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2100000007

第7章

世之治元明易代史事者谅识俞本其人,主因其为研治此一时期历史必须参考之别史《纪事录》作者,然而今日大多史家皆透过明史巨擘钱谦益(牧斋,1582—1664)编纂之《开国群雄事略》或称《国初群雄事略》,及其名著《太祖实录辨证》所摘录之《纪事录》而略知其人及其书之贡献。此因自钱谦益摘引,即有言此书已于清顺治七年(1650) 毁于钱氏藏书阁绛云楼之火,不复有存本流行于世,其事究竟应作探索。今先略言钱氏史学对明史事研究之贡献。钱谦益传记见闵尔吉编辑:《碑传集补》(北平: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1923 )卷四四,页1下—8下;金鹤冲:《钱牧斋年谱》(北平,1941);L。 Carrington Goodrich/ J。C。 Yang撰传,载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 ed。 Arthur W。 Hummel (Washington, D。C。: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1944), vol。1,pp。 14850. 又略见吴晗:《“社会贤达”钱牧斋》 ,载同作者,《读史札记》(北京:三联书店,1956) ,页342—358.吴氏此文系借钱牧斋讽刺当时国民大会代表王云五(18881979),此种影射史学今日并无意义,不过此为有关钱氏一主要论文,故列举于此。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江苏常熟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 举进士,授翰林编修,天启时(1621—1627)主试浙江,坐累告归。后起为左谕德,进少詹事,因阉宦魏忠贤(1568—1672) 罗织东林党人再次削籍归里。崇祯时(1628—1644)任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弘光朝(1645) 为礼部尚书。及清兵南下,降归新朝,任内秘书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充明史馆副总裁,旋致仕。牧斋虽然出仕二朝为世责难,但对明史钻研一时无出其右,晚年专意著史,考窍抉疑,广征博引,收获赡丰,不幸所撰史稿,顺治初于绛云楼书阁之火付之一炬,但其编纂巨著,除《开国功臣事略》散失,《开国群雄事略》及《太祖实录辨证》俱存,为研究此段国史之必备史籍。钱氏编撰《开国群雄事略》经过见书序,收入《牧斋初学集》,《四部丛刊》本,卷二八, 页2下—4上(是书各刊本俱收录此序, 见下注)。 参考朱鸿林:《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撰作经过与成书年代推考》,《明清史集刊》第1卷(香港大学中文系,1985),页77—103;蔡美彪:《钱谦益“群雄事略”沈抄张尔田藏本及章钰藏本书后》,《中华文史论丛》第41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页283—295.钱氏另一名著《“太祖实录”辨证》收入《牧斋初学集》卷一〇〇—一〇五; 又见包遵彭编: 《明史论丛》之二: 《明史考证抉微》(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8), 页189—237.

明初人物、史事、传说第二篇俞本《纪事录》与元末明初史料 牧斋所编之《开国群雄事略》最为重要,是书成于天启六年(1626)前后, 共十五卷,勾勒不少当代珍贵史料, 考订排比,摘录原书详记韩林儿(卒于1366年底或1367年初)、 郭子兴(?—1355)、 徐寿辉(?—1360)、 陈友谅(1320或1321—1363)、 明玉珍(1331—1366)、 陈友定(?—1368)、 何真(1322—1388)等事迹。 牧斋成书后未刻,赖钞本流传, 清代列为“禁书”。 民国二年(1913) ,乌程张钧衡始将两种钞本校订, 厘为十二卷, 刻入《适园丛书》, 更名《国初群雄事略》, 近年各地有据不同钞本排印及影刊行世。见姚觐元编:《禁书总目“补遗”》(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页12. 《国初群雄事略》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张德信等点校本,及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影印社1986年影印张钧衡编辑《适园丛书》(1913)刻本。《群雄事略》辑存不少元明之际罕见史料,而首要一种厥为俞本之《纪事录》, 一称《皇明纪事录》(近世版刻多将“纪”字刻作“记”)。 钱氏书十二卷所引逾五十条, 长短不一, 其中一则(记朱元璋与陈友谅鏖战大胜港事)且误注出自刘辰(1335—1412)《国初事迹》, 亦有三数失载出处。牧斋撰《太祖实录辨证》及同时人潘柽章(1626—1663)著《国史考异》,考证龙凤年间史事多征引《纪事录》,足见其书之史料价值。

