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1500000003

第3章 三“赤帝九世”考

从黄帝算起,孔子是第九位圣人,汉是第九代王朝,汉高祖刘邦当然就是第九位受命帝王了。由此我们意识到谶纬中多处出现的“九世”云云,可能和刘邦有关。

《续汉书·祭祀志》载:建武三十年,群臣要求刘秀封禅泰山,被刘秀拒绝;两年后刘秀夜读《河图会昌符》,有“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之文,“乃诏(梁)松等复案索《河》、《洛》谶文言九世封禅事者,松等列奏,乃许焉”,于是举行了封禅大典。李贤注引用了《东观书》所载梁松等人的奏疏,其中提到:“《河》、《洛》谶书,赤汉九世当巡封泰山,凡三十六事。”刘秀封禅时命人上泰山立石刻文,还引用了其中几条:  《河图会昌符》:

赤帝九世,巡省得中,治平则封,诚合帝道孔矩,则天文灵出,地祇瑞兴。

帝刘之九,会命岱宗,诚善用之,奸伪不萌。

赤汉德兴,九世会昌,巡岱皆当。

天地扶九,崇经之常。汉大兴之,道在九世之王。  《河图合古篇》:

帝刘之秀,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  《河图提刘予》:

九世之帝,方明圣,持衡拒,九州平,天下予。  《洛书甄曜度》:

赤三德昌,九世会修,符合帝际,勉刻封。  《孝经钩命决》:

予谁行,赤刘用帝,三建孝,九会修,专兹竭行封岱青。东汉人认为这些文字中的“赤帝九世”、“帝刘之九”等皆指刘秀,因为刘秀是刘邦九世孙。如果这确是其作者的本意,那么这三十六条谶语就肯定都是刘秀起兵后甚至称帝后才成文的。

然而如前所述,谶纬可能在平帝末年已经被编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本子。此后,人们要在其中增添内容,大概主要是靠在已有的本子上“增损”字句,而很难再大规模编造新内容了。王莽末年,卜者王况对魏成大尹李焉说:“汉家当复兴。君姓李,李音徵,徵火也,当为汉辅。”遂为李焉作谶书,言“文帝发忿,居地下趣军”等等。《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第4166页。这部谶书就没有托名于黄帝、孔子等先圣,也未采用《河图》、《洛书》、《七经纬》的形式,只是假借汉文帝之口,其性质与王莽的“符命”相似,不在八十一篇系统之内。东汉初,公孙述在成都称帝,曾利用谶纬以“感动众心”。《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载其事曰:“述亦好为符命鬼神瑞应之事,妄引谶记。以为孔子作《春秋》,为赤制而断十二公,明汉至平帝十二代,历数尽也。一姓不得再受命。又引《录运法》曰:‘废昌帝,立公孙。’《括地象》曰:‘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援神契》曰:‘西太守,乙卯金。’谓西方太守而乙绝卯金也。”刘秀为了揭穿这些说法,致书公孙述说:“图谶言‘公孙’,即宣帝也。‘代汉者当涂高’,君岂高之身邪?”《华阳国志·公孙述志》载刘秀之书更详:“《西狩获麟谶》曰‘乙子卯金’,即乙未岁授刘氏,非西方之守也。‘光废昌帝,立子公孙’,即霍光废昌邑王,立孝宣帝也。黄帝姓公孙,自以土德,君所知也。‘汉家九百二十岁,以蒙孙亡;受以丞相,其名当涂高’,高岂君身邪?”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第331页。公孙述也没有在八十一篇系统内编造新的谶纬,只是引用已有的谶纬并加以曲解,刘秀进行反驳则同样引谶纬为依据。这说明谶纬八十一篇系统此时已基本定型了,再编造新的内容很容易被人揭穿。《后汉书》卷七九《儒林尹敏传》载:尹敏校定图谶时,“因其阙文增之曰:‘君无口,为汉辅。’帝见而怪之,召敏问其故。敏对曰:‘臣见前人增损《图》、《书》,敢不自量,窃幸万一。’”尹敏此举虽是半开玩笑,却反映出对已有的内容加以“增损”已是“前人”们制造新谶语的主要手段了。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内在不同谶纬篇章中加入三十六条关于“九世”的文字,可能性不大。

