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认为:事物得到同一,便有了顺利与祥和;事物失去同一,也就失去了和平与安宁。
“德”乃“道”的化身,“道”乃“德”的根本。由此可知“德”是不可以改变的,是由大“道”决定了的。合乎了“德”,则一切顺利;违背了“德”,就会导致灭亡。
什么是真正的“德”呢?
真正的“德”就是:厚道而真实,是什么就是什么。这里,老子告诉我们做人要厚道而真实,不可弄虚作假。
做人要厚道,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什么叫厚道?老子认为,不负于人,不欺于人,就叫厚道。
深刻的道理往往掩藏在最朴实的语言中。做人要厚道,无论讲给谁听都像是一句略显多余却又无可厚非的、充满乡土气息的俗话。认同归认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敢面无惧色地承担起“厚道”与生俱来的良知和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呢?其实,厚道不外乎“忠厚之道”,它包含了诚实、善良、豁达、感恩、直率、助人为乐、爱憎分明等品质,浓缩了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美。而对天性追求真善美的人类来讲,没有谁愿意拒绝厚道。
“做人要厚道”其内涵外延无限延伸,语境随意义放之四海而皆准。提倡“做人要厚道”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传统美德在大讲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今天,不但需要发扬光大,而且应该成为人人(特别是商人)具有的一种涵养。
厚道对于人,可以说是立身之本。古语云:“君子不可苛察。”诗人萨迪也说过:“无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子,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可见,在为人要厚道这一点上,古今中外所见略同。
厚道得人心。人们常常称许那些善于大处着眼不计前嫌的人“有政治家的风度”,这种风度不应当仅属于政治家,我们都应该这样为人处事。对伙伴、上级、下属、客户,厚道意味着谅解、体贴、信任、爱护。“人察无徒”,厚道待人,不但赢得友情和尊重,而且往往是加倍的。
长期尔虞我诈的不正常、不健康的商业环境下,不少人看到一个商人若是“厚道”,就会暗笑其“呆头呆脑”,不知变通,认为这个人不是傻子就是疯子。事实上,多少活生生的案例告诫我们,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个厚道的商人其实也有他的好处,只要你对别人真心真意,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不去踩别人,而是帮别人一把,别人自然是会记在心上的。这样你真正的朋友也就会越来越多。当你有困难时,总会多一条路给你走。当你蒸蒸日上时,别人也不会妒忌你,而是希望你过得更好。
商人要以忠厚为本,只有厚道才能给人以信任感,建立起长久的买卖关系,方能赚到钱。一个成功的商人必定是君子,而不是小人。那些表面上看来猴精鬼灵的人,是不适合经商的。就算是经商有了点成果,也不过是一些骗钱的骗子罢了,终究还是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信任。
当然,厚道并不意味着对每个人就深信不疑,对事情毫不分析就深信不疑。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你还是会遇到麻烦的。
俗话说,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你把好人当作坏人对待,不讲厚道,不相信别人,这样肯定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但是如果你把坏人当作好人对待,老实厚道,深信不疑,那么就很容易受骗。厚道不厚道,关键在于你是跟谁做生意,跟谁打交道。
生意经: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社会性,不论何时何地,人要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发展,都要结成群体和衷共济。谁都不可能独来独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厚道无异自绝于人群,而道,则既厚于人,同时也厚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