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0500000010

第10章 四座城市与四位学者(上)

在正式论述之前,有三点必须略作交代:第一,这里所说的讲演,并非学校里的正式课程,即便由大学出面组织的,也都属于“暑期学校”之类。第二,选择章炳麟(1869—1936)、梁启超(1873—1929)、周作人(1885—1967)、胡适(1891—1962)四人作为个案,基于诠释两代学者不同风范的需要。第三,我所关注的,主要是这四位著名学者讲演的动机、过程、效果,以及其对于刚刚崛起的新文学之影响,而不是具体评述其讲演的内容。

依照中国人尊老敬贤的习惯,这里准备从章太炎讲学的上海说起;而后从南到北,一路说将过去,最后归结到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北京,这四座现代中国举足轻重的大城市,各具特色,无法互相取代,但就其在文化版图上的位置而言,又大略可分做南北两组。与1930年代文学界的京派、海派之争不同,1922年的中国,南方学术的重镇在南京而不是上海。尤其是此前一年,南京高师演变成为第二所国立大学东南大学,更是有与北京大学遥相对抗的意味。而东南大学教授们编纂出版的《学衡》、《史地学报》等集刊,又确实与北大为代表的新文化人趣味相左。我之选择章、梁讲学上海和南京,而把北京、天津讲学的任务留给周、胡,带有一定的象征色彩,并非“纯属偶然”。事实上,1922年的梁启超,南下前曾在天津南开做过讲演;而在东南大学暑期学校上,胡适乃被邀请的十五名家之一,负责讲授实用主义并兼作杜威的翻译。相对来说,章太炎与周作人比较单纯,这一年的讲学局限在所居住的上海与北京。

南北学术本就有分庭抗礼的意味,加上晚清与五四两代人知识结构不同,这四次讲学,因而充满玄机与悬念。江苏省教育会之所以出面组织国学方面的系列讲座,并非只是为了文化普及。1922年3月29日《申报》上所刊《省教育会通告》称,“自欧风东渐,竞尚西学,研究国学者日稀”,“同人深惧国学之衰微,又念国学之根柢最深者,无如章太炎先生,爰特敦请先生莅会,主讲国学,幸蒙允许”。从4月1日的“国学大概”,到6月17日的“国学的进步”,每周六午后开讲,共十讲。每回的讲演内容,《申报》都在“本埠新闻”栏做详细报道。只是原先许诺的“所讲述者,另有纪录员纪录,以便整理,送由章氏核阅,以便发布云”《章太炎讲学第一日记》,1922年4月2日《申报》。,没有真正落实。坊间所见关于这次讲演的文字材料,都没有经过太炎先生的“核阅”。除了报纸上的着意宣传,此次讲演还留下两种著述,一是曹聚仁记录整理的《国学概论》,本年11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而后多次重刊;一是张冥飞笔述的《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集》,1924年由平民印书局推出。

如此大张旗鼓地“讲授国学”,即便说者无心,听者也会有意;更何况主持其事者确有“借章太炎来做复古运动的盾牌”参见曹聚仁《关于章太炎先生的回忆》,陈平原等编《追忆章太炎》305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的意味。远在北京的早年弟子周作人,便对章先生的上海讲学很不以为然:对于太炎先生的学问,我是极尊重的。但我觉得他在现在只适于专科的教授而不适于公众的讲演,否则容易变为复古运动的本营,即使他的本意并不如此。周作人之所以如此立论,是将《学衡》的出版、太炎先生的讲学,以及若干国粹主义的表演挂钩,认定“照现在的情形下去,不出两年大家将投身于国粹,着古衣冠,用古文字,制礼作乐,或参禅炼丹,或习技击,或治乩卜,或作骈律,共臻东方化之至治”仲密(周作人):《思想界的倾向》,1922年4月23日《晨报副刊》。。一贯对世事持乐观态度的胡适,对形势的判断与周作人迥异,因而专门撰写《读仲密君〈思想界的倾向〉》予以辨正:《学衡》的攻击不足为虑,因新文化运动已过了讨论期;“至于太炎先生的讲学,更是近来的一件好事”。胡适的举证十分有力:当年太炎先生东京讲学的弟子,虽有黄侃守旧,但钱玄同、沈兼士、马幼渔等大都锐意革新。更有趣的是:“太炎先生有一次在讲演里略批评白话诗与白话文,次日即有邵力子与曹聚仁两君的驳论;曹君即是为太炎的讲演作笔记的人,这不更可以打消我们的疑虑吗?”胡适:《读仲密君〈思想界的倾向〉》,1922年4月27日《晨报副刊》。

