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5900000004

第4章 “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胡军

无疑,贫困的生活是对人类应有的幸福生活的无情嘲讽。但是,不经过贫困的磨炼而得到的富足生活之人易流于平庸。对于那些不得已而生活在贫困中的人来说,贫贱忧戚却是一种磨炼。

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西铭》中有句名言“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天器重那些生活艰辛贫穷的学子,使他们身处厄境,得到锻炼,将来必定有所成就。在这句话的前面还有“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这样的一句,意思是说富贵只使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比较这两句话,可以清楚地得知,张载更看重那些身处“贫贱忧戚”,但仍好学不辍的人,认为他们必有远大的前途。

其实张载的上述看法实质是儒家思想的“一以贯之”之道。我们看《孟子·告子》就有“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话。这是说,忧患可以使人生存下去,而安逸快乐则易使人死亡,使国家灭绝。为什么呢?孟子说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意思是说,人必须经过地狱般的磨炼,而后才有可能担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任。安逸富贵的生活不可能培养如此的人才。

孟子上述看法实际是对历史的总结而得出的结论。比如他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做出巨大的贡献,就在于他们都在社会底层经过长期磨炼。孟子认为,人有过错误,就能改。改正错误本身当然需付出代价。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却是,错误使人经验丰富,使人得到历练。他进而指出,人的心意受到困扰,思虑受阻,百思不得其解,而后才能有所奋发和创新。

无疑,贫困是对人类应有的幸福生活的无情嘲讽。但是,不经过贫困的磨炼而得到富足生活之人易流于平庸。对于那些不得已而生活在贫困中的人来说,贫贱忧戚却是一种磨炼。经过苦难生活磨炼,他们的意志要比一般人坚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更为深入,他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也因此而不同。当然,不用说,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也会来得更为高涨,因为他们珍惜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对于此,我有着切身的感受。年幼时虽生活在大都市上海,我却深切地意识到自己不属于这一大都市,因为我出生于一个城市贫民的家庭,从来没有真切感受过大都市生活的繁华与富裕。母亲一人抚养着我们兄弟姐妹五人。更为悲惨的是,我母亲当时还没有正式工作,只是一家工厂的外包工,将活儿拿出工厂在自己家里加工,一个月似乎只是三四十元。根据当时的政策,我家可以拿补助。但是我母亲坚决不要,她是一个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女性。她乐于帮助别人,却从来不要人帮助自己。当然,不得已时接受别人的帮助,并能知恩图报,回报他人和社会,也应该是一种美德。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却偏偏喜欢上了读书,总是想方设法从邻居处借书。经常是一边干活,一边看书。此外,我还愿意上书店,新华书店、旧书店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1969年9月赴黑龙江农场时,我带了几箱子书下乡的。有时间不愿意干别的,就是看书。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似乎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因为这样,所以在以后的高考、考研中,我总能顺利过关,并往往得高分。苦难的生活对人就是一种磨炼和提高。

我深信,谁都不愿意过困难的生活,似乎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佳途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受教育者的人生境界,获得或创造并且普及知识。其实,教育的这两个目标不是冲突的,而是贯通融合在一起的。对人生意义或境界的学理的或知识的讨论或体悟更易于使人走向高尚的道路。

当今的时代是知识普及的时代,有的学者干脆将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称之为“知识社会”或“知识时代”。知识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之中,在快速的传播之中,知识使人类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总之,知识不仅将改变绝大多数人的命运,知识也将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可以这样说,谁掌握了最新的知识系统,谁也就掌握并将主宰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真诚地希望,所有那些出身贫困、但又有机会进入北大深造的学子们牢记“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的教诲,明确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在知识的宫殿里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使自己成为各个学科领域内的优秀人才,将来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多作贡献!

