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位于南亚恒河三角洲上的罗哈恰拉岛本来与哥拉马拉岛咫尺相望,现在已经沉没在波浪之下。这座岛屿是两年前被海水吞没的,导致7000多人无家可归。哥拉马拉岛本身在过去的几年中也失去了1/3的土地。北面的撒格尔岛现在居住着2万名因海水腐蚀而失去家园的难民。加尔各答加达乌普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地质学家苏加达·哈兹拉指出,“这些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受害者,”哈兹拉说:“喜马拉雅冰川的加速融解使河流水量暴涨,河水在人们居住的平坦三角洲上横冲直撞。孙德尔本斯和住在印度一侧的400万人危在旦夕。在过去几十年里,该地区失去了72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这个地区都在经历一场灾难,其严重性完全可以看做即将到来的情况的警告。”
来自哥拉马拉岛的一位名叫安古尔巴拉的妇女回忆了失去家园时的情形:“海水冲进我们家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我的孙子淹死了,大水冲走了一切……面对大海,似乎我们已无处可逃。”
四、敦煌城,你会在我们的视线里消失吗
频繁干旱导致缺水,而地下水超采,则会引起另一个恶果:地面沉降。
我国华北平原曾因为地下水严重超采,京、津、冀17条主要河流年均断流335天,产生了10多处地面沉降中心,最大地面沉降近3米,出现了总面积达4万平方千米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还往往与石油、天然气、固体矿物的过度开采有关。在乱挖滥采下,松散的沉积层或塑性的岩层下会形成负压或空洞,造成了超过自然沉降速度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人为沉降。地面沉降的危害,轻则引起建筑物的倾斜、开裂、倒塌,破坏地下电缆和管道系统,重则引起海水倒灌,甚至淹没城市;更为恐怖的是,诱发大地震,使城镇毁于一旦。
世界上人为因素造成沉降较为严重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就大城市而言,则有美国的休斯敦、英国的伦敦、日本的东京、墨西哥的墨西哥城等。我国的地面沉降同样形势严峻,西安、太原、济南、天津、北京、上海、哈尔滨等20多个城市都在悄悄地下沉。看来,天至今尚未塌下来的杞人之忧,当务之急倒是应转而叩问:地有没有先陷下去的危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荒漠化的形成过程是当前最严重的环境危机。据联合国专家们估计,全世界35%以上的土地现正处在沙漠形成的直接威胁之下。每年有2100万公顷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用的状态,每年损失的农牧业产量价值达260亿美元。
近50年来,世界最大的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向南扩大了56万平方千米;而从卫星照片分析,它的北缘已分别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蔓延侵入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
现在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的国家达110多个,10亿人口受到直接威胁。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3600万平方千米,占陆地总面积的1/4,却仍然以每年5万~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张着。荒漠化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
沙漠是不适于人类居住的不毛之地。当沙漠向我们一步步逼近时,其先锋沙尘暴已不期而至。北京在新千年的第一天,开门迎来的是一场肆虐的沙尘暴,这给我们敲响了世纪警钟。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在冬春之季频繁暴发沙尘暴,起因于西北的五大源区:蒙古国东南部戈壁荒漠区,哈萨克斯坦东部沙漠区,我国内蒙古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和阿拉善盟的巴丹吉林沙漠区,新疆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区,新疆北疆的库尔班通古特沙漠区。沙尘暴的危害是严重的。1998年9月源于哈萨克斯坦东部沙漠区的一次沙尘暴,不仅侵袭了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大量沙尘还通过高空一直飞扬到北美地区,形成大范围环境灾难。
英国气象办公室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预测出未来100年的气候变化。他们发现,如果气候以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到2100年,地球的1/2地区将成为干旱区,1/3土地将成为沙漠,而非洲肯尼亚境内的游牧部落可能成为第一批灭绝的人类。参与研究的科学家们说,由于计算模型中没有考虑到碳循环,这个结果还有可能被低估。
由于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目前全球土壤损失每年达到254亿吨。土壤的失去是很难挽回的,因为研究表明,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须花费100~400年的漫长岁月。
土壤还受到另一个人为的可怕侵害,就是各种污染,如化肥、农药、有毒垃圾,等等。
其实,受化肥、农药、重金属、有毒垃圾等污染的又岂止是土壤。例如,施用化肥过量,会导致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偏高,出现硝酸盐污染。农药黏附在农作物上,部分则被农作物吸收,再被充作食物转移入我们体内。污染物通过降雨,溶入地下水,或随地表径流进入江河湖海。可以这样说,从天上到地下到海洋,今天,在这个地球上,已经找不到一片原生态的净土了。
五、“圣婴”——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次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的时期,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平方千米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0℃~60℃。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度尼西亚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于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流的大气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南方涛动”。
