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1700000002

第2章

恬愉静退,独善守己;谤来不戚,誉至不喜;睹贵不欲,居贱不耻。

——《抱朴子·内篇卷七·塞难》

闲适退隐,清心寡欲,保持本性,独善其身;毁谤来了也不哀愁,赞誉降临不喜悦;看见显贵不动心,身处卑贱不以为耻。

时至道行,器大者不悦;天地之间,知命者不忧。

——《抱朴子·外篇卷十九·任命》

时机降临,道术得以通行,有才能的人也不会因此而喜悦;处在天地之间,知道命运的人不会忧愁。

达理故乐天而不竞,内充故退逊而不矜。

——《二程粹言·卷一》

通达事理所以乐于顺应天命而不去竞争,内心充实所以很谦虚而不自夸自大。

去知则奚求矣?无藏则奚设矣?无求无设则无虑,无虑则反复虚矣。

——《管子·心术上第三十六》

一个人(如果能够)去掉智慧,那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如果能够)无所保留,那还有什么可计划的呢?没有追求没有计划就没有忧虑了,没有忧虑就回到空虚的境界了。

君子无邑邑于穷,无勿勿于贱,誉之而不加劝,非之而不加沮,定外内之分,夷荣辱之心,立不易方,斯有恒也。

——《金楼子·立言上第九》

有德行的人不因穷困而忧郁不乐,不因卑贱而忧愁,赞誉他却不会越发努力,非议他却不会更加沮丧,判定外物和自己的区别,平静荣耀耻辱的之心,立身处世不改变原则,这样就会有恒心了。

处贱不闷,贫而能乐。

——《孔子家语·弟子行第十二》

身处卑贱(的境遇而)不愁闷,贫穷(的时候而)能安乐。

喜怒不婴于心,利害不接于意。

——《老子指归·卷一·上士闻道篇》

欢喜和愤怒不挂在心上,利益和损害不影响意志。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第七》

吃粗劣的饭食,喝凉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睡觉,其中的乐趣也是无穷的。

以患难时,心居安乐;以贫贱时,心居富贵;以屈局时,心居广大,则无往而不泰然。以渊谷视康庄,以疾病视张健。以不测视无事,则无往而不安稳。

——《呻吟语·人情篇第十三》

身处患难的时候,心里存有安乐;身处贫贱的时候,心里存有富贵;身处委屈的时候,心里存有广大,就没有不泰然的时候。把深渊山谷视为康庄大道,把疾病视为健壮,把不测之祸视为平安无事,就没有不安稳的时候。

分有所受,即有所限,短不可迟寸阴,长不可速箭漏,是以达者任之。

——《叔苴子·内篇卷一》

天分有所禀受,就会有所限制,生命短的不能延迟寸阴,生命长的不能加速箭漏,因此达观的人是任其自然发展的。

达命者不怨天,达生者不尤人。

——《叔苴子·内篇卷一》

懂得天命的人不会怨恨老天,参透人生真谛的人不怨恨他人。

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易经·蛊》

不去追权夺势的人,他们志向是可以作为榜样效法的。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诗经·大雅·烝民》

对柔弱的人不欺侮,对强硬的人不屈服。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

凄风苦雨如同夜晚,报晓的鸡儿却依旧不停地啼叫。喻指乱世中的有志之士仍坚守气节,为正义而斗争。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诗经·大雅·烝民》

不欺侮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不畏惧那些强暴蛮横有势力的人。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论语·学而》

贫穷不谄媚,富贵不骄傲。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论语·泰伯》

面临生死关头,也决不能改变自己信念。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

有德行的人虽然贫穷也不会改变操守,品行低下的人会因为穷困而胡作非为。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有志之士,仁义之人,没有贪图活命而损害仁义道德的,只有牺牲生命从而成就仁义道德的。

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离娄上》

坚守自己的节操,是修养身心的根本。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仕途不顺利的时候,也保持着高尚的情操;仕途顺利的时候,就努力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好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荣华富贵不能腐蚀自己的思想,贫贱困苦也不能动摇自己的志向,威胁武力也不能使自己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起是真正的男子汉!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生命,是我所珍惜的,道义,也是我所追求的,要是两者不能同时保全得舍掉一样的话,我会舍生取义的。

君子不为小人之恟恟而易其行。

——《荀子·天论》

有德行的人不因邪恶势力的骚扰而改变自己的节操。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荀子·天论》

大自然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而取消冬天,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而缩小面积。喻指有德行的人不会因为外力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操守。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非十二子》

不受虚名引诱,不怕他人恶意中伤。喻指人行得正,立得直。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荀子·劝学》

