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8800000003

第3章 自叙帖

《自叙帖》属于纸本墨迹卷,怀素书于777年,草书。此帖126行,首6行早损,由宋代苏舜钦补成。

此帖纵31.4厘米,横775厘米,126行,全篇共698字。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怀素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泻千里。《自叙帖》活泼飞动,笔下生风,是一篇情愫奔腾激荡、“泼墨大写意”般的抒情之作。

醉僧怀素留书《自叙帖》

那是在唐代的时候,一个风清日朗的日子,清晨的朝阳刚刚爬上山顶,坐落在山腰处的法华寺中传来阵阵晨钟,宽厚洪亮的钟声以法华寺为中心向四周传去,声音传遍了整个永州城。

人们在钟声中起来,踏着金色的朝阳,手中提着各种工具走出家门,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法华寺内的僧人也开始了早课,一阵阵梵音从大雄宝殿中传出,带给人们一种太平祥和的感觉。

在法华寺的后山,有一块被人称作“绿天庵”的地方,长了一万多株芭蕉树。这里的几株芭蕉树与别的芭蕉树可不一样,因为这些树叶上有着浓浓的墨迹。

在芭蕉林外,还有一个叫作“笔冢”的地方。在笔冢边上,正有一个和尚将手中写坏掉的笔头扔进了笔冢之中,随后用泥土掩埋。

“怀素和尚,你果真在此,看来你这个疯僧昨天没有喝醉。”芭蕉林中走出来一个游侠模样的人,开口调笑着怀素和尚。

怀素听到身后来人说话的声音,立刻兴奋地转过身对来人打着招呼:“李太白,原来是你啊?快快快,今晚咱们二人不醉不归。”

怀素来到著名诗人李白身边,背诵着李白的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打趣着说道:“今晚你这个疯僧看来要做醉僧了。”

怀素笑着说道:“与诗仙在一起,不醉如何能行?太白嗜酒,乃是当世酒中八仙之一,这可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啊!”

李白牵着怀素的手说道:“今日既然来到了你的绿天庵,那么作为主人的你就尽管安排吧!我客随主便就是了。”

夕阳西下,庙中再一次传来了暮鼓的声响,在这悠长、庄严的声音之中,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开始准备晚饭。在绿天庵之中,怀素与李白两人酒兴正浓,李白与好友相聚,作诗的灵感如同泉水一般源源不断地出现。怀素手持毛笔,在纸上笔走龙蛇记录着李白作的新作。

李白一口酒,一句诗;怀素一口酒,一行字。两人就这样你吟诗我写字,一直到三更天留下一地狼藉,才迟迟睡去。

第二天怀素在晨钟之中醒来,他才发现好友李白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经离开绿天庵了。怀素看着自己昨日记录下来的李白的诗词,心中突然有一种想要给自己这一生做一个自述的想法。很快,这种想法就让他感觉到兴奋不已。

怀素有了给自己写《自叙帖》的想法之后,立刻做出了离开法华寺的决定,准备去云游四方,一方面前往各处见一下自己这些年来的好朋友,另一方面他也想再丰富一下自己的阅历,为写好《自叙帖》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

怀素在时过两年之后从外面云游归来,当他再一次回到绿天庵,就立即开始了写《自叙帖》的准备工作,经过几天的修养之后,他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和体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于是开始准备撰写他这一生的《自述帖》:

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然恨未能远观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错纵其事。豁然心胸,略无疑滞,鱼笺绢素,多所尘点,士大夫不以为怪焉。

颜刑部,书家者流,精极笔法,水镜之辨,许在未行。又以尚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故叙之日:“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疏,性灵豁畅,精心草圣,积有岁时,将岭之间,其名大著。故吏部侍郎韦公陟,睹其笔力。勖以有成。今吏部侍郎张公谓赏其不羁,引以游处。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赞之,动盈卷轴。夫草稿之作,杜度、崔瑗,始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揩精法祥,特为真正。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资质劣弱,有婴物务,不能恳习,迄以无成。追思一言,何可复得。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向使师得亲承善诱,函挹规模,则入室之宾,舍子奚适。嗟叹不足,聊书此,以冠篇首。”

其后继作不绝,溢乎箱箧。其述形似,则有张礼部云:“处疑轻烟澹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王永州邕日:“寒猿饮水撼古藤,壮士拔山声伸劲铁。”

朱处是士遥日:“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

叙机格,则有李御史舟云:“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以狂继颠,谁日不可。”

张公又云;“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易。”

许御史湟云:“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

戴御史公叔伦云:“心手相师势转奇,诡行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语急速,则有窦御史冀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两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戴公又云:“驰毫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