梁启超的东南大学讲学,没有那么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未引起新文化人的警觉。倒是学衡派诸君对前来讲学的任公先生不太友好,嫌其“善变”与“趋新”。黄伯易《忆东南大学讲学时期的梁启超》一文,提及其时东南大学的教授们如何“围攻”、“冷落”梁氏参见黄伯易《忆东南大学讲学时期的梁启超》,载夏晓虹编《追忆梁启超》315—328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但文中所涉及的吴梅、顾寔、陈钟凡、柳诒徵、胡先骕等,并没留下具体的讥梁文字。倒是同属东南大学系统的缪凤林、张其昀两位史学家,在任公先生1929年去世时撰写悼念文章,约略透露出当年东南大学诸君对于梁启超的评价。缪君的说法相当刻薄,将梁启超的学问归结为“揣摩风气”:晚年讲学,尤好揣摩风气,儒墨汉宋,佛老科亥(玄),时时改易。前之以识见文字转移一代风气者,卒乃行文之末,亦随人为转移。故身后遗著,十九未完之作。吾人悼惜梁氏,益叹先哲学必立本之义为不可易也。缪凤林:《悼梁卓如先生》,夏晓虹编《追忆梁启超》117页。张君于梁启超讲学金陵时曾“获侍教席”,撰文时语气恭敬得多,表彰其治学兴趣广泛,“实近代最富于修养之一通人也”,还专门提及梁先生的南京讲学:昔梁任公在金陵讲学,不及三月,而教泽在人,令人念及,辄兴高山大泽之思,岂非其成效欤。南高、东大,已成为历史上之名词矣,其在现代教育史上之地位,兹不遑置论。惟有数事,颇有纪念之价值,即如聘请梁先生南下讲学,并赁定成贤学舍,敬候起居,梁先生亦常于暇时,邀集学生,悠然叙谈,有欣欣向荣之气象;此则古代尊师重道之意,流风未沫者也。张其昀:《悼梁任公先生》,夏晓虹编《追忆梁启超》124页。本是悼念文章,竟一转而成了大学传统的开掘——其时东南大学已改称中央大学,故有“已成为历史上之名词”云云。于悼梁文章中表扬起东南大学的“尊师重道”来,如此转移视角,借题发挥,不能不说是“别有用心”。

梁启超一生除笔耕不辍外,有过好几次“讲演热”。1922年的南京讲学,恐怕是最值得钩沉的。比起刚归国时的政治演说,或者晚年清华国学院的专业课程,南京时期的梁启超,需要照顾的面更广,既有东南大学的专业课程“中国政治思想史”,也应各类学校及社团之邀作专题演说。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称,“从四月一日起,先生曾应各学校和团体之请为学术讲演二十余次”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95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这其实只是收录在《梁任公学术讲演集》第一、二、三辑的文章,而非全部。这些讲演,有在上海、南通等地作的,但大部分集中在南京。比如8月5日、6日为东南大学暑期学校学员讲演《教育家的自家田地》和《学问之趣味》,11月3日为东南大学文哲学会讲演《屈原研究》,11月6日为南京女子师范学校讲演《人权与女权》,11月10日为东南大学史地学会讲演《历史统计学》,12月25日为南京学界全体公开讲演《护国之役回顾谈》。第二年的1月9日、13日在东南大学讲演《治国学的两条大路》和《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另外,还有未考定时间的为金陵大学讲《教育应用的道德公准》,为金陵大学第一中学讲《什么是文化》和《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等。

1922年梁启超的南京讲学,并非一气呵成,中间略有间隔。先是8月间为暑期学校等讲演,10月起至第二年1月方才正式在东南大学授课。除了收录在《梁任公学术讲演集》中的专题讲演,前者还留下了《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后者则以《先秦政治思想史》最负盛名。

热情洋溢的任公先生,几乎有求必应,其南京讲学之紧张与忙碌可想而知。在《学问之趣味》的讲演中,梁称“我只嫌二十四点钟不能扩充到四十八点”,强调的是自家对于“天下万事万物”的兴趣;而在《复季常书》里所说的“但恨不能请上帝将每日扩充到四十八点耳”,则是因工作实在太忙参见《学问之趣味》,《梁任公学术讲演集》第二辑(1922);《复季常书》,载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967页。。这一点,读读任公先生11月29日写给女儿梁令娴信上所开列的“功课表”,便一目了然:每日下午二时至三时在东南大学讲《中国政治思想史》,除来复日停课外,日日如是。

