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7600000016

第16章 “拘留”结束了(1)

自由也是突然而至,让人毫无思想准备。

自从林彪出事以后,狱中生活似乎平静了许多,杨宪益没有再被提审。

1972年的早春,杨宪益突然被狱警传唤,去的地方不是曾经提审的房间,而是一个陌生的大房间。房中间有照相机,靠墙的地方有一把椅子,椅子旁边摆了一块一尺见方的纸板,上面写着杨宪益的名字。狱警让杨宪益坐下,把纸板挂到脖子上,又把房间的荧光灯统统打开,屋里顿时一片煞白。摄影师过来啪嗒啪嗒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杨宪益被送回监号,整个过程狱警什么都没说。

杨宪益向狱友们描述了照相过程,大家都面露哀伤,认为这事凶多吉少。杨宪益则满不在乎,莫名其妙地关押了这么多年,不管再发生什么事情,他都觉得无所谓了。

两周过去了,一切依旧。

3月22日,一个星期三。一早杨宪益又被传唤,这回他被告知要带上自己的个人物品。他和狱友们一一道别,有些人已经眼里噙着泪。毕竟有人在这样的道别之后就走向了死亡,虽然当时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四年中杨宪益换过几次监号。关在一个小监号时有一个当过志愿军的狱友,很喜欢向杨宪益袒露心声。他在朝鲜时爱上了一个朝鲜姑娘,回国后尽管结了婚,却始终无法忘怀他的朝鲜情人。在中苏交恶,朝鲜又倒向苏联时,他自作聪明地分析,如果自己偷渡到朝鲜一定可以成功申请避难,然后就可以去寻找他的昔日情人。借着他对地形的熟悉,他游泳偷渡了鸭绿江。但不巧的是,他偷渡后正赶上中朝关系缓解,所以他被朝方遣送回国。他一直认为自己当过志愿军,保家卫国,出生入死,还立过功,连狱警们都对他挺尊重,政府一定会对他宽大处理。有一天早晨他被传唤,还让他带上自己的东西,他高高兴兴地与大家告别。

几天后听说他被以叛国罪枪毙了。

杨宪益非常理解此时此刻狱友们的心情,也为他们难掩的哀伤感动。

他被带到一间办公室,办公桌后坐着一个领导模样的警察,慢条斯理地对他说:我宣布对你的拘留结束了。

什么?拘留?杨宪益的第一反应并非获得自由的兴奋,而是不解。四年前宣布的是“逮捕”,今日如何变成了“拘留”?

领导继续说:“我们为了你的案子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跑遍了二十多个省市去调查核实每一个细节,你的问题现在终于查清了。”

“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的,‘人无完人’嘛,你的确做过一些好事,但也做过一些坏事。希望你今后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领导滔滔不绝地演说着,杨宪益木然地听着,心里思忖着逮捕变拘留的逻辑,以及自己究竟做过哪些坏事。

最后,领导把桌上一个大大的牛皮纸信封推向杨宪益,说要把四年前从他家里搜查出的东西归还给他。信封里有两本书,一本是没有公开出版的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另一本是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古希腊文和英文双语版《爱的艺术》,另外还有一本小笔记本,是儿子杨烨的。这就是四年前杨宪益、戴乃迭被带走后当局抄家搜出的全部“罪证”。

奥维德《爱的艺术》是杨宪益收藏的“洛布古典丛书”(Loeb Classical Library)之一。官方为什么单单没收了这一本,原因似乎不言而喻。于是杨宪益说:“如果领导同意,我想把这本《爱的艺术》带回去,这是一本古罗马的经典著作,并非什么色情文学。”

领导连连点头,“当然,当然。”似乎他很明白古罗马经典的含义。

杨宪益说小本子是儿子的,他就不要了。

领导又忙解释:“我们之所以拿走了这个小本子,是因为上面记有台湾广播的波段。”

杨宪益说他从来不听台湾广播,只收听英美的广播。

领导又点头,“当然,当然。”

领导主动伸出手来,与前犯人杨宪益握了握手。

杨宪益把《爱的艺术》揣进四年没有洗过的外衣口袋,走出了四年没有迈出的大门。

一辆外文局的小汽车在大门口等着,杨宪益所在的《中国文学》编辑部的党支部书记亲自前来接他回家——已经不是杨宪益入狱前时的女书记,而是新上任的一位男书记。

四十年后,当我重温这段历史时,我突然意识到这本奥维德的《爱的艺术》应该就在我的书柜里。杨宪益的这套“洛布古典丛书”,在经历了战乱、搬迁、政治运动,甚至牢狱之后,走进了我的书房。

