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1500000002

第2章 二谶纬篇目结构的形成和意义

前引《隋志》说:八十一篇由三部分组成,《河图》、《洛书》有十五篇是“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另有三十篇是“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之所增演”,《七经纬》三十六篇则皆“孔子所作”。这当然是东汉定本的篇目结构,但从东汉初年整理谶纬的情况和刘秀对待谶纬的态度看,这一篇目结构应当不是刘秀君臣的创造,而是在他们之前就大体形成了。

《后汉书》卷七九《儒林尹敏传》:  帝以敏博通经记,令校图谶,使蠲去崔发所为王莽著录次比。敏对曰:“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帝不纳。同书卷二八《桓谭传》:  是时帝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谭复上疏曰:“……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帝省奏,愈不悦。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细细体味这两段记载似可看出,在刘秀亲自干预下,尹敏等人对谶纬所做的整理工作,主要是删去崔发加入的为王莽服务的那些篇章,而其余部分,包括被尹敏、桓谭指为近人增益和窜改的那些内容,都被保留下来。

桓谭《新论》曰:“谶出《河图》、《洛书》,但有兆朕而不可知,后人妄复加增依托,称是孔丘,误之甚也。”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一四引,中华书局影印本,1958年,第544页。胡应麟《四部正讹》说:“谶纬之说,盖起于河洛《图》、《书》。当西汉末……俗儒增益,舛讹日繁。”见《少室山房笔丛》卷一四,《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886册,第313页。蒋清翊《纬学原流兴废考》以《河洛》开篇,并解释说:“《图》《书》实群纬先河,故首《河》《洛》。”见姜忠奎:《纬史论微》,黄曙辉、印晓峰点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399页。陈槃也指出:“谶书之始出,皆称《河图》《洛书》……谶纬之书,断推《河图》《洛书》为领袖。”见氏著:《战国秦汉间方士考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7本,第54页。其意皆指谶纬的形成是先有《河图》、《洛书》,而后衍生出其他部分。笔者赞同这样的看法,并认为《河图》、《洛书》本文作为谶纬的核心篇目可能在刘向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刘向父子校书所见《图书秘记》十七篇中可能就有此类文献。及哀平之际,儒生方士们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增益”,伪造新的篇目,关于谶纬与方士的关系,参阅陈槃:《战国秦汉间方士考论》。便形成了《河图》、《洛书》本文若干篇、九圣之所增演若干篇、孔子所作《七经纬》若干篇的篇目结构,和多有“近鄙别字”、“世俗之辞”的粗陋面貌。

平帝元始四年,王莽下令:“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记说廷中,将令正乖缪,壹异说云。”《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第4069页。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学术会议,大约按专业的不同又分成了若干分会。《汉书》卷二一《律历志》序记载“钟律”分会的情况说:“至元始中,王莽秉政,欲耀名誉,征天下通知钟律者百余人,使羲和刘歆等典领条奏,言之最详。”其主要内容都保留在《汉书·律历志》中。许慎《说文序》又记载了“《史篇》文字”分会的情况:“孝平时,征(爰)礼等百余人,令说文字未央廷中,以礼为小学元士。黄门侍郎杨雄采以作《训篡篇》,凡《仓颉》已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年,第315页。顾颉刚先生说:“《训篡篇》是这次文字方面的‘正乖缪,壹异说’的结果,推之其它方面,当亦如此。”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310页。这两个分会各有百余人参加,并都有重要成果问世。又《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地皇四年四月条:“除用征诸明兵法六十三家术者,各持图书,受器械,备军吏。”《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这些人可能是参加“兵法”分会的兵家学者。可见这次会议并非虚张声势,徒有形式。“图谶”分会的情形不见记载,想必也有若干学者“记说廷中”之事,哀平之际新出的谶纬可能就在此时被集中起来,并同原有的《图书秘记》编辑在一起。王莽称帝后,又搜集了时人编造的“言莽当代汉有天下”的《符命》四十二篇,《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第4112页。由崔发“著录次比”于谶纬之中。及至尹敏等校定谶纬,将崔发编入的部分剔出,便形成了八十一篇的定本。

