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800000003

第3章 孔孟之道,探究生命的站立方式 (1)

第一篇:新儒学镜像下的人文传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根本宗旨,简而言之,即是为人与治世之道。牟宗三先生认为,自孔子的原始儒学到陆王心学,实际都是在回答一个共同的问题:于国家我们何以承担,于做人我们何以立身。在牟先生看来,去恶扬善的情操,修身养性的智慧与闲云卷舒的性情,这些儒家传统从其创立以来就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时而今日,依然如此。

第一章 孔孟之道,探究生命的站立方式 (1)

孔子式生命——执着进取,永不放弃

当谈及孔子的时候,我们更多想到的是他那种“不管前路多坎坷,我辈一心为弘道”的永不放弃的精神。面对“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没有像鸵鸟那样将头深埋沙土,以为能视而不见,而让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列国奔走。孔子对他的学生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很显然,这位令人起敬的夫子更愿意扮演行动者的角色。为了宣扬他的主张,他带着他最为得意的学生踏上了一条黄沙漫天的崎岖长路。

楚王听说孔子是个有智慧有德行的人,决定派人去聘请孔子。当时楚国是个大国,孔子觉得如果能借着楚国的影响将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无疑是件好事,于是,他欣然答应了楚王的邀请。

就在孔子收拾停当,准备和弟子踏上去楚国的道路之际,陈、蔡两国的大夫们聚在一起动起了歪脑筋。他们说:“孔子是贤能的人,他在这里已经住了三年,我们的所作所为都不合他宣扬的思想,现在楚这样的大国来聘请他,如果他在楚国得到重用,我们这些大夫就危险了。”

于是这些人派兵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围困在了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的山野之中。几天以后,孔子一行人所携带的粮食都已吃完,一些体弱的弟子相继倒下,面对有些伤感的场景,孔子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依然弦歌不辍。

大家都劝孔子不要再去楚国了,早点打道回府就不会挨饿受冻。子路语带嘲讽的对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厄的时候吗?”

孔子说:“君子穷厄是很正常的事情。难道我们因为穷厄就放弃我们的理想,就不去推行我们的道吗?君子能修其道,却不一定能为世俗所容。看来你的志向并不远大呀!”

孔子又问颜回,颜回说:“夫子推行您的道就是了,天下不容,又有什么关系呢?道不修而遇穷途就放弃。就是我的耻辱。”

孔子为了宣扬自己的道德理想,虽在陈、蔡之间被困多日,但依然不改其志。没有放弃去楚国的打算。后来,楚昭王兴师来迎孔子。陈蔡之厄于是结束。

孔子为人,遵其道而行之,犹如不知疲倦的掘进机,以自己的满腔情感在茫茫乱世中力图寻出一条世人皆能跨足的大道;在这种寻找与奔走间,孔子不仅超越了自己,也让芸芸众生看到了世人的希望。

牟宗三先生说孔子“因其对文化有不忍之心,故而有不弃之情。孔子的伟大不在言语,在其为理想而不灭不弃的人格。”在牟宗三的眼里,这就是这位“至圣先师”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所在。因为孔子一语道破了生而为人的全部内容: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需要做什么样的人,秉持什么样的理想,开拓什么样的人生。

我们很多人,往往因为眼前道路艰难,而改走其他道路,因为山川难以翻越,便抽回了正欲跋涉的双脚,然而却不知道美好惊艳的风景往往隐藏于深山峻岭之中,试想,孔子如果因陈蔡之困而放弃了去楚国,那么他所执著的人生信仰就少了一次向众生展示的机会,而我们如果畏惧险途,害怕风雨,结果也只能是甘于平庸,而不能进取,自己的人生也活不出真正的滋味出来。

星期天的早晨,特洛伊正独自在海滩上玩耍,这时有人突然跟她打招呼——“早上好。”特洛伊吓了一跳,急忙转过身去。她看到了那个人,那个人胡子拉碴的模样着实让人有些害怕。 她用疑惑的眼神瞪着他。

那个人微笑着对特洛伊说道:“告诉我,你将来想干什么?也许,还不知道?不知道更好,一切都在前面,新鲜,光彩的未来。可是,你听着——”他朝前探着身子:“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他抓起一把细沙,“这儿有成百万颗钻石。只要你深入其中去发现。瞧这个!”他递给她一片玻璃碎片,它的棱角被海水和沙子磨光了。别人会说,毫无用处。可是,把它对着光瞧瞧!它翠得像绿宝石,神秘得如翡翠,光洁得像墨玉!”

