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1100000002

第2章

人道恶盈而好谦。

——《易经·谦》

大多数人都厌恶骄傲者而喜好谦逊的人。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诗经·小雅·鹿鸣》

人们喜欢我,并提示我走正道。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诗经·邶风·柏舟》

忧心忡忡,怨恨那些小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它为乐趣。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论语·颜渊》

爱一个人,就希望他能长生不老;憎恨一个人,就想让他马上死去。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论语·宪问》

爱他,能不勉励他吗?对他忠诚,能不教诲吗?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去爱一个人和憎恨一个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公孙丑上》

人人都有一棵仁爱同情之心。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尽心上》

墨子为了宣扬兼爱,从头到脚都磨伤了,仍努力去做。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爱他人的人,别人也会经常爱你;尊敬他人的人,别人也会永远尊敬你。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孟子·离娄上》

爱一个人却显得不亲近,要反省自己是否仁爱;治理人却没有治理好,要反省自己是否明智;以礼待人却没有得到礼待,要反省自己是否恭敬。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荀子·劝学》

一个人身上有许多卑劣的行为,必然招致怨恨。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

——《韩非子·解老》

所谓仁,就是心中欣然愉快地爱人。希望人人都获有幸福,而不希望别人得到灾祸。这种爱人之心不能抑制,并不是图别人的报答。

其母好者其子抱。

——《韩非子·备内》

母亲如果美丽善良,她的孩子别人就喜欢抱。

爱者,憎之始也;德者,怨之本也。

——《管子·枢言》

爱,是憎恶的源头;德,是怨恨的根本。

审其所好恶,则其长短可知也。

——《管子·权修》

了解一个人的爱好和厌恶,就可以知道他的长处和短处。

是以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老子》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没有缺点毛病,是因为他憎恶缺点毛病,所以使自己没毛病。

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

——《庄子·知北游》

人们总是把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视为神奇之物,把自己憎恶的东西视为又臭又烂之物。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

——《庄子·在宥》

世俗的人,都喜欢和自己相同的人,而憎恶和自己不同的人。和自己相同就高兴,和自己不一样就不高兴,心里想的只是出人头地。

爱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爱恶各以其正,治之至也。

——《商君书·慎法》

对所爱的人不阿谀奉承,对憎恶的人不加以伤害,爱和憎都能做到公平正直,这是治理国家的最好方法。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兼爱上》

天下的人如果都能够相互关爱,社会就会安定;如果相互憎恶,社会就会动乱不安。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墨子·兼爱下》

关爱他人的人必然被人爱,而憎恶他人的人必然被人憎恶。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曲礼下》

关爱一个人就要了解他的不足,憎恨一个人也要知道他的好处。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

品德高尚的人爱别人是依道德为标准,品行低下的人却喜欢无原则地原谅别人的错误。

怨之所聚,乱之本也。

——《左传·成公十六年》

怨恨如果越来越多,便是祸乱产生的根源。

老有加惠,旅有施舍。

——《左传·宣公十二年》

对老人要给予恩惠,对旅行者要给予照顾。

顺于己者爱之,逆于己者恶之。故明所爱而邪僻繁,明所恶而贤良灭。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顺从自己的人就宠爱,不顺从自己的人就厌恶。所以,明示所爱,邪佞的人就会很多;明示所恶,贤良的人就会销声匿迹。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对国家有利的人就应该喜欢他,对国家有害的人就应该憎恶他。

恶恶疾其始,善善乐其终。

——《谷梁传·僖公十七年》

憎恨丑恶的事物要在萌生时开始,热爱美好的事物要善始善终。

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战国策·魏策四》

他人憎恨我,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憎恶他人,不可让他们知道。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战国策·中山策》

有相同欲望的人会彼此憎恨,有相同忧虑的人会彼此亲近。

抚我则后,虐我则雠。

——《尚书·泰誓下》

爱我的是君王,虐待我的是仇敌。

爱人者,兼及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尚书·武成》

爱那个人,就会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觉得可爱;不爱那个人,就连他家的墙壁都觉得令人讨厌。

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汉·刘向《说苑·尊贤》

正直的行为必定被邪恶之人所憎恨。

好称人恶,人亦道其恶;好憎人者,亦为人所憎。

——汉·刘向《说苑·说丛》

喜爱谈论别人坏话的人,人家也会谈论他的坏话;爱憎恨别人的人,也被别人所憎恨。

恶恶道不能甚,则其好善道亦不能甚。好善道不能甚,则百姓之亲之也亦不能甚。

——汉·刘向《说苑》

对坏事恨得不深,那么对好事也会爱得不深;对好事爱得不深,那么老百姓就不会特别亲近你。

积爱成福,积怨成祸。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广施仁爱便会得到幸福,对别人过多地怨恨便会造成灾祸。