由于有上述形成过程,谶纬篇目虽多,内容虽杂,却有一个严整的结构体系。仔细分析这一结构体系,又可隐约看出谶纬作者们最初的意图。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一语的含义。《雒书灵准听》:“建世度者戏,重瞳之新定录图。”郑玄注:“建世度,谓五世之法度,虙戏氏始作八卦,以为后世轩黄帝之表。重瞳定录图,黄帝始受《河图》而定录。”《易纬是类谋》引,《丛书集成初编》0688,中华书局,1985年,第5页。据此,伏羲虽作八卦,但未受《河图》、《洛书》,“始受《河图》”的是黄帝。《续汉书·天文志序》曰:“三皇迈化,协神醇朴,谓五星如连珠,日月若合璧。化由自然,民不犯慝。至于书契之兴,五帝是作。轩辕始受《河图斗(闿)苞授》,规日月星辰之象,故星官之书自黄帝始。”所谓“轩辕始受《河图斗(闿)苞授》”肯定是谶纬的说法,大意和上引《灵准听》相同,也认为《河图》、《洛书》是黄帝以后才有的。从中我们还得知,黄帝所受《河图》本文就是《斗(闿)苞授》。这些材料证明,《隋志》所说《河》、《洛》本文“自黄帝”始“至周文王”止,确是汉代谶纬的原貌。汉人所知道的古代帝王不止于黄帝至周文王,现存谶纬遗文中出现的古代帝王就有隧人、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河》、《洛》本文的编造者只取“黄帝至周文王”,很可能是受当时流行的“五帝三王”说影响。《尚书璇机钤》:“孔子曰:五帝出,受录图。”《文选》卷四七《汉高祖功臣颂》注引,中华书局影印本,1977年,第662页。明言至“五帝出”才有“受录图”之事。

我们知道,儒家的古史系统原本由帝尧、帝舜、夏、商、周组成。大约在战国后期,又形成了五帝之说,于是古史系统变成了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夏、商、周。参阅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267页。《大戴礼记·五帝德》载宰我“问黄帝”、“问帝颛顼”、“问帝喾”、“问帝尧”、“问帝舜”、“问禹”,孔子一一作了回答。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第117—125页。同书《帝系》又详细记载了黄帝至禹的世系:“少典产轩辕,是为黄帝。黄帝产玄嚣,玄嚣产极,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产句芒,句芒产牛,牛产瞽叟,瞽叟产重华,是为帝舜,及产象,敖。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同上书,第126页。司马迁作《史记·五帝本纪》即用此说。董仲舒所说周代的五帝三王也与此相同。《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同时称帝者五,称王者三”,及周文王受命而王,“改号轩辕谓之黄帝,因存帝颛顼、帝喾、帝尧之帝号,绌虞而号舜曰帝舜,录五帝以小国。下存禹之后于杞,存汤之后于宋,以方百里,爵号公。”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第198—199页。《河》、《洛》本文“自黄帝”始“至周文王”止,与此说法正合。由此推测,“受本文”者当是“五帝”和“三王”,除黄帝和周文王之外,还应有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夏禹、商汤。

《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孔颖达疏引《春秋纬》曰:“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82页。《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何晏注引孔安国曰:“圣人受命则凤鸟至,河出《图》。”同上书,第2490页。《隋书》卷三二《经籍志》曰:“圣人之受命也,必因积德累业,丰功厚利,诚著天地,泽被生人,万物之所归往,神明之所福向,则有天命之应。盖龟龙衔负,出于河洛,以纪易代之征”。根据这些说法,《河图》、《洛书》是圣帝明王建立新王朝的受命之符,也是天地神明赐给圣帝明王用来治理天下的根本大法。谶纬的作者让五帝三王获得《河图》、《洛书》,从而为他们加上了神圣的光环,使他们的问世及其王朝的建立都成了上天的安排。

再看“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之所增演”一语。可以肯定的是,“九圣”中最后一位是孔子。那么孔子之前的八位圣人又是谁呢?《抱朴子内篇·释滞》有“九圣共成《易经》”之语,王明先生认为此处“九圣”除孔子外还有“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53—154、161页。《汉语大词典》“九圣”条则无商汤而有周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1册,第749页。钟肇鹏先生说与此同。钟肇鹏:《谶纬论略》,第70页。但《抱朴子》所谓“九圣”是《易经》的作者,《隋志》所谓“九圣”则是《河图》、《洛书》的增演者,二者不同。《隋志》明言这“九圣之所增演”的三十篇是“以广其意”的,“其”字指《河》、《洛》本文。本文只有黄帝以后的,伏羲、神农在黄帝前,怎能对本文加以“增演”并“广其意”呢?看来,这里的“九圣”也应自黄帝算起,“初起”二字当指居五帝三王之首的黄帝,也就是说,此语中的“自初起”与前面一语中的“自黄帝”同义。根据上面的分析,“自黄帝至周文王”系指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八人,“九圣”中的前八位应当就是他们。陈槃说:“《隋志》谓,《河》《洛》之作出于黄帝、周文王、孔子等九圣。”似乎也将黄帝至周文王视为九圣中的前八位。见氏著:《谶纬命名及其相关之诸问题》,第33页。他们作为圣帝明王,都获得了天地神明赐与的《河图》、《洛书》,又对所受《河》、《洛》本文加以“增演”,“以广其意”。如此解释,似更合情理。

