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1500000001

第1章 一释张衡“禁绝图谶”疏

《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载:“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訞言。”张衡认为“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皆欺世罔俗,以昧执位”,遂上疏顺帝,要求“收藏图谶,一禁绝之”。疏中为说明图谶之“虚妄”,做了如下考证:  立言于前,有征于后,故智者贵焉,谓之谶书。谶书始出,盖知之者寡。自汉取秦,用兵力战,功成业遂,可谓大事,当此之时,莫或称谶。若夏侯胜、眭孟之徒,以道术立名,其所述者,无谶一言。刘向父子领校秘书,阅定九流,亦无谶录。成、哀之后,乃始闻之。《尚书》尧使鲧理洪水,九载绩用不成,鲧则殛死,禹乃嗣兴。而《春秋谶》云“共工理水”。凡谶皆云黄帝伐蚩尤,而《诗谶》独以为蚩尤败然后尧受命。《春秋元命包》中有公输班与墨翟,事见战国,非春秋时也。又言“别有益州”。益州之置,在于汉世。其名三辅诸陵,世数可知。至于图中,讫于成帝。一卷之书,互异数事,圣人之言,势无若是,殆必虚伪之徒,以要世取资。往者侍中贾逵摘谶互异三十余事,诸言谶者皆不能说。至于王莽篡位,汉世大祸,八十篇何为不戒?则知图谶成于哀、平之际也。且《河洛》《六艺》篇录已定,后人皮傅,无所容篡。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第1910页。  文中的“谶”、“谶书”、“图”、“图谶”、“图纬”,显然都是泛指谶纬,关于谶与纬的异同问题,笔者赞同二者互辞、不可区分说。参陈槃:《谶纬命名及其相关之诸问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1本第1分,中华书局,1987年;钟肇鹏:《谶纬论略》,第9—11页。即所谓“《河洛》《六艺》”。李贤注引《张衡集》云:“《河洛》五九,《六艺》四九,谓八十一篇也。”是张衡所见谶纬有《河洛》类四十五篇,《六艺》类三十六篇,共八十一篇。疏中所谓“八十篇”,系举成数而言。《续汉书·祭祀志上》载刘秀封禅刻石曰“以章句细微相况八十一卷”,见《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第3166页。荀悦《申鉴·俗嫌篇》引荀爽语曰“八十一首非仲尼之作”,《诸子百家丛书》影印明文始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3页。刘勰《文心雕龙·正纬篇》曰“八十一篇皆托于孔子”,可证东汉的谶纬确有八十一篇。《隋书》卷三二《经籍志》谶纬条对八十一篇的构成有更具体的说明:  其书出于前汉,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云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又别有三十篇,云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之所增演,以广其意。又有《七经纬》三十六篇,并云孔子所作。并前合为八十一篇。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941页。八十一篇究竟包括哪些篇目?张衡、荀爽等东汉人应该是清楚的,可惜未留下有关文字。现在只有后人的一些说法可供参考。

《隋志》著录《河洛》类只有《河图》二十卷、《河图龙文》一卷,本注曰:“梁《河图洛书》二十四卷,目录一卷,亡。”显然,《隋志》作者见到的《河洛》之书已不全了,完整的目录也未见到,因而说不清四十五篇的全部篇目。《文选》李善注引用了《河图》类的《括地象》、《帝览嬉》、《帝通纪》、《著命》、《闿包受》、《会昌符》、《龙文》、《玉版》、《考钩》,清人汪师韩认为这些就相当于《河图》九篇。汪师韩:《韩门缀学》卷一“纬候图谶”条,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钱塘汪氏刻本。安居香山认为,此说虽缺乏坚实的证据,但这九篇“确是《河图》各篇中最可信赖的资料”。说见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6页。清人蒋清翊考得《洛书》类的《甄曜度》、《灵准听》、《宝命号》、《录运期(法)》、《稽命曜》、《摘命(亡)辞》六种。安居香山亦持肯定态度,认为在现存的《洛书》篇目中这六种较为可信。 同上书,第68页。钟肇鹏则认为《洛书》六篇中无《稽命曜》,而有《洛罪级》。钟肇鹏:《谶纬论略》,第73页。今天尚可见到的《河图》篇目共有四十余种,《纬书集成·解说》统计为42种(第67页),《谶纬论略》统计为40种(第71—72页)。《洛书》篇目共有十余种,《纬书集成·解说》举出11种(第67—68页),《谶纬论略》举出13种(第73页)。除上面提到的十六种外,还有三十余种。安居香山指出:“它们中的许多是六朝以后的伪作,或是篇名的误写”。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第67页。此说大致不错,但《赤伏符》、《合古篇》、《秘徵篇》、《提刘篇》等见于《后汉书》、《续汉志》的篇目,应当是比较可信的,“九圣之所增演”的三十篇或有残存其中者。