“看那里,”他指着天上的海鸥说道,“那就是我的意思。人,不能像海鸥点水般。哪怕只有针尖般大的希望也不能放弃。孩子!要努力寻找,努力抓住晨光的双翅。”

她仔细看了看手里那片被海水刷亮了的碎玻璃片,翠得像绿宝石,神秘得如翡翠,光洁得像墨玉。

“哪怕只有针尖般大的希望也不能放弃。”特洛伊正是在这句话的鼓励下,开始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故事中的这个人一定是个生命的智者,他的那句话从某种程度而言改变了特洛伊的人生。的确,有时候希望很渺茫,有时候世道很昏暗,有些人总是跟我们作对,有些事总是给我们以挫折,可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就连流行歌曲也在唱“不历经风雨怎么见彩虹”。

永不放弃并非是在跟自己过不起,实际上,我们可以很容易说服自己,但是我们不能说服自己的心,孔子说他不是生来就什么都懂的人,正如此,他更要将自己的生命与儒学紧紧联系在一起,继而丰富自己也丰富他人,所以牟宗三先生说:“孔子执著坚韧,故有周游列国而不弃其志,我辈可为之一学。”

儒音凡录

颜回:春秋末期鲁国人。字子渊,亦称颜渊,“年十三,入孔子之门”,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也许是天妒英才,颜回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至宋朝加封为“兖国公”,明朝嘉靖年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刘备式为人——以仁为大,找到方向

牟宗三先生在总结孔孟的相通之处时,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他认为“孔孟俱由仁义出”。这一评价一语中的。的确,“仁”不仅是这两位儒者终生为之寻求的终极真理,更是一种儒家的生活方式和为人的道德标准。它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寻找到自己的为之奋斗的理想。

一天,在孔子的私人书院,他平生最为得意的学生颜回向孔子来请教有关“仁”的问题。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要领。”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在孔子看来,知晓这些道理,就能做到“仁”了。进一步来说,所谓“仁”,便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相互亲爱而不伤害,相互敬重而不轻薄。这是一种极理想的行为指南,是孔子一生所崇奉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孔子还用恭﹑宽﹑信﹑敏﹑惠这五种为人的品德来说明“仁”的性质,孔子认为,只有同时具备这五种品德才能成为仁人,哪怕缺少一项也不行。可见其对“仁”的重视程度。与孔子相同,在孟子看来,“仁”也是一种做人的基本道德情操,但是他更看重“仁”在现实政治上的反应,他要求统治者行仁政,做人事,要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在孟子看来,唯有“亲亲而仁民”,天下才能安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否则,一切的功绩都将成为往事,所有的英雄都将成为枯骨。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秋8月,曹军大举南下,此时荆州牧刘表病危,形势混乱,治下人心惶惶。9月,曹操至新野,此时刘表已去世,其子刘琮举州投降。此时,刘备屯驻樊城,刘琮不敢将已降曹的消息告诉他。后来,刘备察觉,刘琮才通知刘备。这时曹操大军已到宛城。诸葛亮劝刘备乘机并吞刘琮,把荆州控制在手。但刘备念及刘表情意,没有同意。

刘备自知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曹军的锋芒,只得南撤江陵,以作权宜之计。荆州吏民对刘备颇有好感,纷纷随之南撤,连刘琮的部下也多愿跟从,因而队伍越聚越大,等到达当阳时,“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而曹军最慢也日行三十里,况曹军先锋多为骑兵,不日即可追上行动缓慢的刘备军民。

眼看敌军逼近,有人劝刘备说:“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刘备仍与众人缓慢南行。

刘备对于“仁”有着比一般人更为深刻的体验。不管这种体验是出于内心的自觉还是形势的需要。正如刘备自己说的那样“操以暴,吾以仁……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这段话可以概括为刘备的为政为人之道,取胜成功秘诀。放到如今这样社会,不也如此吗?

一如牟宗三先生所言,“仁”无疑是治国平天下之人最为首要的自我修养,这种修养既不是附庸风雅,更非搅扰造作的自我表现,而是人人得以成长为真正有生命之人的必然途径。

朱熹说:“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仁者无敌的背后是一个人道德力量对外界的影响,不受诱惑而自定,不受纷扰而自明,这样的人,又何尝成不了完人?

儒音凡录

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字元晦,19岁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病逝。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

淳熙二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牧:“牧”是管理人民之意。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每部设一刺史,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后废置无常。东汉灵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再设州牧,并提高其地位,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军政大权。如汉末刘表为荆州牧,袁绍为冀州牧,都等于割据政权。

香帅式抉择——明晰善恶,不走歧路

在儒家经典《孟子》里经常能看到有关性善性恶的辩论。相比较孔子的温文尔雅,孟子似乎更愿意金刚怒目。何为善?又何为恶?人之初生,是否就像西方宗教所宣扬的“原罪”?这似乎是一个永远都理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似乎纠缠于一团乱麻,“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对于孟子来说,他早已在与别人一场场生动有趣的辩论中认清了这一真相。

在这位个子不算高大的亚圣看来,人性的善,就好比水往低处流一样,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孟子认为,虽然水被拍打一下也能使它高过人的额头,也可以用人力将其阻挡令它倒流,但这不是水的本性,就像“恶”不过是外部的形势导致的结果罢了。

公都子说:“告子说:‘天性没有善良、不善良的区别。’有人说:‘天性可以变得善良,可以变得不善良;所以文王、武王得了天下,百姓就爱好善良;幽王、厉王统治了天下,百姓就变得凶暴。’又有人说:‘有天性善良的,有天性不善良的;所以以尧为君主,却有象(这样的臣民);以瞽瞍为父亲,却有舜(这样的儿子);以纣为侄儿,并且以他为君主,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现在您说‘天性善良’,那么他们所说的都错了吗?”