《纪事录》之下落如何? 黄虞稷(1629—1691)《千顷堂书目》及清修《明史·艺文志》俱言“俞本《纪事录》二卷”, 钱牧斋所摘录入《群雄事略》者宜应如是。见黄虞稷:《千顷堂书目》,《适园丛书》本,卷五, 页1上; 张廷玉等纂修:《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九七, 页2381.惟是钱氏于《复吴江、潘力田书》有言: “俞本《纪录》作绛云灰烬”(答复前者借书之请),即是说其书已毁于绛云藏书楼之灾。然而,是书似有刻本或钞本流通, 因为潘氏《国史考异》所引俞氏《纪事录》,其间若干文字并不见钱书, 足征另有来源。《牧斋有学集》,《丛刊》本,卷三九, 页15下。《国史考异》所引俞本《纪事录》见是书《续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卷一, 页9下、10上、12上、26下、30下;卷二,页14下、36上;卷三,页3上、34上。不过,20世纪明史学者如王崇武及吴晗,所著《明本纪校注》及《朱元璋传》俱转引钱氏书摘录之《纪事录》,未直引原书, 似乎未有单行本传世,或以其书已亡佚。见王崇武:《明本纪校注》(四川李庄: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45;上海商务1948年重印);吴晗:《朱元璋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修订本)。实则, 此书有刻本,且尚存人寰,不过因为明人窜改, 更易书名,故鲜为人知。此书即天启张大同编之《明兴野记》,今台北“国家”(前“中央”)图书馆有藏, 有无名氏朱砂批点并偶作评语, 其著录云:“《明兴野记》二卷二册。明俞本撰,张大同删定。明刊本。”此一稀本之发现,对研究元末明初史事有重大意义。见《“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86),页153. 是书介绍略见Edward L。 Dreyer, “The Chishih lu of Yu Pen: A Note on the Sources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Ming Dynasty, ”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1.4 (August 1972):9014. 此短文仅就《纪事录》所记载至正二十至二十三年(1360—1364)、朱元璋征战陈友谅与即吴王位, 据《明太祖实录》及近人论著参校对此书史料作一初步评述(参见52页注②)。

今本《明兴野记》幸存编者张大同于天启丙寅(六年[1626])所撰序言数行, 及终卷俞本之后记残篇, 足以证明是书即俞本《纪事录》之改编。张序云:……驳之。噫,本生于当时,耳目多真, 后世览者, 闻所未闻, 虽野史亦信史也。特命名不雅, 僭易名《明兴野记》云。天启丙寅冬日张大同识。(卷上, 页1上)张大同未审何人,按今本《明兴野记》卷下首二行题:“甓湖愚人俞本从道甫编次”、“颍水渔父张大同同甫删定”,可知大同字同甫, 号颍水渔父。按明代舆地,颍水在安徽凤阳府颍州太和县之南。《明史》卷四〇《地理一》“颍州”下记:“领县二:颍上。州东南, 东有颍河, 南有淮河, 东北有西肥水。 太和。州西北,南有颍水,亦名沙河, 北有西肥水。”民国安徽《太和县志》卷三《水利志·河道》又言:“沙河, 县六十里。《尔雅·释文》: “颍别为沙”, 发源于河南。沙河即颍水,计长八十二里,出阜阳界。”《明史》卷四〇, 页914—915;丁丙烺修, 吴承志等纂:《太平县志》(1925)卷三,页1上。张大同以水名为号,俨为颍州太和人氏,独惜方志未见其他有关记载, 可知者暂止于此。大同谅是熟识国史之文士, 晚明盛行改编载籍,俞本《纪事录》为记叙龙凤事迹一重要著作,宜为书贾垂青对象。张氏所以更名为《明兴野记》或不因《纪事录》命名不雅, 而系其时距开国已二百余年, 必须以较凸显之书名始能引起读者注意。今以钱谦益《事略》摘引《纪事录》史文核对,张氏“删定”本并未作刻意更动,大致保存原貌。不过,张大同之擅自更改书名,对后世治目录学及元明史事者有极大困扰,以致失之交臂,误认此书为另一杂史,以为《纪事录》经已失传。