善御者,不忘其马。

——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善长驾驶马车的人不会忘记爱惜自己的马。

仁莫大于爱人。

——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最宽厚仁爱莫过于关爱他人。

君子善善而恶恶。

——汉·桓宽《盐铁论·后刑》

品德高尚的人爱好善美而憎恨丑恶。

见善则惊,疾恶如仇。

——汉·孔融《荐祢衡表》

看到美好的事物就感到格外的惊喜,见到丑恶的事物就像见到仇敌一样的憎恨。

女恶华丹之乱窈窕也,书恶淫辞之淈法度也。

——汉·扬雄《法言·吾子》

女子讨厌红脂粉损坏了原本美丽的容颜,书籍憎恶夸大其辞而混乱法度。

天下有三好:众人好己从,贤人好己正,圣人好己师。

——汉·扬雄《法言·修身》

天下人有三种爱好,一般人爱好顺从自己的人,贤能之人乐于纠正自己的人,有德行的人喜欢教导自己的人。

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汉·赵壹《刺世嫉邪赋》

喜爱的就钻开皮让其羽毛出来,憎恶的就会擦净污垢查找瘢痕。

爱之欲其富,亲之欲其贵。

——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赞》

喜爱一个人就想让他富有,亲近一个人就想让他显贵。

不以爱之而苟善,不以恶之而苟非。

——三国·魏·嵇康《释私论》

不要因为爱一个人而随便说他好,不要因为憎恶一个人而随意说他坏。

爱人多容,可以得众。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宗室传》

对人仁爱宽容,可以得到许多人的拥护。

体曲者忌绳墨之容,夜裸者憎明烛之来。

——晋·葛洪《抱朴子·擢才》

身体弯曲的人忌恨绳墨拉直,黑夜裸体的人憎恨烛光照明。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晋·佚名《子夜歌》

雾气和露水隐住了芙蓉,莲花已看不清楚。喻指憎爱不分明。

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

人之所以比禽兽高贵,是因为人有仁爱之心,懂得互相敬重。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

无论做什么事,不要使亲人痛恨,而让仇人高兴。

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知其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爰延传》

喜欢一个人就觉察不出他有缺乏,讨厌一个人就会对他的优点熟视无睹。

不可以己心之爱憎,诬人以善恶。

——唐·魏征《群书治要·〈礼记·曲礼〉》不要根据个人爱憎之心,去评价一个人的善与恶。

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唐·魏征《群书治要·贾子》

关爱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关爱;为别人的幸福出过力,别人就会为你的幸福创造条件。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唐·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对桃花红似锦没有反感,却憎恨柳絮白于棉花。喻指出于个人情感而爱憎。

君子当有所好恶,好恶不可不明。

——唐·韩愈《与崔群书》

品行高尚的人应当有所爱好和憎恶,但爱好和憎恶不可以不分明。

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

——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

痛恨丑恶像对待仇敌一样,看见善良如饥似渴地去追求。

巧言易信,孤愤难申。

——唐·刘禹锡《苏州谢恩赐加章服表》

奉承话容易使人相信,个人的愤恨却难以申诉。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虽说表面爱他,其实却是在害他。

闻人善,立以为己师;闻恶,若己仇。

——唐·柳宗元《从弟宗直墓志》

听到别人的善美,将其作为自己的老师;见到丑恶的事物,像是见到自己的仇敌。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明达之人不做不合时宜的事,忘掉自己而关爱天下众生。

爱而不知其恶,憎而遂忘其善。

——唐·吴兢《贞观政要·封建》

爱一个人就忘记了他的缺点,憎恶一个人就忘记了他的优点。

若憎而不知其善,则为善者必惧;若爱而不知其恶,则为恶者实繁。

——唐·吴兢《贞观政要·鉴戒》

如果憎恶一个人而不知道他的善行,那么行善的人就会惧怕;如果爱一个人而不知道他的缺点,那么干坏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嫉邪霜气直,问俗春辞柔。