关于《七经纬》篇目,《后汉书》卷八二《方术樊英传》李贤注有一种说法:  《七纬》者,《易》纬《稽览图》、《乾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辨终备》也,《书》纬《琁机(玑)钤》、《考灵耀》、《刑德放》、《帝命验》、《运期授》也,《诗》纬《推度灾》、《记历枢》、《含神务》也,《礼》纬《含文嘉》、《稽命徵》、《斗威仪》也,《乐》纬《动声仪》、《稽耀嘉》、《汁图徵》也,《孝经》纬《援神契》、《钩命决》也,《春秋》纬《演孔图》、《元命包》、《文耀钩》、《运斗枢》、《感精符》、《合诚图》、《考异邮》、《保乾图》、《汉含孳》、《佑助期》、《握诚图》、《潜潭巴》、《说题辞》也。此注所举只有三十五篇,所缺的一篇,有人认为是《礼》纬《默房》,也有人认为是《孝经》纬《左右契》或《春秋》纬《命历序》。参阅钟肇鹏:《谶纬论略》,第35、60页。李贤的《后汉书注》是他作太子期间(675—680)召集张大安、刘讷言、格希元、许叔牙等学者共同完成的,《旧唐书》卷八六《章怀太子贤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2832页。其中只有刘讷言是当时著名的《汉书》学家,《旧唐书》卷一八九《儒林传》,第4956页。其他人学术背景不详,所提供的《七经纬》篇目也未载明出处。陈槃便怀疑其真实性,认为“贤注三十六纬之目,东拼西凑,无以充其数,故止于三十五篇也。”见氏著:《谶纬释名》,《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1本,第313页。

《隋志》著录的七经纬有《易纬》八卷、《尚书纬》三卷、《诗纬》十八卷、《礼纬》三卷、《乐纬》三卷、《孝经勾命决》六卷、《孝经援神契》七卷。另有《礼记默房》二卷,不知是否属《礼纬》;有《孝经内事》一卷,不知是否属《孝经纬》。《春秋纬》全然不见,只有汉末人郗萌“集图纬谶杂占”而成的《春秋灾异》十五卷。本注曰:“梁有《春秋纬》三十卷,……亡。”《隋志》作者已见不到完整的《七经纬》,对三十六种篇目也未一一举出。《隋志》又说:八十一篇之外“又有《尚书中候》、《洛罪级》、《五行传》、《诗推度灾》、《氾历枢》、《含神雾》、《孝经勾命决》、《援神契》、《杂谶》等书”,似乎认为《诗》纬《推度灾》、《氾历枢》、《含神雾》和《孝经》纬《勾命决》、《援神契》不在三十六篇中,与李贤注的说法不同。

《隋志》成书于显庆元年(656),早于李贤注二十余年。《隋志》的作者已不知《七经纬》三十六篇的确切篇目,李贤等人的说法又从何而来呢?赵翼《陔馀丛考》“后汉书注”条:“梁时有王规,尝辑《后汉》众家异同,注《续后汉书》二百卷。又刘昭集《后汉》同异,注《后汉书》一百八十卷。吴均又注《后汉书》九十卷。则唐以前注此书者已多。章怀注盖又本诸书也。”中华书局,1963年,第110页。原文“昭”误作“昉”。今据《梁书》卷四九《刘昭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692页)改。李贤注中的《七经纬》篇目或许来自南朝旧注,但其可靠性仍无法确定。今天尚能见到的《七经纬》篇目超出李贤所列之外的还有数十种,见《纬书集成》和《谶纬论略》相关部分。它们是否都属于三十六篇之外的“杂谶纬”也难以断言。