有证据表明,谶纬中关于“赤帝九世”的说法出现较早,其最初所指则是刘邦。《后汉书》卷二一《耿纯传》载:约在刘秀称帝前后,真定王刘扬也想称帝,遂“造作谶记云:‘赤九之后,瘿扬为主。’扬病瘿,欲以惑众”。刘扬谶中所谓“赤九”显然是“赤帝九世”的省称。这说明关于“赤帝九世”的谶语此前已经存在了,刘扬只是根据已有的说法又新编了一条。而在刘扬的意识中,“赤九”显然指刘邦,“赤九之后”则指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刘邦的后代。据《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刘扬是景帝子常山王刘舜之后,刘邦十世孙。刘扬欲以此谶“惑众”,又说明对“赤帝九世”的这种理解当时已经流行于世了。此外,“九世会昌”一语中的“会昌”二字,陈槃认为是“封禅之谓”,见氏著:《古谶纬书录解题(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0本,第378页。而笔者以为应是遇到“昌光出轸”之瑞的意思。如果是这样,则此语中的“九世”也只能是刘邦,因为和刘秀有关的星象之变只有“有星孛于张”,《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地皇三年十一月,“有星孛于张,光武遂将宾客还舂陵。时伯升已会众起兵。”(第3页)《续汉书·天文志》解释此事说:“张为周地。星孛于张,东南行即翼、轸之分。翼、轸为楚,是周、楚地将有兵乱。后一年正月,光武起兵舂陵……攻破南阳……兴于河北,复都洛阳,居周地,除秽布新之象。”(第3218页)而无“昌光出轸”。至于“帝刘之秀,九名之世”等明指刘秀为“九世”的谶语,可能是晚出的,但也有可能是改“季”为“秀”而成的。

在出现“刘秀”字样的谶语中,最有名的是《河图赤伏符》。其辞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见《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21页。李贤注曰:“四七,二十八也。自高祖至光武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际也。”其后的史家对此皆未提出异议。唯今人黄复山指出:李贤之说“增‘二百’一数,近似冗赘附会。考光武封禅铭文尝言‘年二十八载兴兵’,自谓起兵时年正二十八岁,以此诠解‘四七’,或更合于谶文之意。”此外,黄氏又据《春秋佐助期》“诸侯上象四七”等语,提出“四七”也有可能指当时起兵之“群雄”。黄复山:《东汉谶纬学新探》,台湾学生书局,2000年,第54、55页。

今案汉元年为公元前206年,建武元年为公元25年,其间二百三十一年。除非将“光武初起”解释为刘秀起兵的地皇三年(22),方合二百二十八年之数。但“火为主”当指立汉建元,以起兵之时当之,难免牵强。何况刘邦起兵于秦二世元年(前209),也早于汉元年。若刘邦也从起兵之时算起,岂不又不合二百二十八年之数了?李贤之说确有“冗赘附会”之嫌。刘秀封禅时所立泰山刻石之文也引用了《赤伏符》,并且明言:“皇天睠顾皇帝,以匹庶受命中兴,年二十八载兴兵。”《后汉书·光武帝纪》也在刘秀起兵之时特意强调“时年二十八”。这表明,刘秀君臣认为“四七之际”是对应于刘秀二十八岁之年的。然而此说恐怕也是刘秀君臣的附会,而非《赤伏符》的本意。因为此类谶语中的“刘秀”最初并非指光武帝,而是指王莽时的国师刘歆。