活着为道德操守而生,死为道德操守而死,这才能称之为有节操的人。

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荀子·宥坐》

白芷兰花生长在深山老林中,不会因为没有人观赏而不散发芳香。喻指有节操的人永葆坚毅的本色。

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巍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

——《荀子·性恶》

若想天下的人都了解自己,那就要和大家一起同甘共苦;如果不被人理解,那就应保持自己的高洁,独自挺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所畏惧。

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

——《荀子·大略》

有德行的人虽然贫穷,却不会丢失自己的美德;虽然疲倦劳累,却不会苟且偷安。面对忧患和困难时刻不忘自己的诺言。岁月不寒冷,不可能了解松柏欺霜傲雪的坚定性格;条件不艰苦,就无法知道君子高尚的行为。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战国·楚·屈原《离骚》

鸷鸟喜欢独来独往不合群,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喻指节操高尚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颔亦何伤。

——战国·楚·屈原《离骚》

如果我的道德情操确实是美好而又纯洁,那么长久地忍受饥饿又有什么关系呢!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战国·楚·屈原《离骚》

如果你的心灵是高尚美好的,那么又何必靠别人去介绍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战国·楚·屈原《离骚》

只要是我内心所追求的,即使为它无数次地献身也不后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战国·楚·屈原《离骚》

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正义事业献身,这些都是古代的圣贤所尊崇的行为。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战国·楚·屈原《离骚》

虽然粉身碎骨,但我的操守决不因此而改变,怎么会因为遭受打击而畏惧不前?

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战国·楚·屈原《离骚》

虽然身临死亡的边缘,但回想原来的理想也终不后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战国·楚·屈原《离骚》

宁可突然死去,形离魂散,我也决不同流合污,卑躬屈膝。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战国·楚·屈原《渔父》

刚刚洗完澡的人,必定把自己的衣帽也整理干干净净。喻指节操高尚的人不屈就污秽的环境。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战国·楚·屈原《渔父》

怎么能让自己的心灵纯净洁白,不蒙受世俗尘埃的玷污呢?喻指清高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战国·楚·屈原《渔父》

怎么能让自己这洁净的身子蒙受污垢或耻辱呢?喻指清高纯洁,不同流俗。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战国·楚·屈原《九章·橘颂》

清醒地独立于世,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馁而妄食。

——战国·楚·宋玉《九辩》

千里马不急于要求为人驾车,凤鸟不贪吃更不会饥不择食。喻指品行高尚的人不会为眼前之利而改变节操。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战国·楚·宋玉《九辩》

与其丧失气节而得到名利,不如宁身处困境而保持高尚的情操。

食不偷而为饱兮,衣不苛而为温。

——战国·楚·宋玉《九辩》

不以苟且偷生,而换取舒适安逸的生活。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

男子汉面对财富,决不起一点贪心;宁可实实在在,也不追求浮华。喻指有操守的人不贪求荣华富贵。

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

虽然躯体不存在了,但精神却永存于后世,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永生。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庄子·缮性》

不因享有高官厚禄而为所欲为,也不因生活贫穷困苦而随波逐流。

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

严寒的冬天来了,霜降雪飘,就可以知道松柏的茂盛。喻指情操高洁。

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庄子·刻意》

有才能的人崇尚志节,品德高尚的人把纯正看得最为珍贵。

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

——《庄子·田子方》

死亡与生存是人生最大的事情,这些都不能动摇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更何况高官厚禄呢!