每来复五为校中各种学术团体讲演,每次二小时以上。

每来复四晚在法政专门讲演,每次二小时。

每来复二上午为第一中学讲演,每次二小时。

每来复六上午为女子师范讲演,每次二小时。

每来复一、三、五从早上七点半起至九点半(最苦是这一件,因为六点钟就要起来),我自己到支那内学院上课,听欧阳竟无先生讲佛学。

此外各学校或团体之欢迎会等,每来复总有一次以上。《与思顺书》,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968—969页。如此拼命工作,焉能不出问题?终于酒醉后伤风得病,并检查出心脏有问题,任公先生不得不接受朋友们的劝告,削减部分校外的讲演。等到完成讲学任务,回到天津,梁启超当即发表启事:鄙人年来虽委身教育,但惟愿就自己所好之学科为短期之巡回讲演,或自约同志作私人讲学,至于国立诸校之任何职员,断断不能承乏,敬吉学界诸君,幸无以此相嬲。鄙人顷患心脏病,南京讲课勉强终了,后即遵医命,闭门养疴,三个月内不能见客,无论何界人士枉顾者,恕不面会。谨启。《梁启超启事》,1923年1月20日《晨报》。以梁启超之好强,非到不得已,不会如此“遵医命闭门养疴”。可见梁氏南京讲学所付出的代价之大,在这个意义上,张其昀的表彰一点也不为过。

同类推荐
  • 赌誓

    赌誓

    一千五百名扛着英国步枪的英军部队,其中一千人是雇佣的廓尔喀人,廓尔喀人的身材不如英国人高大,但灵巧,能吃苦,使英国人感到满意。这支部队从一九〇三年的十一月开始入侵中国的西藏,管理西藏的中央清朝政府已到暮年,无力派兵去西藏阻止这支入侵的英军,致使英军从西藏的边境亚东口岸入侵到帕里宗,又入侵到西藏的山谷地带古鲁这个地方。这是一九〇四年三月二十三日。古鲁山谷中有一排横跨三公里的石头墙,墙高约一米二,厚约四十至五十公分,全是由石头垒成的。墙背后有大大小小几百顶黑色牛毛帐篷,这都是西藏各庄园派出来的庄园军的集合点,简称藏军。
  • 军旗下的方队

    军旗下的方队

    本市包括“军事博物馆上空的五星”“永不泯灭的将帅之星”“军旗上写满了烈士的名字”“长枪、大炮也属于女兵”等内容。
  • 播州土司民间传说

    播州土司民间传说

    本书系“海龙囤土司遗址文化价值系列丛书”之一,考察的对象是有关海龙囤遗址的民间传说。本书所载的民间故事即传说具体可分为:第一部分播州杨氏的传说,第二部分海龙囤的传说及第三部分播州地名的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可以与正史记载、遗存及出土文物相互印证。既有文献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是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结晶。这本书的整理与出版对播州土司文化及海龙囤遗址的研究与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 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

    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

    徐志摩去过许多地方。从南方到北方,从中国到欧洲,在他留下足迹的地方,他也留下了不少韵味无穷的记游华章。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欧游漫录,包括西伯利亚旅行见闻,意大利的情思,巴黎、伦敦的感怀,等等。美丽的风光,拨动着他的心弦;风土人情,让他感悟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遇见的不同的人,则更触动着他思想深处的种种观念。而去国怀乡的感念,思亲念友的牵挂,也融会在那行踪记录的字里行间。给读者留下了一幕幕过目难忘的精美景色。《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收录了他的欧游漫录游记作品。包括《雨后虹》、《印度洋上的秋思》、《杭州记游》、《我所知道的康桥》等。徐志摩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喜欢借自然风光以述怀。
  • 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

    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

    最甜美是爱情,最苦涩也是爱情。56个温暖别致的爱情故事,献给爱情路上迷茫又执着的你!《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是豆瓣超人气作者小岩井首部暖心力作。
热门推荐
  • 婚恋一百分:爱妻宠不停

