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1000000004

第4章 西方文明的产生(3)

城市争取自治权斗争的胜利果实往往落入城市上层分子(城市贵族)的手里。他们控制着城市的立法、行政、财政和军事大权,盘剥市民,严重损害了广大手工业者和下层市民的利益。于是,行会里的手工业者又展开了反对城市贵族的斗争。13至14世纪,西欧许多城市爆发了反对城市贵族的激烈斗争,历史上称之为“行会革命”。

城市同盟

中世纪的德意志和意大利,封建分裂割据状况非常普遍,这一境况成为工商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为求生存与发展,德意两国城市或采取城市共和国的形式自成一体,或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封建主的干扰破坏。著名的有莱茵同盟、士瓦本同盟和汉萨同盟。这些同盟没有执行机构和军队,也没有共同的金库和统一的法律,因而始终未形成政治实体。这些同盟内部虽然矛盾很多,但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中世纪的基督教会

中世纪欧洲教会情况甚为复杂。基督教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组织,教皇地位逐渐加强,基督教会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势力之一。它和封建国家的统治者勾结起来,共同维护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思想和文化的进步。

教会势力的兴起

基督教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组织。早期的教会通过法兰克诸王的大量施赠、信徒们的捐献和教会本身的巧取豪夺,成为大土地占有者,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在国王们的支持下,通过传教士四处传教,基督教信仰广泛地传播开来。8世纪中期,法兰克国王把意大利中部包括罗马在内的地区赠给教皇,作为教皇领地。从此,在西欧出现了一个以教皇为首的封建国家——教皇国。12至13世纪,特别是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期,教皇和教皂国的势力达到鼎盛。

精神统治的加强

教会模仿封建等级制度,逐渐建立起一套教阶制度。教皇之下有大主教、主教、神父(神甫)等。他们各有辖区,分别管辖城乡居民。教会通过各级组织和神职人员的活动,维持对人们的精神统治。教会垄断教育,推行愚民政策,让人们做到虔诚、禁欲、恭顺、服从,向他们灌输迷信思想。

凡一切背离教会的说教、不合乎罗马教廷正统教义的思想,都被教会斥为“异端”。13世纪,教会设立了宗教裁判所,秘密审讯“异端”

论者。许多“异端”论者被处以罚款、监禁,甚而在火刑柱上烧死。

基督教会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势力,它和封建主勾结起来,共同维护封建制度。

教权的衰落

14世纪以后,随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和人民反教会反封建斗争的蓬勃发展,教皇权力逐渐衰落。最明显的表现是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与法王菲利普四世斗争的失败,其次是“阿维农之囚”,教廷被搬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农,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

1378年,教皇乘百年战争初期法国战败之机迁回罗马,但阿维农教皇继续存在,双方互不承认,互相驱逐出教,造成教会的“大分裂”。1409年又出现第三位教皇,形成三教皇并立的局面。1417年,康斯坦茨会议选出新教皇马丁五世,“大分裂”时期结束。与此同时,西欧又兴起宗教改草派,主张宗教会议的权力高于教皇,但教皇或拒不承认,或斥之为异端邪说。

“异端”运动

初期“异端”运动以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派、意大利北部的使徒兄弟派为代表。阿尔比派包括华尔多派和纯洁派两个支派,他们反对教会聚敛财富,否认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坚持每个信徒都可宣传福音、举行圣礼的主张。这些主张受到底层群众欢迎,但引起教皇的愤怒。1208年,阿尔比派运动被镇压下去。1260年,悉加列利在意大利北部的帕尔马创立“使徒兄弟会”,成员以兄弟姐妹相称,并实行财产公有制。1300年,多尔奇诺和玛格丽特继续领导这个运动,宣传“私有制是罪恶的根源”,号召用暴力推翻一切僧俗政权,建立幸福千年王国,这是“异端”运动的重大发展。15世纪,捷克创立了西方第一个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捷克民族教会,对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16世纪初,德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

中世纪西欧的农民起义

中世纪的西欧,战乱不已,洪水肆虐,黑死病流行,人口大减。战争又加重了人民的税收负担,封建领主盘剥苛刻,使人民陷入了绝望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人民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给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人民运动的背景

14世纪的西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地租逐渐盛行,农奴的人身依附关系开始松弛,但遭受的剥削却日益加重,阶级分化进一步加剧。战争、饥荒、疾病是中世纪具有毁灭性的三大灾害。

百年战争加重了英国农民的负担,法国的乡村也遭到极大破坏。1300年,寒冷天气袭击英国,1315至1317年,洪水和饥荒又降临英国,造成人口大量减少。1348至1349年流行于西欧的黑死病导致人口锐减,西欧出现劳动力匮乏、物价上涨的局面。而英国政府颁布的“劳工法令”却强迫劳动者接受瘟疫流行前的低工资,英国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深知与其等死,不如揭竿而超,于是,人民运动高涨起来。