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

——《商君书·更法》

如果一个人具有比一般人高尚的行为,常常要遭到众人的非议。

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

——《列子·杨朱》

不预测命运,何必羡慕长寿?不追求高贵,何必羡慕名声?不追求权势,何必羡慕高位?不贪图财富,何必羡慕钱财?喻指清高自守,超凡脱俗。

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

——《鬼谷子·谋篇》

有德行的人轻视利益,因此不能用财来引诱他;勇敢的人蔑视艰险,因此不能以用祸患去威胁他。

兰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浮江海不为莫乘而沉,君子行道,不为莫知而止。

——《文子·上德》

兰花和白芷不会因为没有被人佩戴就不香,船不会因为没有人乘坐就下沉,有德行的人所行正事,不因为别人不理解就停止。

当理不避其难,视死如归。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士节》

坚持真理就不会回避任何艰难险阻,对待死亡就如同回家一样毫不犹豫。

威严不足以易于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

——《战国策·赵策》

暴力改变不了他的气节,金钱改变不了他的操守。

行义不顾毁誉。

——《战国策·秦策》

做正义之事,就不必考虑别人的诋毁或赞誉。

义之所在,身随死,无憾悔。

——《战国策·秦策》

只要是为了道义,虽然牺牲生命,也决不后悔。

世治则助之行道,世乱则独治其身。

——《孔丛子·独治》

国家政治理清明,就帮助执政者推行治国之道;国家混乱不堪,就退而保持自己的高洁。

屈己以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

——《孔丛子·抗志》

以委屈自己为代价去获得金钱和地位,不如抱着崇高的志向而过贫穷低贱的生活。

不取于人谓之富,不辱于人谓之贵。

——《孔丛子·公仪》

没有去掠夺别人的财货,可以算是富有;不在别人面前屈辱地活着,可以说是高贵。

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

众人劫持、武力威吓,面对死亡仍不改变自己的操守。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

面对利益而不有损正义,宁可牺牲也决不改变操守。

可杀而不可辱。

——《礼记·儒行》

可以选择死亡,但不能忍受耻辱。

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

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就好比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

怒则思理,危不忘义。

——汉·刘向《说苑·立节》

发怒时要想想有没有道理,危难时不要忘记大义。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汉·刘向《说苑·谈丛》

视钱财如草木,视自身的节操为珍宝。喻指重德轻利。

见利不动,临死不恐。

——汉·刘向《新序·义勇》

面对利益不为所动,面临死亡毫不畏惧。

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汉·刘向《说苑·尊贤》

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德行高尚的人,在乱世常常被疏远;正直的行为,为搞歪门邪道者所憎恨。

天下大利也,比之身则小;身之重也,比之义则轻。

——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拥有天下,是人世最大的利益,但比起自己的生命来就只能算小了;生命是人们所看重的,但比起正义来那就微不足道了。

宠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贱不足以卑己。

——汉·王符《潜夫论·论荣》

地位尊贵不以此为荣,地位低下不以此为卑贱。

直者贞正而不挠志。

——汉·王符《潜夫论·爱日》

正直之人坚守正义,不会向邪恶势力屈服。

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清高之行,显于衰乱之世。

——汉·王充《论衡·定贤》

宏大卓越的理论,产生于动荡的朝代;纯洁高尚的行为,在衰败混乱的社会容易出现。

苏武入匈奴,终不左衽。

——汉·王充《论横·谴告》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始终不穿匈奴服装。喻指坚守节操。

吾与其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列传》

我与其富贵而屈居人下,宁肯贫穷而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

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浮沉而取荣名哉。

——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

怎么能与庸俗之辈同流合污,以随波逐流的行为博取好名声呢?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

普天之下都充满了混乱污浊,清白高洁的人才能得以显现。

君子直道而行,知必屈辱而不避也。

——汉·陆贾《新语·辨惑》

有德行的人按照正确的方向行事,明知这样必然会遭受屈辱也决不躲避。

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

有德行的人如果生活在羞辱中,不如光荣地死去。

畏患而不避义死。

——汉·韩婴《韩诗外传》

有德行的人虽然畏惧灾祸,但为了正义事业却勇于献身。

节士不以辱生。

——汉·韩婴《韩诗外传》

有气节的人不会生活在屈辱之中。

君子洁其身而同者合焉,善其音而类者应焉。

——汉·韩婴《韩诗外传》

君子善于加强自身修养,因此,有德行的人就会与他交往;君子所言合乎道理,懂道理的人就会来响应。

贤士不以耻食,不以辱得。

——汉·韩婴《韩诗外传》

有才能的人不会为了求取俸禄而忍受羞耻,不会为了获得名利而蒙受侮辱。

贱不害智,贫不妨行。

——汉·桓宽《盐铁论·地广》

地位低下不影响有智慧,家境贫寒不妨碍有德行。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汉·桓宽《盐铁论·地广》

不因为贫而改变气节,不因为位卑而改变志向。

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

——汉·孔融《杂诗》

有德行的贤人守节不渝,如同树木结根一样牢固。

乘理虽死而匪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汉·赵壹《刺世嫉邪赋》

坚持真理,虽然死去却依然存在;违背正义,虽然活着却和死了没什么样。

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属。

——汉·秦嘉《赠妇诗》

忠贞不渝的人,情义到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君子独处,守邦不挠。

——汉·班固《汉书·刘向传》

有德行的人即使是独自一人的时候,也能坚持正义,不搞歪门邪道。

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珍重德行而忘掉私人利益,坚守气节而主持正义。

人矜节行。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人应当崇尚节操和德行。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不清心寡欲,就无法表明你志向高洁;不心静如水,就无法通达深远的事理。

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三国·魏·曹丕《猛虎行》

饿了也不跟猛虎一起吃东西,天黑也不跟野鸟一起居住。喻指保持气节,不与坏人同流合污。

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

对自己细小的行为不加注意,就很少能够以好的名声和节操自立于世。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三国·魏·曹植《薤露行》