在我每周一次的访问中,老人常常会说:有你喜欢的书就拿去。我知道老人感激我的陪伴,感激我每周为他带来的自制八宝粥、香蕉麦芬、切成小块的木瓜等等。他说谢谢,然后往往会再加一句:“我也没什么东西给你,有你喜欢的书就拿去。”我会说:“您给了我很多很多。”我在心里会加一句,多得您无法想象。

老人的确给了我很多。

当然,他说的“有你喜欢的书就拿去”对我也诱惑极大。那些和装着各种西餐香料的瓶瓶罐罐“共寝一室”的洛布古典丛书似乎总在从瓶瓶罐罐身后向我招手。有一天,在老人又说“有你喜欢的书就拿去”时,我终于忍不住说:“可以拿这套洛布丛书吗?”“当然,我都没有用了。”听了这话也有点让人难过。

我一次会拿四五本放进书包,最后,这套洛布古典丛书就陆续落户到我的书房了。

果然,我在书柜里找到了这本布面硬装、红砖色、袖珍版的《爱的艺术》,封面已经又旧又脏了。

我把它捧在手里,翻开它发黄的书页,感觉手里捧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既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也是杨宪益的历史——一段不免令人心酸的历史。心中涌上一股物是人非的悲凉。

一代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人、大家,都离我们一一远去。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辈,却在学生时代“破四旧、立四新”,高举“造反有理”的大旗,高呼“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口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学工学农,上山下乡,批林批孔批宋江……

“大革文化命”造成的文化断层;经济大发展催生的唯利是图;权力寻租导致的官场腐败;互联网时代盛行的快餐文化;信仰缺失带来的物欲横流……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何时才能造就出新一代博古通今、贯通中西、超然物外、思想独立的文化学者?

这本奥维德的《爱的艺术》将永远珍藏在我的书房。它不仅是当代中国历史黑暗的一页的见证,也是我和杨宪益老人“金丝小巷忘年交”的见证。

捧着它,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位于百万庄外文局后院的家贴着白色的封条,支部书记大手一挥就果断地撕了封条。杨宪益走进既熟悉又陌生的家,脚下顿时升起细细的粉尘,硕大的老鼠仓皇乱窜,地上的地毯被老鼠咬成了锯齿边,衣柜里的棉衣处处露着白絮,看来一大家老鼠已经在杨宪益的家里安居乐业。那小半瓶令老狱友垂涎欲滴的“泸州大曲”还在壁炉架上放着,只是白酒已经变成黄酒。窗台上一棵种在骷髅头骨里的小仙人掌长得瘦瘦长长,足有一尺高,斜倚着窗户;这是杨宪益捡煤渣的时候捡到的一个骷髅,他觉得好玩,便带回家,找了一棵小仙人掌栽到里面。四年了,居然还挺立着!它一定执着地伸展着身躯,去寻找阳光和水分。杨宪益为它顽强的生命力感动了,他伸出食指,用指背轻轻一动,仙人掌顷刻坍塌,化作一堆粉尘。

杨宪益急需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去看望母亲。几年来老人为儿子、儿媳担惊受怕,操碎了心,而且自己也受过牵连,被勒令扫大街。

母亲一直和妹妹杨敏如一起生活。母子、兄妹相见大有劫后余生之感,内心翻江倒海,但表面也只是嘘寒问暖,只有母亲默默地流泪,目不转睛地望着儿子。分手前,杨宪益问妹妹:“哪里可以买到鲜花、巧克力这些东西?”

“什么?”杨敏如一脸惊愕,“四年牢狱还没有改掉你的资产阶级生活习惯?!”

杨宪益面带窘色,嗫嚅着说:“是支部书记让我买的,是为了戴乃迭。”

六天之后,1972年3月28日,戴乃迭回家了。

六天里,杨宪益和外文局的同事们一起对封闭了四年的家进行了大扫除,重新粉刷了墙壁,添置了日用品。同事们不分老少,都争先恐后地来帮忙。杨宪益还特意为戴乃迭买了两瓶白兰地,两盒巧克力,还有插在花瓶里的牡丹花,和种在小花盆的蝴蝶兰、非洲紫罗兰。

“四年没见,你颓废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居然一点没变!”戴乃迭一进门,也是惊异于白兰地、巧克力、鲜花这些代表“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东西。

“是党支部书记要我买的。”杨宪益说,还是有些面带窘态。

“我仍然感到心神恍惚,像在做梦。”重获自由的第三天,戴乃迭给远在英国的朋友、汉学家詹纳尔夫妇写信时这样描述她的状况。“我回到家发现杨宪益在整理寓所,房间是刚刚粉刷的。家里摆了鲜花,有插在花瓶的,还有种在花盆的,一共六株;还有巧克力、坚果、白兰地,让我眼花缭乱;我马上就批评了杨宪益。杨宪益说这是领导的意图,是党的政策。”