张衡所谓“八十一篇”究竟包括哪些篇目今已无法确定,但东汉时的谶纬有个朝廷认可的八十一篇的定本存在是肯定的。《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中元元年条明确记载:“是岁……宣布图谶于天下。”自此以后,再造图谶便属非法。《后汉书》卷二《明帝纪》载:永平十三年十一月,“楚王英谋反,废……所连及死徙者数千人”。同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载其事曰:“男子燕广告英与渔阳王平、颜忠等造作图书,有逆谋,事下案验。有司奏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擅相官秩,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此事还涉及济南王康。《光武十王传》:“人上书告康招来州郡奸猾渔阳颜忠、刘子产等,又多遗其缯帛,案图书,谋议不轨。”《明帝纪》又载:永平十六年五月,“淮阳王延谋反,发觉 ……所连及诛死者甚众”。《光武十王传》载其事曰:“有上书告延……招奸猾,作图谶,祠祭祝诅。”同书卷四〇《班固传》还提到:“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事,下狱死。”这几桩大狱都与图谶有关,张衡所说“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訞言”,也许就是指此类事件而言。可见自光武帝宣布图谶于天下之后,八十一篇成为定本,于此之外再行造作便是大罪。自明帝惩处三王之后直至汉末禅代之际,公然造作谶纬的事很少发生。除朝廷厉禁之外,张衡所说“《河洛》、《六艺》,篇录已定,后人皮傅,无所容篡”也是原因之一。无所容篡,李贤注:“谓不容妄有加增也”。《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第1912、1913页。前述汪师韩、蒋清翊、李贤等人的说法,则为我们大致勾画了这一定本的轮廓,  那么这些谶纬又是何时形成的?张衡疏中自“谶书始出”至“哀平之际也”,都是关于这一问题的考证。其中自“谶书始出,盖知之者寡”至“成哀之后,乃始闻之”一段,说的是成帝以前不见有人称引谶纬,刘向父子“亦无谶录”。然而众所周知,秦始皇时曾出现“亡秦者胡”、“今年祖龙死”、“始皇死而地分”等谶语;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第252、259页;《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1400页。昭帝时“有虫食树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亦为谶语,眭弘(字孟)则做出了“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的解释。《汉书》卷七五《眭弘传》,第3153—3154页。更重要的是刘向父子虽无谶录,但于术数略天文种著录了“《图书秘记》十七篇”。见《汉书》卷三〇《艺文志》,第1765页。姚振宗《七略别录佚文序》曰:“《艺文志》所载书名、篇数、卷数,本诸《七略》,《七略》本诸《别录》,无大异也。”(《师石山房丛书》,开明书店制版,第2页)

案“图书”一词在汉代或泛指官府中的图籍文书,如《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卷九六《张丞相列传》:“自秦时为柱下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或为《河图》、《洛书》之简称,如《汉书》卷六《武帝纪》元光元年五月诏有“麟凤在郊菽,河洛出《图》《书》”。或特指谶纬,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燕人卢生……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续汉志》卷二《律历中》载章帝诏,引《河图》及《尚书》纬《琁玑钤》、《帝命验》之文,既而曰“每见图书,中心恧焉”。“秘记”一词的用法与“图书”大致相同,有时泛指官府图籍,如《晋书》卷二四《职官志》:汉成帝置尚书五人,“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有时亦特指谶纬,如《后汉书》卷三〇《杨厚传》:“祖父春卿,善图谶学”,临死戒子统曰:“吾绨袠中有先祖所传秘记,为汉家用,尔其修之。”杨厚“少学统业,……晓读图书”。文中“图谶”、“秘记”、“图书”皆指谶纬。“秘记”有时又称“秘书”,亦指谶纬。参《汉书补注》卷三〇《艺文志》“图书秘记十七篇”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第898页。刘向父子著录的《图书秘记》十七篇,当然不是泛指官府图籍文书,因而很可能是谶纬。

