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7700000003

第3章 读书的思考

在我们的生命里,一直有一样东西对你不离不弃。

在无数个孤独寂寞的深夜里,在或明或暗的灯光下,你手捧的那充满生命力量的书本,证明了它渺小而伟大的存在。

我们慢慢老去,慢慢消失,而它却亘古长存。

我们都有太多方法来打发一段无聊而漫长的时光,而读书正是这无数的方法中最平常普通的一个。

面对书海,你可以驾一叶扁舟,任意遨游 :或惊叹,或赞美,或撇嘴,或拍案叫绝,或冷嘲热讽……因为你就是主人,没有压力,没有威胁,它的好坏,你说了算,这样来读书,不正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吗!

十八岁之前,我就是这样读书的。

上了大学,我学的是中文专业,由于专业关系,我开始有选择地读书,有些书,是必须读的,无论你喜不喜欢;有些书,是可选读的,你有权挑选,但都在一定范围之内。寒暑假里,我成了书的真正主人,我可以读那些我喜欢的书,这时,我才发现:我已经不是原来那样不加选择地读书,不动脑筋地读书。

人生无限漫长,却经不起消耗。

如果重新去看,你会惊奇地发现,那些幼稚的想法会被逐渐成熟的观念所代替。

不错,我是在读我喜欢的书,不过,我发觉,我开始以审视的眼光读书。我开始思索,首先借助了想象力,比如打开《安娜·卡列尼娜》,第一页的开头写道: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

奥勃朗斯基家里一片混乱。

读了这个开头,我会想:奥勃朗斯基家里出什么事了?事发原因是什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再比如,读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开头: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仰卧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我会感到震惊:怎么会有人变成甲虫?作家为什么要这么写?格里高尔今后怎么生活?他还会不会变成人?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我不再像从前那样读书了,我开始思考作家的创作意图、作品人物的命运、小说的情节安排、语言的安排,等等;直到这时,我才感到,读书并不只是娱乐和享受,读书还需要想象力和判断力。

而我,十八岁以后,就是这样读书的,为了文学,我踏上了梦想的征程。

我读诗是从自己写诗开始的,我喜欢从一个词开始,只要给我一个词,我便试着开始为它创造情景,联想与之相连的内容。先是读郭沫若的《女神》、臧克家的《老马》、郭小川的《秋歌》……接着又读雪莱的《西风颂》、普希金的《致凯恩》、茨维塔耶娃的《诗选》、惠特曼的《草叶集》……越读越觉得自己不会写诗了,自由诗看似好写,实际上也讲究形式美和音乐美,要写出惠特曼那样的诗来,没有他那种豪放和大气,谈何容易!

后来我又开始读名著,这些世界巨著,如同一座巍峨的大厦,我得从一楼一级一级往上爬,才能到达楼顶。而等我到达楼顶时,已经气喘吁吁,腿都抬不起来了。我就这样读完了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这些小说耗去了我许多玩电脑、打游戏甚至看电影的时间。

我呆呆地站在这一座高楼大厦面前,低下了头。我感到体力不支,大脑发涨,连思索的力气也没有了。不过,我偷懒地想过:这些大作家为何写得这么长?有必要写得这么长吗?有多少人能耐着性子从头读到尾呢?特别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们来去匆匆,忙于生计,哪有闲工夫读小说,耽误了挣钱的机会?我甚至想,能不能有一位学者,他舍生取义,挺身而出,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把那些名著中的枝叶藤蔓、冗长的叙述和描写以及那画蛇添足的道德说教统统砍掉,编出一本名著的精缩本?比如普鲁斯特的那部书能否压缩成三四百页的小说?

我这样的建议是不是对那些权威太不敬了?我一个小女生岂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实际上,我仍旧在读书,读那些大部头的名著,这也就是鲁迅说的“积习难改”吧。不过,我渐渐地掉转了方向。时间很紧,我还要应付功课和考试,没有大块时间来读小说,于是,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开始读起名家的随笔。

我最先读的是蒙田随笔。《蒙田随笔全集》共三卷,但是为了实现我上面的建议,我找到了刘苇编的《蒙田哲言录》,大喜过望。这本书只有8万字,而且是精华版,有几段是我最喜欢的:

如果不让思维集中在某一事物上,不加指引,无所约束,就会漫无目的地迷失在幻象的旷野中。古希腊的一句格言说:人不是受事物的本身,而是受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贤人的教诲就是不要躲避坏事与痛苦,有益的事情愈是艰难愈值得去做。

寻欢作乐、声色犬马是轻浮的伙伴,与它们为伍其实并不快乐;处于逆境时坚定平静,经常更为幸福。

我们的人生幸福取决于教养、人的安详和满足、练达中的果断与自信,只要个人尚未演完人生戏剧中的最后一幕——无疑也是最难的——就不应当说他幸福或不幸福。

奇迹就是从终身不懈的冥思中产生的。

蒙田的随笔篇幅大多都不长,少则两三页,多则十几页,几分钟你就可以读完一篇,而且读后总会引发你思考点什么。蒙田的随笔写得机智、俏皮、深刻,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如果他是当代人,我一定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到法国造访他,向他当面请教。虽然他是16世纪的人,我并不觉得陌生,也不觉得遥远,我仿佛听到他的声音从深邃的宇宙中传来,言犹在耳,震撼我的心灵,开启我的智慧,充实我的人生。

一本小小的随笔书,竟胜过一部空洞无物的长篇大书。在如今这个“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我有时选择像蒙田随笔这样的书来读。

它可以静静地流淌在你的血液里,丝毫不被察觉。

而在随后的日子里,你可以看到生命,看到尘埃。

同类推荐
  • 命令我沉默

    命令我沉默

    这本诗集除去序言和编后记以及沈浩波诗歌创作年表之外,一共包括五个章节,收录了诗人沈浩波从1999年至2012年14年间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 小人物史记Ⅱ