    婚恋一百分:爱妻宠不停

    “你救了我,我决定以身相许。”一个帅的人神共愤的男人突然出现在方晓依的面前,死皮赖脸的要让她做老婆。这让她很为难的!本来以为这只是一句报答恩情的交易而已,谁成想,婚后顾航瑞对方晓依竟然百依百顺,虐起狗来让周围的人都不要不要的,一言不合就扛走……
  • 巫师传奇之旅

    巫师传奇之旅

    一个穿越者,带着智能芯片来到了奇异的巫师世界。无尽辉煌无尽荣耀的上古巫师,栖居在冥河尽头掌管众生命运的冥河女神,来自混沌星界之外深渊的深渊十二魔神,无尽神秘的巫师之祖,原初的光,聚集了无数知识的无尽塔,不可救赎的罪……传说,史诗,神话,破灭的世界,逆转的未来,相互交织的命运,混沌星界,恒河沙数……莫林走上了巫师之路,在巫师的路上,渐渐的成为了传奇。群号(喜欢的可以加):578270206
  • 邪灵之双生

    邪灵之双生

    天地初开,三界战事频发,为护佑人界安全,五位女娲追随者创立御仙界以维护人界周全。然而一场异变却在御仙界中悄然发生。
  • 继母养儿手札

    继母养儿手札

    袁璐在现代被继母间接害死,一朝穿越,成了别人的继室帮着养娃,一养还就是仨!高斐从战场上回来的时候,发现他两个儿子都只要娘不要爹了,他老娘因为皇后赏了妾,要去跪宫门了。他在家吃饭想加个菜,下人还说要问问夫人。这日子没法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保护我方小僵尸

    保护我方小僵尸

    她是见习的赶尸少女,他是懵懂的小僵尸,本是毫无干系的两人,只因夜兽来袭,误以鲜血为媒,从此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了最佳拍档。她教他人类的生活习惯,他为她做任何事,只为让她开心。一段段赶尸路,一条条枉生魂,他们彼此陪伴,爱在不断升温。相思湾的重生殡仪馆内藏乾坤,不苟言笑的道长,大小眼的神秘化妆师,只余一命的九命猫妖,行踪不定的独领画魂一绝的尹氏后人。在人妖鬼怪并行的大世界里,重生殡仪馆在相思湾的地位不断升高,随着一系列的异变与鬼怪来袭,关于相思湾里尘封的往事一点点浮出水面。然而,余生的身份却并没有那么简单,一场关于前世今生的阴谋已悄然展开。
  • 甜美的小青春

    甜美的小青春

    这篇文讲的是顾茜晴的青春。背景是顾茜晴与刘忻哲的爱恋故事已经在锦川沸沸扬扬,却因为不知名的小事被迫分开,可爱你的人怎么舍得你难过.....
  • 绝世庶女药师

    绝世庶女药师

    新婚之夜,新郎大怒弃她而去,因为她竟然没有丝毫灵力,无法合体双修。身为七轮世家庶出的她成为家族耻辱,被剥骨而死,为她保守秘密的母亲也因此被囚禁在冰湖之中。若有来生,我必赶尽杀绝!星火不留!她的遗言响彻天地。三千年后,一缕阳光照进古墓,灵力涌动,枯骨换新颜,她睁开双眼,一个盗墓贼正站在石棺前笑她陪葬品少的可怜。是区区盗墓毛贼误闯了废柴庶女的坟墓?是迟来的天才美人撞上能召唤各路神兽的万兽之王?弑父杀仇,挑战王者,雪耻方休!就凭三千年静修给了她遍身灵力!就凭母亲留给她的胭脂戒指!凤鸣天下,龙隐凡尘,锦瑟之合,绝世无双!
  • 锦绣良田之农门丑女要翻身

    锦绣良田之农门丑女要翻身

    除了胖了点、丑了点、傻了点!她好像没啥优点了……咸鱼翻身还是咸鱼!丑女翻身还是丑女?
  • 温热论

    温热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电影的故事

    电影的故事

    《电影的故事》从电影本身、电影的拍摄、电影的编导到电影的票房等,为你揭开关于电影的一个个谜团。电影到如今已走过了百年,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如今的有声电影,从传统电影到商业电影,光与影的结合、文化与人性的碰撞吸引越来越多的电影人为之癫狂。如今,在中国电影市场欣欣向荣的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不稳定因素?如今又有几个电影人还因初心而拍摄电影?又有几个电影人可以坦诚面对口碑欠佳的作品?中国电影人需要努力的方向又在何方?看车径行导演用犀利文笔为你一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