《东观汉记》载,刘秀出生于哀帝建平元年(前6),《太平御览》卷九〇引,第430页。《汉书》卷三六《刘歆传》载,刘歆也在这一年“改名秀”。敦煌悬泉汉简所见平帝元始五年五月太皇太后诏中有“羲和臣秀”,中国文物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月令诏条》,中华书局,2001年,第20页。可证刘歆改名一事属实。这样,便有了两个刘秀。而刘秀一名出现在谶纬中,是王莽末年的事。《后汉书》卷一五《李通传》:“父守……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李守是刘歆的弟子,又好谶记,应是当时最熟悉谶纬的人物之一,而在他所知道的谶记中已有“刘氏复兴”之语,但尚无刘秀之名。前引王况谶书作于地皇二年,其中提到“江中刘信,执敌报怨,复续古先,四年当发军。江湖有盗,自称樊王,姓为刘氏,万人成行,不受赦令,欲动秦、洛阳”。王莽“以王况谶言荆楚当兴,李氏为辅,欲厌之”,命李圣为扬州牧,率军前往镇压。《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第4166—4167页。当时,绿林、赤眉暴动已起,“荆楚当兴”当是指此而言。绿林军中还有奋威大将军刘信,后封汝阴王,曾“将兵平定江南,据豫章”,《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第470—471页;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传》,第566页。“江中刘信”不知是否暗指此人。姓刘的“樊王”,则未见其人。显然,王况谶中亦无刘秀之名。这表明当时尚未形成刘秀中兴之说。但其后不久,关于刘秀的谶语就出现了。《东观汉记》载:“王莽时,上(指光武帝)与伯升及姊婿邓晨、穰人蔡少公燕语。少公道:‘谶言刘秀当为天子,或曰是国师刘子俊(即刘歆)也。’上戏言:‘何知非仆耶?’坐者皆大笑。”吴树平校注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7页。《后汉书》卷一五《邓晨传》系此事于“王莽末”刘秀“避吏新野”前,据同书卷一《光武帝纪》,其时当在地皇三年。从他们的语气看,当时人们包括刘秀的亲友都认为谶语中的刘秀指的是国师刘歆。《汉书》卷九九《王莽传》地皇四年六月条载:“先是,卫将军王涉素养道士西门君惠。君惠好天文谶记,为涉言:‘星孛扫宫室,刘氏当复兴,国师公姓名是也。’涉信其言,以语大司马董忠,数俱至国师殿中庐道语星宿”,劝刘歆发动政变,取代王莽。可见王莽身边的大臣们也认为谶语中的刘秀指的是刘歆。当时,刘秀尚未起事或刚刚起事,尚不为人所知,刘歆则早已大名鼎鼎,人们将兴复汉室的希望寄托在刘歆而非刘秀身上是很自然的。地皇三年后始流传开来的“言刘秀当为天子”的谶,很可能就是《赤伏符》。如果“刘秀发兵捕不道”指的是刘歆,同一谶语中的“四七之际火为主”当然不可能指刘秀。然而此类谶语最初肯定也不是为刘歆编造的,因为刘歆既无特别事迹可应“四七”之数,也不是刘邦九世孙,不能应“九世”之数。据《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刘歆是楚元王刘交六世孙,而刘交是刘邦同父异母弟。

那么,刘邦有什么事迹可应“四七”之数吗?有,刘邦建汉在孔子获麟二百七十五年之后。《续汉书·律历志中》载议郎蔡邕议曰:“《元命苞》、《乾凿度》皆以为开辟至获麟二百七十六万岁;及《命历序》积获麟至汉,……为二百七十五岁。”又载太史令虞恭、治历宗欣等议曰:“《四分历》仲纪之元,起于孝文皇帝后元三年,岁在庚辰。上四十五岁,岁在乙未,则汉兴元年也。又上二百七十五岁,岁在庚申,则孔子获麟。二百七十六万岁,寻之上行,复得庚申。……此《四分历》元明文图谶所著也。”“乙未”作为“汉兴元年”是谶纬中最重要的年份,前引《西狩获麟谶》所谓“乙子卯金”也是指向这一年的。“二百七十五岁”则是由此推出的一个重要数字,它意味着孔子获麟后所作的《春秋》、《孝经》和八十一篇谶纬,都是为将于二百七十五年之后建立的汉朝预先准备的。“开辟至获麟二百七十六万岁”是二百七十五加一的一万倍。今案“西狩获麟”在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汉元年则是公元前206年,其间共二百七十六个年头。按虞恭、宗欣的算法,从庚申到乙未也是二百七十六个年头。因此,谶纬所谓“获麟至汉”是指获麟之年至刘邦建汉的前一年,从汉元年“又上二百七十五岁”也是从汉元年的前一年算起。“开辟至获麟二百七十六万岁”显然是由此推算出来的、用以加强“汉兴元年”之神圣性的一个数字。如果将《赤伏符》所谓“四七之际”理解为第二十八个十年之间,即二百七十一年到二百八十年之间,便正合“二百七十五岁”(或二百七十六岁)之数。而谶纬用乘法表示未来年代时,常常是十的倍数。如《后汉书》卷三〇《杨厚传》注引《春秋命历序》:“四百年之间,闭四门,听外难,群异并贼,官有孽臣,州有兵乱,五七弱,暴渐之效也。”宋均注云:“五七,三百五十岁,当顺帝渐微,四方多逆贼也。”《易纬乾凿度》:“《洛书灵准听》曰:‘……八九七十二,录图起。’”郑玄注曰:“八九相乘七十二岁,而七百二十岁,复于冬至甲子生,象其数以为轨焉,故曰录图起之。”《丛书集成初编》0688,第51页。《易纬是类谋》:“五九之数,顿道之维。”郑玄注:“五九者,四百五十年”。《丛书集成初编》0688,第16页。这种做法显然是从方士那里学来的。如《汉书》卷八五《谷永传》说成帝“涉三七之节纪”,就是当时方士的说法,注引孟康释“三七”之意为“三七二百一十岁”。其目的是让被预言的年代有一定模糊性,从而增加神秘性。