刘向校书时,成帝还命谒者陈农为使者,“使求遗书于天下”。《汉书》卷十《成帝纪》,第310页。这十七篇《图书秘记》或许就是陈农搜集来的,其中多有言及天文星象的内容,故被刘向归入天文种。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图书秘记十七篇”条曰:“《续汉志》、《晋志》、《帝王世纪》、《通鉴外纪》皆有黄帝受《河图》作星官之文,意者天文家取《河图》、《洛书》中所有如《稽曜钩》、《甄曜度》之类录为是书。”《师石山房丛书》,开明书店制版,第146页。其说可以参考。又《后汉书》卷二〇《祭遵传》载张满反叛失败后叹曰“谶文误我”,而《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载张满此语作“为天文所误”。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31页。《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有“今皇帝姓号见于图书”之语,袁宏《后汉纪》则作“上之姓号具见于天文”。张烈点校:《两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下册,第78页。可见谶纬有时就被称作“天文”。参任乃强说,见《华阳国志校补图注》,第334页。

张衡对上述事实肯定是知道的,所作《思玄赋》有“嬴擿谶而戒胡兮,备诸外而发内”一句,即指“亡秦者胡”而言。《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第1924页。因此,他说秦汉之际“莫或称谶”,夏侯胜、眭孟“无谶一言”,不是指零星的谶语尚不存在,而是指属八十一篇系统的谶纬尚处于“始出”阶段,“知之者寡”,故不见称引。《汉书》卷七五《李寻传》载寻语有“五经六纬,尊术显士”一句。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六纬,五经与《乐》纬也。”张晏曰:“六纬,五经就《孝经》纬也。”(第3179页)清人阎若璩认为据此可“知成帝朝已有纬名矣”。(见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卷五九《张衡传》,中华书局影印本,1984年,第668页)但王先谦《汉书补注》引刘攽据上下文提出疑义曰:“正言星宿,何故忽说五经?盖谓二十八舍。”又引官本考证云:“刘攽驳颜,其论甚合。”王氏进而指出:“案《天文志》,太微廷掖门内六星诸侯,其内五星五帝坐。五帝者……盖即五经,六纬者,六诸侯。《天官书》同。盖汉世天文家说如此。”(第1381页)刘攽、王先谦等人的解释虽缺乏根据(说见李学勤:《〈汉书·李寻传〉与纬学的兴起》,《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但从上下文看,将“五经六纬”理解为某种天象,仍有一定道理。所以,“成哀之后,乃始闻之”一句应理解为:属八十一篇系统的谶纬自成帝、哀帝后才开始大量出现,并为人们所知。

自“《尚书》尧使鲧理洪水”至“图谶成于哀平之际也”一段,是关于谶纬大量出现于哀、平之际的考证。这段文字文意不太通顺,不知是否有错简。但仔细分析,仍可看出其中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自“《尚书》尧使鲧理洪水”至“尧受命”,下接“一卷之书”至“诸言谶者皆不能说”,说的是谶纬内容自相矛盾,决非圣人所做,而是后人伪造的。第二层自“《春秋元命包》中有公输班与墨翟”至“讫于成帝”,下接“至于王莽篡位”至“图谶成于哀、平之际也”,说的是谶纬中出现了战国之人和西汉成帝以前之事,而对成帝之后的事,包括王莽篡汉这样的大事,却只字不提。由此判定“图谶成于哀、平之际”。

对这段考证中的共工和公输班两条,有学者提出质疑。惠栋《后汉书补注》卷十四曰:“共工治河,事见汲郡《竹书》及《周语》,在鲧前。而张平子驳之,非也。”又引吴仁杰《补疑》曰:“《礼记》:‘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尚幼,般请以机封。’般与班同,则公输班正出春秋时矣。”张舜徽主编:《二十五史三编》,岳麓书社,1994年,第4册,第170页。参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第668页。但这些质疑并不能动摇张衡的基本结论。特别是谶纬中出现的西汉皇帝至成帝止,不见哀帝、平帝及王莽,确是谶纬大量形成于哀、平之际的有力证据。此疏限于篇幅未将相关考证充分展开,但张衡是东汉顺帝时人,所见八十一篇不仅完整无缺,而且尚未掺入后人继续编造的内容。他对待谶纬的态度也比较公允客观。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对他的看法整体上应给予充分信任。