目愚劣,则有从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诗云:“远锡无前侣,孤云寄太虚。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皆辞旨激切,理识玄奥,固非虚荡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时大历丁巳冬十月廿有八日。

怀素将自己的《自叙帖》写完之后,自己仔细地打量了好几遍,感觉到非常满意,认为这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不仅记录了他的生平事迹,而且也是他写得最好的书法作品。于是,他慎而又慎地将这幅《自叙帖》收藏了起来。

拓展阅读

大诗人李白曾应邀为怀素写过《草书歌行》,称怀素的草书“天下独步”。但是在怀素自己写的《自叙帖》中,并没有李白的名字。

因为李白是被唐代官方判过死刑、流放过的罪人,为了避免自己受到牵连或是歧视,怀素也就不愿提及他与李白之间的交往了。

古典浪漫主义的艺术境界

《自叙帖》中虽然偶尔可以见到被简化的绞转,绝大部分线条却是出自一种简单的笔法,那就是中锋不加提按的运行,这就是通常认为《自叙帖》出自于篆书笔法的由来。

怀素牺牲了笔法运动形式的丰富性,换取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线条结构不可端倪的变化。此帖中字体结构完全打破了传统准则,有的字对草书习用的写法又进行了简化,因此几乎不可辨识,但作者毫不介意,关心的似乎不是单字,而仅仅是这组疾速、动荡线条的自由。

这种自由使线条摆脱了习惯的一切束缚,使它成了为了表达作品意境的得心应手的工具。线条结构无穷无尽的变化,成为表现作者审美理想的主要手段,开创了书法艺术中崭新的局面。

速度是作者的另一种主要手段,但是《自叙帖》中速度变化的层次较少,因此线条结构变化比质感的变化更为引人注目。笔法的相对地位下降,章法的相对地位却由此而上升。

此帖的“借笔牵丝”和“大小错综”的两种笔法,可举一些例子如“尤极”、“电流”4字,是两组连绵映带的例子。“尤极”两字,上字“尤”的末笔为右上角的一个“点”,和下字“极”的首笔为左边一横的起点,距离较远,但仍拉出一条相当长的斜线作为“牵丝”。

再看“电流”两字,“电”的末笔为一钩在最右,“流”的首笔为一点在最左,本可拉一“牵丝”。但上字“电”的末笔一钩是向上挑的,其势不便向下,于是索性顺势将笔锋左转一圈,去和下字“流”的首笔接轨。所以草书的精神就在于“以势为主”,而这样的连绵或映带,又基本上是服从语法结构的。

此帖最大特点之一是以圆破方,方圆结合。怀素的狂草,不仅大量使用圆笔圆线,而且运用了圆笔圆线组成的圆形字。汉字是以方块体为基础,如篆书多长方形,隶书多扁方,楷书多正方,行草书则长扁。

但是,随着今草和大草的出现,由于笔画的高度省俭和运笔速度的加快,已打破了方块的外形,趋于圆转,特别通过怀素大胆的夸张,巧妙地创造,其书法的外形已达到以圆破方,化方为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自叙帖》中,一些无外框的字,如“评”、“满”、“疑”等字,已经塑造出圆的字形来,这不能不说是怀素的一个创造。

但是,不论独体字还是合体字,亦不论点画的长短、疏密、参差如何变化,总是万变不离方形,故圆中有方,方中有圆,方圆互用。因为方和圆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无方即无所谓圆,故在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则更显出动和静也是相对而存在的。

此帖最大特点之二是从破体书发展成为解体书。王献之的破体书就是敢于打破其父王羲之的受章草旧法的束缚,从打破一般的平正方整和布白的方法。

而怀素的狂草也就是敢于打破王献之以前的布白、平正的方法,怀素在字形布局,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上下参差,左右错落,大小相间,大大地扩大了“回环缭绕相拘连”的运动幅度,已经打破了“破体书”的束缚,从“破体书”而进入“解体书”。

所谓“解体”,就是基本上打破前人结体的体势和一切成法,熔篆、隶、真、行、草为一炉。创造了为自己独有的新的草书体,即所谓狂草。此帖最大特点之三是不拘成法,以险取胜。怀素要打破一般的平正、方整以及纵有行、竖有列等布白方法,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上下参差,左右错落,大小相间以险取胜,则更为突出。

怀素采取了各种艺术手法使之富于变化,如大破大立。怀素大胆地逾越规矩,但又有一定的出规入矩。破和立也是相对而说的。

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说:

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第一个平正是合乎规矩的立,险绝就是破,至于第二个复归平正乃是破后的新立,也是法书险绝以后的新平衡。不破不立,立就是稳,破就是险,只有大破大立才能出现无限风光。