作者简介

胡军,1951年生,上海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1998年3月至今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北京市哲学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等。

同类推荐
  • 孤独落地的声音

    孤独落地的声音

    卡尔松·麦克库勒说:“要知道你是谁你就要有一个来处。”西海固,作为一个有特定象征意味的地理名称,承载过多少叙述者的苦难抒情。而对于我的故乡,那样一个小山村,就不见得有几人晓得。
  • 恭王府文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恭王府文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恭王府文评》是一本散杂文作品集,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外文学研究员郑恩波。《恭王府文评》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收集了作者关于新中国文学目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物刘绍棠的文学作品和点评文字;第二部分主要收集了作者关于一些诗词作品的感悟、对阿尔巴尼亚文学、电影,以及卡达莱、高莽、张抗抗、范承祚等人述、文学艺术的浅评;第三部分主要辑录了作者曾经为自己作品和友人作品做过的序言、前言等文章。
  • 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中国新民谣代表人物钟立风,文艺之旅上直抵人心的吉光片羽。继《像艳遇一样忧伤》、《没有过去的男人》之后,民谣歌手钟立风最新文字作品《在各种悲喜交集处》。Do.友多闻,讲述与周云蓬、李健、万晓利、小河等众多友人的往事趣闻;Re.素履行,分享作者心中最精彩的音乐、电影、小说之美;Mi.旅梦人则是作者在现实世界以及其他世界旅行的记录,有着某种不确定和幻梦般的色彩。
  •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本书给大家呈现了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其内容有《诗经》、《伊利亚特》等等文学名著。
  • 日子

    日子

    本书是王小柔最早的一本段子随笔集,出版后,“把日子过成段子”这句话,作为一种智慧而又朴实的生活哲学,成为了王小柔段子作品的精神标杆。而随后“妖蛾子”系列的“妖蛾子”这个词,则可以说是王小柔段子作品的美学标杆。这本随笔中包括三辑:把日子过成段子、左眼看书、私人笔记。
热门推荐
  • 封神夺帝

    封神夺帝

    沉寂千年,三界再起纠纷。天帝私下鬼界,十二金仙作乱,祸起萧墙。人间仙派大乱斗,鬼界蠢蠢欲动。清福正神觅姜姓后人,封神台上再封神。三界的命运,又落在了一个无名小子的身上……
  • 撞见未来

    撞见未来

    《撞见未来》一书为作者精心创作的散文集,内容多样,包含对环境能源和新科技的思考、对人生活本质的探究、对经济发展的认知和对社会发展的感叹等等。全书内容丰富翔实、写作角度积极正面,融合了作者多年来对社会及人生的感悟。
  • 公子不承欢

    公子不承欢

    第一次她见到他是在牢狱之中,他是邻国质子,她是月国女帝,他被吊于锁链之上,唯独那绝美的脸庞清雅如仙。她一见倾心。“我娶你做皇夫,让我破你的身子可好?”她笑说。“女帝造孽太深,不怕今世死于非命?”他目光冰冷,冷言相向……可谁知,这样清冷如莲的他,却暗藏心计,他作为质子潜伏于她身边,只为复仇……他以自己性命做赌注,精心设下滔天棋局,当家国臣民陷入绝境,为保家国与心上人,她受尽凌辱。那一夜,他将她缚于天牢,捏住她的下颔,一改清冷,讽笑道:“堂堂女帝,终也不过承欢于男子身下!”
  • 都市荣耀召唤系统

    都市荣耀召唤系统

    “悟空,你上桃树可以能不能把金箍棒拿走,被偷了怎么办。”“诶,妲己尾巴起开。”“我靠,庄周那是我的游泳池!叫你的鲲鹏走开!”“后羿把你的弓起开,那是唯一的太阳了!”白翼在院子里绝望的大喊道。
  • 网游之巨灵骑士

    网游之巨灵骑士

    【第一本扑街之作】当本就是一流骑士行列的宋浅获得上古遗失种族巨灵一族的传承……
  •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一个不会讲故事的总经理是做不好营销的!一个优秀的营销家,也一定是个“故事大王”,与其给客户讲一个小时的大道理,倒不如给他讲一分钟的小故事。本书分别从品牌、服务、广告、宣传以及价格等9个方面为总经理精心挑选了209篇经典营销故事。每一个故事无不饱含着营销智慧,通过阅读这些小故事,让您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吸纳营销精华,掌握营销方法,从而游刃有余地驾驶营销的诺亚方舟。
  • 世界上最有趣的经济学故事

    世界上最有趣的经济学故事

    为什么女人的衣服扣子在左边,而男人的却在右边?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里,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
  • 误惹豪门:女人你别想跑

    误惹豪门:女人你别想跑

    她:我不爱你他:我不需要你爱,会暖床就可以她:我不会他:我会她:……这个女人太不听话,怎么办?宠!狠狠地宠!这个女人爱别人,怎么办?啥?她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