同类推荐
  • “改革新思维”与苏联演变

    “改革新思维”与苏联演变

    20世纪末,苏联在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中,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实践走向终结,并导致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面对如此震撼全球的世纪性、历史性、时代性悲剧,马克思主义者唯有走向历史深处多方探寻剧变的根源,才能在改革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其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来剖析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实质和本质特征,深刻揭示其导致苏联演变的实践过程。本书以苏联社会主义历史为背景,从苏联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演变的视角,揭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列宁主义到“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演变过程;以剖析“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实质为着眼点,系统研究了该理论与苏联演变的本质关系。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本书以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被选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毛泽东当年的沉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报告(No.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报告(No.4)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承担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史党建、毛泽东思想和科学无神论等四个学科的建设任务,本报告集体现了四个学科年度建设的部分成果。自2010年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部以这些学术报告为基础,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报告》,这已成为该研究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告集就是以2011~2012年度学术报告为基础形成的。本报告集增加了“毛泽东思想”学科前沿报告。四个学科的前沿报告分别系统梳理了2011~2012年度各学科的在国内外发展的总体状况,总结了最新成果,提出了对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考。本集分为“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党史与党建理论研究”“科学无神论研究”等四个部分,共收入19篇文章。
  •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主要探讨人类的生死问题,将立足于中华民族生死哲学之血脉的基础上,从分析生命与死亡之本真出发,顺次探讨生命本真、生死观念、生死态度、生命困顿和生命教育等问题,试图从合理性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让人们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从容地思考生与死这样严肃的问题,获得某种生死智慧的启迪,以最大的包容度和开放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以因应我们每个人终究会遭遇的生死大事,获得生之幸福与逝之安乐。
  •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第一至五届中央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重点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卓越的管理思想与优秀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今日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热门推荐
  • 重生宠妃:帝王情深几许

    重生宠妃:帝王情深几许

    惊才绝艳,身份尊贵,却错爱他人。被情爱迷了眼的她看不清嫡亲兄长的肺腑之心,看不见他的情深几许。一朝重生,重绽风华。欠了她的,她不想放过,她欠了的,她愿以一生偿还。前世那人死之前,含笑叫她阮阮的模样就那样深深刻在了她的心上,这一世,她只愿不负他情深。
  • 小菜单

    小菜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6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6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古夫于亭杂录

    古夫于亭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庭烹饪基础知识

    家庭烹饪基础知识

    厨房不仅可以解决我们的一日三餐,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们一家人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小小厨房酝酿着大学问,需要现代操厨者细心掌握。本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饮食营养、厨房操作、烹饪技巧以及食品材料等知识,非常科学、实用,可谓是广大家庭的良师益友。
  • 荒古神域

    荒古神域

    人族圣盟天骄‘莫子逆’,得九月葬碑传承,破荒古绝密,创魂武圣典,从此……天欲亡我,我必焚天,执此荣耀,踏八荒世界,战九天神域,铸就不朽传说!那一年,他说:“若我有重生日,必灭你世间魂!”
  • 精灵大师直播间

    精灵大师直播间

    不同以往的PM文,回归初心,以新角度看待世界!亚马逊森林的蛇中之王君主蛇、昆仑雪山的水晶之躯大岩蛇撒哈拉沙漠中地狱流沙大颚蚁、布兰肯万福洞穴超音叉字蝠夕阳黄金之塔法老之墓死神棺、加勒比海美人鱼之梦美纳斯我是精灵大师洛基,大家可以叫我洛爷,现在为大家直播徒手撕绿毛虫…(宠物小精灵又称:神奇宝贝、口袋妖怪、精灵宝可梦)(PS:已建Q群:585124491)
  • 霸天武祖

    霸天武祖

    少年林昊,原本是清源门第一天才,却在踏足周天境之时遭人暗算,丹田破碎沦为废人,更是遭受半年非人折磨,就当林昊绝望之际,却意外得到太古强者易云陨落之后遗留残破神格之助,不仅修复丹田,更获得易云一生记忆碎片,在那记忆中林昊轻易获取令别人眼红心动的各种功法武技,从此逆天崛起,横扫各路天才,一步步成为传说,化身霸天武祖!
  • 至尊掌控

    至尊掌控

    郝威一个一无是处的青年,在一场车祸之中,灵魂穿越到了一个修仙的世界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有不断出现的无数机遇,最后修炼成无上的仙法,达到仙界的顶端,掌控着所有的一切。
  • 不可不知的美洲史

    不可不知的美洲史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美洲(美国和拉美为主)的历史,用一个个故事将美洲重大历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展示给读者。同时,本书的附录中又带有一些附加值较高的内容如美洲诸国的经济,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