《纪事录》之内容略见俞本“自述”残篇,系于卷下末端,有言:予自冠年从事行伍, 御卫大驾,今逾耳顺矣。自元之辛卯,至大明之丁丑, 四十七年之间,历观兴〔亡?〕成败,如一梦耳。凡将相升黜,华夷顺逆,本末颇记,万……。(下阙)据此《纪事录》系一编年体私史, 起自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1351]), 终于明洪武丁丑(三十年[1397])其间“兴〔亡?〕成败”,举凡“将相升黜, 华夷顺逆”等本末皆有记述。 审视其内容, 则以本曾参与之事役比较赡详, 如冠年入伍, 亲历开国前之战役, 而在洪武之后, 除记目睹之时事, 又详述亲履之事务, 至十一年为止。此后迄于洪武末所记闻见逐渐简略, 似多采自传闻, 史料价值亦较逊色。今本所见纪事于洪武三十年后, 尚有残存半页(原本谅有一二页),简叙太祖朱元璋(1368—1398在位)之出身及生卒年,并记其有子二十三人, 然后书“洪武三十二年正月改建文元年(1399),至建文四年(1402)六月自焚,永乐即位矣”。随言:宝玺奉天之宝, 此唐宋受命传宝藏,镇中国, 惟祀天用之。制诰之宝,一品至五品□命用之。勅命之宝,六品至九品敕命用之。皇帝宝诏,圣旨用之。皇帝行宝,册立建封及赏用之。皇帝信宝,召亲王大臣及调兵用之。天子之宝,祀鬼神用之。天子行宝,封建外国及赐用之。天子信宝,召外夷及调兵用之。谨身殿宝(下阙)。以上所述传国宝玺事与前此纪事体裁不符,又未终篇,今日传本谅有脱漏,其后即为《自述》残篇。由此可见,《纪事录》应在太宗(成租)永乐元年(1403)后始成书。

同类推荐
  • 逍遥县令

    逍遥县令

    北方异族虎视眈眈,南方农民起义不断,风雨飘摇的大齐迎来了一位穿越者墨谦。你当你的皇帝文治武功安天下,我当我的县令逍遥快活。唐诗宋词,信手拈来;太极八卦,不在话下。武林盟主,我的兼职;大齐王爷,拿来玩玩。我是县令,进了我的地,你得听我的!
  • 贵知行

    贵知行

    本书关于贵州历史、地理、民俗、文化的人文散记。全书分三编,第一编“自在之道/在边缘上演绎中心”,主要围绕贵州的历史展开,以历史遗迹、名人、事件串起了贵州从史前时期到21世纪的历史;第二编“知行聚合在智慧里穿越历史”,主要围绕红军长征和八年抗战展开,通过战役遗址、会议遗址展现贵州的现当代历史,突出贵州在新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第三编“锦绣黔程/在坚守中绽放价值”,主要介绍了贵州与全国各省的人文、地理联系,并对贵州的自然风情、民族人情进行了简述。
  • 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

    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200多年的时间洪流中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并向帝国主义过渡。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世界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改革史、一部战争史。以史为镜,在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前行。
  • 穿越大明之厚黑皇帝