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迅速升高,主要降水区由印度尼西亚地区,东移至日界线附近,直接导致该海域和南美太平洋沿岸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地异常多雨。厄尔尼诺还会抑制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风暴生成,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多。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事件,又使热带西太平洋降雨减少,造成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大范围的严重干旱。厄尔尼诺还会导致加拿大西部、美国北部出现暖冬,使美国南部冬季潮湿多雨。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影响,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其次,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再次,是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根据近50年的气象资料,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当年冬季温度偏高的概率较大,第二年我国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容易偏多,而北方地区,往往出现大范围干旱。1997~1998年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在全球造成严重灾害。当时,墨西哥部分地区,因干旱时间过长,地里甚至会喷发出火焰和烟雾。
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则是当代科学之谜。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自然因素,赤道信风、地球自转、地热运动等都可能与其有关,也是赤道暖事件剧增的可能原因之一。二是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在东南信风的作用下,南半球太平洋大范围内,海水被风吹起,向西北方向流动,致使澳大利亚附近洋面,比南美洲西部洋面水位高出大约50厘米。当这种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海水就会向相反方向流动,即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动。反方向流动的这一洋流,是一股暖流,即厄尔尼诺暖流,其尽头为南美西海岸。受其影响,南美西海岸的冷水区,变成了暖水区,该区域降水量也大大增加。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大范围内,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
六、“圣女”——拉尼娜现象是怎么回事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它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一般情况下,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在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最近一次拉尼娜现象,出现在1998年,持续到2000年春季趋于结束。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通常交替出现,对气候的影响大致相反,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大气环流而影响气候的变化。从近50年的监测资料看,厄尔尼诺出现频率多于拉尼娜,强度也大于拉尼娜。拉尼娜常发生于厄尔尼诺之后,但也不是每次都这样。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相互转变,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间。我国海洋学家们认为,我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和长江流域生态恶化共同引起的。
那么,拉尼娜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和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历史上出现过的拉尼娜年份有:1954~1955年,1956~1957年,1963~1964年。1968~1969年的冬季,我国也出现了很严重的低温雨雪异常天气。国家气象中心综合分析了这些年份的气候变化后认为,这个调皮的“小女孩”将对今年春、夏气候产生以下三方面的影响:春季北方沙尘暴日数,明显增多;全国出现干旱的范围较大,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南方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大。
1998年5月,厄尔尼诺现象才告结束,全球气候尚未恢复正常,拉尼娜现象又出来为患,令不少地方分别出现严寒、暖冬、风雪、干旱和暴雨等灾害。从世界范围来看,拉尼娜现象在南部非洲引起暴风雨和洪灾,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引起干旱,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酿成洪灾,在南美洲的南部地区,则是异常的潮湿天气,与厄尔尼诺引起的现象正好相反。
2008年,我国再次受到拉尼娜的影响,南方出现了四次历史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南方早稻播种的影响有:华南地区在2月中旬~3月份的早稻播种期天气,华南南部较常年同期偏差;华南北部,较常年同期偏好,仅在3月中旬前期有2~4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对早稻播种影响不大,江南地区春播气候条件偏差。台风活动的影响:拉尼娜年,由于热带太平洋海温西暖东冷的结构,使西太平洋暖流区对流活跃,容易造成夏季台风活动偏多,初夏生成台风和汛期,影响我国的台风较为活跃,并有利于北上台风的活动。
七、欲哭无泪的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