顺此思路再往下推,一个重要现象便出现了。“九圣”中自黄帝至周文王八人同时又是受命帝王。作为受命帝王,他们获得了《河图》、《洛书》;作为圣人,他们又对《河》、《洛》中的神意进行了解释和发挥,以指导其治理天下之实践。唯独孔子,虽是圣人,却不是受命帝王。而据谶纬说,孔子不仅对《河图》、《洛书》有所“增演”,《易纬》中留下了孔子增演《洛书》的痕迹。如《易纬是类谋》开篇引《雒书灵准听》之辞,继而有“孔子演曰”云云;(《丛书集成初编》0688,第1、10页)《易纬通卦验》有“孔子《表洛书摘亡辟》曰”云云。(《丛书集成初编》0689,第12页)还作了《七经纬》三十六篇,全部谶纬八十一篇也是经他整理而成的。那么,孔子所做的这些工作又是为谁服务的?第九位圣人所对应的第九代王朝又是哪一朝呢?答案十分明确:汉朝。而这显然是从“《春秋》为汉制法”说发展而来的。

所谓“《春秋》为汉制法”是汉代《公羊》家最重要的说法之一。《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春:“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十三经注疏》影印本,第2354页。文中“君子”指修《春秋》的孔子,“后圣”则被汉代《公羊》家解释为继周之后的“新王”即汉朝。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曰:“《春秋》应天作新王之事。”何休注“以俟后圣”曰:“待圣汉之王以为法。”谶纬对此有更直白的说明。如《春秋演孔图》:“孔子仰推天命,俯察时变,却观未来,豫解无穷,知汉当继大乱之后,故作拨乱之法以授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春何休注引,见《十三经注疏》影印本,第2354页。《孝经援神契》:“丘制命,帝卯行。”丘指孔子,卯(卯金刀)即刘字,指汉朝。《尚书考灵耀》:“丘生仓际,触期稽度,为赤制,故作《春秋》。”《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引,见《金石萃编》卷13,中国书店,1985年。仓,木德之色,指周朝。赤,火德之色,指汉朝。不仅如此,经过谶纬作者们的“增益”,孔子为汉制法之作又增加了《孝经》和谶纬。《公羊传》何休序:“孔子有云: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据徐彦疏,此语出《孝经钩命决》。同书隐公条徐彦疏引《春秋说》:“丘揽《史记》,援引古《图》,推集天变,为汉帝制法,陈叙《图录》。”《十三经注疏》影印本,第2190、2195页。《图录》即谶纬。《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春何休注:“夫子素案《图录》,知庶姓刘季当代周。”见《十三经注疏》影印本,第2353页。《宋书》卷二七《符瑞志》说得最全面:“孔子作《春秋》,制《孝经》,既成,使七十二弟子向北辰星罄折而立,使曾子抱《河》、《洛》事北向,孔子斋戒向北辰而拜,告备于天曰:‘《孝经》四卷,《春秋》、此处疑脱卷数。《河》《洛》凡八十一卷,谨已备。’”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766页。据《北堂书钞》卷八五、《太平御览》卷五四二,此为《孝经纬》文。参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第1001页。