他们两个都恢复了原职,杨宪益还补发了四年的工资,戴乃迭出狱的第二天就给姐姐希尔达写信报告了这一好消息。“杨宪益不仅恢复了原先的高工资,而且还补发了过去的工资,我们现在富有得难以置信。同时我们也觉得于心不忍,这样的慷慨待遇不是我们应得的;但当杨宪益如此表示时,领导说:这是党的政策!”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音乐之邦的最后绝唱:“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让地球颤抖的一代天骄:“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寂寞大佬任正非

    寂寞大佬任正非

    《寂寞大佬任正非》是一本关于通信大佬任正非的传记,也是华为帝国的成长史。他从寒门学子转变为大佬,从军人转变为商人,将“山寨公司”转变为了“华为帝国”。他是一只“土狼”,没有可以大肆挥霍的资本,没有显赫的背景,便带领着华为队伍,亮相中国民营企业族群,挑战跨国巨头,仅用时23年闯入世界500强。他创造了华为“床垫文化”,发布了《华为基本法》,他的“冬天论”成为了中国企业危机最为公认的代名词。有人说,中国百年企业有几个?但如果是任正非及团队生存100年,那么华为就能生存超过100年。本书介绍的就是如此神秘的任正非和他的华为帝国。
  • 大作家姚雪垠

    大作家姚雪垠

    自古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当代作家姚雪垠,光在文坛上就“辛勤耕耘七十载,呕心沥血超千万。”七十载,历尽坎坷,九死一生;超千万,字字心血,矢志不渝。姚雪垠一生度过九十个春秋,九十度春秋有些漫长,却又是那么短暂,而姚雪垠却在当代文坛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可以这么说,他把灵魂和躯体化为超千万字的文学巨著;而这超千万字的文学巨著,就是他灵魂和躯体的化身和再现。
  • 唱着情歌走向彼岸花开:仓央嘉措的诗与情

    唱着情歌走向彼岸花开:仓央嘉措的诗与情

    从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最为尊贵的活佛,身居庄严神圣的布达拉宫,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凡尘俗世,重权高位,于他不过是禁锢自由的牢笼。种种奇妙又无奈的际遇,使他看到了权势斗争下人心的险恶与扭曲,也让他懂得了人世间真正的智慧与安宁。他是悲悯众生的活佛,也是多情的诗人,他的情歌唱响三百年,至今不衰。
热门推荐
  • 鬼摆宴:古墓迷符

    鬼摆宴:古墓迷符

    在茫茫的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有多处鲜为人知的辽墓聚集区,其中包括国内“十大考古发现”的耶律羽之家族墓葬和未揭开神秘面纱的“大王坟”。本书以契丹帝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堂兄弟耶律羽之墓葬被盗为背景,再现了盗墓者的贪婪、奸诈、狂妄和自私,以及盗墓者的最终下场——或离奇失踪,或被缉拿归案,或坠崖身亡,或变成疯子,这是一部集合探墓、盗墓、文物走私、情感纠葛、历史知识、时尚元素于一体的长篇小说。
  • 焚空之焰

    焚空之焰

    李牧有一个做人准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同时,他亦有一句铭刻在心的自勉——潜龙深藏渊,亢龙当无悔!
  • 热烈生长

    热烈生长

    我不知道父亲接下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他那段时期的状态,像是在半空中悬着,我隐约觉得他终究会以某种方式终结他的悬挂。这个时刻来临时,我和罗丹心、余建国、杨卫东坐在附近村庄的谷场上,看露天电影。缀满星星的穹顶之下,我们坐在白色的大幕背面,看着人物相反的动作,发笑。看到潘冬子家的房屋被胡汉三的还乡团点燃,烈焰腾空,这个时候电影突然停了。放映员突然对着话筒喊我的名字,我循着声音过去,看见电影机边,叔叔站在白炽灯下一团团蚊蝇中间,目光四处搜寻。
  • 玩具娇妻没人疼

    玩具娇妻没人疼

    【爽更】每日最少三更,最多不限“不要妄想我会爱上你,你不配。”“是的。”三年对于你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我来说,那相对于三个世纪。
  • 纯真年代