——唐·孟郊《投赠张端公》

痛恨邪恶像秋霜那样的正直,向人请教风俗就像春天那样的温柔。

疾恶如雠,闻善不惑。

——唐·释皎然《讲德联句》

憎恨坏人坏事像憎恨仇敌一样,听说好人好事不要去怀疑它。

相憎者,能生无辜之毁;相爱者,能饰无实之誉。

——唐·马总《意林》

对憎恨的人,能捏造出许多无端的诽谤;对喜欢的人,能加上许多不切实际的褒奖之辞。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不是在众多花中偏爱菊花,而是秋菊开后再没有花开了。

风霜何事偏伤物,天地无情亦爱人。

——唐·刘长卿《狱中闻收东京有赦》

寒风与酷霜为什么偏偏摧伤物?天地虽然没有情感但也爱人。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五代·张昭远等《旧唐书·李密传》

把南山的竹子砍光做笔,也无法把他的罪恶写完;把东海的波涛引来,也难以洗尽他的罪恶。

君子不恶人,亦不恶于人。

——宋·苏轼《文与可字说》

品行高尚的人不厌恶别人,也不被别人厌恶。

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

——宋·王安石《石门亭记》

人们相互喜爱与憎恶必然是以类别区分的。

羞善行之不修,恶善名之不立。

——宋·王安石《杨孟》

以不去做善良的事而感到羞耻,以善良的名声不能树立而愤恨。

能使人知己、爱己者,未有不能知人、爱人者也。

——宋·王安石《荀卿》

能使人了解、关爱自己,就没有不能了解、关爱他人的人了。

好恶失其宜,是非乱其真。

——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粹言》

好恶失去了应有的限度,是非混乱了原本的真实。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宋·张载《中正篇》

用爱自己的心去关爱他人就是最大的仁德。

暗箭伤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

——宋·刘炎《迩言》

用暗箭伤害别人,能深刺入骨;人们怨恨这种人,也会恨之入骨。

未得则羡,已得则厌,厌而求新,则为恶无不至矣。

——宋·司马光《羡厌》

没有得到就羡慕,已经得到就讨厌,讨厌了又另求新的,因此做坏事没有不达到极点的。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

关爱他人如果不用正道,那正是害了他。

惜花早起,爱月夜眠。

——元·杨朝英《太平乐府》

赏识花的人爱早起,喜爱月色的人睡得晚。喻指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决定一个人的习惯。

惺惺自古惜惺惺。

——元·王实甫《西厢记》

自古以来,聪明人总是爱惜聪明人。

冤家宜解不宜结。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冤家最好和解,不应该结仇。

恶而知其美,好而知其恶。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讨厌一个人,也要了解他的优点;喜欢一个人,也要知晓他的缺点。

人不自爱,则无所不为;过于自爱,则一无所为。

——明·吕坤《呻吟语·补遗》

一个人如果不自爱,就会无所不为;如果过于自爱,就会一事无成。

于人无憎恶之私,惟公好恶而行之。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接人》

对一个人的憎恶不要出于私心,爱与厌恶应出自公心。

爱人不以颂而以规。

——明·海瑞《赠王朋江升宁波府太守序》

关爱他人不是用表扬,而是用规劝勉励。

不可以私意喜一人,不可以私意怒一人。

——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不应根据个人的偏爱而喜欢一个人,不应根据个人的私怨而憎恶一个人。

小人好恶以己,君子好恶以道。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

品行低下的人的好恶凭自己的私利,有德行的人的好恶则依据真理。

物莫不聚于所好。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鸽异》

物品没有不聚集在爱好它们的人那里。

天下之宝,当与爱惜之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石清虚》

天下的宝物,应当给予爱惜它的那些人。

爱人不以理,适是害人;恶人不以理,适是害己。

——清·魏际瑞《魏伯子文集》

关爱他人不用正理,正是害了他;憎恶他人不用正理,正是害了自己。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品行低下的人高兴听到品行高尚的人的过失,品行高尚的人不愿听到品行低下的人的恶行。

罪不容加死,爱之欲其生。

——清·梁章巨《浪迹丛谈·巧对补录》

罪恶如果不够判处死刑,就要用爱心去帮助他从新做人。

见人之为善,我必爱之;见人之为不善,我必恶之。

——清·陈宏谋《五种遗规》

看见别人在做好事,我必须爱他;看见别人在做坏事,我必须憎恶他。

裘以严霜见爱,葛以当暑见亲。

——《杜幽求子》

皮衣只有在严寒时人们才喜爱它,麻布衫只有在酷暑时人们才青睐它。

无丧无得。

——《易经·井》

没有付出,就不会有什么收获。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论语·阳货》

没有得到时,害怕得不到它;得到之后,又害怕失掉它。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告子上》