在谶纬中,孔子是为汉立法的圣人,刘邦则是汉朝的受命帝王。上引《宋书·符瑞志》说:孔子告备于天后,“天乃洪郁起白雾摩地,赤虹自上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明指刘邦(字季)就是周之后即将受命的新王。《河图》:“汉高祖观汶水,见一黄釜,惊却反,化为一翁,责言曰:‘刘季何不受河图’。”《太平御览》卷七五七引,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3359页。照此说法,刘邦也曾受《河图》。《诗含神雾》:“赤龙感女媪,刘季兴。”《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索隐》引,第342页。刘邦虽有父,却是神龙与其母所生。类似的故事在其他圣帝明王身上也都发生过。《河图》:“帝刘季,日角戴胜,斗胸龙股,长七尺八寸。”《后汉书》卷四〇《班固传》李善注引,第1337页。这种异常风貌也是其他圣帝明王都有的。这些内容进一步强调了刘邦具有同黄帝、周文王等一样的神性和权威。参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第74页。谶纬描述刘邦受命时,还多次提到张良。如《河图》:“天授图,地出道,予张兵钤,刘季起。”《后汉书》卷四〇《班固传》李善注引,第1337页。《诗含神雾》:“圣人受命必顺斗,张握命图授汉宝。”宋均注曰:“圣人,谓高祖也。受天命而王,必顺旋衡法。故张良受兵钤之图命,以授汉为珍宝也。”《太平御览》卷八〇二引,第3558页。此说当是从张良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的传说引申而来。至于上引《宋书·符瑞志》中“卯金刀,在轸北”一语,则指刘邦受命的星气之瑞。同样内容还见于其他谶纬,如《尚书考灵曜》:“卯金出轸,握命孔符,赤用藏,龙吐珠也。”同上书,第3561页。《河图》:“昌光出轸,五星聚井,……刘季起。”《后汉书》卷四〇《班固传》李善注引,第1337页。轸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汉书》卷二六《天文志》曰:“轸为车,主风。……若五星入轸中,兵大起。”又曰:“轸,荆州。”是轸在占星术中有特定意义,所对应的人间区域是荆州,即楚地。昌光则是一种瑞气。《晋书》卷一二《天文志》瑞气条:“昌光,赤,如龙状,圣人起,帝受终,则见。”昌光出现于轸宿,预示着楚地将有圣帝受命而起。刘邦受命的星气之瑞,原来只有“五星聚井”。《汉书》卷一《高帝纪》:“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同书卷二六《天文志》解释说:“五星聚于东井,……此高皇帝受命之符也。”到谶纬中又多了“昌光出轸”一项。

同类推荐
  • 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

    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

    本书分为四个专题:台湾问题的宪法学思考,从宪法学的角度思考台湾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对《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目的、特点、法理基础进行分析,探讨宪法资源在两岸关系中的运用,并对十六大以来中央对台工作的理论创新进行论述;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法律机制,分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提出背景、概念、内涵以及法律机制的构建方法和主要内容,提出并论证“两岸法制”的概念,并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两岸交往机制、行政机关合作机制、海洋权益保障、投资权益保障等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海峡两岸和平协议研究,研究和平协议的性质、基本原则和主体等关键问题,和平协议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台湾地区法律制度研究。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本书为2013年6月经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修订后的最新版团章。团十七大一致同意在团章中对共青团的奋斗目标进行调整和充实,对现阶段共青团基本任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团的建设基本要求的内容进行充实。大会认为,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团的工作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团章部分条文作适当修改十分必要。”
  • 喜迎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优秀论文集

    喜迎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优秀论文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一步提升我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部署要求和全国国有企业党建专委会、省国资委党委加强国企基层党建工作的安排,省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会于2012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迎接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征文活动。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标准就是党章对党员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它由入党资格、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三部分组成。坚持党员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不同角度对党员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认真对照党章的要求,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符合党员标准,哪些地方还存在差距,从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
热门推荐
  • 罗湖野录

    罗湖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肯定自己 改变自己 超越自己(大全集)

    肯定自己 改变自己 超越自己(大全集)

    人最难相信的是自己,最不容易改变的是自己,最难以战胜和超越的也是自己。每个人都觉得上司的欣赏、同事的尊重和他人的赞美是对自己的价值的认定;在别人的肯定与重视下才觉得人生充满意义,生活享有乐趣。是的,人都是希望自己在他人的心目中是有分量的,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分量。但是很多时候,这个分量并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为自己争取的。如果一个人很自信,或者说很看重自己,在一些事情上能够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这自然会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权威和榜样。
  • 快穿系统:扑倒大神么么哒

    快穿系统:扑倒大神么么哒

    她这命定的夫君大神是是有多讨厌她?居然狠心要把她扔去毫无情趣的人间?既然如此,她只能进入系统攻略大神!只要能让大神爱上自己。这一切都不在话下。
  •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等风来等天晴

    等风来等天晴

    她在高中时期遇见了他——黎铭晨,但是,黎铭晨与夏初沫完完全全是两个世界的,这是黎母对夏初沫说的一句话。但是夏初沫还是深爱着黎铭晨,就这样,进入社会,社会如同绞纸机,慢慢绞碎他们的爱情,夏初沫发现自己和她的差别,原来,一直是自己在拖累着他,只有她,才能帮助他,度过难关,而自己却什么也帮不了他,自己只会连累他。她只能离开他,这才是她所能做的,这也是她应该做的。就这样,夏初沫消失了一年。黎铭晨一直寻着她的身影,直到他,看到了它,一切都已经明白了。他们最终应验那句话“你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八年之爱,一切,已成定局。
  • 我不是教你诈:聪明女人36计