    小人物史记Ⅱ

    本书时《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创办“倾听·人生”版的集结,它的宗旨是“以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变化”,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经历。十年时间,每周一期,每期六七千字,500多个小人物敞开了心扉,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更多的小人物。
  • 徐志摩文集4

    徐志摩文集4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这是一个与青春用力告别的时代。《致青春》、《后会无期》、《匆匆那年》等电影让多少人热泪盈眶,道出70、80甚至90后的心声;《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等书籍又让多少后青春的人们热血沸腾,怀念那些懵懂却又义无反顾的岁月;《误我浮生,匆匆那年》与其说是一本与青春告别的书,不如说是与青春握手言和的书。那些爱恨、纠结、痴恋、欲望、执念、假象,都被岁月洗涤,被温暖相拥,我们终于懂得,匆匆那年的一切皆是机缘巧合,一切也终将妥帖安放。
  • 中国寓言

    中国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集说理、劝诫、嘲讽、讽刺、诙谐于一体,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热门推荐
  • 妖狐闯世记事

    妖狐闯世记事

    深山里怠于修炼的白狐女被迫入世修行,只知道吃吃喝喝睡睡觉的她第一天就被惯常善良的文家少爷捡了回去。结果文家少爷发现自己给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好像和我想象的有些不一样?你们都是些什么品种?文司淼:我只是想做个好事,怎么给自己找了个媳妇呢?白琥莉:因为你人好够俊文司淼:就这原因?白琥莉:还有对我好~(@^_^@)~,不过你也不亏文司淼:?白琥莉:因为我够美啊:-D文司淼:也是且看半狐妖娘携手男神开启风云变幻,校园,娱乐圈,都是小case,地图都开到国外去了好嘛!
  • 网王之妖怪小姐

    网王之妖怪小姐

    她重生归来,却失去了上一世的记忆。她不知道,她是觉醒后的大魔王眼中,唯一的光亮。但这束光是长了腿的,因为一些事情居然逃跑了。那他就要把心心念念的光给夺回来。
  • 当了先进的狗(原创经典作品)

    当了先进的狗(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特警闲妃不安分

    特警闲妃不安分

    2月12,两天,只剩下两天就到情人节,今年的情人节对于竺心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她要在这一天和相恋七年的男友闵良结婚,虽然一切已经只剩下形式上的走场,可是,她少女的心却依然期待那心动的一刻,见证爱情的真挚,谁都想。阳光温暖和煦,静静穿过马路边嫩绿的树叶间,懒散的徜徉在宽阔的马路上,竺心双手捧住刚刚从婚纱店取来的婚纱合,忍不住俏丽红唇微微上扬,笑出声音来。闵良和她,初中同学开始就默默……
  • 女扮男装当学神

    女扮男装当学神

    新书【校草是女生:恶魔殿下,别吻我】(我,林墨,且看我女扮男装混校园)帅哥美女云集的樱兰学院,我是那里的校草部部长。校草名单如下:帅得人神共愤,日夜嗜睡,慵懒至极的睡神——萧叶。酷得冷若冰霜,嗜钱如命,人见人怕的小四眼——凤铭。痞得人贱无敌,没有最贱,只有更贱的卷毛——云逸风。羞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总是脸红的害羞男——庄锦。笨得无可救药,大大咧咧,性感感性的小澈子——蓝允澈。嫩得冷冷冰冰,爱理不理,就只理我的小屁孩——萧辰。Oh……mygod!!那么多的美男子,我那哗啦啦的鼻血啊~~喷得如火如荼~~来吧……来吧……我的美男们,你们逃不掉咯。
  • 西奈噩梦

    西奈噩梦

    王晋康,与刘慈欣齐名的当代科幻名家。14次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其作品在中国科幻文坛上独树一帜,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他具备良好的文学功底,语言冷静流畅,结构精致,构思奇巧,善于设置悬念,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很好的结合。
  • Over the Teacups

    Over the Teacup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刑警手记之异案现场

    刑警手记之异案现场

    风雨如书年度重磅巨献刑警手记系列最特别的一部公安厅异案特搜小组探案全程披露从未公开过的涉鬼案件魔瞳追凶、轮回杀戮、黄泉……特搜小组踏入最不可思议的死亡之地。刑警陈和,因为身负特殊能力而被召进公安厅特案小组,专事侦破一系列现实常理不能解释的诡异案件,从而解除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离奇世界。魔眼、轮回、黄泉路……这些只有在幻想小说里才出现的场景,成为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那些诡异的罪案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不为现实所知的黑暗?
  • Station Island

    Station Island

    The title poem from this collection is set on an island that has been a site of pilgrimage in Ireland for over a thousand years. A narrative sequence, it is an autobiographical quest concerned with 'the growth of a poet's mind'. The long poem is preceded by a section of shorter lyrics and leads into a third group of poems in which the poet's voice is at one with the voice of the legendary mad King Sweeney. 'Surpasses even what one might reasonably expect from this magnificently gifted poet.' John Carey, Sunday Times
  • 沸腾十五年

    沸腾十五年

    1995年1月,中国开通了北京、上海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这之后的15年间,中国互联网业产生了近40家海外上市公司,其中超过15家公司达到过10亿美元市值的高位。一浪又一浪的产业变革冲击着从业者的内心,也冲刷出一幕幕的创业悲喜剧。本书记录了一群在中国创造属于自己历史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他们是中国互联网自1995年兴起到波澜壮阔历史中的弄潮儿和财富新贵的代表,他们用互联网创造和推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并改写了自己的财富路径。