怀素还采取了大疏大密的方法。在布白中对疏密变化的安排,正是怀素着力探究的重要课题。如“醉来信手”4字中,“来”字竖笔,极力伸长,几乎占了一行的一半,可谓大疏。而其他3个字仅占半行,可谓大密,即每行字之间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怀素的篇章布局,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此帖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安排,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有全局观点。字的笔画粗细不同,字形长短大小不一,长短参差,大小相间,把它安排在一定的地方,就要字字得所,行行有条。字能上下连属,但不是笔连而是意贯“行气”。要贯“气”就要防止字字粘在一起,要行行有活气。

所谓活气,就是它既能“承上启下”,又能“自出机杼”,既能连属又能飞动。它的行笔要笔断意连,字断势连,行断而气连,显得更有精神。如“醉来信手”一行中的“来”字,其中很长的竖连,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再加中间的几撇,这一字便成这行中“画龙点睛”的字。

怀素在草书结体上,大大改变了字的方圆、大小、正斜等方面,大胆地夸张和变形,尽变化之能事。

比如字的大小变化,有时甚至上下相连的两个字,竟相差三五倍,甚至十倍左右。再如长短之变,有的字形伸长竟达其宽的两三倍。这种变化是于变化中有“统一”与“和谐”,达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变化多端却又调和统一。

总之,怀素《自叙帖》的字体结构和布局上采用大小相间、疏密互映、斜正参差的手法,常常使每行中的字倾跌出中轴以外,造成跌宕的险势,从破体发展成解体,打破了旧的平衡,从而造成了充满新意的草书形象。

怀素充分利用了点、线型的各种变化,以及用笔的方圆、干湿对比和空白巧妙切割,使书法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从而使观者与书家的心声共鸣,同悲、同喜,共同沐浴在书法的韵律之中。怀素的“狂草”正是古典浪漫主义的书法艺术,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赏。

后来何传馨撰写的《唐怀素自叙帖》一文,对《自叙帖》评价:

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铁画银钩’也。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其中有疾有速,有轻有重,像是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极富动感。

此外也有点画分散者,则强调笔断意连,生生不息的笔势,笔锋回护钩挑,一字、一行,以至数行之间,点画互相呼应。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书法理论家沈乐平在《新编草书入门五十讲》评价:

《自叙帖》前半段叙述怀素本人的学书经历以及受到的评价,舒缓飘逸,从容不迫;写到后半段他人的赞词时则狂态毕具,进入高潮——且看圆势飞动的笔迹,真如疾风骤雨,有若千钧之力,而无丝毫涩滞;线条之凝练精准,体势之宽博开张,决非常人可以企及。

《自叙帖》曾经被许多名士和机构收藏。在南唐内府、宋代诗人书法家苏舜钦、邵叶、吕辩等先后收藏。明代诗人、散文家、书法家徐谦斋、吴宽、文徵明、项元汴以及清代徐玉峰、安岐、清代内府等机构或者收藏家也先后收藏。

曾经在《自叙帖》上题跋的有北宋书法家、画家、书法理论家米元章、薛道祖以及刘巨济等诸多名家。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米芾在《宝章待访录》和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以及清代书法家安岐在《墨缘汇观》等著作之中对《自叙帖》都有着记录。

《自叙帖》首6行早期被损坏,后来为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苏舜钦补充书写。在此帖前有明代书法家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4个字,后面有940年邵周等重装题记。

《自叙帖》上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明代书法家、画家、文学家文徵明题:

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

整幅《自叙帖》,章法体势之新颖,可谓前无古人。在此帖的前面三分之二的篇幅里,怀素神闲气定,笔走龙蛇,有行无列,潇洒自如,尽显狂草书法简省、通透、快捷、灵动的气质。

而当怀素写至最后10行已经是无行无列,如乱石铺街,似天女散花!尽显怀素此时此刻随心所欲,信手挥洒的行书素养了。

观赏《自叙帖》不难看出书帖背后“狂来轻世界”的醉僧怀素的形象,他通过这挥洒自如的文字,把人带到了那种如醉如狂的艺术境界,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拓展阅读

在唐代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也叫怀素的僧人。怀素,俗姓范,南阳人,律僧。他10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想阻也阻止不了,他后来拜唐三藏为师。

怀素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开创了新的律学,后人称为东塔学。他是东塔律宗的律师,与法砺律师的“相部律宗”、道宣律师的“南山律宗”鼎立为三大律师。