    我不是教你诈:聪明女人36计

    《三十六计》,这部应用最广的胜战宝典,不仅适用于以男人为主导的金戈铁马的军事战争、斗智斗谋的商海决战,还适用于文雅柔弱的小女人所处的没有硝烟的社会战争中。一个不知道自我提升的女人很难获得幸福,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女人很难立足于社会,一个不明白男人心的女人很难赢得爱情和婚姻,一个不会斗智铺谋的女人很难决胜于职场。本书专门针对女性对兵法《三十六计》进行了新的诠释,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来一一解读其中谋略,旨在为追求幸福、渴望成功的女性献上绝妙锦囊。
  • 修仙之女配悠然

    修仙之女配悠然

    穿越到书中,成了炮灰女配,秋珑月只想静静,天赋高,却是炉鼎体质,容貌倾城却觊觎男主,不断作死,条件那么好都会混的那么惨,还有男主大人,离我远点。
  • 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

    这是一个变革的年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已切身感受到社会的急剧变化,随着经济、文化、价值多元化等因素的日新月异,我们面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诸如人际关系障碍、夫妻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性变态、抑郁、焦虑、嫉妒、自私、自卑、猜疑、易怒等等问题,越来越严酷地摆在我们面前,把我们折磨得痛苦不堪,而这些问题的症结,都与心理异常和人格障碍有关。如果不及早发现和调治这些心理问题,不仅损害自己的生理健康,还会影响个人正常的健康发展,最终给家庭、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营销策略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营销策略

    本书中列举了雀巢将独特情感体验融于广告、家乐福细微之处体现“开心购物”的真谛、中国人寿打造诚信之碑、松下创造服务的最高境界、联邦快递的速度与信用、沃尔沃的物流市场经营哲学、大众汽车卓越的质量塑造品牌形象等成功鲜活的事例,其背后隐藏着可探寻的营销策略和规律。500强用的营销策略对于眼下的企业不无借鉴之处。惟有出奇制胜的营销策略才能弥补企业竞争优势的不足。
  • 三界独宠之盛世长歌

    三界独宠之盛世长歌

    本文,共四卷。混沌开元,化大千世界,其一隅,名为帝阙。帝阙之大,不见方圆,有三界共存,其为人神魔三界。千百年来,他们互不干扰,相互制衡,往来甚少,彼此依存。三界之间的跨越,在帝阙的流传里,犹如天方夜谭。连通人神魔三界的灵门,每一万年出现一次,每一次出现的时间为一百年。地点不定,其域甚小,踪迹难寻。女主灵澈千樱·长歌,魔界主宰,至尊女帝,号令万千却懒管世事。男主普罗玄澈·东月,神界帝尊,极其护短,修为高深莫测。天显异象,灵门大开,竟在自家后花园?长歌头衔加身,甚觉无聊,毫不犹豫的走进了新世界大门。她身后一直跟着一个脾气火爆的小家伙,小家伙本来无脸无名,盗用了自己的脸,取名倾城,还堂而皇之的留在了自己身边。两人三过灵门,历经万险,失去万年修为,百年游历,去过神界,走过人界,认识了不少人,经历了不少事。然而,她们同时喜欢上了一个神族子弟东月,但彼此不知。东月神秘,自相遇便结伴而行,百年游玩,感情渐深。然而,他父亲给他订了一门荒唐亲事,他不答应,便逃了出来。长歌对他说:再怎么厉害都会身不由己。东月只是淡淡一笑:我只是懒得拒绝,想看看对方是不是一个识趣的女人。可他要拒绝的神界九宫主,注定不简单,她天生善妒,手段高明,挑拨离间,通过倾城之手间接害死了长歌。长歌之死,灵门不灭,三界失衡。长歌东月,同为双子星宿,天生一对。东月为救长歌,散尽三万年修为,封其身,让其灵魂落入轮回道,受尽三万年轮回之苦方能重生。三万年轮回,太长,太久,太心痛!他为了护她周全,心甘情愿的散尽修为,却遭人暗害,跌入轮回道。她,丧失爱子,重生归来,却已物是人非。觉醒之路,危机重重,她注定披荆斩棘手刃亲仇。转世魔界,纵然失忆,他与她之间的牵系,无人能破。雕虫小技,他一眼看破,自家媳妇,绝不认错。蛇蝎之人,心肠不变,她设了几万年的局,只为堵死长歌的后路。呵,那又如何,恃宠而骄的女主,爱妻如命的狂魔,外加聪明绝顶两大萌宝,一家人,最重要的是一起逆天而行!(本文纯属虚构,切莫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