鱼我想得到,熊掌我也想得到;如果两者不可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鱼而要熊掌。

枉尺而直寻。

——《孟子·滕文公下》

小的方面有损失,大的方面会有所得。

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韩非子·难一》

用焚毁山林的方法去狩猎,虽然一时能获取很多野兽,但以后就再也打不着野兽了。用诈骗的方法对待人,虽说一时能得到些好处,但以后就再也得不到好处了。喻指只顾眼前小利,而损失了长远利益。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老子》

喜爱越甚破费越大,储存越多损失越重。喻指物极必反。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老子》

得到宠爱会心神不宁,失去宠爱同样会心神不安。

毋非理妄取,而藏逆于得。

——《庄子·徐无鬼》

千万不要无理强取,祸患会藏于所得之中。

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

——《庄子·让王》

经常审视自己得失的人,不会为自己有所失而感到恐惧。

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庄子·让王》

用隋侯的珠宝,作为弹去射处于千仞之高的飞雀,人们一定会嘲笑他。喻指得不偿失。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

——《庄子·秋水》

得到了也不喜形于色,失去了也不忧愁悲伤:因为知道得与失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佐饔者尝焉,佐斗者伤焉。

——《国语·周语》

帮助他人烹调会有尝菜的便利,帮助他人争斗就会受伤。

荆人遗弓,荆人得之。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贵公》

楚国人丢失的弓箭,拣到它的还是楚国人。喻指自己虽有所失,但有所得的仍是自家人。

譬之如张罗者,张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张于多鸟处,则又骇鸟矣;必将于有鸟之际,然后能多得鸟矣。

——《战国策·东周》

同类推荐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文化博览3

    中国文化博览3

    历史的车轮告诉我们,了解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展望未来。这套丛书成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读物,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爱国主义感悟,提高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觉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 经典里的中国(全集)

    经典里的中国(全集)

    华文世界独一无二的经典领读者杨照,带你重回朝气蓬勃的先民时代,走进经典里的中国。本系是杨照结合“历史式读法”和“文学式读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尚书》《诗经》《左传》《论语》《墨子》《庄子》《孟子》《老子》《荀子》《战国策》)的选读和导读。通过对这十部经典的部分章节的逐字逐句解读,还原经典于具体的历史情境和历史脉络,展现出先秦时代诸子百家面对现实变化提出的因应之道,勾勒学派代表人物有血有肉的个人形象和个性及其现实活动;同时,通过还原,让今天的读者领略到经典所展现的思想和时代精神独特魅力,既因为古今时代境况差异而激发个人的思考,又因为古今相同而感同身受,汲取古人先贤应对生活的伟大智慧。
  • 聚散一杯酒

    聚散一杯酒

    本书为“艺术经典”丛书之一种。郑重是著名的艺术家传记作家,在艺术界享有盛名。本书是郑重历年所写关于书画家人生故事和艺术成就的文章结集。郑重对现代中国书画名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许多画家是朋友。
热门推荐
  • 蜜汁二婚进行时:渣男老公别挡道

    蜜汁二婚进行时:渣男老公别挡道

    渣男老公红杏出墙加冷血无情怎么办?直接踹了!初恋打着爱情的幌子和老公狼狈为奸算计我怎么办?但是对面那个多金帅气高大威猛还要让我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的男人怎么办?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海归女恋上腹黑总裁

    海归女恋上腹黑总裁

    外黄里白的“香蕉女”,留学归来,却爱上土生土长的总裁,这个邪少腹黑又阴险。“香蕉女”的闺蜜,是朋友,还是情敌。除了爱情与友情,亲情也面临着考验,有欢笑有泪水,到底怎样才能征服邪少的心,让他跪在自己面前唱征服。
  • 谋心计之帝凰

    谋心计之帝凰

    一代商业奇才在客栈柴房中醒来,发现自己死后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嫁妆寒酸?笑话,姐手握天下之财,勾勾手指便能让人破产,让他从此过得连乞丐都不如。说她丑?呵呵,易容洗去,姐美若天仙,倾国倾城。京城第一美女?滚一边去,给姐提鞋都不配。陷害她不怕,她总能找到破绽一一破解;继母高贵狠毒害她性命她不怕,连环计出手,叫她家破人亡;说她命硬克亲她也不怕,反正她有个比她命格还要牛逼的夫君大人。孤寡相结合,正好解了孤煞,从此儿女成群。他,东华国贤王。传闻他面丑如鬼,乃万年不遇的极品天煞孤星之命。实则文能安邦,武能征伐,出得了庙堂,宠得了妻房。某女仰天大笑:姐人品就是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穿越也能大捡漏,闪瞎你们钛合金狗的眼,哈哈~~本文一对一宠文,男主女主身心干净。
  • 穿越神奇网游

