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严格说来,本书不是关于《尚书》的学术研究,至少不是通常所说的那种学术研究。因为,没有训诂,没有校勘,没有笺注,甚至没有区分今文《尚书》与梅氏的古文《尚书》,甚至也没有刻意追求对原文的准确翻译——海德格尔就反复强调过,准确的译文有时候对真正的义理根本就挠不着痒处。
本书是关于《尚书》的读书笔记。所读的本子,是现代通行的清代“十三经注疏”本。这个本子中的《尚书》共有50篇——其中,有四篇分别拆成了“上”、“中”、“下”,这样算起来,就是58篇。每读完一篇,就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日积月累,等到《尚书》读完,笔记也就存下了50篇。本书就是这些读书笔记的汇编。
为什么要读《尚书》?因为它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历史文献。自从孔子编出它的“第一版”之后,就一直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想当年,孔子就拿它当教材,培养他的三千弟子。从汉代开始,它作为居于权威地位的教科书,长期备受推崇,数千年间,一直充当了塑造中国心灵、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经典。因此,要真正读懂中国,读懂东方文明世界,尚书是起点,是钥匙,也是一座绕不开的津渡。
《尚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其实就是一部王室档案的选编。从时间上看,它上起传说中的尧帝,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主要反映了这个时期若干代表性君臣的代表性言论——偶尔也记录了他们的一些行迹。君臣们的言行虽然指涉甚广,内容宏富,但几乎都聚焦于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政治——政之道与治之术。
本书为什么题名为“风与草”?选择这个标题的原因在于,《尚书》各篇反复论述的政治关系,其实就是风与草的关系:君主为政之德若风,小民从化之德如草,加草以风,无不倒伏;仿佛化民以德,无不追随。因此,“风与草”,实为“君与民”的隐喻。以“风与草”为题,旨在凸现古代政治关系中的两种角色。
为什么写这本书?写下这本关于书的书,写下这一系列读“书”笔记,写下关于《尚书》的点滴体会,绝不敢“代圣人立言”,更不敢奢望“为往圣继绝学”。只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走进《尚书》所描绘的苍茫世界,在那里,回望华夏文明的童年与故园,想象一种文明秩序在初生时期的黑白身影。
喻中
2011年8月
§§第一章 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