    穿越大明之厚黑皇帝

    “认准目标,遇事要忍,出手要狠,善后要稳,朕为天下计,岂顾脸皮哉,为我华夏衣冠,虽千万人,朕往矣“。。。
  • 大宋遗民

    大宋遗民

    当今天下,宋国偏安于南,西夏国雄踞西北,西南之大理国,土蕃国寻衅不断,北方草原上有蒙古人虎视眈眈,金国站立中央,天下四分五裂动荡不定,群雄争霸致使民不聊生,正需要一位明主一统天下建万世之功业,为众生开太平!我高弘毅生而不凡,卓而不群,我不要这天下,尔等何敢!!!
热门推荐
  • 那些年的那些花

    那些年的那些花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有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这是根据我17岁以前的经历改编的故事,从童年到青春。
  • 晨光有你最好

    晨光有你最好

    他为别人做的戏,却将她引入了局。只可惜,他们都过了可以为爱情放下一切的年龄。时隔多年,回想往事,那些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意乱神迷的旖旎,经过岁月的洗涤,化为了吉光片羽里模糊的痕迹。现在,简佳晨终于可以对他说:“我们结婚吧。”俞清元一把抱住了她,泪如雨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宝感应要略录

    三宝感应要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天营养百味:易学的家宴菜

    天天营养百味:易学的家宴菜

    逢年过节要准备一大桌菜时可让主妇们犯难了,那一桌子五花八门的菜式看似难学,但只要有方法,有指导,是能轻松拿下的。《易学的家宴菜》把握了家宴的特点,将繁琐的做法简化,但注重保留菜本身的特点,还注重将菜做得漂亮大气,让您能快速地学会做家宴菜。
  • 无界仙皇

    无界仙皇

    撑天神物流落凡间,大道金竹、太古灵桃、混沌仙葫三圣归一。这是一个出身中上的小子,被一个强悍的美貌寡妇吓了一哆嗦,然后幡然醒悟决定要变得强大的故事。…………………………………………………………………………一次意外事件,三颗神秘种子,于偏僻之地撬动了整个世界。
  • 魔界生死异动篇

    魔界生死异动篇

    天地黑暗,一片混沌,不知星辰日月何起何时何地,幽冥茫茫世上岁月。瞬息星矢,混沌中突然出现了一把锐锋犀利无比的大斧。混沌分,四极正,万物齐世上分黑白。一阴一阳相生相生相克从此天道运然。。。
  • 牧宜

    牧宜

    她一名人民警察,来到这未知的朝代,被挂名老爹嫌弃,被继母算计,被同父异母的妹妹夺了妃位……风水轮流转,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成为丧尸的生活

    成为丧尸的生活

    死后成为丧尸是一种什么感觉?2118年的某一天,暗物质能量由于不明原因充斥这地球空间,大部分人类被这股能量侵蚀,破败的身体与毫无意识的本能预示着他们此刻变成了无法想象的生物,活死人。施阳,一个在灾难来临时逃跑的胆小鬼死而复活,成为一个退化后又进化的一个新型丧尸,在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后从一个意外出现的生命变成了一个影响新世界格局的一个人。只不过,这个“人”做的实在太痛苦了。
  • 痴情校草冷酷溺爱

    痴情校草冷酷溺爱

    夏馨婕的离开给尹晨宇带来的不小的打击,他夜夜在酒吧里度过。他的前女友却很不要脸的找上门来,甚至还叫了一大群的流氓,居然还拿别人威胁他,要他回到她的身边。正当一切都陷入僵局的时候,一抹声音打断所有人视线。‘夏馨婕’尹晨宇很自然的叫了声。但他却不知道这是只与夏馨婕长得很相似的女子罢了。她是夏馨婕的双胞姐姐,却在这样一个场面上对这样一个男生面前动了情,而这男人喜欢的却是自己的妹妹……最后她的情归何处?是与她一起长大的顾严寒?还是坚持着自己的心呢?
  • 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

    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