巴黎起义

百年战争引起法国农村经济的衰退和工商业的凋敝,民不聊生。

首都巴黎各阶层民众对政府十分不满,商人领袖艾顿·马塞领导市民起义,要求国王实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巴黎起义”。

1381年英国农民起义

百年战争开始以后,英国的封建主、雇佣军首领、银行家和投机商人都发了财,人民的负担却越来越重。后来战局变化,英国从胜利转为败退,英国议会决定靠征收人头税填补庞大的军费开支。1381年5月底,东南部埃塞克斯郡的农民抗缴人头税,发动起义。几天之内,起义在埃塞克斯郡和肯特郡全面爆发,瓦特·泰勒、保尔被推为起义领袖,分两路向伦敦进发。起义在英王理查二世的欺骗和镇压下,以失败告终。起义对英国农奴制度的取消起了重要作用。

“乡下佬”起义

扎克雷起义是中古时代西欧各国中影响较大的农民起义之一,扎克雷意即“乡下佬”。巴黎市民起义后,太子查理逃出巴黎,到农村招募军队镇压巴黎起义者,这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1358年5月,巴黎以北博韦地方的农民在富有军事经验的吉约姆·卡尔领导下举行起义。

他们高呼“杀死全国贵族,直到最后一个”。起义很快席卷北部大部分地区。但是由于各地起义队伍没有统一起来,也没有斗争纲领,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扎克雷起义是法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震撼了交战中的法、英两国。

中世纪欧洲文化

在中世纪,教会的横行和荒诞的迷信,以及文化上的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使哲学、科学、文学都成为神学的附庸,严重地阻碍了思想和文化的进步。

基督教蒙昧主义

在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里,基督教不但在政治上对西欧各国加以控制,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取得了支配地位,使哲学、科学、文学都成为神学的附庸。恩格斯指出:“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宗教教条同时也是政治信条,《圣经》中的词句在法庭上具有法律效力。基督教会鼓吹神权至上,宣扬禁欲主义,推行蒙昧主义,否定世俗生活,强制推行“启示高于理想”、“知识服从信仰”、“哲学服从神学”等政策,排斥异教文化,妄图以神学美化封建统治,使广大人民忍受剥削压迫而不加反抗。这使得中世纪欧洲的精神生活极为枯燥,文化发展长期滞后。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是中世纪西欧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哲学。经院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为神学服务,目的在于使基督教信条系统化,以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经院哲学家认为,真理在《圣经》中已揭示无遗,他们的任务只是阐述《圣经》中的真理,并为其找到合理的依据。

经院哲学得名于经院。经院,原意为“学院”,始创于查理大帝时代,主旨是培养国家管理人才。

由于学院教师必须兼有教士身份,教学内容也限定在《圣经》范围内,所以学院又有经院之称,学院教师也被称为经院学者。

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集大成者,其代表作《神学大全》被奉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百科全书。

中世纪的文学

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是教会文学之外西欧中世纪文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在西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骑士文学指中世纪西欧骑士制度盛行时代的文学作品,大多反映骑士的道德标准和理想追求。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是骑士文学的基本体裁。骑士抒情诗起源于法国南部,以爱情为主题且经久不衰,这无疑是对教会禁欲主义的挑战。骑士传奇的创作中心在法国北部,主要颂扬亚瑟王、查理大帝和亚历山大大帝等人的丰功伟业和传奇经历。骑士文学对近代欧洲诗歌和小说具有较大影响。“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是骑士文学的代表性题材之一。

这类文学主要歌颂上层贵族所尊得、重的观念:首先是歌颂骑士的爱情观,以便于歌唱的诗歌形式出现,受到中世纪后期讨伐异教徒的影响,吟游11世纪的博尼亚大学诗人纷纷流落到各地,成为文艺复兴的先驱者;其次是描绘骑士对主人的效忠、勇敢之事,虽然受到了教义主义的影响,但这类作品总是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这种传说大多是没有根据的虚构,只是刻意去表现一种观念而已。

市民文学产生于中世纪城市复兴之后,内容主要叙述市民家庭和爱情生活的悲欢离合,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士的贪婪,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和愿望,有着较为强烈的反对封建割据和反对教会专制的色彩。有寓言、故事、笑话、诗歌和戏剧等多种形式。市民文学最早出现在11世纪左右的意大利,晚期市民文学开近代资产阶级文学之先河。法国的《列那狐传奇》是市民文学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大学的兴起

“大学”一词源目拉丁语,原意为“总和”、“联合”,即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联合社团。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新兴的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强烈要求开展世俗教育,大学由此兴起。教会为了在更大范围内研究和传播神学,也支持大学的创办。