    纯真年代

    东方小学的大操场在围墙外面。右边开一道小小的侧门,钻出去,眼前便豁然开朗。所谓操场,就是一个巨大的不规则土坪。左前方挖了个大沙坑,供学生跳远用。沙坑左侧整出条笔直的百米跑道——不过是将土夯平,铺上细砂,两边用水泥砌出三寸高的界线。此外还有个篮球架——用钢筋水泥铸一条巨型独臂,上端往前伸出两尺远,像持盾牌那样抓着块篮板,孤零零地站在操场右侧的一个土坡下。土坡连着坟山,大大小小的坟堆沿着县机械厂的围墙朝东方小学那边蔓延。大多数坟前竖着青石堑成的碑,这些坟堆通常比较饱满;少数无碑坟又瘦又矮,有的眼看就要没入地下,却还顽强地隆起背,彰显其不容忽视的存在。
  • 微宇宙的上帝(世界顶级科幻大师杰作选)

    微宇宙的上帝(世界顶级科幻大师杰作选)

    《微宇宙的上帝》是经过美国科幻作家协会300位作家严选,从中挑选出的12位世界顶级科幻大师的成名杰作的合集,每一篇都是现代科幻小说发展的里程碑。
  • 会理财,才幸福

    会理财,才幸福

    长投学堂首本漫画理财书! 用漫画的形式讲述了刚刚结婚的小两口湄湄和熊熊怎么和钱打交道、如何处理小日子中和财务有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又是如何理财投资的。轻松幽默有趣,绝对适合单身但是向往二人世界的你、准备走进婚姻的你们、还有已经走进婚姻的理财小白们哦!
  • 重生之老公要从小养成

    重生之老公要从小养成

    睡梦中也能重生?嗯,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重生回到六岁的自己的身上,那咱就要从小励志好好学习,没事帮老爸种种瓜,帮老妈赚赚钱,帮家里托托贫,再去找到小时候的老公,从小培养。嗯,嗯,不错,一定要把他变成理想中的完美好男人,完美好老公。……片段一:刘校长终于同意让我做题看看了,于是,他很不负责的在纸上写上了“1+1=?”当时我就有种很想大笑的冲动,可是我没有笑,我很严肃的抬头看着校长说,“校长伯伯,1+1只有在算错了的情况下才不等于2。”片段二:“彤彤,你真的不和我去英国吗?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学习,难道真的比不过那小子吗?那小子他有什么好的呢?”看着东子哥略显削瘦的脸,我心有不忍,但我还是拒绝了,长痛不如短痛。“东子哥,我希望你在英国好好学习,我……我不去了,我只能和你说对不起,真的,我希望你以后的生活快乐些,不要因为我的,而忽略了其它。”我意有所指地说着。片段三:“为什么我们一同出现,你却只看得到他,我们是好朋友,所以,我要走了,去深圳了,你不是说要让我自己设计一款让别人上瘾的游戏吗,我现在已经成功了,去深圳后,我会祝福你们的,我的爱,我的朋友。”这是徐天走了之后发到我邮箱里的信。片段四:激动的二人组,你咬的耳朵我咬你的脖子,你摸我的胸部,我同样也摸你的,你扯我衣服,我拽你裤子,小样,谁怕谁啊,于是呼,两个身无遮挡物的人就这样面对了面,于是你抱住了我往床上急步走去,于是呼,我一脚踢你下床去,再于是呼男人猛地窜上来压在了我的身上,再再于是呼,我们容为一体了……本文轻松小白,希望大家喜欢,谢谢。……………………◆◆◆◆◆◆◆◆淼的古言NP文《懒情女主》◆◆◆◆
  •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24个比利》作者的人性关怀经典,囊括星云奖、雨果奖两项科幻大奖,获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盛赞!全美销售超过500万册,并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舞台剧,首部改编电影《查理》男主角克里夫·罗伯逊拿下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殊荣,2015年山下智久主演的同名日剧获得超高口碑。这部小说探讨了心智障碍主角查理·高登与白老鼠阿尔吉侬在医疗介入后,身体与心理的变化。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然而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从心智障碍变成最强大脑,他才明白,理解是最大的残酷。在《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大获成功之后,凯斯又陆续推出了《第5位莎莉》、《24个比利》、《比利战争》及回忆录《阿尔吉侬、查理与我》等作品,成为读者心目中醉擅长以医疗背景描写人类心理的作家。
  • 虫:虫子的世界

    虫:虫子的世界

    《虫子的世界》是刘慈欣领衔的一部科幻作品集。该书以刘慈欣的代表作《乡村教师(已签约影视)》为主打,文中既描述了人在宇宙中的卑微与渺小,同时又讴歌了人性的辉煌与伟大。在本文中,一位身患绝症的乡村教师与他的一群学生被放在星际战争的大背景下——银河系内正在暴发一场持续了几万年的星际大战,而在地球上,一位将死的乡村教师,却在为他的学生上最后一堂课。一方面是成千上万星系被外星文明毁灭的悲壮画面,一方面则是一位濒死的教师因为大爱而焕发出的生命回光——刘慈欣的作品总是能在不动生色间给人深深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