同类推荐
  • 国宝

    国宝

    为了使广大读者对国宝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本书从各个领域选取了六十余件有代表性的国宝,进行系统的编排,力求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每件国宝都配有精美的图片,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激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对国宝的关注和热爱,从国宝中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自觉地去保护我们的国宝。包罗万象的名家字画、精美的陶瓷器、金银器……这一片片历史的残骸,它们记录了大量的文字信息,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自己也成为了传奇。不管是历史的残简碎片,还是体系完备的煌煌巨制,都是民族的魂魄,中华的瑰宝。本书中介绍的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们向人们展示了我们国家辉煌灿烂的文化。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美术历史与现状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术历史与现状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本书选收他近三十年间美术历史与评论文章,其中有关20世纪中国画发展、西方绘画的引进、油画的本土化、画家的历史命运与历史评价等文章,具有突出的个性色彩,曾引起美术界广泛关注。将画家的艺术活动置于政治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观察,是作者思考的特点。对绘画作品不作纯理论分析,而是与艺术家社会生活和思想境界相联系;对当前艺术潮流与风格观念的评说,总是与中西文化艺术的整体历史相映照。这种个人情感和历史余晖的相互渗透,使他有关现代中国美术的思考有别于一般专业理论著述。
  • 造形本源

    造形本源

    本文是对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即中国画造形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性质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所以,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亦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的范畴及与道所相关范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也是一种带有“哲学”性质的画理研究。本文关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不但能够从根本上拉动中国画造形本体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于中国画“画道”的真正建立,具有关键性与核心性的价值。
  • 名曲:十大古典名曲

    名曲:十大古典名曲

    《阳春白雪》相传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后来流传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阳春白雪》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热门推荐
  • 自信赢得未来

    自信赢得未来

    许多人会这样想: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不是我这一辈子所应享有的。他们认为,生活中的一切快乐,都是留给命运的宠儿来享受的。有了这种自卑的心理后,当然就不会有出人头地的观念。好多人本来可以做成大事、立大业,但实际上竟只做小事,过着平庸的生活,原因就在于他们自暴自弃,没有远大的理想,不具备坚定的自信。
  • 紫夜瞳

    紫夜瞳

    你是属于我的......从我第一次遇见你一切都已经注定......地狱么......只要有你......
  • 神武战魂

    神武战魂

    是时,天地动乱,大劫将至。妖族纵横,侵略不断;群魔苏醒,蠢蠢欲动......燕太子林谦从妖王手下,虎口逃生,历经三年逃亡生涯,回归家国;却不料时光变迁,人依旧,心已变。殊不知,迎接他的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在妖魔纵横的时代里,悄然展开......
  • 龙套男主的养成方法

    龙套男主的养成方法

    即使忘记了自己是穿越者,即使是无法觉醒魂即使是路人,我依然拥有向上抬头的权利!为了拯救日渐低迷的存在感,苏陆仁打算成为偶像。“偶像?你能穿小裙子么?”为了不穿小裙子,他决定成为觉醒者。但这样的大地破坏者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要想一个文静的长得乖乖巧巧的魂,这样才好穿小裙子!以上简介均为虚构,如和内容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中华美德:孝敬父母

    中华美德:孝敬父母

    孝,是人类自身的一种美好的情感。孝,又是一种生存需要。一个正常人如果缺少这一“报恩”之情,就会孤独于表,失落于群,负疚于内。“孝顺”自古以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尊师重道,而孝敬父母更是最基本的品德。本书精选古今中外的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旨在将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这个日益冰冷的社会慢慢温暖,人性之间再多些尊重与信任。
  • 桃花扇

    桃花扇

    一个可以让戏剧日久弥新的时代如约而至。为适应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我们组织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适当删减,简化了情节,强化了故事性和趣味性,并重新编撰目录,划分章节,配以精美彩图。赏菊芬芳你我,品戏演绎人生。
  • 洞见·无常与新生

    洞见·无常与新生

    幸福人生不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概念,而是每个人都能够落实的具体做法。这种做法不是通过听讲习得的,却可以通过打开心量,专注当下,本书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用更高远的视野去理解人生这些具体的实践来达成。如果愿意在生活中试一试,便会得到不可思议的改变。
  • 喜欢颜色女人不会老(女性生活百宝箱)

    喜欢颜色女人不会老(女性生活百宝箱)

    从天真可爱的学生妹向干练得体的职场丽人转型,是每个职场新人的必修课。在告别学生时代开始一段崭新的职场生涯的时候,你想好以怎样的妆容来面对你的老板、同事和客户了吗?恰到好处的妆容,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而且能够帮助自己得到“专业”“干练”的认可。
  • 谢谢你的闪耀

    谢谢你的闪耀

    时间:晚自习地点:教室贾期从梦中惊醒,眼前一片漆黑,急忙伸手抓住了前面修如梦的衣服“完了完了!我瞎了!怎么办啊!”修如梦有些无语“缺心眼。。。是停电了。。。”全班哄堂大笑。。。一段年少时的互相暗恋,一晃十年,且看贾期‘假’团长的爆笑追妻路。贾以时日,修成正果,终得佳期如梦。
  •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