由此看来,将“四七之际火为主”理解为孔子预言刘邦建立汉朝的相对年代,更合《赤伏符》等谶记作者的本意。因而“刘秀发兵捕不道”原来很可能是“刘季发兵捕不道”,后来才被人窜改。如果事情真是这样,尹敏所说的“增损《图》《书》”之事便有了一个典型的例子。

不过,“赤帝九世”的头衔也不是一下子从刘邦头上转到刘秀头上的,中间还经过成帝的一次倒手。西汉十二帝依次是:高、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孺子,成帝正是第九代。从世系推,成帝是元帝子,元帝是宣帝子,宣帝是武帝曾孙,武帝是景帝子,景帝是文帝子,文帝是高祖刘邦子,则成帝又是刘邦九世孙。王莽所颁《符命》曰:“新室之兴也,德祥发于汉三七九世之后。”《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第4112页。“三七”即二百一十年,“九世”则指成帝。可能在哀平之际,“九世”的头衔已被某些谶纬作者安到了成帝头上,相应地也就出现了十世、十一世等概念。如《后汉书》卷三《章帝纪》注引《河图》曰:“《图》出代九,天开明,受用嗣兴,十代以光。”中华书局点校本断为“图出代,九天开明”,《纬书集成》第1223页亦同。钟肇鹏已辨其误,见《谶纬论略》,第269页。又引《括地象》曰:“十代礼乐,文雅并出。”《续汉书·律历志》载章帝诏引《河图》曰:“赤九会昌,十世以光,十一以兴。”这里的“代九”、“赤九”本意当指成帝,“十代”、“十世”、“十一”则指哀帝和平帝。及王莽末年刘秀兴起,“九世”的头衔又被移到刘秀头上,“帝刘之秀,九名之世”一语,无论是否经改字而来,都只有此时才可能出现。其后,“十世”和“十一世”也分别归了东汉明帝和章帝。

同类推荐
  • 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陈晓钢编著的《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对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的研究,首先立足于对陈独秀著作的仔细研读,在准确把握陈独秀对各类问题所持观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条分缕析,梳理出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所涉及的各主要方面。其次,是将陈独秀的社会发展思想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力求合乎逻辑地勾勒出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因此,阅读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文献,特别是与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联系紧密的有关史料,显得尤为重要。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Ⅳ(第14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Ⅳ(第14卷)

    本卷是经典著作研究第IV卷,收录关于经典作家民族学笔记以及相关著作的研究文章,展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民族学笔记和相关著作本身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对民族学笔记和相关著作中包含的理论和观点进行的专题性研究。
  • 美国,谁做总统都一样?

    美国,谁做总统都一样?