同类推荐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释然的修行

    释然的修行

    释然是个刚刚经过了成人礼的小和尚,对他来说,佛法和尘世全部一股脑儿摆在了尚未准备充足的自己面前。于是,烦恼氆就接踵而至。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红楼水黛梦

    红楼水黛梦

    她是孤女,一身傲骨,满腹才华他是王爷,位尊权重,清冷如月本以为今生无情,却不想偶然的一次患难与共,让他记住了那个柔弱而又坚强的女子,从此后,大海捞针我也要将你找到王府、皇宫、皇子、公主杀父之仇,诸子夺嫡、嫁祸于人、移花接木谁也阻止不了我的决心你注定是我的王妃耳旁一个温热的声音狠狠的说:“记住,你永远是我的,不管是人还是心”龙沐望着窗外,有些凄然的道:“既然做不成你的良人,那就让我做你心中最敬重的兄长,无论何时,你的身后都有我守候的目光”宝玉急切的道:“我的心里只有妹妹一个人,我恨不得立时化成灰,让你们明白我的心到底是怎样的。”恍惚中,黛玉扑在那个熟悉的怀里,喃喃的道:“明知道这是梦,可我却想就这样抱着你,永远不要醒来。”望着夜空中那轮清月,水溶叹道:“一面是舍命恩重,一面鹣鲽情深,我该何去何从,老天,你真残忍。”黛玉凄然的道:“我不想你做一个背信弃义的人,亦清,你娶她吧。”说完,一滴清泪孤零零的倏然滑落。只见水溶浅浅一笑,清隽的脸上是难掩的柔情,低低的道:“傻瓜,我宁可负他人,也绝不会负你呀。”若兰的新文《一水溶玉梦红楼》人幽若兰《再梦红楼潇湘情》心随碧草《红楼之禛心锁玉》妙莲居士《再续石头记--水黛奇缘》
  • Princess Aline

    Princess Al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溺宠萌妃,冒牌王妃很嚣张

    溺宠萌妃,冒牌王妃很嚣张

    乔惠茜从没有想过自己竟然这么背,穿越到妓院,被迫嫁给一个又丑又老的男人就算了,好不容易逃出来竟然被当成了冲喜的新娘嫁进了齐王府?老天是不是在玩她啊?秦墨枫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爱上一个总是喜欢惹麻烦的女子,而在与她达成协议那一天起,自己的心好像就已经变得不像他了。当情愫在两人之间慢慢滋生,一年之后该何去何从?是顺从自己的心意留在他的身边,还是去往自己的江湖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酷公主

    极品酷公主

    『low-key社·校园』八年前,父母被人杀害。怀恨在心的她,自幼便踏进黑道进行恶魔训练。八年后,她不再是那个任人割宰的小孩!她,蓝汐盈,黑道至尊,IQ高达400的超级MM,身手、相貌、地位、智慧集于一身的她,混入贵族学院充当穷人,却不料……不是冤家不聚头,坐山观虎斗咯!~~爱情重重难关,她、他、他之间的故事,轮回的漩涡,三角恋,他们该何去何从?
  • 军用勤务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勤务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
  • 朝权误·瑾颜传

    朝权误·瑾颜传

    一场尔虞我诈的朝势之争;二代人利益冲突的争执;三份孤独相守终老的痴情;无数段红墙内外的隔岸相观;等一切都真相大白,才发现自己已然深陷。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就主宰后代的自由,像这样的无穷无尽的朝权之争,每朝每代都在上演……
  • 枪神纪之附身系统

    枪神纪之附身系统

    他,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却颠覆了作战天赋,拥有了非人类的行动能力。一个从普通学生到世界主宰的过程,成为了枪神纪承人。
  • 大隋女歌

    大隋女歌

    开皇盛世耀清歌,大兴之城百媚生。俊眉君子征宫妃,美目盼兮灵秀妻。一代倾城出江陵,纤指若兰透骨香。一抹华云一曲柔,回眸此生朱颜辞。她是西梁国公主,也是杨广的王妃,更是隋炀帝的皇后。她曾母仪天下,也曾是亡国的遗民。她亲敛亡夫,被困异族,却终老于长安……她漫长的一生起起伏伏,一曲肝肠断,一曲殷殷阙歌。生命的无常不过如此而已!最重要的是:这一生,她爱过!
  • Indian Boyhood

    Indian Boyho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江正印禅师语录

    月江正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