11世纪末,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首先登上历史舞台。12世纪以后,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相继创建。到15世纪末,西欧各国已先后创建了80所大学。大学建立初期,由于拥有教皇和君主颁发的特许状,一般都能保持相对独立性,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这对大学的创办和发展意义重大。

中世纪的大学与教会和地方政府都没有隶属关系,必须自筹办学资金,并由师生共同推选学校管理人员。

中世纪大学比较重视神学教育,教师也多享有神职人员待遇。

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有助于学术研究摆脱教会控制,有利于师生的自由探索,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

中世纪的音乐

中世纪,音乐由于基督教而取得了不寻常的发展。从《圣经》

中可知,基督教源自犹太王国时期,是最重视音乐的宗教,其音乐深受希腊艺术的影响。希伯来人的宗教音乐由有乐器伴奏的歌舞组成,少有沉思默想的意味,而具有强烈的甚至粗暴的气息,这与赞美诗中洋溢的激情契合。制定音乐的体制并对乐谱加以研究的正是那些修道士。

在早期音乐发展中,教会起了重大作用。文艺复兴以后,到了巴洛克和古典乐派时代,音乐艺术的推动力在某种程度上不再来自教堂或王公贵族,而是主要来自群众和宣传的需要。

教堂建筑艺术

在神权至上的中世纪,辉煌的建筑大多是教堂和修道院。每个主教管区都有为主教而建的大教堂,每个修士团也都建有自己的修道院。中古西欧社会的宗教生活是以教堂为主要场所展开的,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规模不一的教堂星罗棋布地出现在城乡各地。中古西欧教堂的设计结构和建筑风格都具有浓厚的象征主义色彩,在建筑样式上,罗马式和哥特式是最具代表性的风格。

罗马式教堂出现较早,从中世纪初期到12世纪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它是由古罗马的“巴西里卡式”演变而来的,其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其坚固、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出教会的权威。在平面设计上,罗马式教堂通常被设计成十字架形式。或许为了在关键时刻把教堂变成避难所,罗马式教堂的外墙特意加厚了,窗户距地面较高,而且开得很小,显得易守难攻。法国的圣塞南教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等,都是罗马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自12世纪开始,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艺术。第一个哥特式建筑是在法国诞生的。

此后,哥特式建筑遍布欧洲,形成了独特而神幻的艺术风格。哥特式建筑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但已经褪去了城堡式的影子,而是由尖角的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拱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形式比罗马式轻巧而更富于装饰意味。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拱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给人以接近上帝的感觉。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法国巴黎圣母院的立面、亚眠大教堂的本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都是哥特式教堂的完美典范。

中古时代的东欧和东南欧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由于其自身特点,东罗马帝国得以暂时保留奴隶制,延缓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变,在经济发展、阶级关系、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和西欧的封建社会有所不同。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庭帝国,地处欧亚非三洲要冲,长期是东方与西方、亚洲与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桥粱。东欧许多国家的农奴制长期保存着,而西欧封建主对东欧的扩张、蒙古贵族的大规模入侵、奥斯曼土耳其的征服,则是影响东欧和东南欧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拜占庭帝国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代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的旧址,故又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是古罗马时代工商业繁荣、城市众多、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5世纪时,拜占庭帝国在经受“蛮族”入侵之后逐渐演变为封建制国家。

查士丁尼的统治

查士丁尼大帝在统治期内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革新内政:528年主持编纂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532年镇压君士坦丁堡的尼卡起义,巩固了政权;533年他派兵侵入北非;534年灭汪达尔—阿兰王国;535至554年征服意大利的东哥特王国;552年占领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东南部。经过20多年的努力,查士丁尼基本上恢复了原西罗马帝国的领土,并下令复辟已被推翻的奴隶制度。

破坏圣像运动

同类推荐
  •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周口店遗址是现今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最丰富、最生动的古人类遗址,那具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便是周口店的发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书编者融合国内外考古发现,剖析遗骨遗迹的同时,挖掘考古背后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为读者全面展现周口店遗址挖掘的历史过程。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精确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热门推荐
  • 仿佛看见了你

    仿佛看见了你

    李青春走的时候,秋梦跑过来送他。深秋的夜晚,偶尔的一阵北风,吹起了她单薄的外衣,她瑟瑟的抖着柔弱的身体。李青春放下行李,将她轻轻的揽在怀里,她贴在他的怀里无声的哭泣······许久,李青春心疼地说,秋梦!别送了!天色越来越晚,今天又太冷,你······快点回去吧!秋梦摇摇头,不肯回去!她执意要把李青春送上去往远方的长途客车。上车之前,他们恋恋不舍的拥抱着,许久,许久!秋梦在李青春的耳边轻轻的问,如果有来生,我们还会在一起吗?
  • 人生智慧书

