响。
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控制海上通道,这就好比卡住了一个人的喉咙。对此,美国人是非常清楚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公开提出要在全世界控制16个海上咽喉航道,分别是:
(1)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战略通道,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海上交通枢纽。
(2)望加锡海峡。马来西亚东南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通道。
(3)巽他海峡。印尼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通道。
(4)朝鲜海峡。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沟通日本海与东海、黄海的水道,为俄罗斯海军南下太平洋之咽喉要道。
(5)苏伊士运河。亚洲、非洲、欧洲的交通要冲,是印度洋和北大西洋的海上捷径,比绕道非洲大陆西南端好望角缩短航程2970~4320海里。
(6)曼德海峡。红海南端,北上经红海达苏伊士运河、南下进入印度洋的水道。
(7)波斯湾。通称海湾,为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和供应地。
(8)霍尔木兹海峡。为波斯湾的咽喉航道,平均每8分钟左右就有一艘巨型油轮通过。
(9)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水道,是西欧、北欧各国舰船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通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
(10)斯卡格拉克海峡。从波罗的海进入北海的通道。
(11)卡特加特海峡。从波罗的海进入北海的另一条通道。
(12)格陵兰一冰岛一联合王国海峡。
(13)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运河,可使两大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麦哲伦海峡(南美洲南端)缩短2700~7560海里。
(14)佛罗里达海峡。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与古巴之间。
(15)阿拉斯加湾。连接阿拉斯加州与美国本土的走廊,在冷战时期是美国主要的对苏反潜作战海区。
(16)大西洋上非洲以南海域到北美洲的航道。
上述美海军要控制的16个海峡或海上通道均为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它们可扼控舰船航行和缩短海上航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
控制了它们,也就控制了全球。
其次,海洋是交通要道。
海洋畅通无阻,根据国际法,包括一国领海在内的所有海域,各国船舶都享有无害通过权,但若要通过一国的陆地和领空却非常麻烦,甚至不可能;
海运也最廉价,拥有最高的性价比。按每马力计算,飞机只能运载7公斤,汽车为45~90公斤,火车260~300公斤,船900—4000公斤。现在,95%的国际贸易都走海路。以我国为例,目前我国已开辟30多条远洋运输航线,通达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我国对外贸易额有97%要通过海上运输来实现。其中南海的地位最为重要。在我国通往国外的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海海域,60%外贸运输从南海经过,进口原油的五分之四是经南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船只总量的60%属于我国。
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如此依赖海洋,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
一句话,扼住了一个国家的海上通道,就等于扼住了它的命脉。在18世纪英法争霸的时代,法国人总是把英国的海上交通线和它的商船作为打击对象,因为英国是世界工厂,最依赖贸易,海上不通,贸易的链条就断了,东西卖不出去,原料、粮食进不来,时间长了,英国就会崩溃。后来德国人走的也是法国的路线,在一战、二战中大搞潜艇战,袭击英国的商船。所以英国人最早说,“商船到了哪里,军舰就应该开到哪里”。另外一个靠“贸易立国”的国家日本也是一样,它的海上自卫队喊出的口号是:“保卫一千海里海上生命线。”所谓的生命线,就是海上交通线,它对于日本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最后,海洋还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
浩瀚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同时也是巨大的宝藏。正如希腊哲学家撒尔歇所说:“一切取之于海洋,无穷无尽,一切归回到海洋,无影无踪。”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据估计,海底石油储量约1300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45%~50%-,而且还在不断地发现新油田。全世界现已发现有1600多个大的油气田,其中200多个已投人生产。
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蛋白质最大的供应基地。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存在于海洋中,海洋每年可提供30亿吨水产品,能养活约300亿人口,而人类目前利用的只占l%多一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海洋生物生产高级生物药品、滋补品、功能保健食品等,更是陆地生物资源所无法替代的。
海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据科学家考证,陆地上已发现的矿产,海洋里几乎都有,陆地上没有的,海洋中也有。全球80%的金钢石、90%的独居石、75%的锆石、90%的金红石、75%的锡矿石都蕴藏在滨海砂矿中。
大洋底多金属结核的总储量达1万一3万亿吨,含有镍、铜、钴、锰等40多种金属元素。
海洋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化学和海洋能资源,包括海水中所含有的大量化学物质和淡水以及丰富的动力、水力和热能资源。科学家计算,从2.5立方千米海水中,可提取32种产品;海洋里的波浪、海流、潮汐、盐度差、温度差、密度差、压力差、光射差等都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相加,相当于现今地球全部动植物生长所需能量的1000多倍。
海洋是药物王国。海洋中生长着20余万种生物,是天然的海药资源。目前已发现的2000余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癌、抗真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和抗衰老等功效。运用细胞培养、基因工程等新技术大力开发海洋生命活性物质,将促进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
据专家测算,我国现有耕地最多能养活16—18亿人口,向海洋要食物已日渐紧迫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培育用海水直接浇灌的耐盐作物、油料果等植物,利用滩涂、浅海发展海水种植、养殖,开发新的海水农业产业,据估计至少能再养活10亿人口。
这些与海洋相关的产业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蓝色经济”。以我国为例,目前进入海洋统计的主要海洋产业有12项:海洋水产、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滨砂矿、海洋盐业、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和保健品、海洋电力和海水淡化、沿海造船、海洋工程建筑、海洋交通运输、沿海旅游、海洋信息服务。此外,还包括其他相关经济活动,如海洋科技与教育、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服务等。围绕着这些核心的海洋经济活动,各类科技、教育、公共服务、金融、保险、环保等经济活动也应运而生,使“蓝色经济”所涉及的产业呈几何级数增长。专家分析,现代“蓝色经济”已经成长为一个立体的产业集群,涉及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型高技术产业,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需要多产业、多学科、多领域通力打造的新兴经济群。专家预言,“蓝色经济”将是未来几十年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
当然,在不同的时代,因为不同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手段,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中国有个成语,叫做“望洋兴叹”。看到海洋后为什么叹气呢?因为太绝望了!海洋一望无际,波涛汹涌,人无法征服这个喜怒无常的庞然大物。所以说,在古代,海洋也就意味着尽头,“天涯”与“海角”是同一个意思。不只中国人这么想,当年就连亚里士多德都告诉他的学生亚历山大,说你往东走,见到大海,你就走到世界的尽头了。后来亚历山大打到印度,他看到了大海,看到印度洋了,他以为这就是世界的尽头了,就没再往前走。
如果说海洋曾经是终点,是障碍,是天堑,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海洋变成了起点、桥梁和通途?小小的欧洲为什么能够在近代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霸权?这一切都始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从此,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第二章 海洋——孕育近代强国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