拥有辅佐帝王的才能,为人刚正而不合流于世俗。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三国·魏·曹植《三良诗》

谁说献出宝贵的生命是件容易的事?为正义而死确实很难做到。

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

同类推荐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四大玉石

    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近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玉石文化保持着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其影响是世界上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其地位在中国人心中也是不可低估的。中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盛誉,堪称东方艺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四大玉石》全面介绍了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四大玉石的文化故事。
  • 说孟子

    说孟子

    《说孟子》是许仁图先生论述孟子学的深入发挥之作。《说孟子》全书探究孟子学说,重视孟子的好辩。许仁图先生认为,要贴近孟子思维,就不需要把孟子捧得高高在上,应该学孟子,好好跟孟子辩说,才能体悟孟子哲学的要义。
  •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既隐含着一个文明古国的自尊,又隐含着近代积贫积弱的自卑;受到过太多的赞美,又受到过太多批评和嘲讽;是很多苦难的根源,又是很多问题的借口,客观理性地理解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的特性,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自我了解与彼此了解的意义。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南天珠

    南天珠

    廖凡因为一次车祸的乌龙事件,被一个表面看起来和善的老不修破神仙骗到这个奇怪的地方,找叫南天珠的破东西。这个地方不仅有鲛人魔物,还帝王圣兽!好吧!看来只好逆来顺受,用这个小不拉几的身体生活下去,更名为莫闲。哎——你说!这身体小就小吧!长那么祸国殃民干嘛!这不成心找麻烦吗?新书上传请多关照~~~嘿嘿~~O(∩_∩)O~
  • 神遗之战

    神遗之战

    你也许不知道在许多年前地球上存在一种类似于人的生物那种生物有着不同的种族。每个种族都有它独特的力量。每一种力量都非常之强大。但有一天一个巨大的灾难降临了,那种生物全都灭绝了。生物灭绝了,但他们的力量没有。随后出现了人类,在人类当中一些人继承了这种力量。继承的那种力量的人叫做……遗力者
  • 宋雨染衣

    宋雨染衣

    前朝细雨和风过,今时你我阴阳隔。千年不踏轮回路,宋雨湿衣衣不遮。
  • 许是寒光有点暖

    许是寒光有点暖

    顾是依然,本就寒冷,却有暖光,君本凌厉,却予初心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杠上我的青梅竹马

    杠上我的青梅竹马

    长路漫漫,爱恨两茫茫,是否能如他所愿,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风雨过后又是否真的能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牵手走向那个总是四季如春,花瓣满天飞的地方了。如花似玉的姐姐爱慕上妹妹的亲梅竹马时,爱的天枰又将偏向何方了。
  • 昆明酱园传奇

    昆明酱园传奇

    昆明筑城简史昆明这片群山围住的坝子,汉时就建了城池,当时叫郭昌城,因为那座遥远的古城,由西汉一个叫郭昌的将军所建。西汉是中国扩充疆土成就最大的朝代,今天广阔的中国疆域,大致在汉将的东征西讨中形成。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郭昌曾跟随汉朝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元封四年(前107年),他以太中大夫身份当了拔胡将军,驻军朔方。后领兵攻打昆明,无功而返,被汉武帝夺印罢官。当时昆明是一片滇池边河道纵横的荒地,郭昌纵马领兵,远道而来,虽然疲惫,却人多势众,武力强悍,掠地夺疆不在话下。正因为如此,他才率兵建起城池。
  • 驭兽王妃可定国

    驭兽王妃可定国

    他逃婚,被人追杀,逃进了密林,她一个初级驭兽师,刚出山就误跌入山崖,他和她好的坏的都一起经历了,她保护了着他,两人火花四溅。他讽刺的说:“一个女人连饭都不会做,你还不如在这棵歪脖子树上吊死呢。”她火冒三丈,一脚差一点要了他的小命。报复还是爱上了他,沉默片刻,她不得不承认,她真的爱上了这个闲人王爷。人人都羡慕的皇后位置,不知烧了几辈子高香,她却不想要。这是一个恨生爱,危机四伏,最后终于修成宠婚的故事。
  • 高调甜婚

    高调甜婚

    津城大富豪俱乐部。晚上九点。云心因为哥哥的事伤心不已,一个人出来买醉。举着……
  • 双神归位绝杀九天

    双神归位绝杀九天

    当年的琐事,逼迫姐弟跳下轮回之镜,千载的轮回,因众神的共愤,使得命运之轮的逆转,前生的恩怨,将在他(她)们踏入入异世之时,一一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