    人生智慧书

    《人生智慧书》是一本讲述如何为人处世的睿智之书。作者通过论修养、论境界、论智慧、论哲理、论人生、论为人、论交友、论命运、论财富、论成功、论淡泊、论健康、论幸福等13个篇章,以期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提供高品位的精神食粮和文化产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选录了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艺术随笔数十篇,是对他的谈艺文章的又一次整理结集。徐悲鸿先生有着丰厚的艺术学养和创作实践,避免了“门外谈艺”的粗浅与尴尬,在《徐悲鸿讲艺术》收录的文章里,既有评论家式的关于绘画美学的鉴赏,又有作家漫谈式的对于世界艺术的感悟,还有作为艺术家对绘画技艺的专业探讨,极具文学欣赏价值与专业研究的借鉴功用。
  • 这小子真懒(绿绿的吉祥三宝系列)

    这小子真懒(绿绿的吉祥三宝系列)

    绿绿老师有一个“超级懒学生”,外号就叫懒懒。不洗碗,不洗澡,衣服穿得乱七八糟;他说话慢得要命,吃饭慢吞吞,走路慢得像是怕踩死蚂蚁,干什么都很慢;他上课时从来都是趴着,像个没骨头的软体动物。懒懒就像四(3)班的盲肠,虽然他因为种种的缺点被同学嘲笑、排挤,可他却对任何人都无条件地宽容,发自内心地赞美,使大家意识到他是不可或缺的;尽管家里生活条件不好,身上的难题一大堆,可懒懒依旧那么乐观,能用柳叶吹出悠然、美妙的曲子……这样的懒懒,真是让绿绿打心眼儿里宠爱和喜欢,当然,也让绿绿为懒懒的未来担忧。有一天,在绿绿的感染下,懒洋洋的懒懒竟然飞一样地跑了起来……
  • 找对方法

    找对方法

    你的员工,更多的并不是不想做好工作,而是不懂得或者是找不到好的工作方法!企业的低效能是人的低效能所造成的,可以这样说:人的问题是企业永远的问题。它直接关系着一个企业的效率、效能,关系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实工作证明,只有善于主动思考、勤于发现总结并最快掌握方法的人,才能获得最快的认可与提升。即便他不是“自动自发”地工作,也会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方法是一切管理理念得以实现的根基,是有效解决一切问题的必要条件。
  • 爱的便当

    爱的便当

    纯煕,你离开他吧。你跟他不合适。我不要求他发展得多好,我只希望他平安快乐就好。但你不一样,你有你的野心和理想,你们不适合在一起。你如果不能给他一个未来就离开他吧。好久没想起的往事,在这孤独寂静的夜里突然都在脑海里浮现。让她突然感觉到好想好想那个笑起来傻傻却让自己倍感温暖的少年,原来他真的一直深藏在自己心底,无论自己再怎样去刻意忽略,他就是不能忘记…………
  • 告别拖延症,提升执行力

    告别拖延症,提升执行力

    拖延成性的人往往会贪图当下的安逸,殊不知,工作、理想、成功、事业乃至生命都会丧失于其中。所以,告别拖延症,提升执行力必须成为我们基本的素养,马上行动更是我们成功的保证。因为没有谁可以不劳而获,只有赶走体内的惰性,才会通过行动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拖延症其实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疾病,但是它却是执行力的罪魁祸首。造成拖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赶走拖延症必须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执行力,成就自己的事业。
  • 混在大马的日子1

    混在大马的日子1

    出国留学的去向要视留学生的目的而定——公派留学并且将来想成为教授的,英国是最佳选择;想学业有成外加移民的,自然是去美国,澳洲,加拿大;想以留学的名义打工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给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日本是首选;对于想趁着青春年少游山玩水,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些甜蜜回忆,再顺便镀层金的中国“游学生”们,风光秀丽的马来西亚实在是个不错的地方。马来西亚最大的私立学院——如来学院(这真的不是一间佛学院!)以‘爱玩’为第一主人公的‘有志青年们’的故事,嬉笑谩骂,待看人生。
  • 快穿之桃夭灼其华

    快穿之桃夭灼其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陶之夭,一个天才少女,一代真正的学神,凭借其无限的潜力和优良的品格,光荣地在死后被系统契约,开始了称霸世界之旅......呵呵,以上只是中二系统的自以为是。实际上,系统宿主俩新手上路,各种状况、意外满天飞。新手系统一路惊吓,最后面无表情,“呵呵!路上捡个东西,都能捡到人人争抢的宝贝!路边吃个小吃,都能吃到绝世神药!在家睡个觉,都能完成神级任务!我家宿主勾勾手指,就能毁天灭地!称霸世界?那只是小意思!”
  • 法伴人生

    法伴人生

    本书结合相应的法律条令,用案例分析作具体的讲解分析,并展示相应的法律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