    穿越神奇网游

    叶琉璃:月儿啊,等我这个任务完成就来找你。林月:姐,别做梦了,这不是你能完成的任务。······以作者身边人的性格为原型的人物,搞笑的逗比日常,打怪升级。
  • 重生八零之婚宠撩人

    重生八零之婚宠撩人

    衣衫不整的赵水心被村里人从玉米地里拎了出来,被活活打断了双腿,苟延残喘地活了一年有余后被丈夫毒死了。睁眼一世她回到了五年前,成为了十里八乡最好看的小姑娘,秦追儿。身边还有一条小狼狗。小狼狗固执强势,随时随地掀翻醋坛子。宠妻这事得身体力行,小媳妇不许说,不许骂,不许打。小媳妇还很有本事,养殖种植是好手,打脸虐渣更不在话下。后来小狼狗一不小心长成了位高权重的大野狼…(狼狗属性,外在冷淡凶残,内心忠犬无比。)
  • 独家占爱,总裁结婚吧!

    独家占爱,总裁结婚吧!

    四年前,他决绝转身,将她远送出国。四年后,她为调查父亲的死因,重回故土。人海中,她一避再避,却还是冷不防撞入他的视线。“你是?”公众前,她巧笑倩兮,佯装不识,优雅地伸手和他相握。他却陡然用力将她拉近,圈着惊慌失措的她,低凉附耳:“晚上关了灯认不出来也就算了,大白天的,你也不认识?”她急忙退却,和他亲昵的姿态却已印在公众眼底。迎着无数狗血又八卦的目光,他玩味地轻扬唇角,慢条斯理地宣布关系:“我们关系亲密。”他强势霸占她的生活——锦衣玉食,出行相伴,羡煞旁人。圈子里的人都说,他宠她至极。只有她知道,他囚她至深。一场她密谋的逃亡,她在翌日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的惶恐的表现和盛怒的寻找,她通通看不见……***冬日午后,她晒着暖阳翻着一本八卦杂志——传闻他四年前回归家族,是商界奇才,称霸A市;传闻他四年来吸金无数,富可敌国;传闻他女色不近,金屋藏娇,独宠一人……她自嘲而笑:四年前的一场意外,他人格突变,从王子化身撒旦。奇才是真的!富是真的!宠却是……“妈咪,你在看什么?”被她雪藏许久的宝贝儿子依偎过来,小脸上满满都是好奇。她淡然微笑:“看混蛋。”------------------------------------------------------推荐我的新文:《旧爱晚成,宝贝别闹了!》地址:http://m.wkkk.net/a/867531/
  • 陌上春

    陌上春

    新书《女医青枝》,敬请关注...孔兰:这个夫君不是好人,我要逃跑......陆岩:这个女子怎会有多种身份,马车上遇到的小乞丐是她,酒楼里遇到的女店小二是她,听说她竟还当了偷牛女贼?孔蓉:这世上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你把一个眼里只有复仇的美男子,改造成眼里只有你的美男子......杜程:谁能想到,我只把剑亮了一下,敌人就望风而逃了......其实啊,我偷偷告诉你们,我真的不是剑术高手......
  • 穿越小妾不好惹

    穿越小妾不好惹

    我们离婚吧。萧雨歇冷冷的说完,优雅的转身离开。她的六年婚姻,华丽丽被一个小三就终结了,度假、飞机失事、穿越了?回家无望?偶得太乙神针秘籍的雨歇从此做起了侠女梦,却突然在十五岁的豆蔻年华,被无良老爹卖给了某个好色又克妻的王爷做了第八房小妾,而那好色王爷,却长着和前世的前夫一模一样看见就想踹的脸!穿越小妾不好惹,侠女一路闯情关,摆平王爷,贼头谈判,救下盟主,情陷师兄门。一步一步,在武林纷争和皇权的争夺下,四个男人,到底谁才能真正得到她的芳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乱世贫民

    乱世贫民

    本是一介二十一世纪的花朵,一次意外回到另外一个世界,开始新的人生。有童养媳,有郡主撩拨,还有公主争抢着要嫁,新的人生不要太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