    提起美国总统,人们的脑海里通常浮现的是一个至高无上、威力无边的形象。总统摇一摇,美国震一震,世界就是大海啸了。美国总统真有这么大的权力吗?美国总统在一国之中担当着什么角色?美国总统充其量不过是个“办公室主任”?他到底为金主还是为选民代言?总统真的统领三军吗?总统的地位其实也不稳,随时被监控着,选民不高兴,任职中途也能拉你下马。对不少美国人来说,美国总统,谁当都一样。
  • 人才

    人才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4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价值、德才、君子小人、态度、条件、知人、识别、举用、掌控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人才理念及实践。人是一切因素中最可宝贵的,治政之术的实施,关键在人才,所谓“治本在得人”。
  • 理论热点·2011

    理论热点·2011

    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十二个问题,组织理论工作者撰写了《理论热点·2011》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本书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我省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力求从理论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解读,作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该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
热门推荐
  • History of Animals

    History of Anima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蜜蜂手记

    蜜蜂手记

    据我所知,没有人见过蜜蜂在树林中搜寻居所。然而,它们无疑在分群之前或者分群当天便开始寻找新的居所。所有蜜蜂都是野蜜蜂,无法驯养,意思是说,回归自然和再次占据它们在树林中的野外住宅的本能,从来也不曾消退。养蜂场上年复一年的生活,对于它们永久的最后的驯化,似乎没有可观效果。每个新蜂群都打算迁移到树林中去,这似乎是以下事实确定了的:它们只会在有利于它们这样一个群体的好天气里才出来,并且,在蜜蜂升空之后,一片驰过的云或一阵骤然的风,都通常会把它们赶回那作为母体的巢穴。
  • 豪门花少追情:我是你爹地

    豪门花少追情:我是你爹地

    【夏日倾情系列之二】“小航,一分钟说出你爹地的优缺点。”古灵精怪的小家伙伸出胖乎乎的手指,“缺点啊我数数,第一,太花心,第二,太不成熟,第三很幼稚,还会跟我撒娇,我都受不了他。”某人的脸黑了,臭小子,白疼他了。小航眼珠一转,“不过呢,我爹地还是有优点的,他长的很帅很拉风,带他出去让我很有面子。”某人的脸色好看了些,这还差不多,只是这话怎么听都觉得不对味呢?小家伙又补了一句,“还有啊,他有钱有势,我可以仗势欺人,拿钱砸人。”
  • 长相思1:如初见

    长相思1:如初见

    何谓相思?思而不得,最相思。相爱是两个人的天长地久,相思却是一个人的地老天荒。《长相思1:如初见》一场清水镇的相遇让所有人在故事中悉数登场,也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甚至改变了整个大荒的命运。小夭遇到了叶十七,也遇到了相柳和玱玹,属于他们的故事正是拉开了序幕,但一切都只是草蛇灰线,绵延千里。我们肉眼可见的真的是一切的真相?爱之于一人又究竟能在万般取舍之下深入几分?相思是一杯有毒的美酒,入喉甘美,销魂蚀骨,直到入心入肺,便再也无药可解,毒发时撕心裂肺,只有心上人的笑容可解,陪伴可解,若是不得,便只余刻骨相思,至死不休。故事仍在继续。
  • 瞳术

    瞳术

    林峰再过五岁生日的时候就被父母利用关系给他送进了修真门派里面,可是他的父母并不知道这个修真门派只不过是追风建立起来的垃圾门派,像这种门派在修真大陆上面不计其数。
  • 灵宝净明院行遣式

    灵宝净明院行遣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尘未断浮生乱

    红尘未断浮生乱

    前世,家族没落,她为了生存下去,混入了流民之中,尝尽世间冷暖,酸甜苦辣,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一朝醒来,竟发现回到了自己十岁那年,一切又将重新拉开序幕……联姻?听说还是个痴傻王爷?婳倾颜轻挑起男人的脸“慕慕,听说,你是个傻子?”慕君年委屈地努努嘴“阿颜……”【简介无能,希望看到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可以点击看看,get到你的点的话点击收藏哦!】
  • 30岁前女人应该悟透的幸福智慧

    30岁前女人应该悟透的幸福智慧

    教会女人幸福秘诀,幸福无法“零存整取”,不要把所有的幸福"储存"起来,尝便了所有的苦再一次性享受幸福。
  • 剑译天下

    剑译天下

    弃婴杨炎得剑王真传,天生资质不凡,苦心修炼,只为复仇。他凭借一柄天外神剑一路斩荆披棘,成为一代剑神,雄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